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唐白河 |
释义 | § 河流简介 唐白河桥 唐白河,是中国湖北省和河南省的河流,汉江最大的支流,由唐河、白河汇集而成,两河在双沟镇交汇後称作唐白河,在襄樊市区流入汉江,流域面积24215平方公里。该河近年来因上游南阳地区工业发展,造成河水污染严重,有「黑河」之称。 现在水污染已治理,下游崔家营新建水电站,使唐白河水位上升,面积扩大,水质得到很大改善.。 § 河流形态 唐河和白河河流形态特征显著不同。唐河弯多,白河滩多。 唐河上游由东支潘河和西支东赵河组成。潘河河长40余公里,流域面积610余平方公里;东赵河河长70余公里,流域面积约400平方公里。二河在社旗县城南合流后称唐河。唐河干流全长230余公里,流域面积8390余平方公里。自社旗南流至唐河县源潭镇,左岸有陌陂河、沘河和泌阳河入汇,继续南流至唐河县城北,右岸有桐河汇入,南流至大方庄北,左岸有三夹河汇入,南流至上屯镇,左岸有清水河入汇,继续南流至唐河县郭滩乡田湾,右岸有绵延河入汇,至任桥又有涧河入汇;至后常寨和乔弯,左岸先后有廖阳河、礓石河入汇,至石台寺入湖北省襄阳县南流至双沟镇西南的龚家咀与白河汇合。 唐河弯多岸陡,水深一般8~12米,河段特征逐段不同。社旗至源潭,河长约45公里,平均坡降0.5~0.3‰,河宽60~200米,水深8~10米;源潭至下湾三夹河口,河长近20公里,平均坡降0.37~0.29‰,河宽180~300米,水深8~10米;下湾至郭滩,河长约39公里,平均坡降0.25~0.20‰,河宽250~600米,水深6~9米;郭滩至鄢埠口,河长约38公里,平均坡降0.28~0.18‰,河面宽120~250米,水深8~12米。下湾以下两岸均有堤防,左右堤距在800米以上。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安全下泄量6000立方米/秒。唐河的河床质均为细沙。 白河发源于嵩县攻离山,东南流经南召县余坪有松河在右岸入汇,在南召周湾村左岸有黄鸭河、右岸有灌河入汇。继续南流左岸有留山河和鸭河,均汇入鸭河口水库(水库建在鸭河入白河汇口处,于1965年建成)。再南流至蒲山北,右岸有泗水河汇入,至南阳新店,右岸有白跳河汇入,经独山东绕南阳市东南,梅溪河汇三里河后入白河南流,右岸有潦河在三河寨汇入白河左岸南阳县有上溧河汇入,南流到新野县湍河口,右岸有湍河汇入,至新野县刁河堂,右岸有刁河汇入,至九姑庄,左岸有下溧河汇入,南流至翟湾进入湖北省境,在龚家咀与唐河汇合后称唐白河。继续西南流于襄阳唐家店有滚河自东来会,至襄阳市汇入汉江。 白河滩地系淤沙堆积,河床多变,主流摆动较为频繁。河流全长约320余公里,流域面积12224平方公里。干流平均坡降0.48‰,鸭河口—南阳,河长约47公里,平均坡降为0.66‰,河宽1~2公里,水深3~5米;南阳—潦河口,河长约51公里,平均坡降0.58‰~0.50‰,水深4.5~6米,河宽1公里左右;潦河口—湍河口,河长约19公里,坡降0.3‰,河宽0.4~0.8公里,水深4~9米;湍河口—刁河口,河长约18公里,河宽0.5~1.0公里,水深8~11米,平均坡降0.33‰~0.30‰。白河自南阳县白湾至湖北省境,两岸均修有堤防。据记载,历史上白河曾发生5次改道性变迁。 § 水文特征 唐白河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820余毫米,为长江中下游的降水低值区。南阳盆地在800毫米以下,东北部伏牛山可达1000毫米以上。汛期6~9月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其中暴雨比重大,年际变化也大,变差系数在0.3左右。因而常发生暴雨洪水灾害。如1963年,南阳年降水量达990毫米,24小时暴雨量155.4毫米,三天暴雨量365.9毫米。1964年唐白河区年降水量达1226.9毫米,为多年平均值的145%。1965年7月9日,唐河流域普降暴雨,暴雨中心唐河祁仪,24小时暴雨达418毫米,最大72小时雨量570毫米。1975年8月4~8日,全流域普降暴雨,东部尤甚,南召县雨量440毫米、方城县1090毫米、泌阳县1000毫米。方城杨集站5~8日三天降雨1048.8毫米,8月7日一天降雨796.3毫米,为历史罕见,灾情严重。 