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城隍阁 |
释义 | § 简介 城隍阁 城隍阁(杭州新西湖十景吴山天风景区)位于吴山之巅,吴山是七宝山、紫阳山、云居山等几个小山的总称。总面积约1000亩。连地下共七层的仿古楼阁式建筑,高41.6米,炫煌富丽,融合元、明殿宇建筑风格,大处着眼,细处勾勒,兼揽杭州江、山、湖、城之胜。 凤凰山向东北蜿蜒,山体介入杭州市区东南,形成西湖群山东侧尾部的吴山景区。吴山古时名胥山,亦称伍山,因伍子胥而得名。至于吴山一名,有人解释说,因这里春秋时是吴国的南方边界,因此就以为山名。 吴山景区主体建筑城隍阁位于吴山之巅,其恢宏的气势可与黄鹤楼、岳阳楼、藤王阁相媲美,堪称江南四大名楼,是游人登高揽胜的必到之地。 位于售票厅大门边的有一座大型花岗岩浮雕《吴山风情图》,整幅作品长27米、高6米,它以南宋时期为时代背景,再现了那时以城隍庙为中心逢年过节和举行吴山庙会的繁华景象和盛况。而屹立在浮雕前的四根擎天柱,主要为广场的装饰物是从古代建筑中立柱与斗拱相结合的形态中提炼出来的艺术造型,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中力与美的寓意,渲染强化城隍阁景区的民族风格和历史氛围。 § 地理位置 吴山,杭州人俗称“城隍山”。它位于钱塘江北岸,西湖东南面,是西湖群山延伸进入市区的成片山岭。天目山余脉的尾端,结止于杭州,在西湖北岸形成葛岭、宝石山,在西湖南岸的,就是吴山。远古时候,吴山和宝石山是史前海湾的两个岬角,南北对峙,随波浮沉。后来,平陆抬升,人民陆续迁居,来到这一带生息繁衍,逐渐发展、形成现在的杭州城,早在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太守时就曾说过:“天目山千里蜿蜒而东,龙飞凤舞,萃于临安。”吴山好像是一只梭镖,锲入杭州城内,东、南、北三面俯临街市,西面与万松岭相接,环境风貌在西湖群山中别具一格。 吴山林木葱郁,怪石嶙峋,洞泉遍布,地形地貌曲折起伏,自然景观丰富多彩。千百年来,伴随着杭州城市的兴衰和演变,吴山积淀了不同时期大量的历史文化,山上山下不但风景优美,而且名胜古迹众多,历史上尤以佛教、道教和民间祭拜偶像的庙宇集中而著称,如城隍庙、药王庙、东岳庙、宝成寺等。特别是宝成寺内的元代石刻喇嘛造像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再加上邻近市区,交通便捷,人气旺盛,吴山历来就是西湖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杭州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一个大窗口。清朝康熙皇帝玄烨曾赋诗赞美吴山道: 左控长江右控湖, 万家烟火接康衢。 偶来绝顶凭虚望, 似向云霄展画图。 § 历史沿革 城隍阁历史上,吴山曾经是热闹喧哗的游赏胜地,山上香市,山下集市,一年四季来到杭州进香、观潮、游览、娱乐、购物、办事的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云集吴山。20世纪以后,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吴山渐渐冷落、沉寂下来,杂乱的居民建筑向山上蚕食,山林土地遭到无序侵占,各式寺庙先后废弃、消失,茶馆酒肆纷纷迁往别处。但是,青山依旧,古木森森,岩山洞泉可觅可寻,摩崖石刻大多保留了下来,吴山大观仍在,吴山文脉犹存。1985年新西湖十景评选时,她被冠以“吴山天风”的美誉而名列其中。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共杭州市委和杭州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部署下,随着杭州城市建设的全面兴盛,延安路向南延伸工程顺利竣工,吴山广场规划、兴建,吴山风景区的开发建设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崭新的吴山风景区建设,将不断为杭州市增添一处融山林景色、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于一体的具有突出本地风貌和个性特色的风景游览区,在很大程度上充实西湖风景名胜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现引人入胜、耐人寻味、雅俗共赏的魅力。 城隍阁景区建设,着力于发掘和展示吴山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景区入口处,竖有大型花岗岩浮雕《吴山风情图》,作品汲取了民间木雕花版造型的长处,运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手法,刻画了栩栩如生的历史场景和庙会人物。浮雕以南宋为时代背景,以城隍庙为中心,再现了古代逢年过节举行庙会期间吴山一条街的热闹、繁华。