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器官
释义

§ 概述

器官

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器官是生物体中自己具有一定功能,承担生物体一定的工作,是生物结构层次中比组织高一级的层次。器官由各种组织构成。

植物的器官比较简单,最高等的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而其他的植物并不是都有这六大器官的。裸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蕨类植物有根、茎、叶;

苔藓植物只有茎、叶,连根都没有;而大部分的藻类植物根本没有器官的分化,一些单细胞藻类仅仅只是一个细胞而已,连组织都谈不上。

植物的五大类就是根据拥有器官的数量来分高等与低等的。

动物的器官十分复杂,数不胜数,很难具体地列出有哪些器官。不过,很多不同的器官有相似的功能,它们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消化、神经、运动、呼吸、循环、泌尿、生殖、内分泌这八种功能。这也就是人体的八大系统。

§ 呼吸器官

器官

为了进行外呼吸而特殊分化的器官。换言之,是将呼吸表面限定在局部,并作为适应性结构发展起来的器官。体制单纯的动物或活动迟钝的动物,多进行皮肤呼吸和肠呼吸,而不具有特殊的呼吸器官,即使有分化的呼吸器官,也是常常与皮肤呼吸、肠呼吸共同进行,呼吸器官如腹足类的栉鳃为专门的分化器官,此外还有兼其他生理机能者,如瓣鳃类的瓣状鳃以及多毛类的侧足等。

共同特点:

(1)具有薄壁和丰富的血液供应。

(2)由于有突起。褶襞和分支等而总表面积显著扩大,提高内部介质与外部介质间的气体交换效率。

呼吸器官的起源,随着各生物的种类而异,但其方式和形状与机能相适应而呈趋同状态,一般水中呼吸的动物总称为鳃(鳃呼吸),空气呼吸动物总称为肺(肺呼吸),各具有类似的性质。

但是陆生的节肢动物,有发达的称为气管系的独特的空气呼吸器官。鳃大都是突出于体表,适于外部的水与其表面接触。与此相反,而肺和气管则深入体内,适量地摄入空气,并防止由蒸发而引起的水分损失。空气呼吸器官为了通气多少需要活泼的呼吸运动,鳃呼吸动物的呼吸运动也常常是作为辅助机能而出现。这是对水中气体扩散速度低的一种适应。从系统发生来看,鳃发达的为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在无脊椎动物中其居于高等的地位,可认为这种呼吸器官与生殖器官、消化器官相比,发展的比较晚。脊椎动物早先可能是用皮肤和消化管进行呼吸,就是现在在相当程度上也进行皮肤呼吸(例如蛙)和肠呼吸(例如泥鳅)。不论是鱼类或两栖类其幼体的鳃,或两栖类成体及羊膜类的肺,都接近消化管的前端,即由咽部分化而来。从而在发生学上将消化管的部位有时被称为鳃肠。

§ 消化器官

关于人体消化器官应称为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digestivesystem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等部。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

胆本身并无传化饮食物的生理功能,不能称之为消化器官,只是所贮藏的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消化管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等部。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它们均借导管,将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内。

消化系统的基本功能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供机体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除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质均不能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需在消化管内被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利用。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结构简单、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就称为消化。这种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就是吸收。对于未被吸收的残渣部分,消化道则通过大肠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

在消化过程中包括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形式。

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牙齿的磨碎,舌的搅拌、吞咽,胃肠肌肉的活动,将大块的食物变成碎小的,使消化液充分与食物混合,并推动食团或食糜下移,从口腔推移到肛门,这种消化过程叫机械性消化,或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是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而言。由消化腺所分泌的种消化液,将复杂的各种营养物质分解为肠壁可以吸收的简单的化合物,如糖类分解为单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脂类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然后这些分解后的营养物质被小肠(主要是空肠)吸收进入体内,进入血液和淋巴液。这种消化过程叫化学性消化。

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功能同时进行,共同完成消化过程。

§ 生殖器官

是产生生殖细胞,繁殖后代,分泌性激素维持副性征的器官的总称。根据所在的部位不同,可以分为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两部分。

器官

男性内生殖器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前列腺、精囊腺和尿道球腺。

(一) 睾丸

睾丸是男性生殖腺,左右各一,呈卵圆形,由精索将其悬吊于阴囊内,长约4~5cm,厚约3~4cm,各重15g左右。是产生雄性生殖细胞(即精子)的器官,也是产生雄性激素的主要内分泌腺。