唐白河多年平均径流深约200毫米,上游山区较大可达300多毫米,盆地中心较小在200毫米以下。如湍河(后会)330毫米、刁河(半店)183毫米、白河(鸭河口)383毫米、唐河(社旗)250毫米、三夹河(平氏)352毫米。白河(鸭河口—新甸铺区间)173毫米。 唐白河水旱灾害频繁,洪枯水倍比悬殊,枯水时甚至可以断流。据调查洪水唐河(郭滩)最大流量(1975年8月)为13400立方米/秒,白河(南阳)1919年6月最大流量9000立方米/秒,湍河(急滩)1954年8月2790立方米/秒,湍河(后会)2380立方米/秒。 唐白河流域是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年输沙模数为500~1000吨/平方公里,特别是上游山丘区输沙量要更大些。据南召白土岗水文站调查,1975年8月一场暴雨输沙量达36.6万吨,占该年总输沙量的67.9%。 根据1957~1996年资料统计,唐河(郭滩站)多年平均含沙量2.301千克/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388.8万吨;白河新店铺站多年平均含沙量1.191千克/立方米,多年平均年输沙量278.3万吨。其中滚河(张集站)多年平均含沙量1.43千克/立方米,年输沙量72.5万吨。 各地年水面蒸发量多年平均约为890~1250毫米,山区较小,平原较大,夏季6~9月蒸发量占全年的50%左右。 § 开发条件 唐白河干流水能理论蕴藏量约7.56万千瓦,可能开发装机容量约2.76万千瓦。支流唐河水能理论蕴藏量约2.2万千瓦,可能开发装机容量约0.23万千瓦,加上其他支流,唐白河水能理论蕴藏量共约28万千瓦,可能开发装机容量约7万千瓦。 唐白河流域,耕地多,人口较密,水利开发重点为农业灌溉。现已完成鸭河口灌区,实灌面积134万亩;引丹灌区实灌面积216万亩(其中河南96万亩,湖北120万亩)。 流域内交通方便,焦枝铁路纵贯南北,许(昌)南(阳)轻轨铁路连通东北,公路四通八达。 流域内的南阳石桥至方城县曾有宋朝(公元978年)开挖的运河工程—始皇沟遗址。与现在的“南水北调”中线方案走向基本一致。一千多年前古人已作了南北通航工程的重要尝试,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唐白河航运历史悠久,东周时期即为楚国水运干线,至宋代仍为漕运线,民国时唐河通航至社旗镇,白河通航至南召皇冈,建国后唐白河航运维持5~100吨船舶通航里程约170公里。 § 唐白河历史 有谚曰:“唐河弯,白河滩”——白河沙滩大,唐河转弯多。河水清澈,两岸树木茂盛,风景不错。 唐白河的传说 古老的唐白河流域,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有一对非常美丽的姊妹,分别嫁给了姓唐、姓白的两位英俊少年。出于精忠报国的目的,少年一起从军,从此再没有回家。家中美丽善良的妻子,热切期盼出征的郎君早日归来,日夜相思,暗自流泪。她们的泪水慢慢流成了河,一条叫唐河,一条叫白河。姐妹俩感情深,心意相通,使得河流最终交汇于一处,这就是唐白河。 唐白河传承了姊妹花的美丽,蜿蜒的河床好像她们美丽的身姿,绵延的芦苇犹如飘逸的秀发,清清的河水宛如明净的容颜。唐白河是母亲河,她用乳汁般甘甜的河水,哺育了沿河儿女,她用慈爱的心给人们以无尽的快乐。如今她撩开迷人的面纱,向人们展示她的真诚。我时常从她的身边走过,任清凉的河风吹动衣衫,清清的河水洗去满身的疲惫。美丽、宁静、多情的唐白河,一如她的过去从我心上流过。 两汉时期的唐白河水利 南阳市唐白河流域大部分为侵蚀、冲积平原,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气候温和湿润,适于农作物生长。唐白河水系自西、北部伏牛山区和东部桐柏山地东南、西南呈扇状分布于南阳盆地,南汇襄樊注入汉江。区域内水资源比较丰沛,素有灌溉之利。《周礼·职方氏》述九州泽薮、川、浸等水利资源,称豫州“其浸波溠”。 溠是沘水,即古淯水,今唐白河,先秦时期即为古灌区,陂塘水利早有记载 两汉时期是唐白河流域水利大发展时期。在此之前的秦代,由于秦王朝连年征伐战争、连续不断的人口迁徙、繁重的劳役和租税,给社会经济,特别是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为了缓解农村劳动力缺乏的矛盾,西汉初期推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产生了明显的作用。