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孤筏重洋 |
释义 | § 简介 《孤筏重洋》是挪威学者托尔·海雅达尔(Thor Heyerdanl)写他和五位挪威、瑞典的同伴乘木筏横渡太平洋的纪实作品。海雅达尔在太平洋中的波利尼西亚群岛作科学调查时,综合研究了那里的文物遗迹和民间传说,以及太平洋的风向、潮流等,确信群岛上的第一批居民,是公元5世纪从拉丁美洲漂洋过海到那里去的。但一些学者反对这种说法,理由很简单:人类不可能乘木筏横渡太平洋。 海雅达尔则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对的。为了用事实驳倒对方,他和同伴们筹划资金并克服了种种困难,完全按照古代印第安人木筏的式样,造了一只木筏,于1947年4月从秘鲁漂洋西去,他们驾驶的小木筏,在烟波浩渺、一望无际的南太平洋中,经历了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折磨和惊险,历时三个多月,横渡四千多海里的洋面,到达波利尼西亚群岛的一个荒岛上。这次航海,是一次震惊全球的壮举。海雅达尔等人用自己的艰难实践证明了自己的判断,并向人们展示他们忠诚和执著于科学的精神。 § 描述 原书于1950年出版后,接连再版十余次,受到全世界读者的热烈欢迎。美、法、英、曰、前苏联等30余个国家均有译本,有些国家还把此书规定为中学生必读的课外读物。 朱启平先生翻译此书,始于50年代中期,他是应《旅行家》杂志主编彭子冈之约而译的,刚连载了几期,灾难的1957年来了,彭子冈和朱启平都被打成“右派”,连载随即天折。直到1981年12月,完整的中文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首次出版。第一次印了8万余册,以后好像没有再印过,也没有看到过有分量的书评。当时,我还在工作岗位上,虽曾对有关同志口头提过,要组织书评,广泛宣传,但并没有把此事具体落实,至今引为憾事。 二 《孤筏重洋》中译本约16万字,它用朴素的文字,真实地记录了一段了不起的经历,从而使读者惊心动魄,受到教育。因此,大体了解书中的主要情节,实属必要。 作者海雅达尔在书中先说明他的理论形成经过,二战结束后,他决定到美国去发表他的理论。面对“人类不可能乘木筏横渡太平洋”之类的责难,他决心用自己的实践予以反驳,而他的想法却被朋友们当作“笑话”,认为他“发疯了”。 海雅达尔却认真地开始准备他要做的事。他住进了在纽约的“挪威海员之家”,借以接近海员们,并和他们研究南太平洋航行中有关情况及木筏漂海的可能性。海员们都认为这件事是危险的,但用这种方式漂海并非没有可能。 此后,在找到了资助人,筹集资金解决经济问题后,他们动手解决远航前必须办妥的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要仿照印加时代航海人的做法,到厄瓜多尔的安第斯山区原始森林中,砍伐九根大筏木(注:一种产于拉丁美洲的珍贵木材,干燥后比软木还轻)来绑扎木筏。嗣后,经过在大洋中漂流的实践证明,他们的木筏,因为木材是新砍下来的,树干中的浆汁成为一种饱和物,阻止了海水渗入,因而避免了木筏的下沉。 安第斯山原始森林中生活着印第安人的原始部落,那里的人,那时还在砍杀仇人的头颅制成模型出售。到那里去砍伐筏木,除了要和那里的土著打交道外,还要提防蟒蛇、毒蛇、蝎子、巨蚁、蜥蜴和鳄鱼的侵袭,此中惊险经历,不言自明。砍了筏木后,他们把木树运出森林,漂到河口,用汽轮拖到秘鲁。 随后他们要在利马晋见秘鲁总统,请求总统批准海军部支持他们,在海军船坞中按古代印第安人木筏式样建造一只大木筏,从海军军港启程远航。启程前一天,美国等十几个国家驻秘鲁的大使、公使及挪威侨民代表赶来送行,因为大家公认这是在科学领域中一件惊天动地的壮举。1947年4月28日清晨,由秘鲁海军的拖轮把木筏拖向外海,随即,木筏进入了亨伯特水流。 亨伯特水流是来自南极的冰冷的巨流,它向北流向秘鲁海岸,转而向西,在赤道之下奔腾呼啸,横贯大海。这水流湍急部分,波涛汹涌,白浪滔天,浪谷与浪峰相差十来英尺。他们两个人一班,在巨浪中轮流值班掌舵。开始的24小时中,每人掌舵2小时,休息3小时;以后,体力不济了,改为每班 l小时,休息1.5小时,如此轮流。这样疲惫了30小时,海面才平静了些。以后的二三个月中,经常一连好几天遇到这样的大浪。有一次暴风雨中,浪峰要高出浪谷20至25英尺,舵手站着掌舵,水没到腰际,人好像在湍急的河流中迎着逆流前进。 在漂海的过程中,木筏经常与鲸鱼、海豚、鲨鱼、章鱼、水母、海龟以及各种各样的奇怪鱼类为伍。章鱼的脚极长,可以伸到木筏的每一个角落。这脚,可以置大鲸鱼于死命,也可以在大鲸鱼身上留下可怕伤疤,所以他们每人都配备了一柄大刀,准备在夜里被章鱼的脚围住脖子,把他们从睡袋里拖出去时,砍它的脚。他们还要拿鱼叉在木筏边和残忍贪食的鲨鱼博斗。夜里,还有大海豚爬到木筏上来,弄得他们晚上休息时,经常是浑身湿漉漉的。 过了两个多月,从岸上带来的清水发臭了,不能饮用。到处是水却没有水喝。于是,就破了—些鱼,挤出鱼身的水份当饮料。 两位弄电台的伙伴经过艰巨的努力,终于和世界一些地区的无线电爱好者联系上了,通过这些爱好者,他们和挪威的哈廉国王及美国国家气象局长,也有了电报联系。他们虽飘流在大洋之中,全世界仍然和他们紧密相联。 