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圣若瑟教堂 |
释义 | § 北京 圣若瑟教堂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京师大地震时塌毁。次年重建,由利博明修士(F.Maggi)设计,在后堂内保存有多幅意大利传教士朗世宁绘制的圣像。嘉庆十二年(1807年),教会遭清洗时,因教士夜晚搬运珍贵存书,不慎引起大火,东堂被废。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清廷被迫归还东堂时,建筑已全毁,暂修数间平房作教友祈祷公所。光绪十年(1884年)经田类思主教向国外募捐款,重建罗马式大教堂,平面为拉丁十字式,外观宏伟。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东堂被义和团焚毁,三十年(1904年),法国和爱尔兰两国利用“赔款”重建教堂。 建筑布局 东堂用地在柏树胡同与甘雨(乾鱼)胡同之间,面积约1.18公顷。由西面王府井大街院门拾步而上,进入前院,教堂位于距大门55米处的青石台基上,建筑坐东朝西,符合天主教堂的型制规定,面阔24米,东西总长约64米,门前有宽大的平台。西立面由三部分垂直体量组成,有两条水平腰线将其连为整体。底部三个半圆券式大门洞,形成大门廊,廊后为三个大门。中央大门上部,为十字形圆窗,两侧各有一半圆券式双联长窗。立面用组合式壁柱作垂直划分,为罗马柱式,每层基座、柱础、柱身、柱头及檐部齐全。正立面柱头为变形的爱奥尼式,但其他立面的壁柱为罗马塔司干式。西立面三个塔体之顶为双重鼓座,覆以肋形穹隆顶,其上各有带小穹顶的采光亭,亭上为十字架。整个立面是文艺复兴与巴罗克风格的结合,既雄伟又注重曲折变化。立面檐口高约13米,屋顶高约18米,中部穹顶高约25米,十字架顶高约27.2米。 教堂平面为巴西利卡式,直径0.65米的18根圆柱将教堂内部分为中厅与侧廊。柱间距4.2米,柱头及檐部之上立拱券。其上再覆以木屋架的坡顶。西部大门上有唱经楼。东部祭坛后有向外凸出的小圣经堂及两侧的更衣所,形成十字形。侧墙壁柱间开拱顶窄长窗,南、北墙西部,开有侧门通至室外。教堂外立面为灰砖清水墙体,基座、檐部等处重点使用青石。墙面砌工考究,在总体为西方古典造型基础上,融入中国传统纹样。大门正面石柱上,有楹联为“庇民大德包中外,尚文宏勋冠古今”,横额为“惠我东方”。 院内堂北原有惠我女校,堂南、堂西有教室。东有一院,内有花池、平房与楼房,为神父住处。堂东有一大空地为学校操场。该堂在1980年曾进行维修。原教会学校改为王府井小学。在2000年3月至9月的王府井商业街改造工程中,教堂周围的平房及院墙全部拆掉,对教堂作了整体维修,使东堂的建筑体形得以充分完整地展现,成为王府井商业街中具有特色的室外休息空间和景观。教堂南侧的附属建筑为西式小楼式样,后移建至教堂东侧;院门因超出规划红线较多,且年代久远及风化损毁严重,拆除后移4米,独立于堂前广场前部,成为广场雕塑性标志。 § 澳门 圣若瑟敎堂位于澳门风顺堂上街。与圣若瑟修院合称三巴仔或小三巴。敎堂由意大利天主敎耶稣会传敎士于1746年(清乾隆十一年)兴建,1758年落成,1903年年重修,1953年由罗若望(何塞德长生菜,1890〜1958)主敎策划再行修葺,始成今日规模。堂内供耶稣圣心圣像,圣若瑟像,木雕无原罪圣母像等,堂壁上有坟石七块,内藏耶稣会名人骨骸。由于天主敎曾发生改革运动,该堂于1762年至1784年间,被迫停止活动20多年。后来葡方下令将该敎堂交由葡国神父接管,直至1893年,才重新起用耶稣会神父。至1910年,由于葡萄牙推翻帝制,该堂又再次为葡萄牙天主敎会管理,来自意大利的耶稣会敎士皆被驱逐。敎堂属古代的依巴仑式建筑,与1567年意大利设计师域诺拉在罗马设计的耶稣敎堂相似,亦是澳门最宏伟的敎堂之一。[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