但是唐白河水利的真正大发展是从西汉后期开始的,这得力于被誉为“召父”的南阳太守召信臣。 汉武帝以后政府财务衰落,水利事业渐归沉滞,仅在地方官倡议下偶见实施。召信臣迁南阳太守,以为民多背本趋末,便大力推行“劝民农桑,去末归本”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史称“信臣为人勤力有方略,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他施政不只限于教化,且身体力行,“躬劝耕农,出入阡陌,止舍离乡亭,稀有安居时”。而对“好游敖,不以田作为事”的府县吏家子弟则“辄斥罢之,甚者案其不法”。在他郡治期间,“其行大化,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归之,户口增倍”,“郡以殷富”。 召信臣深知水利的重要,他外出巡察时,特别注意各地的地势、山泉的大小、河流的走向、塘堰的分布,并绘制成一幅水利施工图,然后组织民工逐年按图兴修引水渠堰。几年中,“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以广溉灌,岁岁增加,多至三万顷”,初步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效益显著的南阳灌区。明嘉靖《南阳府志》载,召信臣主持兴建的工程有今南阳市宛城区境内的召渠、马渡堰、上石堰、玉池堰;唐河县境内的黑龙堰、白马堰、豆城堰;新野县境内的沙堰;邓州市境内的六门堰、钳卢陂、下默河堰、三朗堰等。其中以六门堰、钳卢陂和召渠最为著名。六门堰是一座灌溉枢纽工程,在湍河上修拦河堰,周围筑堤,引水灌田。六门堰的一条干渠全长50多公里,下设许多支渠。工程建成后,灌区效益面积曾达到40多万亩。六门堰的兴利史长达1600多年,和都江堰、漳水十二渠一起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灌区。钳卢陂是六门堰下结二十九堰中最大的一处蓄水工程,占地6.3平方公里,约可蓄水1300万立方米,相当于现在的一座中型水库。召渠是以召信臣名字命名的人工开挖的灌溉系统,它是在白河上筑坝引水,干渠长80公里,支渠纵横交错,效益面积曾达到200多万亩。 召信臣大力推广灌溉,不仅重兴修,而且重管理。西汉元成哀平之际,土地兼并已趋剧烈。召信臣为防豪强侵占,制定了合理调配灌溉用水的制度。他命令各地乡官在渠道旁、田界边树立一道道石碑,刻上“均水约束”,对水利工程设施的保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减少了水事纷争。召信臣在南阳大兴水利奠定了日后区域内农业发展的基础。自此,唐白河流域成为两汉时期兴起的一个农业经济大区。 西汉兴于汉中,东汉兴于南阳。刘秀以南阳豪强集团为骨干,建立起东汉王朝,封臣用人,首推南阳。东汉初期,刘秀采取了一系列向农民让步、发展生产的经济政策。南阳作为帝王之乡,迅速从战乱和灾荒中恢复起来。建武七年(公元31年),杜诗任南阳太守。“南阳帝乡多近亲”,豪强云聚,杜诗“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他在总结以往治水经验的基础上,以前任治水地方官为榜样,组织民工,修治陂池,广拓土田,对西汉召信臣时所筑的陂、堰、坎、渠、池加以修复和发展。结果,郡内陂泽棋布,田间沟渠纵横,堤埂相连,就是无雨也不缺水,无论水田、旱田均不受旱涝影响,各种庄稼、瓜果可以随季节而成熟,南阳郡也因其利而富裕。 除了治水兴利的功绩外,杜诗还在总结冶铸工匠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供冶铸农具用的“水排”。《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南阳从先秦时期就曾是闻名遐迩的冶铁城市,汉武帝为了统营冶铁业,在全国设立了四十八处铁官,南阳即是其中的一处。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各地对农具的需求量增大,一时间各类农器供不应求。原来冶铁主要靠人力或马拉鼓风,费力费时,效率比较低。