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国立北京中俄大学 |
释义 | § 历史 1925年,张西曼利用苏俄政府放弃庚子赔款的机会筹办中俄大学。 1926年3月7日,国立北京中俄大学成立,原俄文法专校长徐谦出任校长。校址设在外交部部立俄文法政专门学校上。俄文法专迁出,改组为国立法政大学与俄文法专两校。 1926年3月18日,天安门前举行反抗列强最后通牒国民大会,大会主席徐谦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遂发生三·一八惨案。徐谦被执政府通缉,学校学生亦有死伤。由于学校无人负责,因之经费异常困难,各外国教授,因薪资无着,亦不到校授课,无形中课务遂形停顿。 1926年5月,郭同接任校长。 1926年8月28日,外交部收回中俄大学校址,俄文法专迁回办学。 1926年10月,全体学生并入国立法政大学,成立俄文法政系。杨适夷为系主任。另有部分师生转入国立武昌中山大学。 机构设置 校长:徐谦,后为郭同 校务委员会委员长:徐巽 总务长:陈彬和,曾任天津南开学校总务长 教务长:陈启修,《国民新报副刊》编辑 著名校友 教师 郑孝观,后改名宾于 李汉俊,中国共产党建党人之一 学生 唐君毅,1926年入校 林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顾委委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