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圆足布
释义

§ 简介

“圆足布”的特点是圆首、圆肩、圆裆、圆足,故称之为“圆足布”或“圆首布”。“圆足布”是战国后期在中国北方的晋地所铸行的一种平首布币。

§ 考古

清末的学者认为“圆足布”是由“方足布”演变成“圜钱”的过渡形式。现在经考古学家在实地发掘所获的直接资料证明,“圜钱”早有出现,所以他们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圆足布”应该是晋国铸币者为改革方足布而创造的,其开铸时间不会远于方足布中的有耳布(锐角布)。“方足布”、“圆足布”的诞生都是在“尖足布”产生之后。“圆足布”兴于晋北,“方足布”则产生于河南,后来“方足布”流行于中原各地,“圆足布”则在黄河以东一带流行,数十年无重大发展。

§ 分类

“圆足布”中有两种:一种无孔, 另一种有孔。

无孔的“圆足布”,铸造较早,现今发现的有大阴、隰氏、晋阳、离石、蔺等,前三者尚未见大型的,而离石与蔺字则具有大、中、小三种,形制整齐,面文为地名,背面从肩至足有直文,稍倾斜,两竖纹之间有数字,如一、二、三、四、五、十一、十五、廿、四十、五十、卅六等等。以“蔺”、“离石”字布为例,其大型的长约8厘米左右,足距3。8厘米,重15克左右。中型的长5—6厘米左右,重12克左右,小型的长6—7厘米左右,重8克左右。一种钱币分三等,是我国货币史上的创举。

三孔布是有三个孔的圆足布,是战国末期由秦铸行的一种圆足平首布,其特点非常显著:圆肩、圆首、圆裆、圆足,与圆足布特征相似,不同之处是在其首部和两足之上各有一个圆形的穿孔,因此而得名三孔布或称三窍布。

三孔布正面铸有地名,背面铸有数字,如一、二、廿、四十、七十等,背的腹部铸有记重文字。三孔布分大小两种:大者背铸“一两”二字,小者背铸“十二朱”三字,形制整齐。以南行易(唐)为例,大者约长7.2厘米,厚0.1厘米,重约15-17克。小者约长5.2厘米,足距约2.7厘米,厚0.07厘米,重7.2-8克。

已发现的三孔布钱文有上邲阳(一两)、下邲阳(一两·十二朱)、北九门(十二朱)、阿(十二朱)、上艾(上艾十二朱)、平台(十二朱)、渝阳(十二朱)、安阳(十二朱)应乡(一两·十二朱)、南行易(唐)(十二朱)、南行易(唐)(一两)、家阳(一两)、宋子(十二朱)等等。

§ 历史

三孔布是战国时期的铸币。持秦国布币来论者认为秦派胡阳通过韩的上党攻赵的阏与,时为公元前270年,阏与(今山西和顺县西北)显然是秦攻赵进军路线上的一个战略城市,三孔布有阏与布可以为证。公元前236年,秦派王翦、桓齮、杨瑞和攻赵,取阏与、撩阳、邺、安阳等城,三孔布中有安阳布可以为证。公元前229年,秦又派王翦率上党郡兵攻井陉(今河北井陉),派杨瑞和带河间兵攻赵,这次进军路线上的城邑终由秦占领,所以三孔布是秦占领赵邑时当地出现的铸币。有学者认为三孔布面文地名均为赵地,三晋亦用“朱两”为重量标度。也有学者认为三孔布为公元前四世纪中山国所铸钱。中山国立国仅八十年,为白狄族(或称鲜虞)所建,战国时建都于今正定县,后迁都至灵寿(今河北平山县东北),至公元前三世纪为赵所占。中山国当时政治独立,军力强盛,工商及手工业都很发达。据说1975年在平山出土了大量“成白”布币证实“成白”非赵币,并足以说明中山国所用之布币即为三孔布。

三孔布断代归属大致有三种说法:一、赵国铸;二、秦占赵地后铸;三、中山国铸。三说中,以目前资料论证,似为战国晚期铸币,可能属于赵国所铸。

三孔布发现较晚,传世品极稀少。在新中国建立以前,流出国外者颇多,日本银行所藏三孔布多达二十枚左右。1984年4月,在山西省朔县出土的宋子三孔布,为有出土记录之开始,极其珍贵。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8: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