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地文期 |
释义 | § 简介 指区域地貌的发育分期。每一分期代表一个地貌发育阶段。过去均沿用W.M.戴维斯的侵蚀轮回学说划分地文期:一个地区在地壳急剧上升时,受到河流的强烈切割,出现高山、峡谷,为幼年期地形;地壳已趋稳定时,该地区出现宽谷、浅丘地形,为壮年期地形;地壳长期稳定时,该地区被外力剥蚀作用夷平而成为微有起伏的准平原地形,为老年期地形。由于地壳上升是间歇性的,因而在一个地区的垂直剖面上就可能出现多个轮回地形的叠置。 最顶部是最早一个轮回的准平原的残余,即第一个轮回老年期地形的残余;往下出现第二个轮回中形成的,发展到壮年期的宽谷、浅丘;再往下是最新一个轮回中形成的高山、峡谷,附生有反映地壳间歇上升的河流阶地。过去进行区域地貌调查都力图找出反映这些地貌发育阶段的形态,并以典型地点命名。 如中国长江三峡地区顶部高地存留有不完整的准平原地形,称为鄂西期地形;在鄂西期地形之下有广谷、平坡的山原期地形;再下,河谷深切,多成峡谷,称为三峡期地形。某一区域的地形被广泛夷平,需该地区地壳的长期稳定。普遍认为中国的许多夷平面形成于老第三纪时期,其中多数是在第三纪末强烈构造运动中被抬升、切割,残留在山顶或半山坡的;少数则形成为广大的高原面。 被抬高的夷平面之下的深切河谷及其阶地,利用现代测年技术,一般都能较准确的测定其形成时代,所以近年来已不用地文期命名和讨论地貌发育分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