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壮语
释义

§ 简介

蒙元耀编著《壮语熟语》壮语,旧称僮语,属汉藏语系中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主要分布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分南部和北部两个方言(每个方言又各分几个土语)。北部方言分布很广,使用人数占壮族人口的70%,北部方言无送气声母,南部方言有送气声母。壮语除单纯声母还有腭化、唇化声母;有 6个元音韵母和9个韵尾。单元音韵母都是长元音,带韵尾时有长短元音的对立。有6个舒声调和2个促声调,促音调往往又因元音长短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调值。壮语没有词形变化。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名词的修饰语一般在名词后面,只有数量修饰语(“—”除外)在被修饰语的前面,指示词都在句子的最后面。句子中主语在谓语前面,宾语和补语都在动词后面。在没有正式通行的文字以前,壮族人使用一种类似汉字的方块壮字来记录民歌、人名和地名等,但这种方块壮字没有经过系统整理,各地不尽一致。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1981年修改后全部采用拉丁字母。

§ 概况

壮语是中国的大语言之一,使用人口大约2000万以上(包括布依语、岱-侬语)。壮语属于壮侗语系侗台语族台语支,与泰语、老挝语、傣语、掸语等语言有着十分密切的亲缘关系,过去的一些国外有学者将壮语称为“北泰”语,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现代考古学成果已经充分证明,壮族先民的历史起源早于泰国人。壮语北部方言和布依语均属于台语支北部组,壮语南部方言和越南的岱-侬语都属于台语支中部组。另外,泰语、老挝语、傣语、掸语等组成了台语支西南组。第三套人民币 (1962-1987)上的壮文壮语的语法跟汉语不同,底层词汇和发音系统除了与侗台语族其他语言接近之外,还与汉语方言的粤语比较接近,此现象源自于这些语言早期的共同先祖骆越语。壮语早期借用汉字的偏旁部首来创造方块壮字书写自己的语言,并发展出类似字喃的方块壮字。1949年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大陆政权之后,为体现其民族政策,建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并创制基于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这种拼音文字至今没有得到有力的推广,因此使用的范围不大。1980年代,由于社会开始资讯化,政府为方便壮语文字资讯化,把原来使用特殊字母的拼音文字改为只用拉丁字母的新文字。

壮语在壮族聚居的乡村地区和部分城镇仍普遍使用,但壮文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没有普及;现在散居于部分县城和城市的部分壮族人改以汉语为日常语文,不过城镇壮族在壮族总人口当中比例不大,总体上以壮语为母语的壮族人仍然占壮族人口的九成以上,说壮话的壮族人如今仍有一千五百多万。同时,越来越多的壮族年轻人学会了熟练使用汉语文,成为壮汉双语人口。人民币上印有用壮语文字书写的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及面额。

§ 历史

布洛陀壮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中,为了便于记事和进行交流,在商周时期就创造了刻划文字符号。这种文字在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中称为sawgoek,意为本源书,即最古老的文字。从广西出土的战国至汉代的文物中看到,这种刻划符号开始出现对物象轮廓的勾勒,有向象形文字发展的趋势,它比结绳记事前进了一步。后来,随着汉文化在壮族地区的传播,壮族先民又吸取并仿造汉字六书的构字方格,创造出sawndip,意即生造字。这就是史籍所称的"土俗字",又叫"方块土俗字"或"方块壮字"。这种文字有的是借用汉字的偏旁部首重新组合而成,有的是借用汉字注壮语音义,有些是创造的类象形字。

