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城墙环绕的希巴姆古城
释义 希巴姆古城,位于也门中部的哈德拉毛省,距首都萨那以东约470公里。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希巴姆古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英文名称:Old Walled City of Shibam 

编号:393-001 

相关联接:http://www.unesco.org/whc/sites/192.htm 

1982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十六世纪的希巴姆城堡被军事防御墙环绕,是基于垂直建筑规则建造的最古老,最杰出的都市规划典范之一。在悬崖上的这座塔状建筑给人印象深刻,由此这座城市得名“沙漠中的曼哈坦鸡尾酒”。 

§ 简介

希巴姆古城呈长方形,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400米,被城墙环绕。它坐落在也门共和国中部的哈德拉毛省赛拥县,距离首都萨那以东约470千米。古城突出耸立于哈德拉毛河谷边的小山丘上,正好位于鲁卜哈利沙漠南部边缘的繁忙商旅通道上。 

希巴姆建立于公元3世纪,位于鲁卜哈利沙漠南部边缘的繁忙商旅通道上,古城突出耸立于哈德拉毛河谷傍边的小山丘上,数道季节河交汇于此,其中主要的季节河-哈德拉毛河在这儿逐渐狭窄,希巴姆城三面映掩在茂密的棕榈树林之中。历史上希巴姆以采矿业著名,是商队驿站镇和行政中心。

§ 希巴姆历史

3世纪时,由于贸易兴盛,当时哈德拉毛首府沙布瓦被希巴姆取而代之。回教初兴时,希巴姆的作用日趋重要,因此成为伊斯兰政权在哈德拉毛西部的首府。746年, 希巴姆成为哈德拉毛地区进行反抗倭马亚王朝斗争的中心。后来,希巴姆又成为易巴德派信徒支援哈瓦利吉教派的中心,这一地位一直保持到11世纪。10世纪时,希巴姆成为主要商业中心,特别以经营哈德拉毛河谷出产的耶枣和纺织品而闻名,商业中心的作用持续了几个世纪。1219年希巴姆被也门的阿尤布王族征服,自此成为阿尤布王族在哈德拉毛西部的统治中心。1520年,首府地位被塔里姆取代。公元16世纪时,由于欧洲人陆所需的大部分薰香都经此地转运,其地理位置作为交通要冲的希巴姆逐渐成为闻名遐迩的“乳香之道”的必经之地,进而发展成为重要的贸易中心和交通枢纽。18世纪,移居到东非、印度,特别是移居到东南亚的希巴姆人汇寄了大笔款项,希巴姆由此经历了一段繁荣期。历史上的希巴姆除商队驿站镇和行政中心外,还以采矿业著名。 1298年和1532年,希巴姆两遭洪水灭顶之灾。18世纪,希巴姆经历了一段繁荣时期-这要归功于移居到东非、印度,特别是移居到东南亚的希巴姆人汇寄了大笔款项。

§ 城市结构

希巴姆古城为东西约500米,南北约400米的长方形城市,周围环绕着5一6米高的城墙,城墙的西面是河流,另三面是棕榈林。希巴姆东部城堡围墙中的房屋布局借鉴了穆斯林的城市风格。无论是相邻住户还是街区之间,街道都是蜿蜒曲折的,因此尽管市区方圆不过1公里,却无法取得通览全城的视角。而曲折的街道增大了视线障碍,各栋房屋彼此遮挡。高耸的建筑密集地排列在山上,可以更有效地抵御洪水。东部的500多座房屋从沙漠中拔地而起,涂上白色灰泥的房顶可以抵挡雨水冲刷。房屋自上而下逐渐加宽,墙脚也涂有防渗水的涂料。狭窄封闭的房屋正面从5层直到9层装饰着木门和其他装饰,部分装饰是12世纪的遗物。所有这些迷人的建筑,大部分可以追溯到16世纪。居住其间的7000居民享有5座清真寺,其中一座建于8世纪。

§ 古城建筑

希巴姆的建筑,大部分可以追溯到16世纪。居住其间的7000居民享有5座清真寺,其中一座建于8世纪。希巴姆东部城堡围墙中的房屋布局借鉴了穆斯林的城市风格。无论是相邻住户还是街区之间,街道极尽蜿蜒曲折,因此尽管市区方圆不过1公里,却无法取得通览全城的视角。而曲折的街道增大了视线障碍,各栋房屋彼此遮挡。“贝特·哈尔霜姆馆”被辟为博物馆以展示希巴姆传统的生活样式,在国内外声名远扬,吸引了众多游客。

数道季节河交汇于此,其中主要的季节河——哈德拉毛河在这儿逐渐狭窄。希巴姆所处的哈德拉毛河谷,是阿拉伯半岛干涸河谷中面积最大的,它长160千米,平均宽2千米,暴雨一来,洪水泛滥。1298年和1532年,希巴姆两遭洪水灭顶之灾(另一资料:1524年的大洪水,差点把整座城市毁灭掉)。

希巴姆的街道和现有的建筑都重新修建于大洪水之后。高耸的建筑密集地排列在山上,可以更有效地抵御洪水。建筑物的房顶可抵挡雨水的冲刷。东部的500多座房屋从沙漠中拔地而起,涂上白色灰泥的房顶可以抵挡雨水冲刷。房屋自上而下逐渐加宽,墙脚也涂有防水的涂料。狭窄封闭的房屋正面从5层直到9层装饰着木门和其他装饰,部分装饰是12世纪的遗物。该城的历史最悠久的古老建筑是“星期五清真寺”,建造于公元904年,是穆罕默德·阿尔·拉希德哈里发建造的(另一资料:建造者是哈里发哈伦·阿尔·拉希德)。寺院的西北角内墙是用烧制砖砌成,这在古老的建筑中极为罕见。

早在公元前1020年,希巴姆是一个繁荣的小王国的中心,城市是以王国末代国王希巴姆的名字命名的。公元前2世纪哈达拉毛的骆驼商队往返于巴比伦和谷地之间,希巴姆成为繁荣的贸易中心。公元前6年,克尔苏王朝卡希那国王在此建立行宫。3世纪时由于贸易兴盛,当时的哈德拉毛首府沙布瓦被希巴姆取代。回教初兴,它又成为伊斯兰政权在哈德拉毛西部的首府。746年,希巴姆成为哈德拉毛地区进行反抗倭马亚朝斗争的中心。后来希巴姆成为易巴德派信徒支援哈瓦利亚教派的中心,这一地位一直保持到11世纪。10世纪时,希巴姆成为主要的商业中心,特别是以经营哈德拉无沙谷出产的耶枣和纺织品而闻名,商业中心的作用持续了几个世纪。1219年,也门的阿犬布王族征服了希巴姆,自此成为阿犬布王族在哈德拉毛西部的统治中心。

该城的星期五清真寺的历史最悠久,是哈罗恩·阿尔·拉希德哈利发在位时的建筑,建于公元904年。寺院的西北角内墙是用烧制砖砌成的,在希巴姆极为罕见。另一座古老的清真寺是阿尔·坎哈清真寺。最早的房屋建于16世纪中叶,以丰富美丽的装饰引人注目。

§ 参考资料

1.http://bbs.cctv.com.cn/forumthread.jsp?id=4553058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