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多穗蓼 |
释义 | § 基本信息 种中文名:多穗蓼 多穗蓼 种拉丁名:Polygonum polystachyum Wall. ex Meisn. 科中文名:蓼科 科拉丁名:Polygonaceae 属中文名:蓼属 属拉丁名:Polygonum 国内分布:产四川、云南、西藏。 国外分布: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也有分布。 命名来源:[Plantae Asiaticae Rariores 3: 61 1832] § 医用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蓼科植物多穗蓼的全草。 多穗蓼 功 效:祛风利湿,杀虫止痢,清热解毒。 主 治:治菌痢,肠炎,小儿消化不良,跌打损伤,风湿肿痛,皮肤湿疹。[1] 性味归经:性凉,味辛。入肺、脾、胃、大肠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别 名:辣蓼、水蓼、恣恣萨曾(藏名)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6~10月采收。 拉丁名:Polygonum polystachyum Wall. 考 证: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中药化学成分:全草含蓼属甙(Polystachoside)、腊梅甙(Meratin)、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槲皮甙(Quercitrin)、槲皮素(Quercetin)、3’-甲基鼠李素(Rhamnazin) 。 § 形态特征 半灌木。多穗蓼 茎直立,高80-100厘米,具柔毛,有时无毛,多分枝,具纵棱。叶片宽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16厘米,宽3-7厘米,顶长渐尖,基部戟状心形或近截形,上面绿色,疏生短柔毛,下面灰绿色,密生白色短柔毛;叶柄粗壮,长约1厘米;托叶鞘偏斜,膜质,深褐色,长3-4厘米,开裂,无缘毛,密生柔毛。花序圆锥状,开展,花序轴及分枝具柔毛;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红色,开展,直径约4毫米,花被片不相等,内部3片较大,宽倒卵形,长约3毫米,外部2片较小,苞片膜质,卵形,被柔毛,顶端尖;花梗纤细,无毛或疏被柔毛,顶部具关节,比苞片长;雄蕊通常8,比花被短,花药紫色;花柱3,自基部离生,柱头头状。瘦果卵形,具3棱,黄褐色,平滑,长约2.5毫米。花期8-9月,果期9-10月。[2] § 生长习性 生山坡灌丛,山谷湿地,海拔2700-4500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