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城市交通规划
释义

§ 城市交通规划

§ 正文

对城市范围内(包括市区和郊区)各种交通作出长期的全面合理安排的计划。城市交通规划同城市布局形式、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土地利用、城市道路系统等有密切关系。城市交通规划既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又是制订城市规划布局方案的依据。广义的城市交通规划还包括交通政策的制定,交通方式的选择和交通管理体系方案的拟定等。

现代城市交通的内容  城市中的交通流有人流和车流。人流即行人交通。车流分客流和货流,客流是居民出行利用交通工具而形成的交通流;货流是交通工具运输货物而形成的交通流。客流交通一般分为城市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

在城市规划中,一般把城市交通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交通,通常所说的城市交通是指市内交通。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有:城市道路、城市铁路(包括地下铁道)、其他的轨道交通线路、市内航道以及相应的附属设施。城市的交通设施因城市职能、规模、自然地理等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有些城市还有高架道路、高架铁路、地下或水下隧道、索道以至市内航空运输等交通设施。城市交通设施是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城市交通的发展  古代的城市交通,最初是步行或骑乘,后来又有人力或牲口拉的车辆等;在沿河或滨海城市,则用船舶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车辆的国家之一。根据《考工记》的记载,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街道网,街道宽度的计算是以车辆的轨距为基本尺度。欧洲一些城市于17世纪末已有公共马车,后来出现了马拉轨道车。产业革命后,蒸汽机牵引和电力驱动的交通工具先后问世。20世纪初期起汽车生产激增,引起城市交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交通进一步向高速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发达国家私人拥有的汽车数量猛增。据80年代初的统计,每千人拥有汽车数量美国为690辆(1980),英国为310辆(1981),日本为340辆(1981),法国为420辆(1981)。城市交通的汽车化,曾使有轨电车趋于衰落。二三十年来,一些国家大城市的地下铁道和郊区铁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60年代出现快速轻轨电车。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交通,已经成为一个十分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引来了许多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交通阻塞,车辆行驶速度降低,交通事故增多,交通噪声和大气污染等公害加剧。此外,使用大量汽车还产生了停车场不足的问题。

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  各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都是根据本国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城市具体情况采取对策。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①从城市规划着手。城市规模、布局、道路网形式、人口分布和密度、功能分区、土地利用等因素对城市交通(包括交通强度、流向、流量分布等)有重大影响。在城市规划中控制人口和用地规模,合理确定(对新城市)或调整(对旧城市)城市的布局结构和功能分区,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治本之道。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中小城市的交通问题远比大城市容易解决。几十年来,各国为改造现有大城市布局结构形式提出多种规划对策,如疏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镇或新城;弱化高度集中的中心区,设置副中心;改变过分机械的功能分区,建设工作岗位和居住设施相对平衡的综合区;在城市中心地带建设步行街等。这些对策均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问题。②从交通本身着手。一般是改善城市道路系统(包括要有适当的道路宽度、路网密度和能满足一定通过能力的道路交叉口等)。必要时可建设高架的快速道路或地下通道(一般是局部性的或穿越江河的)。在交通方式上,鼓励和提倡公共交通,控制私人交通工具的发展。在大城市积极发展快速、大量性的轨道交通(包括地下的、半地下即路堑式的和地上的城市铁路等)。在交通运输网络上,使各种交通工具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协调配合。车站、码头、机场之间有方便的联系和衔接;城市内部的主要人流集散点设置综合性、立体化、多层次的联运和换乘中心;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交通管理设施等。各国普遍重视严格的交通管理制度,用一些强制性的行政和经济手段来控制和疏导交通,如限制车辆在市中心地区停放时间并征收高额停车费,开辟单行道,严格执行各种交通法令和规则等。

城市交通规划的制定  分为交通调查、交通预测和规划编制几个步骤。

交通调查  调查城市交通现状,取得大量基础数据,掌握城市各种交通流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特点,为编制交通规划提供依据。调查内容一般包括:城市居民出行调查、货物流动调查、车辆起迄点调查。调查各种交通流从开始发生到结束的全过程,可以获得交通流量、流向的全面资料。交通调查始于20世纪30年代,但只是到50年代有了处理大量调查数据的电子计算机之后,才广泛应用。中国的城市交通调查于1981年开始在天津、上海等城市进行,现在已扩大到徐州、广州、长春、大连等十几个城市。

交通预测  交通预测就是根据城市人口增加和用地扩大情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来推算规划期(近期和远期)内的交通量的增长情况。交通预测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出行产生。出行发生量取决于将来的城市人口数量、土地使用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常用的预测方法是回归分析法。②出行分布。出行量在各区的分布,常用的预测方法有增长系数法、引力模型法和随机模型法。增长系数法是假定将来的出行产生的模式与现状基本相同,只是出行量随着发生区和吸引区的发展而增加。引力模型法的基本设想是各吸引区吸引各出发区来的出行量的多少,与出发区的出发总量和吸引区的吸引总量成正比,与两区之间的距离或所需的交通时间成反比。随机模型法是将概率用于出行分布的计算模型。③交通方式划分。把预测的出行总量按一定比例分配给不同的交通方式,计算出各种交通方式所承担的交通流量。分配原则要考虑到城市交通的特点、服务水平和发展方针等,以便确定交通方式的合理构成。④交通分配。交通流总量在道路网络中的分配,方法有两种:一是0-1分配法,将交通流量全部分配给交通时间最短的道路,分配给其他道路的交通流量为0;二是多路线随机分配法,分配步骤是先确定合理交通时间的路线,计算各路段的交通量分配权数,计算各路段的交通流量,最后将全市各区之间的交通流量全部分配给路段后,汇总各路段的交通流量,就成为全市道路网上的双向交通流量图。

规划编制  主要是根据预测的流量流向图编制完整的道路交通规划方案。规划的内容包括城市道路网规划(见城市道路系统)、客运规划和货运规划。

① 客运规划。根据城市客运量增长情况,选择客运交通工具的类型和数量,制定公共交通系统的路线规划、站点和车场的设置规划等。如用电气化交通工具,要有供电系统规划。

② 货运规划。根据预测得到的货运流量流向图,计算货运车数;安排货运交通路线,选定货运车场。货运车数取决于货运的组织方式、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城市货运的货物种类复杂,各种吨位的车辆要相互搭配,充分发挥车辆的运力。一般情况下,城市应根据主要货流的走向开辟货运干道,并避免穿越生活居住区。

城市交通规划

参考书目

同济大学等:《城市道路与交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79。

§ 配图

§ 相关连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2:4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