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多瑙河 |
释义 | § 命名 多瑙河的英文名称使用了源于法语的词语“Danube”。多瑙河在拉丁文中称“Danubius”、“Danuvius”、“Ister”等;古希腊则称“Ἴστρος”(Istros);达契亚语及色雷斯语则称“Donaris”(上多瑙河)及“Istros”(下多瑙河)。 而“Dānuvius”一词可能为来自塞尔特语(高卢语)或伊朗语。 在其他语言以及多瑙河流经地区的语言中: 波斯尼亚语:Dunav 保加利亚语:Дунав (Dunav) 捷克语、波兰语和斯洛伐克语:Duna 德语:Donau 匈牙利语:Duna 斯洛文尼亚语:Donava 克罗地亚语:Dunav 塞尔维亚语:Dunav/Дунав 罗马尼亚语:Dunăre,Dunărea 俄语和乌克兰语:Дунáй (Dunay) 拉丁语:Danubius,Danuvius,Ister 古希腊语:Istros § 历史 公元前 公元前7世纪期间,希腊的航海人曾到达多瑙河下游并溯流而上,进行过颇为活跃的贸易。他们很熟悉整个多瑙河下游,并将其命名为伊斯特尔(Ister)河。后来多瑙河成为罗马帝国的北部边境,被称作多瑙韦斯(Danuvius)河。 中世纪 当15世纪奥斯曼帝国从东南欧扩张到中欧时,土耳其人就依靠多瑙河沿岸一连串的要塞作防御。哈布斯堡王朝曾认识到多瑙河的航运潜力。1740∼1780年匈牙利和波希米亚女王玛丽亚·特蕾西亚(Maria Theresa)曾设置专职部门监督航运。1830年,一艘内河船,首次从维也纳航行到布达佩斯。这次航行象征多瑙河结束防御线的作用,开始成为贸易渠道。 近代 1856年的《巴黎条约》建起第一个多瑙河委员会,旨在将多瑙河当作一条国际航运水道来监管。1921和1923年奥地利、德国、前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英国、意大利、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希腊最后批准了《多瑙河章程》(Danube River Statute)。据此,国际间的多瑙河委员会便建成为具有广泛权力的权威机构,它拥有自己的会旗,有权征收捐税,委员有外交豁免权。它管理从乌尔姆(Ulm)到黑海的航运并负责保管维修航运设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瑙河委员会以新的协议建立,取代了1921年签订的公约,规定重建的多瑙河委员会仅多瑙河沿岸国家才有权参与。 § 地理 坐标 蓝色区域为多瑙河流域 流域地理位置为东经8度9分~东经29度51分,北纬42度4分~北纬50度11分。 地形 多瑙河位于欧洲东南部,发源于德国黑森林地区,河流南侧有阿尔卑斯山、韦莱比特山、迪纳拉山、老山及巴尔干山;北侧则有捷克林山、舒马瓦山、苏台德山和喀尔巴阡山。多瑙河流经的主要平原则包括维也纳平原、匈牙利平原、瓦拉几亚平原、多瑙河平原等。 流域 多瑙河流域面积为81.7万平方千米,左岸(北侧)约占56%的流域面积,右岸(南侧)则站44%;干流流经10个国家境内,所占多瑙河的流域面积分别为德国(7.5%)、奥地利(10.3%)、斯洛伐克(5.8%)、匈牙利(11.7%)、克罗地亚(4.5%)塞尔维亚(10.3%)、保加利亚(5.2%)、摩尔多瓦(1.6%)、乌克兰(3.8%)及罗马尼亚(28.9%),另有8个国家并无多瑙河干流流经,但国土位于多瑙河流域内,所占多瑙河流域面积分别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4.8%)、捷克(2.5%)、斯洛文尼亚(2.2%)、瑞士(0.32%)、意大利(0.15%)、波兰(0.09%)、马其顿(0.03%)及阿尔巴尼亚(0.03%)。多瑙河流域最高点则位于意大利及瑞士边境的伯尔尼纳峰,海拔4049米。 气候 气候多瑙河流域处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及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地区,流域的西部及东南部较温暖、湿润,多瑙河三角洲地区与草原气候较相近。受大陆性气候影响,整个冬季较寒冷。 在降雨量方面,上游地区的年降雨量约1000~1500毫米,中下游平原约700~1000毫米,锡雷特河以下河段及河口地区仅约400~600毫米,整体流域平均为863毫米。