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塞拉级攻击型核潜艇
释义

§ 潜艇简介

塞拉级(简称S级)多用途攻击核潜艇属于前苏联第四代攻击型核潜艇。首艇于1984年建成服役,最后一艘迟至1993年才交付部队,共建造6艘。该级艇共有2型(S-Ⅰ和S-Ⅱ),均由位于前苏联高尔基市的第112设计局设计,“红色索尔莫沃”造船厂建造的。该级艇虽然被定为多用途攻击潜艇,但其最主要的任务则是消灭敌方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当然塞拉级也能胜任摧毁敌方水面舰艇、攻击陆上战略目标等多种任务。

塞拉”Ⅰ由高尔基红色索尔莫夫造船厂建造,北德文斯克造船厂舾装并最后完成。首艇K-239“鲤鱼”号于1982年5月8日开工建造,1983年7月29日下水,1984年9月21日服役,1998年退役。第二艘K-276“蟹”号于1983年8月开工建造,1984年4月下水,1987年服役。1996年,该艇改名为“科斯特洛玛”号,舷号未变。

“塞拉”Ⅰ的水上排水量7 200吨,水下排水量8 100吨,长107米,吃水8.8米。它采用苏式潜艇传统的小分舱及双壳结构,因而具有预备浮力大、便于设备安排、有利于减少噪音辐射和增强抗损强度的优点。“塞拉”级按苏联传统的抗沉标准设计:一个舱室进水时,该艇仍有一定的水下机动能力;两个舱室破损进水时仍可上浮,以便让艇员逃生或等待救援。这个标准比美国核潜艇要高出许多。

与同期推出、现已成为主力的“阿库拉”级不同,“塞拉”Ⅰ只造了2艘。显然,苏联海军认为“塞拉”Ⅰ的性能还需进一步发掘与提高,其结果便是推出了“塞拉”Ⅱ型。与“塞拉”Ⅰ型相比,“塞拉”Ⅱ型的艇体加长了3.5米,吃水增加了0.6米,水上排水量增加了170吨,水下排水量增加了1 300吨,指挥台围壳加长则是“塞拉”Ⅱ型的显著识别特征。

“塞拉”Ⅱ则由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建造。首艇K-534“祖巴卡”号于1986年6月开工建造,1988年6月下水,1990年12月28日服役。1995年,该艇改名为“诺夫哥罗德”号,舷号未变。第二艘K-336“奥昆”号于1990年5月开工建造,1992年6月下水,1993年9月服役。1995年,该艇改名为“普斯科夫”号。

S-Ⅰ型艇最大武器装载量为30枚,除了发射管内正常装载外,舱内一般可装12枚65型鱼雷和20枚53型鱼雷。如果装载导弹的话则必须相应减少鱼雷的数量。其执行布雷任务时,最多一次可携带各型水雷60枚。

S-Ⅱ型艇的武器装载量增加到40枚,除了能发射Ⅰ型艇的所有武器外,据说还能发射“针”式防空导弹。

§ 塞拉级技术参数

外形尺寸:长111米,宽14.2米,吃水8.8米。

排水量:水上7200吨,水下8200吨。

航速:水上18节,水下32节。

自持力:100天。

潜深:800米。

人员编制:95人。

§ 装备情况

动力装置:两座压水堆,单堆功率为200兆瓦,而回路采用2台涡轮发动机,输出功率高达95000轴马力。艇上还配备有2套柴油发电机组和2组蓄电池。

武器装备:SS-N-21型远程巡航导弹、SS-N-16型反潜导弹、SS-N-15型反潜导弹、53型、65型鱼雷及各种水雷等。

电子装备:“鲨鱼鳃”主/被动搜索与攻击型低频艇壳声纳,“鼠叫”低/中频型主/被动搜索跟踪声纳,拖曳线列阵甚低频声纳,声速梯度仪,噪声监测仪,测冰、测水仪等水声设备;“魔伴”搜索雷达,“停车灯”侦察雷达;中波、短波、超短波与极低频通信设备,甚低频拖曳浮标天线与卫星通讯设备;“奥米加”、“罗兰”C、无线电定位仪、惯性导航系统和卫星导航系统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8:4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