睾丸内部结构:睾丸表面有一层厚的致密结缔组织膜,称白膜。白膜的内方为疏松的结缔组织,内有丰富的血管,称血管膜。睾丸的白膜在其背侧增厚,并向睾丸内陷入,构成睾丸纵隔。纵隔呈放射状伸入睾丸实质,把睾丸分成若干小叶。每个小叶内含有1—3个弯曲的曲细精管,它在小叶顶端汇合成为一个短而直的直细精管,进入纵隔,在纵隔内这些小管彼此吻合成网,形成睾丸网,由睾丸网发出12—13条弯曲的小管,称睾丸输出管,它们穿出白膜进入附睾头中。曲细精管之有间质细胞可以分泌雄性激素,促进男性生殖器官和男性第二性征的发育及维持。曲细精管上皮细胞具有产生精子的作用,曲细精管互相结合成直细精管,是精子输送的管道系统,最后汇集、合成一条管进入附睾头部,通过输精管排出体外。

(二) 附睾

附睾是附睾管在睾丸的后缘盘曲而成,小管之间有纤细的纤维组织和蜂窝组织,分头、体、尾三部分。睾丸头由输出管构成,管壁由假复层柱状上皮构成,含有两种细胞,一种是有纤毛柱状上皮;另一种是低柱状的分泌细胞,细胞高矮交互排列,所以管腔不规则而成锯齿状。附睾的体尾是由附睾管组成,此管由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构成,上皮高矮一致,所以管腔规则。附睾外形细长呈扁平状,又似半月形,左右各一,约长5cm,附于睾丸的后侧面。附睾有储存和排放精子、促使精子成熟和分泌液体供给精子营养作用。上述生理功能是通过附睾上皮细胞的吸收、分泌和浓缩机能来完成的。

(三) 精索、输精管及射精

精索:是从睾丸上端至腹股沟管腹环之间的园索状物。精索起于腹股沟内环,终止于睾丸后缘,为系悬睾丸和附睾的柔软带,左右各一,全长约14cm左右。精索内包含有输精管、动脉、静脉、神经及蜂窝组织。动脉有睾丸动脉、输精管动脉及提睾肌动脉。静脉为蔓状丛。精索是睾丸、附睾及输精管血液、淋巴液循环通路,也是保证睾丸的生精功能及成熟精子输送的主要途径。

输精管是精索内的主要结构之一,起于附睾尾部,经腹股沟管入骨盆腔。输精管于输尿管与膀胱之间向正中走行,其末端膨大扩张形成输精管壶腹,最后与精囊管相汇合。其末端与精囊腺的排泄管汇合成射精管,穿过前列腺,开口于尿道。管壁厚,全长约40~46cm,直径约2~3mm。输精管是精子从附睾被输送到前列腺部尿道的唯一通路。

射精管是输精管壶腹与精囊管汇合之后的延续。射精管很短,长仅为2cm左右,管壁很薄。

(四) 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

精囊腺为一对扁平长囊状腺体,左右各一,表面凹凸不平呈结节状,位于输精管末端外侧和膀胱的后下方,其末端细小为精囊腺的排泄管,与输精管的末端汇合成射精管,在尿道前列腺部开口于尿道。精囊长约4~5cm,宽约2cm,容积约4ml。精囊为屈曲状的腺囊,其分泌液主要为精浆液,占精液的70%左右,对精子的存活有重要作用。

前列腺为一个栗子状的腺体,有中间凹陷沟,左右两侧隆起,底向上与膀胱连接,尖向下抵尿生殖膈上筋膜。重约18g。前列腺能分泌前列腺液,主要为精浆液,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及多种酶类。在精阜近端,平滑肌加强,称为前列腺前括约肌,具有防止逆行射精的功能。