本源书和土俗字是壮族文字发展史上两个阶段的表现形式。学术界一般认为,壮族的土俗字始于唐,兴于宋而盛于明清,既有碑刻,且有大量的师公唱本和民歌抄本传世。壮族的许多传统长诗、神话故事等藉此得以保存。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文字没有得到规范和统一,至今亦只在民间的一定范围里应用。现经初步搜集整理,已将流传的土俗字集注成《古壮字字典》出版。"古壮字"这一概念的确认,既反映了其作为一种民族文字的历史存在及作用,又能把传统壮字与今新创的拼音壮文区别开来。它表明壮族的文字历史悠久,并随着时代的前进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拼音壮文是在二十世纪5O年代创造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为了提高壮族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帮助壮族人民创造了拼音壮文。这套拼音壮文以拉丁字母为字母,以壮族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武鸣县的壮语语音为标准音。1956年3月19日,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民族政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当时为广西省)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桂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委员黄现璠等人的的大力呼吁下,桂西壮族自治区创办了桂西壮文学校,第一任校长由当时桂西壮族自治区(后改州)人民政府主席覃应机同志兼任。1957年11月29日,国务院通过了壮文方案,井批准在壮族地区试点推行。至此,壮族人民有了合法的、统一的文字。壮族文化旅游节古壮字壮语称sawndip,意即生僻字或生造字,又称土俗书、土俗字、方块壮字,现定名为古壮字。它主要是借助汉字六书的构字方法进行再创造,是壮族古文字发展史上突飞阶段的产物。土俗字产生的年代,目前学术界大多认为是从唐代开始。唐永淳元年(682年)澄洲(治所在今广西上林县)刺史韦敬办撰写的《澄洲无虞县六合坚固大宅颂》碑文中,就有□(夕+一)、□(林+田)等字,这些已成为形、声、义统一的、结构固定的文字。到了宋代,土俗字的运用更加广泛,据范成大于淳熙二年(1175年)所著的《桂海虞衡志》载:"边远俗陋,牒诉券约专用土俗书,桂林诸邑皆然。今姑记临桂数字。虽甚鄙野,而偏傍亦有依附。□(音矮),不长也。□同(音稳),坐于门中,稳也。□(大+坐)(亦音稳),大坐亦稳也。□(亻+小)(音袅),小儿也,□(不+大)(音动),人瘦弱也。□(不+生)(音终),人亡绝也。(石+打)(音腊),不能举足也。(女+大)(音大),女大及娣也。□(石+山)(音磡),山石之岩窟也。闩月(音撺),门横关也。他不能悉纪。余阅讼牒二年,习见之。"关于土俗字的字形及其应用,宋代庄禅的《鸡肋篇》和周去非的《岭外代答》等书也有所记载。到了明代,土俗字已成为壮族民间的书面文学用字。

清初浔州(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推官吴淇的《粤风续九》中,采录有俍、壮的"扇歌"、"担歌"和"巾歌",即壮族男女把情歌写在扇面,刻在扁担和织(绣)在花巾上以此为信物,相赠定情。并称其"文如鼎彝,歌与花鸟相间,字亦如蝇头"。有的地方用土俗字编写的歌本数以箱计。清人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卷8《刘三蛆》条中说:"凡作歌者,毋论齐民与、瑶、壮人、山子等类,歌成,必先供一本祝者藏之。求歌者就而录焉,不得携出,渐积遂至数。" 产生于明代,流传于右江河谷的二万行《嘹歌》,就是以土俗字抄本传世的。道光十一年(1831年),广西宜山县安马乡古育村廖士宽墓的诗碑,全用土俗字写成。碑上刻有一首五言勒脚体壮歌共120行,生动而详尽地表白了作者的身世和晚年悲凉的情景。壮族民间的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剧本、寓言、楹联、碑刻、药方、家谱、契约等,多用土俗字记录并流传。在壮族的文化发展史上,土俗字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

§ 声母

壮文有22个声母。声母的读法在后面加元音a或e,以便分辨。可以把声母编成五组来读:

唇音:b,mb(双唇塞浊音声母),m,f,v

舌尖音:d,nd(舌尖塞浊音声母),n,s,l

舌面音:c,y,ny(舌面鼻音)

舌根音:g,ng(舌根鼻音),r

腭化音:by,gy,my

唇化音:gv,ngv,h(/h/+/x/)

§ 划分

首先来看看建国以来国内对壮语的方言划分意见。最具权威性的观点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中给壮语方言下的定义:“(壮语)方言:大致是沿郁江、右江走向,到平果县以后,稍往南偏移,然后沿北回归线往西,经云南的富宁、广南、砚山等地直到开远划一条界线,线以北为北部方言,线以南为南部方言。北部方言又分为邕北、红水河、柳江、桂北、右江、桂边、丘北7个土语;南部方言又分为邕南、左江、德靖、砚广、文麻5个土语。方言之间区别比较明显,如北部方言一般没有ph、th、kh等送气塞音声母,而南部方言有送气塞音声母。”

行文中所谓的“土语”,在这里就称作“次方言”。在这种分法的基础上,1997年6月出版的《壮族通史•上》给壮语的北部方言又增添了“连山土语”这样一个次方言。

方言:邕宁区壮语按照语音特征可以分为北部方言、南部方言两大方言和土僚语。

北部方言(又名桂柳话):