降水以夏季及秋初最多,冬季于高山地区降雪,降雪约占降水量的10%~30%。 生态 多瑙河流域为许多物种的栖息地,约有2000种维管束植物、超过5000种的动物,其中包括40种哺乳动物、100种鱼类及数十种两生类及爬虫类。由于栖息地退化和丧失、过度开发等因素,造成回游性鱼类,如鲟鱼及鲑鱼等濒临绝种。 多瑙河三角洲,还是“鸟类的天堂”。这里是欧、亚、非三大洲来自五条道路候鸟的会合地,也是欧洲飞禽和水鸟最多的地方。这里经常聚集着300多种鸟类。三角洲上,由于有奇特的地理现象——浮岛,有名目繁多的植物、鱼类、鸟类和动物,所以,科学家们又称它为“欧洲最大的地质、生物实验室”。 § 河流分段 多瑙河流经的国家。 多瑙河可分为3部分。上游自河源至奥地利阿尔卑斯山脉和西喀尔巴阡山脉之间、称为“匈牙利门”的峡谷。中游自匈牙利门至南罗马尼亚喀尔巴阡山脉的铁门峡。下游自铁门至黑海的三角形河口湾。 上游 从河源到“匈牙利门”(西喀尔巴阡山脉和奥地利阿尔卑斯山脉之间的峡谷)为上游,长约966公里。它的源头有布列盖河与布里加哈河两条小河,从茂密森林中跌岩而出,沿巴伐利亚高原北部,经阿尔卑斯山脉和捷克高原之间的丘陵地带流入维也纳盆地。上游流经崎岖的山区,河道狭窄,河谷幽深,两岸多峭壁,水中多急流险滩,是一段典型的山地河流。上游的支流有因河、累赫河、伊扎尔河等,河水主要依靠山地冰川和积雪补给,冬季水位最低,暮春盛夏冰融雪化,水量迅速增加,一般6~7月份达到最高峰。上游水位涨落幅度较大,例如,乌尔姆附近的平均枯水期流量仅有40立方米/秒,而洪水期流量平均竟达480立方米/秒以上。在这段河流上,还有多瑙河上游最大的城市——累根斯堡。 中游 从“匈牙利门”到铁门为中游,长约900公里。它流经多瑙河中游平原,河谷较宽,河道曲折,有许多河汊和牛轭湖点缀其间,接纳了德拉瓦河、蒂萨河、萨瓦河和摩拉瓦河等支流,水量猛增1.5倍。中游地区河段最大流量出现在春末夏初,而夏末秋初水位下降。随后,多瑙河切穿喀尔巴阡山脉形成壮丽险峻的卡特拉克塔峡谷。 卡特拉克塔峡谷从西端的腊姆到东端的克拉多伏,包括卡桑峡、铁门峡等一系列峡谷,全长144公里,首尾水位差近30米。峡谷内多瑙河最窄处约100米,仅及入峡前河宽的1/6,而深度则由平均4米增至50米。马尼亚和南斯拉夫两国合作,于1972年在铁门峡建成水利枢纽工程,装机容量为210万千瓦。1976年罗、南两国决定建设第二座铁门水电站。铁门二号水电站,坐落在一号水电站下游80公里的地方,其中第一台机组已于1985年4月12日开始发电。 在多瑙河中游斯洛伐克境内这一段,由于地势低洼而形成内陆三角洲,河道宽而浅,有些地段涉水可过,一年只能通航5个月。而在汛期,河水又会左奔右突,给两岸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为此,早在20世纪5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就一起商议过如何应对这种威胁,并于1977年签订了合作兴建水利工程的条约。这项在多瑙河上进行的大型水利工程被称为“第三个年工程”。斯洛伐克这一水利工程竣工3年多,在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灌溉等诸方面发挥了显著效益,并使其成为旅游热点。 多瑙河中游平原,是匈牙利和塞尔维亚两国重要的农业区,素有“谷仓”之称。多瑙河中游流经地区,都是各国的经济中心,其重要城市有布拉迪斯拉发、布达佩斯和贝尔格莱德等。 下游 铁门以下至入海口为下游。这里流经多瑙河下游平原,河谷宽阔,水流平稳,接近河口时宽度扩展到15~20公里,有的地段可达28公里之多。多瑙河流到土耳恰城附近分成基利亚河、苏利纳河、格奥尔基也夫三条支流,冲积成面积约4300平方公里的扇形三角洲。 § 支流 多瑙河 多瑙河河网密布,支流众多,有大小支流300多条,其中长度在20km以上的有192条,有34条支流可以通航。上游右岸主要支流有伊勒(Iller)河、莱希(Lech)河、伊萨尔(Isar)河、因(Inn)河、特劳思(Traun)河、恩斯(Enns)河等;左岸主要支流:纳布(Naab)河、雷根(Regen)河;中游主要支流右岸有德拉瓦(Drava)河、萨瓦(Sava)河、大摩拉瓦 (Velika Morava)河,左岸有摩拉瓦河、瓦赫(Vah)河、赫龙(Hron)河、蒂萨(Tisza)河等。下游主要支流有左岸的奥尔特(Ohul)河、锡雷特(Siretul)河、普鲁特(Prutue)河等。 