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奥运口号
释义 奥运口号

§ 相关

北京奥运口号征集活动由北京奥组委于今年1月1日启动。1月31日截稿,北京奥组委共收到21万条候选口号,创作者上至91岁,下至2岁,覆盖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外华侨和国外友人也积极参与。21万条候选的数量创下了历届奥运之最,组委会接收电子邮件的电脑甚至一度瘫痪。

但是,奥运主题口号的要求绝非等闲。北京奥组委副主席蒋效愚表示,“由于奥运会口号的传诵要注意到中英文两方面,许多口号的中文版虽然比较琅琅上口,但翻译成英文就不如中文传诵那么有力量。”

据北京奥组委内部人士透露,应征口号中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汇有和谐、梦想、团结、友谊、未来、和平、爱、圣火、超越、中国、北京、长城、东方、龙等。

在征集活动进行的同时,北京奥组委还邀请文化学者、体育专家、艺术名人、传媒专家等举办了多次研讨会,为北京奥运会口号的创作出谋划策。

一家国际知名的顾问咨询公司自发在全球66个国家就北京奥运会的口号进行了调查和调查结果的定量分析。调查显示,众多的外国人认为北京应使用英文口号,以便外国人理解,口号应展现美好希望与合作。同时还希望口号简单,容易沟通。

筛选 融会贯通

通过初选,2月底北京奥组委从应征口号中挑选出800条。参与了评选工作的一位人士讲,这800条按内容分也只有十来个方面,因为很多意思非常接近,只是文字表达上多一个字或少一个字。

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推敲,北京奥组委选出了“和为贵”、“四海一家”、“传承文明、共享奥运”等10条“不同以往,又能比较适合国际奥委会口味”的口号。

4月份,英文口号率先确定;6月9日,北京奥组委第五十四次执委会上,委员们反复推敲了直译和意译的几种中文口号,最终确定“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为中文主题口号。

蒋效愚一再表示,2008年奥运会的口号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另据知情人士透露,有位外籍专家提出的口号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非常接近,北京奥组委最终确定这条口号吸取了这位专家的建议。

评价 人民语言

在公布口号之前一天,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已经致信北京奥组委表示祝贺。

国际奥委会景观工程专家布莱德·克普兰德看到这个口号后,第一时间给北京奥组委回复说:“我非常喜欢这个口号,因为它非常简洁,上口易记。它和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有着相同意蕴:邀请全世界来参加这一个和谐的庆典。”

国际奥委会委员、北京奥组委顾问何振梁表示,这个口号最大的特色是突破了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局限,从全球视野,提出了人类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同时,它又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如“天人合一”、“和为贵”等和谐发展的思想。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张颐武说,这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口号,平实之中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展现了当代中国人开放的胸怀和追求和谐发展的理想。

北京外国语大学年逾七十的老教授陈琳是评委之一。他说,最终确定的口号,不仅表达了奥林匹克精神,还表达了人类追求的长远目标。尤其重要的是口号使用的是人民的语言、老百姓的语言,简洁明了。

2008主题口号

21万条候选口号,虽然没有一条和最终答案完全一致。但是,民意没有被浪费。“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OneWorld、OneDream)”仍然是人民的语言。

文字不跳舞,而是行走于天地之间,成其大气。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3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