从浮雕画面上,既可以找到当年茶楼酒肆、风味小吃等等古色古香的店家,又能够见到琴棋书画、说书弹唱的各类艺人,还可以看到佛道神仙、测字算卦的芸芸众生相。三教九流,应有尽有。浮雕前的4根擎天柱,为广场的装饰物,是从古建筑斗拱形态中提炼出来的,意在展现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力与美。 § 景点布局 城隍阁为七层仿古建筑,整体造型具有南宋和元代的建筑风格,它高41.6米,建筑面积3789平方米,它的洞门用蘑菇石砌造而成,底部呈块石状垒筑的坚实基坐,象征着古老的杭州城墙所蕴涵的悠久历史。请大家抬头看,二楼“城隍阁”这块匾额是由中国知名书法家沈鹏先生所书写的,两旁楹联“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据说是明代徐渭所书写的。三楼“湖山信美”这块匾额是由国家主席江泽民和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老师顾毓琇老先生所写的,四楼的这块匾额是篆体书写的“风华竟茂”由陕西书协主席刘自犊所书写的。 整个城隍阁,一楼和二楼主要集中展示了具有浓郁的杭州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三楼和五楼是大众茶室并设有文艺演出,四楼则是观景最佳的地方,六楼是一个飞阁为贵宾接待室。 § 主要景点介绍 城隍阁一楼 一楼第一幅作品《斗茶图》,这幅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南宋的杭城“斗茶”活动十分昌盛,可以说风靡全国,在当时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以“斗茶”为乐事,所谓“斗茶”其实就和我们现今的茶艺表演差不多,不同的是我们现在喝的是茶叶,而在当时只有茶末,把加工好的茶末分两次注入沸水,经调和后茶面会浮起一层白色的汤花,此时比赛汤花的色泽和分布是否均匀,茶盏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是否有水的痕迹作为获胜的标准,由于汤花是白色的,所以当时“黑瓷盏”是最受斗茶者所喜爱的。 《南宋宫廷大傩图》 第二副作品东阳木雕,东阳享有“木雕之乡”的美誉,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以浮雕见长,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作品采用上等的椴木雕刻而成,正中所雕刻的上西湖十大景中大家十分熟悉的“三潭印月”,而左右两侧则是以新西湖十景之一“吴山天风”的自然景观为衬托。 第三副作品《西湖龙舟竞渡》,大家知道龙舟赛往往都是在端午节的时候举行的,而在南宋时期龙舟赛仅仅是一种“探春”的湖上游戏,是在二月初八那一天举行的,是当时皇帝和文武百官与民同乐的一项活动。 第四副作品也是城隍阁的镇阁之宝——三维空间的大型立体硬木彩塑画《南宋杭城风情图》,整幅作品长31.5米,高3.65米,深2米,它以杭州历史上最辉煌的南宋为时代和社会背景,再现了当时作为京城首都临安府的皇城宫阙、官署民舍、街巷河桥、店铺瓦子、庙塔园墅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场景,里面有3500多各个当时装束的人物和1000多座房屋建筑,曾在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评比中荣获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 整幅作品从右到左从18个点体现了800年前的古杭州: 1、 首先看到的是南宋时期的酿酒场景:宫廷的美酒产自民间,民间的百姓通过比赛选出酿造最好酒的酒师,此场景是得胜者庆祝的场面,在热闹庆祝场面的后部是古杭州城的十大门之一:钱塘门。 2、 护城河:面前的是南宋杭州城的护城河,也是古杭城百姓日常饮用水的来源。 3、 烽火瞭望台:这是古时的火警119有官兵全时守候。 4、 南宋的西湖:比今天的西湖面积大1/3,我们右面前的是白堤,远处是宝石山和保俶塔;正前方是后来挖西湖淤泥堆积而成的三个人工岛,分别是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在三岛后面的便是苏堤;我们左边看到的是雷锋塔。 5、 闹元宵的场景:热闹的画面是南宋杭州人正月十五闹元宵的场景,有舞龙灯、踩高跷、花灯游街等节目。 6、 护城墙:这是南宋的护城墙,旁边是涌金门,这是古杭州十大古城门之一。 7、 肉铺一条街:南宋杭州店铺规划得当,路的两边挂着代售的大肉,这是南宋杭州城的肉铺一条街,也是今天现代化高楼林立的西湖大道。 8、 迎亲场面:古杭州百姓迎亲的场景,体现当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的封建观念。 9、 木制的广告牌:这是古代歇脚、喝茶、聊天之处,广告牌为了吸引更多的客人。 10、 河坊街:因南宋清问郡府而得名,一直是杭州城市中心,延伸出去的是清波门-杭城十大古城门之一。 