邕北土语(武鸣、邕宁北部、横县、宾阳、平果)

红水河土语(都安、马山、上林、忻城南部、来宾南部、武宜、象州、鹿寨、荔浦、阳朔、贵县、贺州)

柳江土语(柳江、来宾北部、宜州、柳城、忻城)

桂北土语(河池、南丹、天峨、东兰、巴马、融水、罗城、环江、永福、融安、三江、龙胜)

右江土语(田东、田阳、百色)

桂边土语(田林、隆林、西林、凌云、乐业、凤山及云南省的富宁和广南自称布约依[pu3?jui4]的那部分壮族的语言)

邱北土语(云南省邱北县和砚山县、师宗县的自称布依的那部分壮族的语言)

连山土语(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怀集县)

南部方言:

邕南土语(邕宁南部、隆安、扶绥、上思、钦州)

左江土语(龙州、宁明、凭祥、崇左、大新和天等两县东部、越南北部如谅山等省)

德靖土语(德保、靖西、那坡、天等和大新两县西部、越南北部如高平等省)

砚广土语(云南省砚山、广南、麻栗坡、马关、文山等县内自称布侬[pou3nong2]的壮族语言,以及越南北部靠近其的某些岱侬语)

土僚语:

文麻土语(云南省文山、麻栗坡、马关和开远等地自称布岱[bu6dai1]的壮族语言)。该方言的语音特征是声母保留古台语全浊音,韵母完全失去了入声。

§ 分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

从字面上对照地图,我们可以推测出这些方言的大致分布地区。这样划分和归类,现代壮语的方言分布状况和整体轮廓就可以在平面上勾画出来了。从南北两大方言区看,既有整齐的语音对应关系,又有明显的语音区别特征,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壮民族远古两大先民集团--骆越和西瓯在脱离了原始壮泰语的母体以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互有交流和征战,又保留了各自的方言和文化这一历史状况。南北壮语大致是以郁江、右江和北回归线为分界线,除了分界线两侧的河谷地带,南北壮语大都分布在喀斯特山地和丘陵地带,可以说广西的大部分喀斯特山地都是壮族聚居区,反映了地理条件的封闭性对壮语方言形成以及稳定起着重要的外部条件作用,壮族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喀斯特民族”。南北壮语两大方言区在地理上的紧密相连,而内部的次方言、土语区又环环相扣,基本上连成一片,构成了桂西、滇东南、越北2000多万壮族人的聚居区。各次方言在通话自由程度上对外部(即其他次方言)的保守性和对内部的开放性,也体现了各次方言内部在历史上的相互交流要比各次方言外部的交流要频繁得多,这与历史上分封割据的壮族土司制度恐怕不无关系,如果加深对壮语方言区形成的原因以及过程的研究,或许对壮族历史和历史上的壮族土司制度会有很大的帮助。

§ 功能

壮语壮文的功能或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农村扫盲:50,60年代开展过壮文扫盲,轰轰烈烈,脱盲达到290万人,成绩很大;80年代以来最少数地方恢复,也有70万人脱盲。可惜后来停止了。有人认为壮族已经没有了文盲,其实不然,壮族的实际情况是,由于文言脱节,汉文难以巩固,小学毕业回乡,大多复盲或成半文盲,初中毕业回乡,也有一部分变成半文盲,脑子里剩下的一些汉字,难以用来吸收科普知识和实用科技。笔者90年代初对壮族的74个村寨做过调查,在总人口64600多人中,大学生526人,占0.81%;中专生1053人,占1.6%;高中生1468人,占2.24%;初中生4552人,占7.1%;小学生15330人,占22.8%,各类学生总数22929人,占34.55%。其余65.45%中的老人小孩除外,也还有50%左右的青壮年是文盲,如果把小学生加上去,则高达70%左右,这还不算初中生中的复盲人数。10年过去是不是已经有很大变化?变化肯定有,也许比较大。农村中在生产第一线的恐怕还是文盲占多数。这么个大队伍,用汉文来扫盲显然无法和壮文的效果相比,在这里,应当是壮文的广阔天地,就看有关部门给不给了。  覃晓航编《壮语词汇学》(英文版)

