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墨玉县
释义

§ 基本简介

墨玉县

墨玉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喀拉喀什河西岸。东以喀拉喀什河为界与和田县、洛浦县相望,西临戈壁与皮山县接壤,南抵喀喇昆仑山北麓,北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阿瓦提县相邻。县城喀拉喀什镇距乌鲁木齐公路里程1535千米。全县总面积25788.86平方千米,总人口429160人(2003年)。有维吾尔、汉、回、哈萨克等民族。墨玉县截止2001年底总人口为41.2万人(含兵团人口4041人),居民以维吾尔族为主,其中维吾尔族40.6万人,占总人口的98.6%,汉族人口5504人,占总人口的1.33%,其它民族占总人口的0.037%。全县辖1镇15个乡、364个行政村,1631个村民小组,县境内驻有兵团十四师47团场。

南窄北宽,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分三个地貌单位:南部为山腰起伏山区;中部为洪水冲积扇平原;西北部是冲积沙漠平原。属暖温带干燥荒漠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升温快,夏季炎热、干燥少雨,秋季降温快。降水量稀少,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11.6℃,年均降水41毫米。[1]

§ 历史革沿

1919年置墨玉县,因喀拉喀什河而得名。喀拉喀什系维吾尔语,黑玉、墨玉之意。《钦定皇舆西域图志》作哈喇哈什,《新疆识略》作哈拉哈什。《西域同文志》释:“哈喇,黑色,河中多产黑玉,故名。”

自西汉以来均属古于阗。乾隆二十七年(1862年)设喀什噶尔参赞大臣一员总理南疆八城,和田是八城之一,喀拉喀什是和田的属城。光绪九年(1883年)设和阗直隶州,喀拉喀什隶和阗直隶州。民国2年(1913年)和阗直隶州本州改置和阗县,含今和田、墨玉两县一市范围。1919年从喀拉喀什河以西析置墨玉县,喀拉喀什为县治。隶喀什噶尔道。1920年改隶和阗道,后属和阗行政区。1950年属和阗专区,1977年属和田地区。

2000年,墨玉县辖1个镇、15个乡:喀拉喀什镇、托胡拉乡、扎瓦乡、阿克萨拉依乡、加汗巴格乡、萨依巴格乡、乌尔其乡、芒来乡、普恰克其乡、阔依其乡、奎牙乡、雅瓦乡、喀尔赛乡、吐外特乡、英也尔乡、喀瓦克乡、吐孜鲁克奥塔克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05634人,其中:喀拉卡什镇 46520人、喀尔赛乡 34276人、奎牙乡 36113人、扎瓦乡 43746人、阿克萨拉依乡 23176人、乌尔其乡 13995人、托胡拉乡 16871人、萨依巴格乡 27620人、加汗巴格乡 21038人、普恰克其乡 28482人、芒来乡 19191人、阔依其乡 21619人、雅瓦乡 27959人、吐外特乡 21231人、英也尔乡 10216人、喀瓦克乡 9736人、兵团47团场虚拟乡 3845人。[1]

§ 行政区划

墨玉县行政区划图

墨玉县辖1个镇、15个乡:喀拉卡什镇、喀尔赛乡、奎牙乡、扎瓦乡、阿克萨拉依乡、乌尔其乡、托胡拉乡、萨依巴格乡、加汗巴格乡、普恰克其乡、芒来乡、阔依其乡、雅瓦乡、吐外特乡、英也尔乡、喀瓦克乡。县境内有兵团十四师四十七团场。县人民政府驻喀拉喀什镇。

喀拉喀什镇

辖22个村委会:喀帕克拉村、托万喀帕克拉村、其曼巴格村、喀赞村、喀拉巴格村、托万喀拉巴格村、乔如克拉村、库都村、托万艾日克村、阿亚克阿特巴什村、巴什阿特巴什村、阿热巴格村、英协海尔村、阔纳协海尔村、塔那依贝希村、乌依巴格村、克日米其村、兰干村、喀亚什村、都先拜巴扎村、阿勒吞其村、斯孜村。