11、 朝天门:这是十里御街的中心点,把御街分为里外两街,也是古时科举考试报喜的地方,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将在此接到官府的报喜,场面热闹;今天鼓楼的所在地。 12、 十里御街:分为里街和外街,外街是商贸繁华之地;里街中间形成了官道,老百姓只能行走在左右两边,相对就比较安静,一些民间艺人在此展示:相扑比赛、傩舞表演、木偶戏等。 13、 南宋太庙:这是皇家祭祀之所,每年皇室族人都要来此祭祖。 14、 取水画面:当时的房屋都是紧挨着河建造的,一男子站在自家的屋子里,从窗口放下水桶直接取水,水花四溅;反映了作品的做工精致之处。 15、 印度供奉的大象:南宋时期国力强盛,邻国多有朝拜。 16、 南宋的皇宫:位于今凤凰山旁,如今利群卷烟厂的位置,皇宫紧挨着凤凰山建造,起到容易守护不容易被攻打的作用。 17、 六步桥:三省六部官员每天上下朝的必经之路。 18、 脚店: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旅馆小店,主要是供客人歇脚休息、喝茶聊天的地方。 第五幅作品是一幅大型的立体彩金木雕橱窗式艺术壁挂《南宋宫廷大傩图》,傩文化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旧时迎神赛会、驱邪避魔时所跳的舞,起源于原始的巫舞,跳舞时驱邪法师头戴熊皮面具、手执兵器或法器,身旁又附有众多男童而傩傩起舞。 一楼最后一幅作品,雕塑彩绘《货郎出街》,南宋的杭州已是全国最,大的城市经济已比较发达,尤其是吴山一带手工艺亦发展迅速,各种买卖生意兴隆,因此就有货郎车货郎担,车上针头线脑、日用百货、儿童玩具一应俱全,就犹如800多年后今天的小型超市,往后看各位看到有一个“三圣桥”,相传历史上三位圣人孔子、孟子、孙武在不同时期都曾迈步过此桥,故此得名,如今“三圣桥”以改名为“通江桥”。 城隍阁二楼 “瓯塑”因产于浙江温州,由于温州旧时称作“东瓯”因此得名,民间也称“油泥塑”,至今已有800年得历史,整个展厅共布置了11幅大型壁塑,反映了与杭州吴山有关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故事。 第一幅《孙权收宝岛》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东南沿海闽浙一带古越人,便渡海去台湾开发,据现有文献中最早最明确记载的是距今已有1770多年的,公元230年三国时期的东吴皇帝孙权,派大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今台湾)进行开发和管理,这在台湾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幅《大江风采》 钱塘江是浙江的母亲河,它不仅造就杭州这个历史悠久风景秀绝的城市,也孕育诞生于期的灿烂文明,位于钱塘江入海口的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先后有两个王国、王朝在此建都。最上面看到的是大禹,大禹治水来到杭州时,杭州还只是一片汪洋大海,只有余杭才是如今杭州的一个雏形,他来会稽当时的诸侯共同探讨治水的方案。左边我们看到是秦始皇,在他统一中国第十三个年头之后,开始了慢慢的东巡,当他来到杭州时吴山、宝石山一类的小山,已经露出了小小的岛屿,他把御船停在宝石山的边上,把缆绳系在一块突起的岩石上,后人就把它称为秦缆石。这是杭州境内先人留下的最早遗迹。接着我们看到的是康熙,他四次微服私访,四次来到了杭州,他当时是在吴山的大观台上看到整个杭州的江、湖、城、池,因此有了吴山咏大观,后人就把它称为“吴山大观”。 第三幅《宋孝宗砸匾》 宋孝宗是南宋的第二个皇帝,公元1162年6月即位,他能尊重知识,对于皇亲国戚也严加管束,被后人称为南宋的“中兴英主”据记载,杭州玉皇山旁有凤凰亭,亭匾原为南宋爱国诗人张孝祥所书,而孝宗继室之弟夏执中想借权势来名留千古,因此把自己书写之匾换上,一天孝宗偶然行至凤凰亭,见亭匾已换,盛怒之下当即令人将夏执中所写的亭匾取下就地砸毁,仍挂回了张孝祥所书的原匾。 第四幅《乾隆除恶霸》 乾隆是清代最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六十年史称“乾隆盛世”,他极喜爱江南巡视,南巡杭州时,他化名高天赐投宿于吴山脚下的王润兴客店,次日,乾隆帝叫王润兴陪他上吴山游玩,来到茗香楼附近,看到一茶室环境清幽且茶香扑鼻,于是坐下来喝茶,不料被三个一贯在吴山横行的恶霸所困,乾隆一面示意王润兴拿他的御扇去吴山脚下六步桥浙江巡抚衙门报信,一边巧妙的于三各恶霸周旋,最终让三名恶霸得到应有的惩处。 第五幅《一词识柳永》 北宋大词人柳永的《望海潮》一词是千百年来无数描写杭州风光诗词中最负盛名的一篇,据记载,柳永和孙何为布衣之交,孙何出任两浙转运使驻于杭州门禁甚严,柳永赴严州任小官时,途经杭州欲见不得,故作《望海潮》一词交于以往相识的歌女楚楚,请其有机会参加转运使的宴庆活动时唱给他听,在中秋那天转运使举行庆宴,楚楚出场唱罢,孙何即问是谁作的歌词,一听出自柳七之手,立即派人将柳永请来与席,共尽故友之欢。 