第二,城乡科普:壮族乡村的乡级.村级圩场和广大农村,最需要的科普主要是科学种养.乡镇企业技术.医疗卫生防治知识等实用科技,这些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直接影响到种养和乡镇企业与市场的接轨。农村的农民夜校,只有将种养技术和壮文交给农民,他们才好理解和接受,也才能巩固。1999年以来,自治区语委先后在横县、马山、平果、环江、武宣等县开办十多期农民壮文科技培训班,效果很好,受到学员的欢迎,证明农民需要壮文科技知识。乡镇企业贴近农村,其经营人员一般汉文也不高,不容易理解相关汉文技术资料,使用汉壮两种文字,可以互相补充,效果更好。医疗卫生方面的基本知识,如农村卫生.预防保健.爱国卫生运动.计划生育知识等,与一般群众关系密切,壮文相关资料会受到欢迎。

第三, 学校教育:壮文进小学是根据“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的“十六字方针”进行的,多年的实践证明,双语问教学比单纯学汉语文效果普遍好。究其原因,是由于乡村孩子入学前讲的是壮语,入学后要学汉语和汉文,比汉族孩子只学汉文难度增加一倍,文字与思维短期难以统一。教汉族孩子可以用汉语,文言一致,壮族孩子不行,要用壮语解释汉字,学生不容易记忆,不容易复习。如果有壮文帮忙,这个困难就好解决多了。由于尝到了甜头,《上林县壮文进校工作调查》提出了九条建议,期盼壮文进校工作能结束它漫长的试验阶段,冲破20000人的藩篱,推广开来。实际上,不少壮族地区初中一年级也是用双语教学的,壮文做这里也仍有辅助作用。壮文进校不仅能帮助掌握汉文,从长远来看,给学生增加了一种沟通信息的渠道,不能升学回到农村,可以用之于吸收科学知识。在德国,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整个教育体系的中心,形成了有别于美国的教育模式,这使德国的工农业获益匪浅。遗憾的是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正在滑坡。壮族地区广大乡村要振兴,德国模式值得借鉴,面对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当使用双语,这点认识越早越好。区壮文学校壮文教学水平比较高,应将重心逐步转移到职业技术教育上来。至于中央民族大学和广西民族大学的壮语言文学专业,当然离不开壮文。中央民族大学的壮语言文学专业目前重心上移,但不管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都必须掌握壮文。

第四, 传媒:各县.乡的广播台.广播站.电视台.闭路电视网,一般使用的是壮汉双语,乡一级广播站多用壮语,在这里壮语是优势,壮文也应当是优势,其编辑人员.广播员都应当熟练掌握壮文,用壮语广播要有壮文稿子,这是基本的要求。目前拿着汉文稿子,随看随译随播,质量很难保证,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一旦农村用壮文扫盲,县报就应当有壮文版,《广西日报》等报刊也应当有壮文版。仅有《广西民族报》和《三月三》壮文版是不够的。遗憾的是,连这一报一刊也难以为继。目前的状况,实际广大壮族百姓无形中被排除在传媒之外,得不相应的信息,如何进步?如何发财?

第五, 政治待遇:壮文进入政治领域是壮族的一种政治待遇,也是一个民族成熟的标志和发展的需要。一个民族的广大成员参政党程度,是该民族素质的重要标志。而这种参政的能力,与个人的思想水平和文化程度有关,其中文化程度则是个人能力和思想水平的基础。在壮文进政治领域方面,壮族人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例如,区语委花了很大的精力,帮助部分党政机关挂上壮文牌子。又如每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大会文件都译成壮文,开会时配有同声传译。《毛泽东选集》《周恩来文选》《邓小平文选》等领袖文集也译成壮文。但有两点令人遗憾,其一,这些文献翻译出版之后,束之高阁,未能与农村广大壮人见面,即便广大壮族群众因为没有进行壮文扫盲看不懂,总能听懂的吗?应当通过广播系统用标准音和方言广播,甚至派人到农村念给他们听,他们有这个权利。