尿道球腺:左右各一,位于尿生殖膈上下筋膜之间的会阴深囊内,开口于球部尿道近端。可分泌少量液体,为精浆的成分之一。

(五) 尿道

男性尿道既有排尿功能,又有排精的功能。长约12~20cm。其中有尿道球腺,分泌液体,参与精液的组成,又有性交时润滑阴茎头的作用。

精液由精子和精囊腺、前列腺分泌的液体组成,呈乳白色,一次射精约2~3毫升,含精子3~5亿个。

男性外生殖器为阴茎和阴囊

(一) 阴茎:阴茎由三条海绵体外包筋膜和皮肤构成。其中阴茎海绵体有两条,尿道海绵体有一条。分根部、体部及头部。根部固定于会阴部,阴茎前端膨大部份形成阴茎头,头部与体部交接部较细,为颈部,是一环形沟,又称冠状沟。尿道海绵体内有尿道通过,开口于尿道外口。阴茎未勃起时呈圆柱状,长约7~9cm。勃起时,呈三棱形圆柱状,长度增加一倍以上,主要功能是完成性交。阴茎外面包有皮肤,包盖着阴茎头,称为阴茎包皮。阴茎海绵体内的特殊结构是阴茎勃起功能的重要组织结构,而阴茎勃起又是完成性交的先决条件。

(二) 阴囊:阴囊为一皮肤囊袋,位于阴茎的后下方。阴囊的皮肤薄而柔软,有少量阴毛,色素沉着明显。阴囊壁由皮肤和肉膜组成。肉膜含有平滑肌纤维。平滑肌随外界温度呈反射性的舒缩,以调节阴囊内的温度,有利于精子的发育。如外界温度高时,平滑肌舒张;而外界温度低时则收缩。肉膜在正中线向深部发出阴囊中隔将阴囊腔分为左、右两部,分别容纳两侧的睾丸和附睾。

女性生殖器由内生殖器(卵巢、输卵管、子宫及阴道)和外生殖器(阴唇、阴蒂及阴道前庭)两部份组成。此外对于女性生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器官乳房。乳房对人类繁殖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还是女性重要的性感区。

一、女性内生殖器

(一)卵巢:呈卵圆形,左右各一,位于盆腔内子宫的两侧,对扁椭圆形结构。它的功能是产生成熟的卵子和分泌女性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雌激素能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孕激素(也称黄体酮)能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从而保证受精卵的植入和维持妊娠。

(二)输卵管:连于子宫底两侧是输送卵子进入子宫的弯曲管道,长约10~12cm,管的末端开口于腹膜腔,开口的游离缘有许多指状突起,称为输卵管伞,覆盖于卵巢表面。近子宫端较细部分称为峡部,外侧扩大部分称为壶腹部(为卵子受精部位)。输卵管管壁亦由粘膜、肌层及外膜三层组成。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纤毛上皮。纤毛具有摆动功能。肌层的蠕动及纤毛的摆动有助于受精卵进入子宫腔内。

(三)子宫:

1、位置和形态:子宫位于骨盆腔内,在膀胱与直肠之间,形状似倒置的梨子,前后略扁。上端宽大,高出于输卵管内口的部分称子宫底,中间膨大部分为子宫体,下端变细呈园柱形为子宫颈,其末端突入阴道内。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稍细部叫子宫峡部。子宫体内有一个三角形腔隙,称子宫腔,腔的上部与输卵管相通,下部与子宫颈管相通。

2、子宫壁的结构:子宫壁很厚,共分三层,由外向内为外膜、肌层和内膜。内膜内管状腺体称为子宫腺。固有膜中有丰富的小血管和淋巴管。肌层由纵横交错排列的平滑肌所组成,其中有血管贯穿其间。此层尚具有很大的伸展性,如妊娠时平滑肌细胞体积增大,以适应妊娠需要。分娩时,子宫平滑肌节律性收缩成为胎儿娩出的动力。由于它的收缩,还可压迫血管,制止产后出血。浆膜由单层扁平上皮和结缔组织构成

(四)阴道:阴道为肌性管道,长约6~8厘米。阴道前壁紧贴膀胱和尿道,后壁与直肠相邻。阴道上端包绕子宫颈的下部,二者间形成环形凹陷叫阴道穹窿。阴道后穹窿较深。阴道下部开口于阴道前庭。阴道为性交器官及月经血排出与胎儿娩出的通道。