第六幅《兵围韩王府》 这是千百年来发生在吴山脚下最惊心动魄的一场宫廷政变,南宋中期开禧年间的当朝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平原郡王韩侘胄,在为他最宠爱的四姨太“满头花”举行生日庆典的时候,所有依靠辅升官的大小官员全都赶来送礼,但其实以杨皇后为后台,以史、张等为首的反韩阴谋集团,以杨皇后假拟圣旨一举取得禁军司令、殿前司主管公事夏震的同意,派兵包围了韩王府准备刺杀韩太师,韩王府总管周筠最先发现情况有异,但庆典夜韩王观舞兴浓竟不理会周的哭告,最终在凌晨四更,韩太师竟无警惕的更衣入朝,车至六部桥旁既被禁军劫持,由夏震宣旨将韩处死,使韩党顷刻瓦解。 殴塑对面是高10米,宽8米的巨型青田石线刻组画《西湖古代名人》,它以流畅的刀功用线条生动地描绘了历代与杭州西湖有关的古代名人及传说和民间故事,各位看中间就是11个古代传说及民间故事,最突出的一幅所讲述的就是龙飞凤舞到钱塘明珠西湖的由来,还有虎跑泉涌、济公背妇、钱王射潮等、左右两侧各14位,一共28位与杭州有关的古代名人,如白居易、苏轼、岳飞、范仲淹等,右侧中间各位看到的身穿官袍的“周新”,那就是城隍庙里所供奉的“城隍之神”了。 第七幅《施全刺秦桧》 南宋大卖贼、四大奸臣之一“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抗金名将岳飞后,宋高宗以宋金和议告成,赐宰相秦桧甲第就在吴山之东望仙桥的东侧,从此,望仙桥就成了秦桧上下朝的必经之路,但普天下爱国军民对这个卖国巨奸充满了刻骨的仇恨。绍兴二十年正月,殿前司小校杭州人施全手持斩马刀埋伏在望仙桥意图行刺秦桧,但刀砍中轿柱让秦桧逃过一劫,当施全想抽刀再砍时已被随从军士擒住,几天后被斩于市,施全虽死,但他的壮烈之举与悲壮结局,却赢得了杭州人民长久的崇敬与怀念。 第八幅《温日观骂贼》 温日观是元代西湖边玛瑙寺的和尚,他善画葡萄而流名画史,元初江南佛教总管杨琏真伽和尚是盗挖南宋六陵的罪魁,作恶累累的恶魔,当他知温日观是画葡萄出名的丹青高手,便向其索画并请喝酒,温日观对于这个人皆切齿的恶魔,不但拒不一起喝酒也拒不绘画,而且还当面痛骂杨琏真伽为“掘坟之贼”,盛怒之下的杨琏真伽,下令痛打温日观,但温日观不畏强暴,痛打之下仍骂声不绝。反映了文人的气节。 第九幅《怒毁魏阉祠》 明天启年间,明王朝政治嫉妒腐败,明熹宗皇帝昏庸沉湎声色不事朝政,以至于朝中一切大权皆为大宦官太监魏忠贤独揽,为控制朝政实施自己阴谋篡权的野心,魏忠贤不惜大开杀戒,一些忠臣义士被杀被贬朝野一片恐怖,各地的一些门下死党都纷纷为其修建了豪华的魏忠贤生祠,全国竟一下子出现了23处之多,塑造魏忠贤像时更是不惜巨资,用最昂贵的材料装饰,像身用进口的沉香木雕琢,肠腑内脏皆以金玉珠宝充实,口眼手足精制得可以转动,宛如有生命之人。而当时明朝边陲烽火连天辽东战事更急,死守血战在疆场的将士发不出军饷得不到增援,国库空空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公元1627年,崇祯帝继位后,顺应民心下令捣毁全国魏忠贤生祠,立即得到了全国上下的热烈响应,无需动员也无须工钱,几千士民文人群起攻而怒毁魏祠,一代恶魔终得到应有下场。 第十幅《吴山清韵》 吴山是座俗山,山势平缓高不过百米,是西湖群山中唯一的位于市区而又最可亲近的一峰。吴山的故事传说很多很多,就像一个杭州人演示民风民俗的大舞台,那时杭州人及外地来杭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去吴山的,许多文人、医家、释道等的活动也是在吴山及周围举行,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又雅又俗的种种传说与佳话。如画中所出现的徐文长、陈洪缓、郭璞等多不胜数。 第十一幅《胡雪岩助银》 杨乃武和小白菜为清末三大奇案之一,在江南早已家喻户晓,在杨乃武惨遭不白身陷囹圄并被判死刑的时候,杨的姐姐变卖家产四处投诉,但由于官场黑暗不但是弄得倾家荡产,而且案情变得更加严烈无法昭雪,在走投无路的无情打击下,杨的姐姐决定冒死去京城告地状,就在杨的姐姐身无分文无法上京的绝望时,杭州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伸出了援助之手资助银资,使杨的姐姐得以行赴京城告状,最终使杨乃武冤案得以平反昭雪。城隍阁茶楼 城隍阁茶楼 吴山城隍阁耸立于吴山之巅,建成以来就成为杭州标志性景观之一。三至六楼为茶室,城隍阁茶楼有中国传统的古家具点缀其间,屋宇平台宽阔,是赏月、观茶、品茗的绝佳之处,游客到此品茗时还可享受江南丝竹民乐演奏及专业的茶艺表演,可谓是茶楼一大特色,近年来接待过不少中央领导与国内外贵宾,2002年8月被评为“杭州名茶楼”。 针对企业、团队、及个人等不同的消费群体,城隍阁茶楼还提供了各种系列的套茶、商务套餐等,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城隍庙 位于城隍阁景区内的城隍庙(周新祠)里面供奉的是城隍阁老爷周新。