1、普鲁特河发源于乌克兰南部科罗梅业西南大约50km处,河流向东南方向沿罗马尼亚与摩尔多瓦边界流动,最后在罗马尼亚的加拉茨附近汇人多瑙河。河流全长950km,流域面积2.7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70m³/s。 2、锡雷特河发源于乌克兰南部切尔诺夫策西南50km处附近,河流由北向东南方向流,在罗马尼亚加拉茨附近汇人多瑙河。河流全长710km,流域面积4.8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00m³/s。 3、奥尔特河发源于罗马尼亚的哈尔吉塔县东北部,河流由北向南流,在图尔努-默古雷莱附近汇人多瑙河。河流全长740km,流域面积2.4万k㎡,多年平均流量160m³/s。 4、大摩拉瓦河发源于塞尔维亚科索沃省与马其顿交界处,河流由南向西北流,在斯梅代雷沃附近注入多瑙河。河流全长540kin,流域面积3.7万k㎡,多年平均流量232m³/s。 5、萨瓦河发源于意大利、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三国交界处,河流向东南,流经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南斯拉夫等国,在贝尔格莱德附近泾人多瑙河。河流全长940km,流域面积约9.6万k㎡,多年平均流量1772m³/s,其最大支流为德里纳(Drina)河,河流全长346km,流域面积1.97k㎡,多年平均流量371m³/s。 6、蒂萨河发源于乌克兰与罗马尼亚交界处的东喀尔巴阡山,流经乌克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河流全长992km,流域面积约l5.7万k㎡。左岸穆列什河是主要立流。 7、德拉瓦河发源于意大利,北部意奥边境附近,河流向东南方向流,先后流经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匈牙利和克罗地亚等国,最后在克罗地亚的奥西耶克以东20km处汇入多瑙河。河流全长749km,流域面积约4.02万k㎡。多年平均流量653m³/s。 8、瓦赫河发源于斯洛伐克与波兰交界之处的巴比亚山附近,河流由北向西南方向流,在科马诺附近汇人多瑙河。河流全长367km,总落差556m,流域面积1.16万k㎡,多年平均径流量49亿m³。[1] § 经济 多瑙河 多瑙河对其沿岸9国(乌克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斯洛伐克、奥地利和德国)都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它们以各种不同方式利用它运输货物、生产水电、供应工业和居民用水、灌溉和发展渔业。 港口 多瑙河最重要的经济活动是货物运输,沿岸的大港口有:乌克兰的伊兹梅尔(Izmail)、罗马尼亚的加拉茨和布勒伊拉(Braila)、保加利亚的鲁塞(Ruse)、塞尔维亚的贝尔格勒、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发、奥地利的维也纳、德国的累根斯堡。 航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多瑙河河流经过疏浚,修建了许多运河,运输量大增。最重要的运河(具有连接全欧陆航运水道规画的一切因素)有多瑙-黑海运河和美因-多瑙运河。前者提供了一条自罗马尼亚的切尔纳沃德至黑海的更直接、更便利的航道;后者连接多瑙河至莱茵河,并由此通至北海。 莱茵河-美因河-多瑙河运河串联多瑙河及莱茵河两大水系,形成欧洲中部的水运交通网。1950年的货运量约973万吨,至1987年达到高峰,货运量近9200万吨,1992年至1995年间因南斯拉夫内战时,联合国禁运及轰炸桥梁后阻碍河道,河流运量受到影响,1995年货运量仅约2180万吨,随着公路交通发达,货运量较1980年代低,近年则介于3700万至4200万吨之间。 水力发电 多瑙河 多瑙河干支流水量丰沛,水能资源丰富,其理论蕴藏量高达500亿kW·h。德国和奥地利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开发多瑙河。1924年,德国动工兴建了第一座水电站,即卡赫莱特水电站。德国在上游河段规划29级,各级水头5~8m,均为装机几千至几万千瓦的中小型水电站,共计装机容量36.4万kW,年发电量21.8亿kW·h。