二、女性外生殖器

器官

(一)  小阴唇及阴道前庭:女性外阴(外生殖器叫外阴)最外侧的皮肤形成一对皱襞,为大阴唇。大阴唇内侧有一对小阴唇,两侧小阴唇之间的凹陷部分,叫阴道前庭。阴道前庭的前半部有尿道开口,后半部有阴道开口,在阴道口处有一层膜称处女膜,阴道口的两侧有前庭大腺,分泌液体,具有滑润作用。如有感染时则肿大。

(二) 阴阜:在耻骨联合前方,此处富于皮下脂肪,到性成熟期常有阴毛。

(三) 阴蒂:在阴道前庭的前端,两侧小阴唇之间,是一种海绵体组织,富于神经末梢。这是最重要的性感区,对此器官进行爱抚会引起强烈的性反应。

(四) 阴道与肛门的中间部份为会阴。

阴部卫生是健康的需要。这包括外阴保洁、性器官保健、性病防治、性器官病及时诊治、有关性器官的意外应急等。生活方式对生殖健康也有很大影响,这反映在是否正确饮食、起息和着装上。对生殖器官的锻炼也很重要,可以通过气功、肌肉收缩训练、合理的性爱等增强性器官的功能。

外阴保洁

外阴保洁是指保持外阴的清洁。在任何时候,防患于未然都最重要。

女性的外阴有许多皱褶,汗腺、皮脂腺以及阴道的分泌物,常常积存于这些皱褶之中,阴道口又位于尿道口和肛门之间,很容易受到污染。外阴的炎症常会引起阴道炎,进而感染宫颈,引起宫颈炎甚至盆腔炎、附件炎,造成不孕。

男子阴茎的包皮和龟头之间常常积有一些污垢,称之谓包皮垢,这些污垢不仅会引发女子的妇科炎症,甚至会引发宫颈癌等。因此,无论是男女,都要保持外阴的清洁。

要经常清洗外阴。清洗的程序先外阴,再肛门。清洗的毛巾、盆必须专用。但要注意不必每天清洗,因为汗液或各种分泌物可以维持适当的酸性环境,有利于外阴健康。内裤宜天然纤维,并每天换洗。

女性生殖器官血液供应

女性生殖器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子宫动脉、卵巢动脉、阴道动脉及阴部内动脉。

女性生殖器宫主要血液供应

一、子宫动脉 来自髂内动脉前支,沿盆壁下行,至阔韧带基底部急向内弯曲,在相当于子宫颈内口水平离子宫约2cm处跨越输尿管,达子宫侧缘,分为上下两支,上支为主干,沿子宫侧壁迂回上行,供血给子宫前后壁,在宫底分为卵巢、输卵管及宫底三支;下支供血给宫颈、阴道上部及部分膀胱,与阴道动脉吻合。

临床上,子宫动脉、输尿管及子宫颈之间的解剖关系有重要的意义。在切除子宫时,易在此处发生出血或损伤输尿管,必须警惕。

二、卵巢动脉 在第二腰椎左边由腹主动脉分出下行,经盆漏斗韧带上缘向中线横行,分支供血给卵巢及输卵管,最后与子宫动脉上行支吻合。

三、阴道动脉 由髂内动脉前支分出,供血给阴道中部及部分膀胱,与子宫动脉的阴道支吻合。阴道下段则由痔中动脉与阴部内动脉供血。

四、阴部内动脉 由髂内动脉前支或中支分出,先由坐骨大孔穿出骨盆腔,绕过坐骨棘,再由坐骨小孔进入会阴肛门区,分出痔下动脉,供血给直肠下段及肛门,最后分支供血给会阴、阴唇及阴蒂等处。

盆腔静脉与各同名动脉伴行,接受各相应区域的血流回流,子宫和阴道静脉汇入髂内静脉,右侧卵巢静脉回流入下腔静脉,左侧多终于肾静脉。

女性生殖器官神经分布

女性内生殖器官在大脑皮层的调节下,直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控制,而外生殖器官则由阴部神经所支配。阴部神经为体节神经,由第二、三、四骶神经前支的分支所组成,与阴部内动脉并行,在坐骨神经节内侧上方分为三支,即痔下神经、阴蒂背神经及会阴神经。临床上常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进行阴道及外阴手术。