在他们启航后的第97天,终于飘流到了波利尼西亚群岛的安格图岛边缘,但巨浪冲击着礁石,木筏找不到去岛上的进口。结果狂风又把他们吹向大海。在海上又飘流了三天三夜,也就是他们在大海上飘流了整100天的时候,经过了一场十分险恶的搏斗,木筏终于在波利尼西亚群岛的一个荒岛上靠岸。除了带去的一只鹦鹉死于海上的风暴外,他们6个人全部平安登陆。过了几天,附近一个岛上的波利尼西亚人驾船把他们从荒岛上接走。经过无线电联系,法国驻太平洋殖民地总督派船接他们到塔希提岛首府帕皮提,挪威政府又派巨轮到帕皮提接他们。为科学而进行的一场艰险、雄壮的海上旅程,终于胜利结束。 三 以上复述的情节,难免挂一漏万,但就是从这样极简略的复述中,我们也不难看到,当时有一些国家推荐此书作为青少年课外必读书的意图何在。 我以为,实际上是要在青少年中提倡一种高尚的情操,提倡一种理想,提倡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健康的理想教育,应该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项主要内容。许多国家,由于社会制度不同,他们对青少年的教育方法当然也不相同;但尽管如此,不同类型的国家在教育上却还有不少一脉相通之处,有不少共同点。这共同点有许多适用于我们,过去我们对这方面注意得太少了。 不是说要爱科学吗?那就要全身心地去爱它,要有理想,要准备为科学上的真理献出一切。当然,不是鼓励所有青少年为了证明一种理论,都要用生命去冒险。要提倡的是:在这种壮举背后体现出的一种英雄气概和无畏精神——一种为维护真理在必要时不怕栖牲一切的气概和精神。 不是说要从小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吗7怎样克服困难呢7你就看这几位科学家的所作所为。 不是说要提倡办事认真、负责吗?不是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吗7怎样认真呢7这就是! 不是提倡考虑问题要仔细缜密吗?这也就是!他们的缜密十分具体,缜密到木筏上用的木材不能用旧的,而要用新砍伐的,连这样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只有这样缜密地去办事,才保证了他们最终的胜利。 诸如此类的东西,就是上面提到的“共同点”,所有这些,在各种类型国家对青少年进行的“德育”中,不是都可以适用吗? 理想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如今,理想的光芒在我国新一代青少年中渐趋暗淡,此中原因错综复杂,非本文所能详细论及。但在学校教育中,把德育也当作应试教育的一个环节进行,实是导致青少年理想丧失的原因之一。许多学校中的所谓德育,就是要你去背诵一些条条框框准备应付各种考试,包括升学考试,因为条条框框就是一切。至于如何在一些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理想和情操,培养他们优秀的思想品质、良好的道德规范,使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高尚的人、优秀的人,而不是成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鼠目寸光、“实利”第一的庸夫和小人,恐怕就考虑得很少,或是根本就没有这样去做。从许多国家在青少年教育中,对《孤筏重洋》一书所持的态度,我想,应该对我国学校的德育问题,提供了某些启发。 四 关于给青少年提供有益的课外读物问题,又是此书给我们学校教育的另一启发。 本来,在学校教育中,引导学生去认真阅读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是青少年的品质、智力、体格、审美趣味、道德观念、劳动观念以及个人爱好等方面得以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可惜现在这方面被严重忽视了。应试教育把学生对有益的课外读物阅读的时间和兴趣全部挤掉了,扼杀了。学生成天埋头在那些编写得很差的、繁重的、琐碎的,乃至不得要领的练习中。完成这些练习就是学习的一切;应付考试,在考试中能得高分就是学习的一切。这样,果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眼界开阔的、有创造性思维的各类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么?回答应是否定的。 许多国家都注意了青少年的课外阅读问题。有不少国家的教育部门,规定了中小学生必读的课外书,美国甚至把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列为高中生20余种课外必读书之一(见著名杂文家牧惠著《读完写下》)。我想,这正是因为他们认识到:青少年应该接触各种思想倾向的著作,才有可能让他们自己有所比较,有所选择,或者是从中有所启发,有所颖悟,有所感动;这样,思想才可能丰富、多样而不至于僵死、硬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