“城隍之神”周新,是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的浙江按察使。周新祠俗称“城隍庙”,门前横匾上“冷面寒铁”四字,是当今书法家朱关田的手笔。这里顺便说一下城隍的来历,据说,城是指城池的城墙,隍是指城外的沟壑为祈求城池的安宁我国在春秋后期就出现了祭祀城隍神的活动。生前在某地任职的贤良正直的文官武将,常常被作为城隍神而得到供奉。城隍庙的门口有一口大钟,相传这口大钟是由胡雪岩的十三姨太所赠送的平安钟,据说敲三下我们着眼前的这口平安钟就可以保平安,而且现在我们在这里敲平安钟也是免费的。 殿内新塑神像共三座,其中一尊便是周新, 周新的座像总高五米,身边站立的分别是手执兵器和印鉴的文武官员,每个高3.8米,三尊像共用金箔20两帖面。周新像的造型参造了上海城隍庙的原型,顶部是神龛,它长2.5米,宽2.8米 城隍庙 城隍庙内有6幅画 左一:执法如山,冷面寒铁。 周新,原名日新,字志新,广东海南人,明朝永乐元年(1403)任监察御史,刚正不阿,惩治贪官,为人正直感言,连豪门都怕他三分,为万民所称道“冷面寒铁”。 左二:救灾免税,惩治贪官 永乐10年(1412),浙江遭水灾,损失严重,地方官员隐报灾情,横征暴敛,周新体恤民情,申奏朝廷,惩治贪官,为万民赞颂,同时不畏豪门。 左三:生为直臣,死为直鬼 周新在杭州,判断疑案,昭雪冤狱,善政多,家喻户晓。后来,明永乐十年 ,明成祖的宠臣,锦衣卫指挥纪纲因事派千户到浙江搜刮民财,千户依仗权势,横行霸道,被周新痛斥,千户回京哭诉,纪纲向明成祖诬告周新,说他在外目无皇上,明成祖听了大怒,下令将周新解京问罪,在皇帝面前,他慷慨陈词,列举千户罪行,结果明成祖还是将他处死,临刑前,周新大呼:“生为直臣,死为直鬼。” 右一:微服私访,洞察民情 永乐三年(1405),周新任浙江按察使,常常微服私访,洞查民情,为民伸申冤理枉,周新上任后,首先清除了衙门中一班为非作歹、欺压百姓的官员和差役。他常常微服出巡,有一次故意触犯县官,被捕下狱,使自己有机会了解冤案、错案。出狱后他亲自查问口供,逐案落实,贪官污史闻风丧胆。 右二:治理湖面,勤俭持家 为治理西湖的湖水水面,收回被割占的西湖水域,周新一家勤俭持家,有一次一个他的手下人送了他一只烤鹅,他将那只烤鹅高高的挂在自家门前,当有人来送礼的时候,他将那人领到拷鹅前指着拷鹅说:“我是穷苦人家出生,连拷鹅也吃不上。”这样就没有人敢再来送礼了。如此一来,连豪门也怕他三分。 右三:错杀好人,梦见城隍 因千户的案件周新被明成祖杀害,百姓愤愤不平,明成祖为了平息民愤,也为了稳固自己的江山就慌称自己有一天做梦梦见周新做了杭州的城隍,痛惜自己错杀好人,于是就为他建了一座城隍庙用来祭拜贤良正直的他现在百姓每年都会来这里祭拜他,有2个方面一个是为了纪念贤良正直的周新另一个是为了表示对封建统制者的不满的情绪。 § 建筑特色 城隍阁为七层仿古建筑,面积3789平方米,高41.6米。它通过各层的多个翘角,体现凌空飞升的气势,顶部又设计成飞阁,象征凤凰展翅和仙山琼阁,从而让人联想起“龙飞凤舞到钱塘”的神话传说,堪称江南第四大名楼。 城隍阁建筑整体造型具有南宋和元代的建筑风格,它的洞门,用蘑菇石砌造而成,底部呈块石状垒筑的坚实基座,象征着古老的杭州城墙所蕴涵的悠久历史。它的斗拱、栏杆和排门的雕刻,采用香樟、椴木和美国洋松制作。城隍阁的建造,起到了为西湖山水风光补景的宏观效果,它平衡了整个湖光山色大面貌的造景布局,在功能上不仅可以登临观光,而且又与山、湖、城相互呼应、相互配合,使得人们不论是从西湖远眺,还是从城区各个方向观望,都有美好的视角。尤其是它作为吴山广场的背景和延安路的对景,城隍阁优美的造型、飞动的气势,将成为杭州的标志性建筑。城隍阁的设计、建造,不仅考虑到建筑与西湖及城市的联系,还增配了服务设施。在它的一楼和二楼,集中展示了具有浓郁杭州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在它的三楼到六楼,则以休闲、观景和接待为主要功能,悬挂有豪华宫灯,配置了高档红木家具,三楼为大众茶室,并设有文艺演出舞台;四楼以茶点款待来宾;五楼设有咖啡座;六楼为贵宾接待室并有珍贵工艺品陈列。 登上69米高的山顶,再登上城隍阁顶的观凤台凭栏远眺,北望西子湖,波平如镜,轻舟荡漾;东眺市区,高楼广厦,栉比鳞次,繁华街市,尽收眼底;南观钱塘江,波涛滚滚,片片帆影,消失在云水之间;西览群山,松声竹韵山峰沉浸在烟云雾霭之中。倘若夜间在此眺望,全城灯光闪烁,与天上皓月朗星相争辉,真是山河壮丽,风光无限。 § 建筑设计 城隍阁 城隍阁为七层仿古建筑,整体造型具有南宋和元代的建筑风格,面积3789平方米,高41.6米。它通过各层的多个翘角,体现凌空飞升的气势,顶部设计成飞阁,象征凤凰展翅和仙山琼阁,从而让有联想起“龙飞凤舞到钱塘”的神话传说。 一楼 城隍阁一楼采用了江南特有的木雕、线刻和彩塑工艺美术手法,精心制作了八幅反映南宋时期杭州的风土人情、西湖民间故事和历代与西湖有关的名人工艺品:雕塑彩绘《斗茶图》、东阳木雕《西湖天下景》、雕塑彩绘《西湖龙舟竟渡》、立体硬木彩塑画《南宋杭城风情图》、青石线刻《西湖古代名人》、青石线刻《西湖民间故事》、彩金木雕《南宋宫庭大傩图》、雕塑彩绘《南宋货郎车》。