第六, 文学活动:长期以来,壮族的歌手.歌师.歌王和广大爱好民歌的民众,苦于没有一种方便的与语言相一致的文字符号来创作和记录壮歌,用古壮字来记录首先得懂得一些汉字,方言土语的差别又严重影响交流,文字的不规范则影响力对歌行的解读,有了文言一致的壮文,使用起来就很方便。区语委深知群众的这种要求,从2000年起连续办来多期壮族歌师、歌手壮文培训班,受到学员的衷心拥护和欢迎,从此,他们手里就有了一种得心应手的创作工具。北方游牧民族善于以热烈粗犷的舞蹈来发泄情感,而作为稻作民族的壮族则喜欢用民歌来表达自己细腻委婉的感情,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记录手段,创作经验的积累受到了很大影响,不少精品也丢掉了。 用汉文来创作文学作品固然使壮族文学扩大了自己的空间,使作家文学得以发展起来,培养了100多位用汉文来写作的作家和诗人,从而使壮族文学提高了档次。但由于壮人对汉语文的奥妙很难吃透,要使自己的作品能达到汉族一流作家的水平并得到全国读者的认可,极不容易。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作品很难沉底,为广大壮族老百姓所欣赏接受。事实上长期以来,很多乡村壮族老百姓根本欣赏不到具有现代意识到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和影视作品,不少农家的电视机就经常闲着。自从有了《壮文报》,有了由《壮文报》演化而来的壮文版《广西民族报》,其上刊登了上万篇壮文小说、诗歌、散文、小品和曲艺,这一文学真空地带才得到了一些填补。 中国出版首部大众普及壮语学习用书

第七,文化活动:各县图书馆.乡文化站.圩镇文化中心.村屯文化室.业余文艺演出队.乡图书室和歌圩,实际都需要壮文作为工具。面对农村壮人的各种文娱活动,必须使用壮语,既用壮语,就应事先用壮文创作。目前农村的艺人之所以多不用壮文,是因为没有掌握壮文的机会。壮族有马隘壮戏、德靖木偶戏、师公戏、田林壮戏、隆林壮戏、广南壮戏、富宁壮戏、文山沙戏等八种剧种和末伦.师公戏等多种曲艺,传统的创作方法一种是用古壮字,另一种是师父口传,现在也开始用壮文创作,在这个领域,壮文是可以而且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的。

第九,古籍整理:壮族古籍主要指的是各种古壮字手抄本,民间蕴藏量极为丰富,这些手抄本在旧社会不仅官方不屑一顾,经常诋毁,壮族本身的一些知识分子也看不起它们,这是壮族的悲剧。实际上,它们都是壮族的传家宝,壮族古今社会的百科全书,有很大的价值。从这些古籍里,我们可以看到壮族祖先的来源,了解壮族社会的演进,寻找到珠江主流文化的源头,明确壮族文化在中华文化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探索壮族社会发展的特点,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促进壮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避免许多盲目性。

第十,翻译出版:只要壮语存在,壮文翻译工作便不可或缺,中央民族翻译局除了每年翻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件,还翻译出版了领袖文选等多种大型文献。这个工作的意义,历史将会作出评价。广西民族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几十年来先后出版了由区语委研究室.广西壮文学校.广西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和广西民族出版社资深翻译或编写的大量装语文教材.文艺作品.实用技术.少儿读物、科普知识……据不完全统计,广西民族出版社恢复以来,出版的壮文读物达240多种,近300万字,其中十多种获全国或广西优秀图书奖。中央民族大学、广西教育厅、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文学校编写出版的壮语言文学专业.壮文中专、中学、小学的各类教材也有几十种。

第十一,壮族研究:壮语是一种词汇丰富.能够满足壮族人民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交际需要的一种语言,和它同一语族的在国内有布依语、傣语、侗语、黎语、水语、仫佬语、毛南语、仡佬语、布央语、临高话等,在国外有越南侬语、岱语、泰语,泰国泰语,老挝语,缅甸掸语,印度阿含语等,研究壮语自身的起源.发展规律.特点和对它的完善,研究其与同一语族及语系的关系,探讨壮语所蕴藏的民族历史文化,任务很重,而这些研究都离不开壮文。在这方面,区语委已经作了大量工作,编撰出版来《壮汉词典》《汉壮词汇》《壮语词典》《古壮字字典》《壮语方言土语音系》等工具书。中央民族大学壮语教研室.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广西民族大学有关学者也编写了《壮语简志》《壮语语法概述》《壮语语法研究》《现代壮语》《现代壮汉语比较语法》《壮语方言概论》等10多种著作。在这些研究中,壮文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在研究中壮文也完善了自己。

第十二,对外交流:壮族是中国第二大民族,在少数民族中人口居首位,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国内外知名度不高。这除了诸多外部原因,与壮族自己埋头苦干.不是张扬的民族性格有关。但这么一个大民族,不引起国外的注意是不可能的。随着广西与外界交往的日益扩大,随着壮族研究的深入,近年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研究壮族在国外一些地方在升温。为此,一些外国人已经或正在学习壮文。壮文正在成为对外交流的工具。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学院语言文学系壮侗语言文学教研室所合作的壮侗语族各语言词汇对照集业已面世,其中的壮语词汇都用壮文。区语委与美国朋友合编的《壮汉英词典》也已面世。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类似交流也在进行中。由于壮文使用的是拉丁文字母,去年拉丁文字母进入了国际标准化文字平台,这就等于壮文已经进入了该平台,在世界各国都建立数字化图书馆以后,壮文文献便可以走向世界,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

