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
释义 | § 概述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基督复临安息日』信徒的名称于1860年开始采用。当时的命名者希望藉此表明自己的特殊信仰——遵守每周的第七日为上帝的圣日,并坚信耶稣快要复临,教会的出版机构于1861年组建。全球总会于1863年正式成立。 教会的正式组织虽然诞生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但此前还有数十年的酝酿期,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使徒时代,因为教会先驱们认为自己是新约教会传统的继承者。 早在十九世纪初,世界各地就有解经家论述耶稣快要复临的事。许多人经过认真研究但以理书和启示录的预言,得出结论说:预言所指的时期行将结束,出于智利的耶稣会教士拉昆萨经过.十年研究圣经以后写了『弥赛亚在威严和荣耀中来临』一书。伦敦的布道士爱华欧文把拉昆萨的著作译成英语,附在第一次阿尔伯里预言研究会的一份报告里。阿尔伯里会议在1826-830年间一年举行一次,由来自各教会和宗派的教牧人员参加,研究基督快要复临的问题,及但以理书和启示录的预言,和『教会对这些事所应负的责任』。约瑟夫伍尔夫是出席1826年会议的20人中之一,他走遍西亚和中亚广大地区,宣传基督将于1847年来临,在耶路撒冷建立起千年国度。高生从1837年起在瑞士发表了一系列主日学讲章,论述但以理的预言,指出但以理书和启示录所揭示的世界历史行将结束。 十九世纪初的北美是充满宗教热情的时代。国外布道的大运动,伴有特别诗歌的帐棚大会,主日学运动,美国圣经公会,都产生于这个时代。当时许多宗教的思想和活动,都是以预言为原动力的。有不少的讲章,小册和书刊宣称当时世界上所发生的事情乃是千年国度的先兆。但以理书和启示录所预言的时期行将结束,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先驱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兴起的。 不过,复临运动还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代。在十六世纪,马丁路德就曾写道:他坚信审判的日子不会迟于三百年以后。而最早的『复临信徒』就是众使徒。保罗曾以极大的盼望展示耶稣再来(帖前4:16)。上述这些信心的话语,其最终依据,就是耶稣自己的应许『我必再来。』(约14:3) § 简史 早在1816年,美国一位浸信会传道人威廉·米勒(William Miller, 1782~1849)开始对复临道理产生兴趣。他常研究《圣经·但以理书》八章十四节:“祂对我说,到二千三日,圣所就必洁净”,认为此《圣经》预言快要应验。1831年,米勒开始游行布道,预言耶稣复临的日期,人应当悔改,但他几次预言基督复临的日子都没有应验。 1846年,一位退休船长贝约瑟(Joseph Bates)讲论该守安息日,称正统基督教会守星期日的就是拜那兽,是有“兽的印记”的人。他们是遵守上帝诫命的“余民教会”。直到1863年,这群守安息日的安息日会信徒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巴特尔克里克(Battle Creek)成立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安息日会总部在1903年迁至首都华盛顿,1989年迁到马里兰州。 § 基本信仰 安息日会的信条在历史上曾发生多次重大变动,也曾出现一些主要分支比如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大卫支派(十大邪教之一)。很难用固定的定义描述该组织。就目前而言,安息日会的信条如下:二十八条基本信仰:(1)《圣经》。(2)三一真神。(3)圣父上帝。(4)圣子上帝。(5)圣灵上帝。(6)创造。(7)人性。(8)善恶之争。(9)基督的生、死与复活。(10)得救经验。(11)在基督里成长(12)教会。(13)余民及其使命。(14)基督身体的合一。(15)浸礼。(16)圣餐礼。(17)圣灵的恩赐与职事。(18)预言的恩赐。(19)上帝的律法。(20)安息日。(21)管家的责任。(22)基督徒的品行。(23)婚姻与家庭。(24)基督在天上圣所的服务。(25)基督复临。(26)死与复活。(27)千禧年及罪的结果。(28)新地。以上的二十八条基本信仰包括许多特殊与独特的教义 - 例如:律法 - 安息日会认为上帝的律法是“包括在十诫之内”,并且还继续有约束力。基督牺牲所成全而钉在十架上的只是摩西颁布的“仪文律法”,不包括十诫。安息日 - 认为第七日安息日(即从星期五日落至星期六日落)为圣日,此教义与传统教派出现分歧。基督第二次来临与末世 - 安息日会有对于末日的独特观点。他们相信到了“患难时期”不久后,耶稣基督必定显然地来临到世上,把圣徒接往天上建立千禧年王朝,地球上则没有生命,荒凉一千年。参看: 安息日会的末世观。死者的状态 - 安息日会相信死亡是不自觉的睡眠,通常称作 “灵魂沉睡说”,而否认灵魂是长生不老。