女性生殖器官的淋巴分布

女性生殖器官有丰富的淋巴管及淋巴结。均伴随相应的血管而行,首先汇入沿髂动脉的各淋巴结,然后注入主动脉周围的腰淋巴结,最后在第二腰椎处汇入胸导管的乳糜池。当生殖器发生炎症或癌肿时,沿着回流的淋巴管传播,可引起相应的淋巴结肿大。

女性生殖器淋巴分外生殖器淋巴与内生殖器淋巴两组:

一、外生殖器淋巴 分深浅两部分,均汇入髂外淋巴结组。

腹股沟浅淋巴结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约10~20个,一部分收容外生殖器、会阴、阴道下段及肛门部淋巴;另一部分沿大隐静脉收容会阴及下肢的淋巴。腹股沟深淋巴结位于股静脉内侧之股管内,收容阴缔、股静脉区淋巴及腹股沟浅淋巴。

二、内生殖器淋巴 此组淋巴结沿髂动脉排列,分髂外、髂内与髂总淋巴结。再向上到腹主动脉旁的腰淋巴结,尚有1~2个位于骶骨与直肠之间的骶淋巴结。子宫体及底部淋巴与输卵管、卵巢淋巴均输入腰淋巴结;子宫体两侧淋巴可沿子宫圆韧带进入腹股沟浅淋巴结;阴道上段与子宫颈淋巴大部分汇入闭孔和髂内淋巴结,小部分汇入髂外淋巴结,并经子宫骶骨韧带入骶前淋巴,阴道后壁和直肠淋巴也输入骶前淋巴结;膀胱的淋巴输入髂淋巴结。

§ 循环器官

器官

脑循环

脑组织的代谢水平高,血流量较多。在安静情况下,每百克脑的血流量为50-60ml/min。整个脑的血流量约为750ml/min。可见,脑的比重虽仅占体重的约2%,但血流量却占心输出量的15%左右。脑组织的耗氧量也较大。在安静情况下,每百克脑每分钟耗氧3-3.5ml;或者说,整个脑的耗氧量约占全身耗氧量的20%。[1]

(一)脑循环的特点

脑位于颅腔内。颅腔是骨性的,其容积是固定的。颇腔内为脑、脑血管和脑脊液所充满,三者的容积的总和也是固定的。由于脑组织是不可压缩的,故脑血管舒缩程度受到相当的限制,血流量的变化较其它器官的为小。

脑循环的毛细血管壁内皮细胞相互接触紧密,并有一定的重叠,管壁上没有小孔。另外,毛细血管和神经元之间并不直接接触,而为神经胶质细胞怕隔开。这一结构特征对于物质在血液和脑组织之间的扩散起着屏障的作用,称为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

(二)脑血流量的调节

1.脑血管的自身调节 脑血流量取决于脑的动、静脉的压力差和脑血管的血流阻力。在正常情况下,颈内静脉压接近于右心房压,且变化不大,故影响血流量的主要因素是颈动脉压。政党情况下脑循环的灌注压为10.6-13.3kPa(80-100mmHg)。平均动脉压降低或颅内压升高都可以使脑的灌注压降低。但当平均动脉压在8.0-18.6kPa(60-140mmHg)范围内变化时,脑血管可通过自身调节的机制使脑血流量保持恒定。平均动脉压降低到8.0kPa(60mmHg)以下时,脑血流量就会显著减少,引起脑的功能障碍。反之,当平均动脉压超过脑血管自身调节的上限时,脑血流量显著增加。

2.CO2和O2分压对及脑血流量的影响血液CO2分压升高时,脑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CO2过多时,通过使细胞外液H+浓度升高而使脑血管舒张。过度通气时,CO2呼出过多,动脉血CO2分压过低,脑血流量减少,可引起头晕等症状。血液O2分压降低时,也能使脑血管舒张。

3.脑的代谢对脑血流的影响脑的各部分的血流量与该部分脑组织的代谢活动程度有关。实验证明,在同一时间内脑的没部分的血流量是不同的,当脑的某一部分活动加强时,该部分的血流量就增多。例如在握拳时,对侧大脑皮层运动区的血流量就增加;阅读时脑的许多区域血流量增加,特别是皮层枕叶和颞叶与语言功能有关的部分血流量增加更为明显。代谢活动加强引起的局部脑血流量增加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代谢产物如H+离子、K+离子、腺苷,以及氧分子降低,引起脑血管舒张的。