特别是三维大型立体硬木彩塑画《南宋杭城风情图》,曾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整件作品长31.5米,高3.65米,深2米,以杭州历史上最辉煌的南宋为时代和社会背景,对当时作为京城的临安府也就是杭州的皇城宫阙、官署民舍、街巷河桥、店铺瓦子、庙塔园墅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日常生活、文化活动场景作了详尽的再现和描述。观赏《风情图》犹如凭栏眺望一座气象宏伟、内容丰富的中国古代名城。 二楼城隍阁茶楼 不但能够看到这座名城的街市景象,还可以从杭州“城”里看到“城”外,再从“城”外看到“城”里。山川城舍间,和风梳柳,丽日映花,车来人往,歌舞升平,一派祥和安适的江南古都春景。作品刻意表现贯通杭城南北的“天街”沿路的繁盛景象和春季里市民百姓的各种节庆风俗活动。天街两旁商铺林立,买卖热闹,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群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沿街酒楼约有近百家,茶肆、歌馆难以计数。天街周围则分布着各式商业集市,如药市、花市、灯市、米市、柴市、鱼市、珠子市……一派繁忙景象。全图共有三千五百多个当时装束的人物,他们个个穿戴有致,姿态万千,有货郎、小贩、渔翁、樵夫、郎中、看相等各业人物;更有勾栏杂剧、木偶戏、相扑、杂耍、踩高跷、舞蛮刀等卖艺人员,以及炫耀春风得意的状元骑马游市大出风头的场面,真可谓是画中有戏,戏中有画,让人愈看愈感到兴味盎然。 城隍阁二楼用非凡的手笔,采用浙江温州著名的瓯塑工艺,布置了11幅大型壁塑,它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与吴山有关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故事,有著名的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也有发生在近代的传奇故事杨乃武与小白菜。 三楼以上 三楼以上则以休闲、赏景、接待、品茗为主,曾接待了李瑞环、李岗清、乔石等中央领导同志和国际友人。登上城隍阁凭栏远眺,北望西子湖,波平如镜,轻舟荡漾;东眺市区,高楼广厦,栉比鳞次,繁华街市,尽收眼底;南欢钱塘江,波涛滚滚,片片帆影消失在云水之间;西览群山,松声竹韵,山峰沉浸在烟云雾蔼之中。倘若夜登城隍阁,全城灯光闪烁,与天上的皓月繁星相争辉,其情其景盖徐渭“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道尽。 [1] § 建造结构 城隍阁主顶顶端为葫芦状宝瓶造型;城隍阁四个副顶顶端设凤凰造型,整座楼阁仿佛一群展翅翱翔的凤凰,又如仙山琼阁倚天耸立,令人神往。城隍阁 城隍阁二层东楹柱悬明代徐渭名联“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城隍阁底层大厅南、西、北三面,倚壁设灯光橱窗展示大型硬木彩塑《南宋杭城风情图》,对面嵌壁青石线刻画描绘杭州历代名贤画像和10个民间神话故事;三到顶层都有休闲服务设施。上吴山,登城隍阁,举目四望,穹宇莽苍,大地坦荡,湖山秀靓,城市兴旺,好一处名不虚传的人间天堂! § 周边景点 伍公山景区 吴山历史上被赋予了丰富的商业经济和民俗文化内涵。山上香市,山下集市,香市、庙会向室区延伸。当年风俗,游春必到吴山,山上卖茶的,沽酒的,卖各种面食的,卖蓑衣饼的,刻图章卖字画的,捏面人的,卖花鸟鱼虫的应有尽有,热闹非凡。吴山历来有香市传统文化习俗,有民谣云:“小辫儿哥哥扎红绳,城隍山上看龙灯,看好龙灯看戏文,看好戏文吃馄饨,吃好馄饨游四门,回去 妈拷一顿”。这首民谣说的就是老底子杭州吴山庙会的热闹场景。随着历史的变迁,这样的场景已基本不复存在。 伍公山景区东连鼓楼,南接市委党校,北通河坊街,西与城隍阁景区接壤,占地约4公顷。伍公山主要分为五大区域,分别是伍公庙、民俗休闲区、州治纪念场地、引导区、停车场 1.伍公庙: 参考《伍公庙志》等历史文献记载,结合现有伍公庙遗迹,规划保护性修建,形成三进完整的建筑布局。建筑采用年代较早时期的历史建筑风格,力求古朴典雅,体现杭州最古老的庙宇的悠久历史。建筑内外陈列碑刻、雕像等历史人文资料。 2.民俗休闲区: 利用原有50年以上有保留价值的民居,因山就势,修整后作为服务、营业用房,供市民喝大碗茶、小吃、打牌、遛鸟休息场所。 3.州治纪念场地: 在现有林下硬土地立州纪念石,周边放置隋朝秦汉朝代特色的装饰、石兽雕像等设施。采用生态式地坪做法,保护树木,不铺花岗岩,为老百姓提供晨练的好场所。有庙会活动的时候这儿搭建古色古香的戏台、看戏、舞龙灯。 4.停车场: 停车场是吴山风景区的主要停车场,面积2900平方米,可容纳27辆大客车或55辆小车,停车场配置管理和小卖亭。 5.引导区: 从停车场通往东岳庙、伍公庙的通车道路,是一条交通过渡带,这儿保留二块路边休息场地,放置坐凳和市民逛庙会造型雕塑同时作为练功场地。保留山坡上的另二块练功台地。增加林间地被、补植护坎藤草植物。 阮公祠景区 吴山阮公祠景区有五组建筑。一处是国家的文保单位…宝成寺,2001年寺庙被修缮一新,“宝成禅寺”为道教建筑。