杜诗发明的水排实际上是利用水力作原动力的冶铁鼓风机械。水流冲动圆轮运转,通过杠杆带动鼓风机向冶铁炉吹送空气。水排的出现,提高了冶铁业的生产功效,在水利利用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水排在中国的应用比欧洲类似的机械装置要早1200多年。 经召信臣和杜诗的着力兴治,东汉时期南阳唐白河流域已成为陂池均布、堤埂相连的鱼米之乡。南阳经济进一步繁盛,郡治宛市号称南都,与洛阳并列为东汉两个最大的中心城市。东汉中期张衡作《南都赋》,盛赞南阳水利:“于其陂泽,则有钳卢、玉池、赭阳、东陂,贮水渟洿,亘望天涯。”“其水则开窦洒流,浸彼稻田,沟浍脉连,堤塍相君(加车字旁)”。在文学家的笔下,南阳唐白河流域被描述成“朝云不兴,而潢潦独臻。决渫则朠,为溉为陆。冬余(加禾字旁)夏爵(加禾字旁),随时代熟”的旱涝保收区。鲍德任南阳太守时(约在永平、建初年间),“时岁多荒灾,唯南阳丰穰”,南阳唐白河水利之发达由此可见一斑。[1] 宋代唐白河的两次“南水北调” 我国人民很早就注意对水资源的运用,开发河道兴水利而除水患,大运河和都江堰就是成功的例子。当今我国的南水北调更是举世瞩目,而早在我国宋代就有过两次南水北调的实践,这就是北宋初年的开发唐白河回水入蔡河,通过汉水转运两湖米粮入汴京(开封)的水利工程。对此,《宋史·河渠志》有较详细的记载。 唐白河流域在宋代属京西南路的管辖范围,该河古称氵育水,宋代称为白河,现叫唐白河,发源于伏牛山区,向南经南阳、新野县、襄阳县在樊城汇入汉水,是汉水流域的重要支流之一。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正月,西京转运使程能向朝廷建议,在唐白河上游的下向口(今宛城石桥镇附近)构筑堰塘,使唐白河水回流向东入石塘、沙河,再由沙河入蔡河,经汉水、唐白河漕运湖南湘潭、湖北荆襄之粮米直达京师开封。 此前北方所需粮米,必须由南方产地经长江入运河再转入黄河后方可抵京师及西京(洛阳),水程遥远,运价自然昂贵,且黄河风急浪高,风险颇大。若能开辟唐白河漕路,自然是一条经济实用的捷径。程能的这个建议很快得到了朝廷的批准,下诏征发京西南路的唐、邓二州和京西北路的汝、郑、陈、蔡、颖、许六州共八州丁夫军兵计数万人参加工程施工。 这项工程在当时可谓雄心勃勃。开工以后,数万军兵民夫由南阳的下向口起,劈山填谷,历经博望、赵河、清河,共百余里,经一个多月的苦干,工程抵达方城山。古方城山是伏牛山脉东麓的边缘山区,地势较高,唐白河之回水不能到达通流,程能又上书朝廷请求增加人夫,加大方城山的施工力度和规模,终于使唐白河回水到达方城山并越山而过,但所通水量有限,无法通行漕运船只。工程还没有彻底结束,就赶上雨季来临,伏牛山区山洪暴发,白河水冲毁下向新筑的石塘,新开挖的河道工程结果没有成功,最后渐渐全部湮废了。 又过了十年,即北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供奉官闫文逊、苗忠又建议南水北调。朝廷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征发民夫治理荆南的漕河,实现了该漕路与汉江水路的连接,可以通过载重量为二百斛的船只,商旅往来颇为便利。但是,这一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开唐白河回水以通襄、汉水路至京师开封的工程,却最终没能成功。 宋代两次在唐白河的南水北调工程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它反映了我国很早就产生了南水北调、开发利用水资源搞活经济流通的思想。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次南水北调工程实践的路线,其重要的一段线路南阳下向口至方城正与我们今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一段基本吻合,另一段与汉江补水工程也基本一致。前人的实践给后人提供了依据,也说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经济建设前进的动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