器官

4.神经调节 颈上神经节发出的去甲云彩上腺素后纤维,其末梢分布至脑的动脉和静脉,并分布至软脑膜的血管,还有少量分布至脑实质的血管。脑实质内的小血管有起自蓝斑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的分布。副交感乙酰胆碱能神经末梢也分布至脑血管。此外,脑血管政治家血管活性肠肽等神经肽纤维末梢分布。神经对脑血管活动的调节作用不很明显。刺激或切除支配脑血管的交感或副交感神经,脑血流量没有明显变化。在多种心血管反射中,脑血流量一般变化都很小。

(三)脑脊液的生成和吸收

脑脊液存在于脑室系统、脑周围的脑池和蛛网膜下腔内,可被视为脑和脊髓的组织液和淋巴。成年人的脑脊液总量约150ml。每天生成的脑脊液约800ml,为脑脊液总量的5-6倍。但同时有等量的脑脊液被吸收入血液,可见脑脊液的更新率较高。

脑脊液主要由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的脉络丛分泌。侧脑室内的脑脊液经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再经过导水管进入第四脑室,然后进入蛛网膜下腔。除脉丛外,室管膜细胞也能分泌脑脊液。软脑膜血管和脑的毛细血管滤过的液体,一部分被重吸收,其余的则沿着血管周围间隙进入蛛网膜下腔,成为脑脊液的一部分。

脑脊液主要通过蛛网膜绒毛被吸收入静脉的血液内。蛛网膜绒毛有活瓣状的细微的管道,其直径为4-12μm。当蛛网膜下腔的压力高于静脉窦的压力时,这些管道就开放。这时,脑脊液(包括其中所含的蛋白质分子甚至小的颗粒如红细胞等)可进入静脉窦血液。当蛛网膜下深的压力低于静脉窦压力时,管道关闭,液体不能由静脉窦向蛛网膜下腔倒流。脑脊液压力的高低取决于其生成和吸收之间的平衡关系。正常人在到卧位时,脑脊液压平均为1.3kPa(10mmHg)。当脑脊液有吸收受到阻碍时,脑脊液压就会升高,并影响脑血流和脑的功能。

脑脊液的主要功能是在脑、脊髓和颇腔、椎管之间起缓冲的作用,有保护性意义。脑浸浴于脑脊液中,由于浮力的作用,使脑的重量减轻到仅50g左右。另外,脑脊液还作为脑和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中介。脑组织中没有淋巴管,由毛细血管漏出的少量蛋白质,主要经过血管周围间隙进入蛛肉膜下腔的脑脊液中,然后通过蛛网膜绒毛回入血液。

四)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

脑脊液主要是由脉络丛分泌的,但其成分和血浆不脑脊液中蛋白质的含量极微,葡萄糖含量也较血浆为少,但Na+和Mg2+的浓度较血浆中的高,K+、HCO3-和Ca2+的浓度则较血浆中的低。可见,血液和脑脊液之间物质的转运并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转运过程。另外,一些大分子物质较难从血液进入脑脊液,仿佛在血液和脑脊液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屏障,故称之为血-脑脊液屏障(blood-cerebrospinalfluidbarrier)。这种屏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上不同的。例如O2、CO2等脂溶性物质可很容易地通过屏障,但许多离子的通透性则较低。血-脑脊液屏障的基础是无孔的毛细血管壁和脉络丛细胞中运输各种物质的特殊载体系统。

血液和脑组织之间也存在着类似的屏障,可限制物质在血液和脑组织之间的自由交换,称为血-脑屏障。脂溶性物质如O2、CO2、某些麻醉药以及乙醇等,很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对于不同的水溶性物质来说,其通透性并不一定和分子的大小相关。例如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通透性较高,而甘露醇、蔗糖和许多离P嬀通透性则很低,甚至不能通透。这说明脑内毛细血管处的物质交换和身体其它部分的毛细血管处是不同的,也是一种主动的转运过程。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脑内大多数毛细血管表面都被星状胶质细胞伸出的突起(血管周足)所包围。因此推测,毛细血管的血液和神经元之间的物质交换可能都要通过胶质细胞作为中介。因此,毛细血管的内皮、基膜和星状胶质细胞的血管周足等结构可能是血-脑屏障的形态学基础。另外,毛细血管壁对各种物质特殊的通透性也和这种屏障作用有重要的关系。

