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吴淞保卫战 |
释义 | § 背景 二百多满族兵见黑压压的一片英军冲了过来,立即迎头痛击,打死侵略军陆军上校汤木森,其他军官、士兵也死了不少。英军依仗着人多和武器精良,又冲了过来,攻占了守军阵地,然后堆起火药袋把它炸毁,并对隆福率领的满族兵发动猛烈的围攻。隆福冒着枪林弹雨率众突围,接连砍死好几个英兵,不幸阵亡。其他守军退到天尊庙内,继续英勇抵抗,火炮、弓箭齐发,又使敌人死伤了很多。但是守军人少,英军援兵不断而来,守军经过三小时激烈鏖战,最后失败。英军占领了乍浦。 § 事件 侵略者毁坏了守军的要塞和全部设施,并纵兵大肆屠杀抢掠。屠杀抢掠后又纵火烧毁,使大半个乍浦城变为灰烬瓦砾,街上和河里到处是尸体。接着,英军进犯到了长江出海口处的吴淞口。他们想突破吴淞进入长江,打入中国的内地。 驻守在吴淞的江南提督陈化成已经是六十六岁的老将了。自从中英开战以来,他一直密切注视着战局的发展,作了迎战的准备。他意识到,保卫吴淞使它不落入敌人的手里是多么重要。但是,一想到战争的前途,他又心情沉重了。两年来,由于国防虚弱,再加上投降派官员把持朝政,多少爱国官兵丧失了生命。陈连陞、关天培、定海三总兵,还有不知名姓的士兵们,都是因为腐败的官员贪生怕死,只落得空怀报国壮志而倒在血泊中。如今,吴淞的命运又将如何? 陈化成想到这里,派人把部下的官兵召集起来,严肃地说:“我二十岁投军,到如今快五十年了。在这几十年当中,出生入死的次数真是难以数计。人生在世,总有一死,为国捐躯,死了也值得。”停顿了一下,他又接着说:“英军倚仗的无非是大炮,我们也同样可以用大炮来对付他们。吴淞口有东西两座炮台,西台发炮,东台响应,东西密切配合,敌人腹背受敌,顾东顾不了西,必然失败。我们必定能够取胜!”将士们听了,都显出激动的神情,表示要同侵略者决一死战。 五月初八(公历6月16日),英军开始猛烈攻击吴淞。陈化成亲自率军把守西炮台,指挥将士们进行还击。敌人的枪炮子弹象雨点般地落下来,而他面不改色,手执令旗,镇定指挥。官兵们沉着应战,接连击毁了两艘敌舰,打死打伤了几百个侵略者,敌人的炮火终于被压了下去。英军指挥官急得哇哇乱叫起来。 就在这时候,有一顶大轿子在一队人马的簇拥下大摇大摆地朝炮台这边走来。这是两江总督牛鉴和他的仪仗队。牛鉴本来不会打仗,却要装出气壮如牛的样子。现在,他听说陈化成打了胜仗,便坐着轿子,威风凛凛地到前方来观阵,将来好为自己向上请功,落个亲临战场的好名声。没想到,他这十分排场的仪仗队被英军指挥官看见了。英军马上对准仪仗队开了几炮。 “轰!轰!”炮弹落在轿子附近,把牛鉴吓得大叫起来。他以为英军已经杀到跟前来了,也顾不上体面,慌忙扔了纱帽,脱了朝靴,钻到士兵中间没命地跑起来。他的几个亲信也一个劲儿喊:“不好啦!牛大人受伤了!”这一队人马连跑带叫地逃走了。 牛鉴带头逃跑,惊动了守卫在东炮台的清军指挥官。他也心惊胆战起来,丢下士兵不管,自己跑了。英军见东炮台无人指挥,一阵猛攻,冲了上去,东炮台失守。 守在西炮台的陈化成看到这一切,非常气愤。他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眼下,只剩下他这一支队伍还在坚持战斗。陈化成预感到形势不妙,但是他十分镇静,对着士兵大喊一声:“不要害怕!听我的命令:开炮!” 战斗更激烈了。集中了兵力的英军舰艇不停地进攻,双方距离越来越近,而清军的炮位因为不能自如升降,无法打击近处的敌人。很多将士倒了下去,陈化成也已经七处受伤。他用尽全身力气,不停地挥舞着红旗。 一颗子弹飞来,陈化成中弹倒在地上。他看见敌人已经登陆,向炮台奔来,就挣扎着站起来,拔出了战刀。英军登上了炮台,双方展开了肉搏战。陈化成奋力杀退几个敌人,终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在炮台上。吴淞失陷了。 英军攻占吴淞以后,又攻取了上海、宝山,顺长江直下镇江。驻守镇江的两千多名官兵在没有增援的情况下,英勇奋战,决心与城池共存亡。英军用炸药轰开西门,爬上城墙,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向他们杀来。守城的满族八旗士兵奋不顾身地冲杀过去,和敌人进行肉搏战,打死打伤英军一百八十多人。有的士兵身负重伤,还抱住敌人一同滚下城去。血战到最后,没有一个人投降、退却和逃跑。 镇江也失守了,南京便暴露在敌人面前。还没等英军攻打,清朝政府已经吓破了胆,决定投降了。 吴淞保卫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