词条 | 哥斯拉龙 |
释义 | § 哥斯拉龙 情报(information) 中文名称( chinese )→ 哥斯拉龙 其它中文名称( chinese【other】 )→ ? 拉丁文学名( name )→ gojirasaurus 发音( pronounced )→ go-jeer-a-sawr-us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亚目( suborder)→ theropoda 兽脚亚目 neotherapoda 新兽脚亚目 类( infraorder)→ ceratosauria角鼻龙类 超科(super family)→ coelophysoidea 腔骨龙超科 属( genus )→ gojirasaurus 哥斯拉龙 模式种( type species )→ g. quayi 其它种( other species )→ ... 错误归属种( misassigned species )→ ... 时代( period )→ 三叠纪晚期 late carnian? to early norian 分布( found in )→ 美国新墨西哥州 发现地层( stratum )→ ... 食性( diet )→ 肉食 典型状态( length up to )→ 长5.5米【亚成年体】 推测体重( mass )→ 150-200公斤【亚成年体】 发现者( discoverer )→ carpenter, 1997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 carpenter, 1997 § 相关条目 哥斯拉龙(学名Gojirasaurus)是腔骨龙超科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美国新墨西哥州奎伊县的Cooper Canyon地层。哥斯拉龙生活于三叠纪晚期诺利克阶,距今约2亿1000万年前。根据早期的估计,哥斯拉龙的身长约5.5米,体重估计约150-200公斤,是当时的大型肉食性动物之一。 哥斯拉龙(学名Gojirasaurus)是腔骨龙超科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美国新墨西哥州奎伊县的Cooper Canyon地层。哥斯拉龙生活于三叠纪晚期诺利克阶,距今约2亿1000万年前。根据早期的估计,哥斯拉龙的身长约5.5米,体重估计约150-200公斤,是当时的大型肉食性动物之一。 模式种是奎伊氏哥斯拉龙(G. quayi),属名是以日本《哥斯拉》为名,种名则是以化石发现地为名。 模式标本是一个亚成年个体的部份骨骼,包括有一根有锯齿边缘的牙齿、四根肋骨、四节脊椎、骨盆、以及一个胫骨。但近年的研究显示,脊椎可能属于劳氏鳄目的苏牟龙。只有骨盆、胫骨是属于腔骨龙超科恐龙,而且非常类似同一地区的腔骨龙,使得哥斯拉龙的有效性遭到质疑,目前是个疑名。 哥斯拉龙化石时期: 210 Ma PreЄЄOSDCPTJKPgN↓三叠纪晚期 哥斯拉龙 保护状况 化石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兽脚亚目 Theropoda 下目: 角鼻龙下目 Ceratosauria 总科: 腔骨龙超科 Coelophysoidea 属: 哥斯拉龙属 Gojirasaurus Carpenter, 1997 种 奎伊氏哥斯拉龙 G. quayi Carpenter, 1997 (模式种) 模式种是奎伊氏哥斯拉龙(G. quayi),属名是以日本《哥斯拉》为名,种名则是以化石发现地为名。 模式标本是一个亚成年个体的部份骨骼,包括有一根有锯齿边缘的牙齿、四根肋骨、四节脊椎、骨盆、以及一个胫骨。但近年的研究显示,脊椎可能属于劳氏鳄目的苏牟龙。只有骨盆、胫骨是属于腔骨龙超科恐龙,而且非常类似同一地区的腔骨龙,使得哥斯拉龙的有效性遭到质疑,目前是个疑名。 哥斯拉龙 化石时期: 210 Ma PreЄЄOSDCPTJKPgN↓三叠纪晚期 哥斯拉龙 保护状况 化石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兽脚亚目 Theropoda 下目: 角鼻龙下目 Ceratosauria 总科: 腔骨龙超科 Coelophysoidea 属: 哥斯拉龙属 Gojirasaurus Carpenter, 1997 种 奎伊氏哥斯拉龙 G. quayi Carpenter, 1997 (模式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