§ 研究

韦景云、覃晓航编著《壮语通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壮语研究集大成者是壮学宗师黄现璠的学生韦庆稳研究员。他从二十世纪50年代初便开始专门研究壮语,尤对方块壮字的研究造诣深厚,成果斐然,出版有《壮语简志——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与覃国生合著,1980年,民族出版社)等专著。特别是韦庆稳研究员连续发表文章系列论文(最值得关注的是1981年发表的《越人歌与壮语的关系试探》,载《民族语文》编辑部编《民族语文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根据董同龢(1911-1963)的《上古音韵表稿》的上古音,把汉字记音与某些台语(主要是壮语方言)进行比较,最早从壮语破译了《越人歌》的汉字记音,作出了新的汉语对译,属国内学者中最早进行释读的学者。与此同时,壮语专家覃国生教授的研究同样成果突出,他长期从事壮语、壮汉双语教学和研究,壮族文化研究,讲授过壮语,壮语方言概论,语言学概论等课程,主要论著有:《壮语方言概论》(获广西教委二等奖及广西社联三等奖)、《壮语简志》(合作,获中国社科院优秀成果奖),《柳江壮语调查》(获广西社联三等奖),《壮语概论》(主编)、《老挝语:壮语共时比较研究》(合作)。 壮语专家韦达、韦景云、覃晓航、蒙元耀等教授的研究则独树一帜。例如韦景云、覃晓航著《壮语通论》,便是一部经专家筛选出来的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项目,也是第一部获得此殊荣的高校壮语教科书。书中内容主要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此外,还穿插论及了壮语方言的特点。

§ 方块壮字

壮文一千多年前,壮族人民就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发音、语义,创造了方块壮字(土俗字),民间使用的土俗字据《古壮字字典》(苏永勤等编)统计大约为4800个,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载:“边远俗陋,牒诉券的,专用土俗书,桂林诸郡皆然。”但由于各地的字形不一,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笔划过繁,书写不易,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没有为行政公文和正规教育所采用(当然这也和壮族没有建立起统一的政权国家有关)。方块壮文至今仍然在壮族地区的民间流行。

民间艺术家用它来记录、编写、整理出来的故事、传说、山歌、戏剧如《布伯》、《刘三姐》、《百鸟衣》、《侬智高的故事》等,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文化财富。199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委员会组织专家完成了古壮字处理系统的软件设计,并使用于壮族各类古壮字抄本的整理,相继出版了《布洛陀经诗译注》、《壮族民歌古籍集成》、《嘹歌》和《欢岸》等壮族古籍,展现了古老而丰富的壮族传统文化风貌。

由于长期和汉族接触,部份汉语词汇传入壮语外,壮族一直以来都借用汉字来书写他们的语言;另一方面,部份 壮语词汇亦传入了汉族语言,成为粤方言的组成部份。7世纪以来,壮族知识分子为了记录汉字难表达的词汇,利用汉字的构成方法发明一些字弥补,称之为方块壮字或古壮字。这比越南人(京族人)发明喃字来记录自己语言的还早,不过,这些方块壮字没有统一,使用起来不太方便,所以使用的人也不多,没有喃字那么用得广泛。

老壮文(195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于1950年代为壮语制定了《壮文方案》,为壮语制定了一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搀杂斯拉夫字母以及自创字母的新文字,用以标示壮族特有的发音和音调。这套字母主要在壮族地区推广使用,并在全国通用:不仅广西境内的官方机构都挂有汉、壮双语的门牌,人民币上亦印有这种新文字书写的发行方中国人民银行及面额。拉丁壮文以壮语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壮语武鸣话为标准音。

壮文(1982):到了1980年代后期,由于壮文的特殊字符在当时的电脑水平来说,对壮文电脑化造成了妨害,政府又修订原有的壮文,将特殊字符用两个拉丁字母来标示,并将一些罕用的字母当作标调符号使用。这就是现时的壮语文字。在新版的人民币上亦采用了新版本的壮语文字,可以比较新旧版人民币,比较一下新、旧版壮语文字的分别。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6: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