托胡拉乡

辖11个村委会:喀热满村、塔什坎特村、布古其村、巴热特拉村、包日其村、巴什古热村、阿亚克古热村、喀拉塔木村、美巴格村、巴扎布依村、托胡拉村。

加汗巴格乡

辖20个村委会:加汗巴格村、墩欧依拉村、喀拉库其喀其拉村、布拉克贝希村、依希克拉村、巴什依希克拉村、恰尔巴格村、墩阿热希村、达拉斯喀勒村、达里亚博依村、巴什达拉斯喀勒村、乌尊艾日克村、丘那克拉村、墩巴格村、墩艾日克村、恰喀村、阿依玛克村、巴什恰尔巴格村、阿克萨拉依村、喀亚什村。

阿克萨拉依乡

辖23个村委会:其乃巴格村、艾力什贝希村、巴什阿热果勒村、阿热麻扎村、阿亚克阿热果勒村、玉吉米力克村、 乔拉克拉村、塔喀依拉村、巴什巴格艾日克村、阿亚克巴格艾日克村、古勒巴格村、阿鲁艾日克村、阿热巴格村、克提克拉村、巴什依希塔其村、阿亚克依希塔其村、阿亚克库木巴格村、乌尊艾日克村、依克其村、胡木丹村、巴什库木巴格村、巴什吉勒尕村、阿亚克吉勒尕村。

扎瓦乡

辖34个村委会:扎瓦村、阔坎村、亚贝希村、夏合勒克村、依格孜艾日克村、兰干村、谢依旦村、库木艾日克村、托格拉克麻扎村、萨依奴乎其村、库台玛村、硝尔鲁克艾日克村、库台克艾日克村、阿热果勒村、巴夏克其村、库勒艾日克村、博格达依艾日克村、铁热克阿依拉村、吾堂村、玉吉买阿依拉村、英吾斯塘村、麻扎阿依拉村、加依铁热克村、托盖托格拉克村、乔坎吉勒尕村、巴什乌尔其村、合尼村、阿亚克麻扎村、胡木旦村、托格拉亚村、托甫恰村、吾尔其村、巴拉木苏依村、喀什博依村。

萨依巴格乡

辖27个村委会:喀日克萨依巴格村、乌鲁格阿塔村、英阿瓦提村、博斯坦托格拉克村、普喀村、库遂村、乌尊阿热勒村、乌恰特村、巴格达特村、阔克提热克村、兰干村、吐扎克其村、库木勒克村、阔塔孜萨依巴格村、托格热苏村、苏盖提博斯坦村、都塔尔村、托喀亚村、塔木勒克村、海尔派萨依巴格村、堆外萨依巴格村、塔什艾格勒村、塔木艾格勒村、其格勒克村、康帕村、阔什鲁克村、克西拉克村。

乌尔其乡

辖19个村委会:阔什阿瓦提村、乌尔其村、塔瓦尕孜村、喀热克村、色日克勒克村、帕塔艾格勒村、乔坎吉勒尕村、托格拉克阿勒迪村、米来提艾日克村、阿力米勒克村、阿瓦提村、伊斯拉木阿瓦提村、巴扎博依村、玉吉米力克村、希坎尔库木什村、喀让古托格拉克村、亚勒吾孜吾喀尔村、铁热克博斯坦村、色格孜勒克村。

奎牙乡

辖30个村委会:奎牙村、塔勒维兰村、迪汗村、帕万村、苏安巴村、得尔维希村、喀克勒克村、喀热库足克村、阔什艾日克村、萨亚特村、其甫坎村、哈鲁村、都先拜巴扎村、古勒其村、阿其克乌依村、阿特艾格勒村、巴什喀依古鲁克村、欧吐拉喀依古鲁克村、阿亚克喀依古鲁克村、且买克来村、阔什科瑞克村、依勒瓦村、尕对村、帕合太克村、喀热拉村、玉吉米力克村、巴什阿其玛村、欧吐拉阿其玛村、阿亚格阿其玛村、交通村。