第二处是阮公祠,现有建筑为光绪年间由重阳庵改建,保存尚好,阮公祠进祠石阶规模宏大,大门痕迹及落地范围依可辨。第三处是石观音阁旧址(是杭州市规划局2004年首批公布的75幢历史建筑保护名单之一)——粉墙黛瓦,入口处的骑楼、石刻门匾的四合院、精雕细刻的挑廊栏杆、牛腿,朴实无华的门窗及木构架,以及整座依山而筑的建筑,将清式民居风格的建筑特点一览无余的呈现在您的面前。特别是“观音阁南面山坡的摩崖石刻旁的一处石雕观音石窟,相传为五代与宋代时期雕琢。第四处是元宝心66号(为杭州市规划局2004年首批公布的75幢历史建筑保护名单之一)——这里“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环抱,漂亮裸露的岩石静卧在二层粉墙黛瓦的民居旁,环境幽雅。第五处是宝成寺北边一幢二层坡屋面砖混结构建筑。站在“宝成禅寺”山脚下往上看,该建筑位于“宝成禅寺”正立面景观的右上角(山凹处)。如果对该建筑外立面进行改造,使之与环境协调,会增加“宝成禅寺”正立面景观空间(尤其是“宝成禅寺”正立面右半部)的深度,并丰富“宝成禅寺“正立面景观。该处建筑合理的外部装修,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补景作用。 吴山阮公祠景区位于吴山城隍阁南面,系吴山风景区用地。该范围内历史遗迹较多,有唐代古泉青衣祠和摩崖石刻,清初的观音阁、清代的阮公祠;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成寺麻曷葛刺造像;有市级文保点——感化岩刻诗;也有几处具有浓郁民俗文化的景点,如:观音洞(百姓烧香云集处),还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众多的泉眼——青衣泉(市级文保点)、雨泉、洗心池等,以及丰富、奇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吴山阮公祠景区北与吴山伍公山景区遥相呼应;西与吴山城隍阁景区——城隍阁以及吴山庙会区接镶;南被众多人文历史、自然文化景观环绕,如:吴山三茅观、江湖汇观亭景观、瑞石古洞景点(吴山喀斯特地貌景观的典型代表)、白鹿亭“泼水观音”、元代摩崖石刻“采芝岩”、宋代书法家米芾所书摩崖石刻“第一山”等;东面景区界限大都楔入市区。这些都赋于了吴山阮公祠景区丰富的人文历史、民俗文化内涵,成为吴山阮公祠景区文化独有的一大特色。 吴山阮公祠景区石景多姿多彩,是喀斯特地貌景观的突特表现,南宋诗人陆游称:喀斯特地貌奇观“崖如伏,径如惊蛇,大石磊磊,或如地涌而立,或如空翔而下,翩翩如将奋,或森林如欲博。”瑞石古洞,归云洞、宝成寺旁采之岩以及雨泉等处均为喀斯特地貌的典型表现:有的似刀削斧劈,有的似奇兽异物,有的坦荡平整,人们通常称之为青芙蓉、驼峰等等。 青衣洞旁有天然石梁横架于岩断裂处,宋时洞旁有石如玉、红白相间,匠人常取此石制作手饰。瑞石洞旁有飞来石,仿若凌空而降,搁置在垂云峰顶,故有“城南小灵鹫”之称。“十二生肖石”景点亦称“巫山十二峰”有俊石十二,如山峰离立,笔架、曰香炉,曰香炉、曰棋盘、曰象鼻••••••。该组石景酷似十二生肖,故杭州人俗称“十二生肖石”。 历代文人在吴山题咏甚多,对鉴赏吴山阮公祠景区风光起着点景和遐想的提示作用,有的摩崖石刻书法,造像为艺术价值极高的珍品。特别在奇峰异石集中的地方,题字题名尤多,如宝成寺南面小径(阮公祠景区界线)山坡上气势雄伟的“第一山”摩崖石刻为宋大书法家米芾所书。“涤凡池”、“月波池”、“青芙蓉”、“栽药圃”等等都集中在奇峰怪石集中处。“感化岩”旁的摩崖石刻,镌刻有苏东坡《宝成院题牡丹诗》,诗旁有明成祖化年间吴东升题刻的“岁寒松竹”四字,以酷似古梅的岩石裂纹代表“梅”字,耐人寻味。其旁还有现代著名佛教居士,书画家黄元秀题刻“身心如梦幻乾坤与物齐。” 吴山阮公祠景区宝成寺麻曷葛刺造像,是元代在杭州城区唯一的藏传佛教造像,在岩壁上共刻有三龛七尊佛像,其造型体现了藏传佛教密宗的艺术特色,藏语“玛哈葛拉”即大日如来佛大自在的化身,是元代崇奉之战神,在佛龛侧题有舍财建造佛像人的身份,意愿和至治二年立石等字,这是全国唯一有纪年题记的麻曷葛刺造像,在我国造像史上来有重要的地位。此为国家级的文保单位。 吴山阮公祠景区内的感化岩…岩壁上镌刻有苏东坡的“笛唱词释迦院牡丹呈赵卒”诗,诗旁有“岁寒松竹”四个大字,岁寒三友独缺“梅”字,而在松竹两字下边岩石的裂缝酷似古梅榴弹枝,以此裂纹带画,以画代字,耐人寻味,在其旁边的一块岩壁上,还有现代书画家的题刻。所以感化岩是一处集历史名人诗刻和书法镌刻的精华。“感化岩诗刻”是市级文保点。 吴山经五十年代大规模植树造林,现已形成茂密的香樟林,古树名木得以保证。吴山阮公祠景区内植被葱郁,植物景观较为优美宜人。 三茅观景区 三茅观景区是吴山景区三大(伍公山景区、阮公祠景区、三茅观景区)整治重点项目之一。伍公山景区整治工程已于2006年10月1日完工,并向老 姓开放;阮公祠景区整治工程于2007年10月1日完工免费开放。