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的存在,对于保护脑组织周围稳定的化学环境和防止血液中有害物质侵入脑内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例如,脑脊液中K+的浓度较低,即使在实验中使血浆K+浓度加倍,脑脊液中K+浓度仍能保持在正常水平。因此脑内神经元的兴奋性不会因血浆中K+浓度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变化。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循环血液中的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甘氨酸等物质就不易进入脑,否则,血浆中这些物质浓度的改变将会明显地扰乱脑内神经元的政党功能活动。

需要指出,脑的某些部分,如下丘脑第三脑室周围和延髓后缘区等处的室周器官,血-脑屏障比较薄弱,毛细血管壁对许多物质的通透性高于脑的其它部分。因此循环血液中的有些物质,如血管紧张素Ⅱ和其它肽类物质,可以在这些部位进入脑内,作用于相应的受体,引起各种效应。另外,当脑组织发生缺氧、损伤等情况以及在脑肿瘤部位,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故平时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的物质进入受损部位的脑组织。在临床上可以用同位素标记的白蛋白注入体内,这些蛋白质进入正常脑组织的速度很慢,但较易进入脑肿瘤组织,因此可用这种方法匀来检查脑瘤的部位。在用药物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时,必须明确所用的药物是否容易通过血-脑屏障。

在脑室系统,脑脊液和脑组织之间为室管所分隔;在脑的表面,脑脊液和脑组织之间为软脑膜所分隔。室管膜和软脑膜的通透性很高,脑脊液中的物质很容易通过室管膜或软脑膜进入脑组织。因此,在临床上可将不易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直接注入脑脊液,使之能较快地进入脑组织。

§ 内分泌器官

人体的腺体可分为有管腺和无管腺两大类。有管腺又叫外分泌腺,其分泌物需经导管排出,如消化腺、汗腺;无

器官管腺又叫内分泌腺,它由腺细胞为主体组成,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分布,没有腺导管,其分泌叫激素,直接进入血管和淋巴管内,借循环系统到全身,对机体或某些特定器官的活动或细胞的代射过程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内分泌的位置

1、甲状腺thyroidgland位于颈前部,分为左、右两个侧叶及中间连接的峡部。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能增进机体的物质代谢,促进机体的生长和发育。

2、甲状旁腺parathyroidglands是卵圆形小体,形似黄豆,呈黄棕色,通常有二对,位于甲状腺两侧叶的后面。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主要功能为调节钙、磷代谢。

3、肾上腺suprarenalglands位于肾的上端,左右各一,右侧呈三角形,左侧近似半月形。活体呈黄褐色。它和肾脏共同被肾脂肪囊和肾筋膜所包被。肾上腺实质可分为内层的髓质和外层的皮质。皮质分泌的激素主要是调节代谢;髓质分泌的激素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

在腹、盆腔后壁沿腹主动脉及其分支排列着一些散在的、在结构上和机能上与肾上腺髓质相似的小体,由于它们与肾上腺髓质都对铬酸盐有较强的亲和力,故统称为嗜铬器官。

4、(脑)垂体hypophysis位于颅底内面的垂体窝内,为灰红色、椭圆或圆形小体,其上面与脑相连。它可分为前叶和后叶,后叶又包括中间部和神经部。垂体分泌多种激素,功能也很复杂,详见生理学。

5、松果体pinealbody位于丘脑后上方,为一椭圆形小体,呈淡黄色。儿童时较发达,以后逐渐萎缩并有钙盐沉着。松果体分泌的激素与调节代谢和其它一些内分泌腺的作用有关,特别是与抑制性腺的发育有关。

6、胰岛isletsofpancreas是分散在胰腺内大小不等、形状不定的细胞索团。胰岛分泌胰岛素,其主要功能是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水平。

7、性腺sexualgland有男女之别。男性睾丸内的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女性卵巢内卵泡成熟过程中分泌雌激素,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分泌孕激素。上述性激素都可刺激生殖器官发育,促进第二性征出现。

§ 运动器官

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种器官组成。是人们从事劳动和运动的主要器官。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肌三部分组成,具有支持、保护和运动的功能。[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4: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