雅瓦乡

辖22个村委会:居买巴扎村、巴什艾日克村、加汗巴格村、明亩村、阿鲁阿依拉村、库格达依村、夏合勒克村、尕热勒克村、巴什阿瓦提村、比合勒克村、塘开希村、加依铁热克村、恰先拜巴扎村、阔什科瑞克村、托特艾格勒村、其来克村、库来克村、依浪古鲁克村、巴格吉格代村、阿克切坎勒村、胡木丹村、英阿瓦提村。

芒来乡

辖15个村委会:巴扎博依村、巴什芒来村、托万芒来村、塔克沙村、布都休克村、恰喀尔村、巴什喀日拉村、托万喀日拉村、库尔桂村、阿勒吞其村、阿克塔木村、其乃巴格村、达汗村、喀亚什村、喀克勒克村。

喀尔赛乡

辖32个村委会:巴扎博依村、阿热勒村、恰其库木村、巴什科瑞克村、喀尔墩村、阿拉库木村、哈曼艾日克村、拍海孜墩村、赛先拜巴扎村、阔什铁热克村、巴格其村、昆其村、布拉克村、艾普艾格勒村、哈塔村、艾吉克村、库木什库勒村、尕孜艾格勒村、特日木村、夏勒迪让村、台吐尔库勒村、库银墩村、英也尔村、尧勒瓦斯哈纳村、吉格代库都克村、喀克勒克村、依提帕克村、尤勒滚墩村、塔格墩村、阔恰尤勒滚村、阿依丁库勒村、博斯坦村。

普恰克其乡

辖28个村委会:巴什普恰克其村、库勒艾日克村、巴什库都克拉村、阿亚克库都克拉村、欧吐拉普恰克其村、阿亚克普恰克其村、居买巴扎村、布达村、巴什吐格曼艾日克村、巴什亚尕其村、墩加依村、欧吐拉亚尕其村、阿亚克亚尕其村、阿鲁库勒村、巴什加依村、墩阿其玛村、阿亚克吐格曼艾日克村、阿亚克加依村、布达夏合勒克村、喀萨夏合勒克村、英库勒村、玉吉米力克村、克依墩村、巴什前墩村、阿亚克前墩村、巴什奥依库勒村、欧吐拉奥依库勒村、阿亚克奥依库勒村。

阔依其乡

辖25个村委会:孜瓦村、巴什哈萨克村、阿亚克哈萨克村、巴合希村、老汉村、科克亚尕村、羌古村、阔纳艾日克村、英艾日克村、库勒艾日克村、再盖尔村、夏哈尔村、吐特鲁克村、其热格墩村、艾热恰克村、盖再勒村、巴丘克村、夏普克村、墩艾日克村、阔希玛克村、萨达克村、塞克孜帕其村、其郎村、英库勒村、阔依其村。

吐外特乡

辖21个村委会:苏盖特力克村、吐外特村、欧依艾日克村、库木艾日克村、恰尔巴格村、萨亚特村、库特来木村、奥依村、苏甫拉村、托合玛克村、色日克托格拉克村、喀拉亚尕其村、库木博依村、琼库勒村、罕勒克艾日克村、阿拉多斯村、乌尊艾日克村、木尕拉村、阿亚克艾斯克村、亚勒古孜托格拉克村、纳格拉村。

英也尔乡

辖12个村委会:依玛木艾斯开尔村、库木亚依拉克村、加纳尼村、赛依巴格村、喀拉巴格村、塞克孜帕其村、阔什阔尕其村、米力克阿瓦提村、阿克吾斯塘村、英也尔村、苏库鲁克村、阔依克艾格勒村。

喀瓦克乡

辖23个村委会:比尔艾格孜村、喀瓦克村、其乃巴格村、夏合勒克村、兰帕村、博斯坦村、英其开村、墩库勒村、阔滚鲁克阿日希村、巴什阿吉艾格勒村、阿亚克阿吉艾格勒村、其那村、夏合塔什拉木村、巴什喀瓦克村、吉盖村、恰勒库都克村、博斯坦托格拉克村、吐孜鲁克奥塔克村、亚勒古孜托格拉克村、阿其克村、乃再尔巴格村、夏勒艾格勒村、玛亚克墩村。[1]