1927年建成最下一级卡赫莱特(5.4万kW);1952年建成量上一级乌耳姆(0.8万kW);1960~1971年建成中间10级;最近又建成9级。至今(截止到2012年1月)已建成20级,共计装机容量32.6万kW,年发电量20亿kW·h。 1949年8月18日,保、匈、罗,捷、苏、乌克兰及南斯拉夫等国为了改善多瑙河通航条件,在贝尔格莱德签订了关于多瑙河自由通航的国际协议。从此,开始了全河的渠化工程,计划修建45级通航与发电的水、利枢纽,总计利用水头401m,总装机容量786.5万kW,年发电量438亿kW·h。到2011年底,已建和在建共38座,总装机容量502.3万kW,年发电量983.8亿kW·h,水能开发利用率为65%。 奥地利境内规划13级,各级水头6.5~15.3m,为装机容量15~36.6万kW的较大水电站,共计装机容量259.9万kW,年电量153.7亿kW·h。自1957年至今(2012年)已陆续建成8级,在建1级,共计装机容量298.3万kW,年电量124.3亿kW·h。 核电 周边国家的核能发电厂以多瑙河河水为冷却水来源,如保加利亚的科兹洛杜伊核电厂、罗马尼亚的切尔纳沃德核电厂及匈牙利的保克什核电厂等。 § 灾害 洪水 多瑙河的洪水主要来自夏秋季暴雨、长期连续降雨、春季高山融雪及冬季冰凌等因素,多数洪水仅发生于局部河段,全部流域的洪水相当罕见,维也纳站的水文观测实测的最大洪水发生于1501年,洪峰流量为14000m³/s,斯坦因克雷姆斯水文站实测洪峰流量为10200m³/s。匈牙利境内实测历史最人洪水流量为10910m³/s,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河段实测最大洪峰流量均为17000m³/s,铁门为21200m³/s。 多瑙河洪水灾害主要发生于中下游地区,上游的维也纳盆地也可能发生洪水,1870年至1970年间,多瑙河曾发生62次洪灾。 夏秋洪水 夏秋洪水较常出现于奥地利及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边界河段,洪水来源以此河段的支流为主,上游河段的河水也会些许影响。 春季融雪洪水 春季融雪造成的洪水,水源来自上游右岸的阿尔卑斯山融雪,或来自下游左岸的喀尔巴阡山,而德拉瓦河、萨瓦河、大摩拉瓦河等支流因上游的融雪洪水,于贝尔格莱德附近发生春汛。 冰凌洪水 许多布达佩斯以下河段曾发生过冰凌洪水,因河水结冰,有时水位可较夏秋降雨洪水高2.5至3米。 污染 多瑙河位于罗马尼亚航段内出现结冰情况。 2000年,罗马尼亚境内含有大量氢化物的黄金加工废料曾经涌入多瑙河支流。 2006年,一个位于塞尔维亚潘切沃港市的油灌发生泄露,致使多瑙河下游出现了50~100米长、300米宽的油污,甚至远至罗马尼亚的河水都受到了污染。 2010年10月4日下午,匈牙利铝生产销售公司位于维斯普雷姆州奥伊考的有毒废水池泄漏,碱性“红色泥浆”有毒废水流入多瑙河支流,这是多瑙河十年来第二次面临类似灾难。[2] 冰冻 2012年2月欧洲大面积的严寒导致多瑙河部分航道被冻住。[3] 用水量 各国随着经济发展,工农业用水不断增长。1985年流域内总耗水量260亿m³,比80年代初增加了一倍。预计2000年将增达580亿m³,为1985年的2.2倍。在总耗水量中,1985年灌溉用水170亿m³,占65%;预计2000年增达345亿m³,占60%。总耗水量占多瑙河年径流量的比重,1985年占13%,2000年将占29%。农田灌溉季节用水较多时,将影响航运要求的最小流量。 1986年1月多瑙河沿岸各国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了发展多瑙河水利和保护水质的国际会议,协调行动,通过共同声明,沿岸各国加强合作,为更合理地利用多瑙河水资源而作出努力。 § 文化 多瑙河也是欧洲文学和艺术多次描写的对象,孕育着欧洲文化,最著名的应当数奥地利音乐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作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这也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每年必演奏的保留曲目。另外还有罗马尼亚的圆舞曲《多瑙河之波》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