地狱 - 安息日会认为邪恶者不会遭受永恒痛苦之刑罚,而是在地狱的火中被永久消灭。参见:灵魂消灭说。基督与撒但之间的大争执 - 安息日会相信人类有介入基督与撒但之间的大争执。这是个对于罪恶之起源的独特理解观点,这派说法教导说罪恶的来源是由一位天使者(路西法) 在天堂自高自大然而背叛上帝的律法。天堂之圣所 - 安息日会教导说基督升天后,就去服侍天上之圣所,而地上(耶路撒冷)之前的圣所只是天上圣所的影儿。安息日会教导说基督1844年时进入圣所中至圣所部份进行洁净圣所工作,实现了赎罪节所预表的。查案审判 - 这教条断言说声称是基督徒的人从1844年10月22日就开始被评断,而且认为人们必须仔检查那些纪录书本才能判定谁有资格得救恩和永生。参考: 查案审判说。余民 - 安息日会也教导说末日时期必有余民,这些余民是有遵守神的诫命并且也有 “为耶稣作见证”。他们认为这批余民会在所记载的“三位天使之信息”宣布和传扬全世界。预言之灵 - 安息日会称呼怀爱伦著作为“预言之灵”。(参看怀爱伦之语言恩赐)安息日会特别讲清楚和强调《圣经》是真理之来源的决定性,称圣经为“大光”,预言之灵为“小光”。死后审判见解。人死后要受审判,以判定是否配得《圣经》中的“第一次复活”(即信徒的复活)。“第二次的复活”(即不义之人的复活)则要等到基督与圣徒在天上施行统治一千年之后才发生。安息日会仍然遵从犹太教有关不洁动物的饮食规定。事实上,安息日会更大力鼓吹素食疗法,并几乎将饮食和信仰挂钩。很多专家表示,声称食物能够治疗严重的疾病,比如癌症,将会使人耽误病情--医学的方法才是被验证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声称食疗治疗癌症与其说是能帮助人治疗,倒不如说是在害那些病人。 正统基督教会对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评价有几个方面,其中被指为异端的方面包括轻视了罪和审判的严重性、低估了救恩的宝贵、怀爱伦在教会地位问题、以及其自我独尊态度等问题。虽然「安息日会」一再重申:「圣经是上帝所默示的话,是信心和行为唯一完善的基本准则」(安息日会信仰第五条)。并且强调怀爱伦夫人的教训只适用于本身教会,而非适用于其它教会。但是仍不免引起其它教会的疑虑---「安息日会」会不会把怀爱伦的言论放在圣经之上呢?根据一般的观察和研究,确有不少「安息日会」的人士把怀爱伦奉为神明。 §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大卫支派 §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大卫支派(Davidian Seventh-day Adventists)(简称大卫支派),该支派被认为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主要分支,是一个起于1934年的邪教组织,由维克多·豪迪夫(Victor Houteff,或译维克多·胡太佛)创建,后来分裂为不同派别。由保加利亚裔移民维克多·霍特夫于1934年在洛杉矶创立。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大卫支派大肆宣扬世界末日论、禁欲主义,造成恐慌,该教主本人则肆意妄为。1993年美国执法人员围困大卫·考雷什(原名Vernon Howell,1990年改名David Koresh)所领导的其中一派在得克萨斯州韦科镇附近的总部,造成双方共96人在事件中死亡。 § 大卫教派(Branch Davidians)是美国一个极端教派,起于1934年,由保加利亚裔美国人维克多豪迪夫(Victor Houteff)创立,它后来分裂了好几个不同派别。1934 年维克多豪迪夫在美国创立大卫教派,当时名为「牧羊人之杖」(The Shepherd's Rod)。 § 豪迪夫本来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会友,因为宣扬异端而被逐出教会。1935 年豪迪夫在德克萨斯州韦科镇附近设立教派总部,1942年教派改名为「Davidian Seventh-day Adventists」,但它与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并无关连。1981年,大卫考雷什加入了该分支。1988年考雷什取得韦科镇教派本部的控制权后,自称先知,后来又自称基督转世,宣扬 1993年为世界末日,教徒们要和异教徒战斗,牺牲者方可进入天堂。因此严厉控制信众,并开始屯积军火,下令信众接受军事训练。 § 1993年2月28日发生的韦科镇事件,令世人对「大卫教派」有更多认识。当日美国烟酒枪炮及爆裂物管理局人员为调查非法军火,准备搜查韦科镇大卫教派的山庄,受到教派武装人员开火攻击,枪战造成了四名执法人员及六名信众死亡。联邦调查局接手包围山庄,双方对峙五十一日,期间大卫考雷什禁止山庄内的人离开,政府和他展开多次谈判,大卫考雷什先后释放了三十七人。1993年4月19日,联邦调查局发动进攻时,山庄突然起火,八十六名信众(包括大卫考雷什本人)丧生,只有九人生还。该事件被称为「韦科惨桉」。 § 虽然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已经将 Adventists及 Seventh-day Adventists注册成为商标。可是,由于大卫教派之前已为他教会注册;因此这些年来,该会经常被人误会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分支。其中有些人不知居心何在,仍多番以此恶意抹黑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为极端教派、异端、甚至是邪教组织,实在令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感到非常遗憾。 § 韦科镇事件 脱离大卫教派的人宣称考雷什在教内娶了多名妻子,当中甚至有未成年人,另外又虐待儿童及储存大量军火,引起[[执法部门]]的注意。 1993年2月28日,联邦烟酒与军火管理局人员为调查非法军火,准备搜查韦科镇大卫教派的山庄,受到教派武装人员开火攻击, 枪战造成4名执法人员及6名信众死亡。联邦调查局接手包围山庄,双方对峙51日,期间考雷什禁止山庄内的人离开,政府和他展开多次谈判,考雷什先后释放了37人。4月19日联邦调查局发动进攻时,山庄突然起火,86名信众(包括考雷什本人)丧生,只有9人生还。事件又被称为“韦科惨案”。这是自1978年美国“人民圣殿教”集体服毒自杀事件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邪教组织暴力犯罪事件。 § 俄克拉荷马城大爆炸 爆炸后的俄克拉荷马城 1995年4月19日,也就是韦科事件二周年的日子,上午9时,美国俄克拉荷马州首府俄克拉荷马城的美国联邦政府机构大楼发生大爆炸,有200多人被炸死或埋在瓦砾之中。1995年4月21日下午,美国司法部宣布以爆炸案嫌疑犯之名逮捕麦克维。几个小时后,居住在堪萨斯州的特里·尼科尔斯向警方自首。23日,又一名涉嫌与俄城爆炸案有关的犯罪嫌疑人戴维·伊尼戈斯在加利福尼亚州被逮捕。美国政府相信,俄克拉荷马城爆炸案就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大卫支派的余党纪念和报复韦科事件而发动的恐怖袭击。例如麦克维对两年前联邦政府攻打韦科邪教庄园的作法不满,曾经去得克萨斯州在被烧毁的韦科镇的卡 梅尔庄园废墟上滞留,并且“极为气愤”。4月23日,总统克林顿宣布当天为“全国哀悼日”。 § 神学的发展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先驱都坚持以圣经为信仰和教义的唯一依据,不愿发表教义说明和信条。乌利亚史密斯曾在1872年写了一份教义说明,但是,在1888年明尼阿渡利斯以基督为中心的信息所引发的那场争论中,史密斯的说明似乎被遗忘了。以后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年鉴均无教义说明。随着教会的发展,有关本会信仰的问题也多了起来。1930年全球总会要求一个四人委员会起草一份说明。他们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次年的年鉴就附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基本信仰。 这份说明与史密斯的说明相比,对三位一体,基督的位格和工作,恩典和律法的关系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这份说明直到1946年才投票通过作为正式文件,而且须经全球大会方能改动。在1980年全球总会大会上,投票通过了本会第一份正式教义说明。这廿七条基本信仰刊在以后每年的本会年鉴上。 教会过去和现在都存在神学观点的分歧。1888年关于因信称义的争论影响了整个二十世纪。二十世纪初凯洛格与教会的关系引发了有关教会方针的争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关天上圣所的看法在教会中引发了痛苦的争端。九十年代一些地方的教会中传道士和平信徒在解经和敬拜方式上的分歧引起了分裂现象。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接受圣经的预言,视自己为古代以色列人和使徒教会的属灵继承人,并享有由此带来的福惠和特权。在圣经预言的更大范围内,怀爱伦的工作促进圣经预言在现代的推广。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使命是把整部圣经的福音传到天涯海角,向世界各国人民宣扬三位天使的信息(启14:6-12)。遵守第七日的安息日让复临信徒记住六日的创造工作,上帝子民的喜乐,以及永恒大安息的盼望。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强调灵、智、体及社会方面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他们相信称义是与成圣联系在一起的。 [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