兵团四十七团

§ 地理位置

墨玉县位于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地处东经79°08′-80°51′,北纬36°36′- 39°38′。东与和田县隔河相望,西临戈壁与皮山接壤,南抵喀喇昆仑山北麓,北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阿瓦提县相邻,县城距乌鲁木齐公路里程1961多公里。

墨玉县总面积 2.56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5%,平原绿洲占5.9%,沙漠占85.6%。全县东西宽45—112.5公里,南北长319.5公里,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1120—3600余米之间,地形分三个地貌单位:南部为山腰起伏山区;中部为洪水冲积扇平原,是主要的农业种植区;西北部是冲积沙漠平原,生长着大面积原始胡杨林、红柳。

§ 地形地貌

墨玉县史称喀拉喀什

墨玉县是和、墨、洛绿洲的一部分。东以喀拉喀什河与和田县为界,西临戈壁与皮山接壤,南低喀喇昆仑山麓,北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阿瓦提县相邻,东西宽 45 — 112.5 公里,南北长 319.5 公里,总面积 23098.5 平方公里,共辖 1 镇 15 个乡。

墨玉县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分成三个地貌单元:南部为山腰起伏势山区;中部为洪冲积扇平原,是主要的农业种植区;西北部是冲积沙漠平原,生长着大面积原始胡杨林、红柳。全县有可耕地 160 万亩 ( 不包括生产建设兵团 47 团场 ) 。有各类草场 23.9 万亩。境内的乌鲁瓦提山、杜瓦山,系昆仑山支脉。境内有河流 2 条,干渠 14 条,泉水 5 处,地面水资源 12.18 亿立方米。气候属大陆性温暖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 11.3℃, 1 月平均气温-6.5℃, 7 月平均气温 24.8 ℃。极端最低气温-18.7 ℃。年平均降水量 36.2 毫米。无霜期 177 天,春夏多大风,有沙尘暴。风向多西北风和西风。

§ 自然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3813.19万亩,现有耕地面积52.63万亩。野生药用植物、畜禽种类繁多,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生长和种植白榆、杨、柳、桑、杏、苹果等 60 余个树种,境内野生植物有甘草、大芸、芦苇、胡杨、红柳、沙枣、罗布麻等,矿产资源有黄金、金刚石、玉石、石英、石灰石、石膏、盐、云母、水晶、铅等,据有关资料,黄金与石膏储量较多,黄金在境内分布广,具有一定的开采价值。此外,现已探明储藏天然气 600多万立方 ,石油储量也十分可观。

墨玉县属典型的灌溉型农区,年均从喀拉喀什河引水 9—10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达3亿立方米,可开采量2亿立方米,现有水库7座,蓄水总量达5400万立方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光热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物产资源,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 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高梁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胡麻、向日葵、红花、大麻、烟草、小茴香等;经济林木有核桃、杏、葡萄、桃子、石榴、苹果等。我县重点发展四大产业,即:果汁加工业、颗粒饲料加工业、地毯编织业、红柳嫁接管花大芸特色种植业,积极欢迎外地有实力的企业、集团来墨玉县搞合作开发,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 经济发展

墨玉县2008年生产总值完成13.55亿元,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6.51亿元,同比增长6.4%;第二产业完成2.11亿元,同比增长36.6%;第三产业完成4.93亿元,同比增长7.7%。全县林果总面积累计达到34.68万亩。年末牲畜存栏107.91万头(只),粮食总产24.31万吨,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994.44元。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狠抓其它各项工作,通过全县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 卫生、教育、体育、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城镇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加强,完成县城 3条主街道的规范化改造,城镇面貌焕然一新。以县城为中心的县乡公路网已全部辐射到16乡(镇)。通讯设施先进,现已实现国内外长途直拔,开通了光纤、移动电话全国漫游联网,全县所有乡镇均开通了程控电话,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有了新的进展,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和基层政权建设得到巩固,促进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 旅游资源

