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馆
释义

§ 简介

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馆喀喇沁旗亲王府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喀喇沁旗亲王府位于锦山镇西南王府镇。赤茅一级公路可直达景区。西距北京地323公里,承德111公里,东距锦山20公里。距赤峰67公里。亲王府是喀喇沁旗旅游景点中著名的清朝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处人文旅游景点和游览胜地。这座王府始建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距今已有325年历史了。解放初期被做为王爷府高中而得以保存,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只存留了王府的中轴区和西跨院的大体建筑。今天所见到的是喀喇沁亲王府近几年按原址进行了修复,所保留下来的1/3府邸占地130多亩,被命名为“中国清代蒙古族亲王府博物馆”,在2002年9月15日它以“中国清代蒙古王府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展区面积达4000平方米,共17个展厅,分别开辟了“喀喇沁亲王府历史陈列”、“书画陈列”、“喀喇沁亲王府复原陈列”、“王府校史陈列”等。这所博物馆汇聚了浓郁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宗教特色,并且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科研价值、艺术价值。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正式颁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 结构

亲王府府第原占地300余亩, 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馆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约400多间,共分五进院落。主体建筑有大堂、二堂、仪门、大厅、承庆楼等22栋。西跨院十一栋为宗庙、孔庙、关庙、议事厅、书斋、练武场等。东跨院10余栋为生活区,有膳房、浴池、戏楼、仓库、东门等。府第后为花园,修建11座院落,137间房舍的苑囿。在绿荫花草从中筑有老爷祠、马王殿、土地祠。另外还有引进的人工泉水河,河上建有五座凉亭和三座小桥。园西北建一座假山,山顶筑一凉亭,山下建一山洞,谓神仙洞。亲王府这座古老的建筑集聚了蒙、满、汉、藏四种优秀的传统构筑风格每年的金秋时节,是王爷府一年一度的“王爷府文化节”,再现300 多年前的王府风范,公主下嫁仪式、王爷雅乐、歌舞表演,场面宠大,独具特色。 该馆创建于1996年12月,其前身是喀喇沁右旗亲王府。(2001年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址位于喀喇沁旗政府驻地锦山镇西南19公里的王爷府镇,交通便利,通讯快捷,赤承一级公路从府前通过。

§ 修复

1997年,喀喇沁旗人民政府按照“喀喇沁亲王府开发、保护、利用、发展的远景规划”,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共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对王府现存的33幢古建筑进行了抢救保护性维修。并对基础设施建设做了全面改善。至2002年,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馆基本建成,并对外开放。它占地面积80余亩,建筑面积4555平方米,其建筑色调淡雅、古朴、庄重、气势宏伟,融古典风格和现代陈列艺术于一体。它既具有清代建筑雄浑、质朴、轩昂、洒脱的风格,又有中国传统宫殿轴线对称、主次有序的结构特点。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合理,拥有一万余平方米的大型府前广场一处,可供停车、演出之使用。馆内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绿草覆盖面积达70%以上,是集旅游、休闲、观赏的好地方。

§ 燕怡堂

据内蒙古喀喇沁旗文体局介绍,燕怡堂是清朝王爷听戏的场所,其恢复建设项目于2006年下半年开工。建成后的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馆燕怡堂可同时接待400多名游客。届时,游客还可以在此品尝蒙古族食品、欣赏蒙古族歌舞及王府雅乐[2]。

§ 现状

王府博物馆由文物陈列、文物保护、业务研究、事业管理、公共服务、辅助设施六部分组成,其功能完备、设施先进,采用多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实施管理。具有严密的防火、防盗保安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分别开辟了“喀喇沁亲王府历史陈列”、“书画陈列”、“喀喇沁亲王府复原陈列”、“王府校史陈列”等17个展室,珍藏了喀喇沁王府传世文物精品百余件,全部展室面积4000余平方米。现有职工41人,设导游员3人,(均受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治安保卫人员7人,工勤人员5人。完全具备了日接待游客千余人的条件。 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馆

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馆开馆以来,以优雅的环境、精美的陈列、丰富的文化内涵、热情的服务,吸引了中外来宾和社会各界人士,接待专家学者及游客达数十万余人次。并且成功地接待了中央和自治区领导100余人次。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在的王府博物馆正在成为喀喇沁旗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正在成为展示喀喇沁旗历史风情的窗口,正在成为连接喀喇沁与外界文化的桥梁。它的未来必将日新月异、光辉灿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5: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