吴山三茅观景区整治工程是2008年市重点工程,是一处以人为本,为老百姓服务的整治工程;在保护山林环境、古树名木前提下,处理好建筑与环境、民俗活动与景观空间布置的关系;完善吴山景区,发掘、延续和保护吴山景区内浓郁的民俗文化活动、吴山传统建筑风貌、山林绿化特色和吴山喀斯特地貌特征形成的可圈可点的自然石林景观,再现吴山三茅观景区部分历史景致,提升吴山景区质量和人气的重要工程。吴山三茅观景区整治规划内容为: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整治环境,保护和挖掘历史遗迹以及历史建筑修缮,增添现代旅游休闲设施等。 吴山三茅观景区位于吴山景区的南面,北与吴山城隍阁景区、吴山阮公祠景区接壤;西与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相连;东面景区大都锲入市区,与南宋皇城遗址、南宋太庙遗址相贴;南面与郁郁葱葱的五云山山林腹地景观相切。 三茅观原名三茅堂,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因东都旧名赐额“三茅宁寿观”。殿名太元,内奉徽宗御画茅君像。三茅真君是指秦汉时得到成仙的茅氏三兄弟:长盈、次固、季衷。宋时此观极为显赫,历朝赐是观的御书有:高宗《黄庭度人经》,宁宗“道纪堂”字,理宗《养生论》。绍兴年间(1131年---1160年),赐古器三种:一宋鼎,为宋孝武帝孝建元年作;又一为唐钟,本唐澄清观旧物,上有河东薛此铭;另一则是褚遂良小楷《阴符经》。近志则增以吴道子《南方星君像》、玉靶剑、七宝数珠、轩辕镜为观中七宝,一时连山都以七宝为名。 时并于观后筑“七十二”瑶台,遍植桃花,春时郊祭,时有“瑶台万玉”之称,为当时“吴山八景”之一。 抗战时三茅观为日军拆毁,然而其规模甚大的遗迹仍依稀可辨 ,水池、小桥、巨石构建仍存。石壁间近十方摩崖石刻均已漫漶,仅存一方明万历时重刻的绍兴年间赐额宁寿观的尚书省牒文。 牒文为:牒奉敕宣赐宁寿观,牒到准敕,故牒。绍兴二十年。尚书省奉赦赐题临安府七宝山三茅堂,太师尚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押),参知政事余(押)。签书枢院事参知政事巫(押),绍兴二十年天牒。 元朝时三茅观毁于兵火,明初重建。时观内设有书馆,少年于谦曾就读于此。 三茅观东上为江湖汇观亭,《名胜志》云:山中亭榭繁多,最胜者为江湖一览亭。由于封山育林,江湖汇观亭周围的树木郁郁葱葱,枝叶繁茂,遮挡了在亭上眺望钱塘江和西湖的视线,在三茅观整治中,对该亭进行了整修,总体提升,使视野更开阔,重现了江湖一览的景致。 三茅观南面历史文化遗迹极为丰富,有许多摩崖石刻、洞泉以及众多的石林景观。 其中“吴山第一峰”石刻尤为突出,据说那金主完颜亮一日读柳永的词《望海潮》,不由得起了南侵的念头,他派人潜入杭州画了一张西湖图,带回金国后制成一扇屏风,仍不觉过瘾,又在画上添上自己,正策马立于吴山山顶并题词其上,诗中有“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之句。于是吴山就有了第一峰的美称。 由三茅观景区南侧下,沿云居山南麓游步道可达石佛院。石佛院建于五代吴越国时,原北宋汴京开宝寺有仁王院,僧慧照大师随高宗南渡,绍兴五年(1135年),奏请权建寺于七宝山,绍熙三年(1192年)赐额。石佛院造像又称仁王讲寺造像,寺毁于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兵火,现存造像三龛五尊。中为西方三圣立像,居中者为阿弥陀佛,高6米,为杭城最高石刻造像;左边大势至菩萨,高4.41米;右边观世音菩萨,残高3.39米。三圣两侧为智者大师,高5.24米;行修大师,高2.62米,均结跏趺坐于圆形佛龛中。 浙江体育会摩崖石刻题记位于云居山巅东侧。辛亥革命后,原光复会成员浙江军政要人朱瑞、吕公望、叶颂清等为缅怀先烈,于秋瑾殉难五周年之际,举行纪念会,重建秋瑾创办的体育会,并在云居山岩壁刊刻题记一则。上刻“云山万古”和“中华云年,浙江体育会成立,圣水寺僧犬休捐山地,王君湘泉赠山岩供摩崖用,因题四字,以志不忘。永康吕望记,宁海叶颂清书”及“逸趣”字样。1990年,市园文局在摩崖处建保护亭,改为浙江省省级文保单位。 由江湖汇观亭南下,在山脚处有一方形水池,长年小涸,这就是白鹿泉。相传宋绍兴年间刘敖梦鹿得泉,即以之自号。泉上镌刻一鹿,清代有道士别蓄一泉此得名。在水池石壁东面,昔日曾刻有一线刻观音立像。因年岁累积,石壁上长满青苔,不留意时,不易辨识,雨后或经泼水,阳光下线刻凹槽处积水后,立像痕迹就很明显,所以附近百姓俗称“泼水观音”,原像于上世纪70年代被毁,2003年重修。[2] § 城隍阁门票价格 门票30元/会员价25元 备注: 1、70岁以上老人10元/张(参考) 2、开园闭园时间:07:30-22:00 § 城隍阁景区交通 地址:上城区吴山路3号。城隍阁景区位于杭州市中心,交通十分便利。距离火车站仅五分钟车程,距离西湖仅三分钟车程。 乘8、35、38、40、807路到吴山广场站下。国道320、沪杭高速。 民谣:“小辮儿哥哥扎红绳,城隍山上看龙灯,看好龙灯看戏文,看好戏文吃馄饨,吃好馄饨游四门,回去姆妈拷一顿。”描绘了老底子杭州庙会的热闹场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