距县城16公里处的夏合勒克封建庄园,始建于19世纪中叶,有纵横沟渠、密密层层的防护林带及星罗棋布的农家住宅和农奴主的豪宅园地,记载着农奴主的历史沿变和兴衰,可供人们旅游观赏,更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距县城18公里的千年古法桐树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财富,该树占地面积914平方米,7人方可环抱。 目前,千年法桐树枝繁叶茂,长势良好。以千年法桐树为特色,并种植圆柏、丁香、夏橡、五角枫等观赏树种40余种,建成圣树园旅游景点,供旅游观赏和节假日休闲;距县城200公里的红白山,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膜地,红、白二山相互映衬,山上庙宇古建筑的残骸仍然依稀可见,目前因石油天然气开发而铺设的柏油路已经贯通,为沙漠旅游、探险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是一个具有较高考古价值和休闲度假之地。

§ 景区景点

夏合勒克封建庄园 梧桐树王

墨玉县夏合勒克封建庄园位于扎瓦乡,距县城 16公里,属自治区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夏合勒克封建庄园形成于19世纪中叶,是我县历史上残酷剥削农奴,鱼肉百姓的封建地主奢靡生活的地方。

县占地20亩,古树参天,夏绿树成荫,瓜果飘香,为我县了解历史、感受历史,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

麻扎塔格古城堡

麻扎塔格古城堡位于和田河上游西侧麻扎塔格红山嘴上。麻扎塔格当地人亦称红白山。 《宋史·于阗传》称"通圣山"。汉唐时是南北东西交通枢纽。该山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部迤逦而来,至和田河处戛然而止,翘然挺立,北有白山嘴,南有红山嘴,自然景观苍茫独特。城堡南距和田市180公里,在墨玉县境内,初步断定为唐代遗址。也有史学家认为是汉班超时代所建,但缺少可靠的历史依据。城堡保存完整,城门口、了望台、城墙历历在目。

法国梧桐树

墨玉县法国梧桐树,维吾尔语称“其娜尔”。位于墨玉县城南阿克萨拉依乡古勒巴克村,距县城 18公里。此树被这称为千年圣树,是我县林业局管辖的文物保护区之一,树高 30 多米,主杆直径达 3 米 ,需 7 个人才能围抱起来,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要问“其娜尔”树来自哪里?它的根就在墨玉。

§ 名优特产

艾提莱斯绸墨玉县奎牙小刀

艾提莱斯是墨玉县的特产。和田是丝绸之路上著名的丝绸之乡,蚕桑总产达到全自治区产量的70% 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生茧、生丝除部分外销以外,基本都在本地织成艾提莱斯绸。历史上曾记载,公元 10 世纪于阗国王曾带大批和田织作的“胡锦” 、“西锦” 到中原进行商贸交易。在中原十分抢手。艾提来斯绸不仅为和田维吾尔族妇女所珍爱,而且整个新疆维吾尔族妇女都喜欢穿艾提来斯绸制成的衣服,即使在中亚几个国家特别是在乌兹别克斯坦也相当流行。

艾提来斯绸质地柔软,轻盈飘逸,尤其适于夏装。艾提莱斯绸的图案常见的有巴旦木花、木板纹花和梳子花,也有从民间乐器演化而来的纹路,是维吾尔族人艺术概括和乡土情结的升华。布料一般宽幅仅40 厘米,图案呈长条形,有的呈二方连,错落有致的排列;有的为三方连,交错排列。艾提来斯绸色泽十分艳丽,与沙漠边缘单调的环境色彩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维吾尔族人民对现实和未来生活的热恋和追求。

奎牙小刀

墨玉县奎牙小刀是维吾尔族人民的传统手工业品,历史悠久。奎牙小刀是以其主要产地奎牙乡的名称得名的,是新疆的少数民族特需产品和传统名牌手工艺品之一。它的造型美观,刀体平整光亮,刀把雕刻有不同样式的花纹、图案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还配有精致的皮鞘,便于携带,现有白铜、黄铜、玻璃、塑料、骨头、银、金等格式花色品种 13 个 。奎牙小刀以其雕刻精美,式样独特,工艺考究、便携、锋利、耐用,在市场上独树一帜,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7: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