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吴三桂
释义

§ 简介

吴三桂

吴三桂(1612年—1678年),字长伯。汉族,明末清初辽东锦州人,祖籍江苏高邮市界首镇六安村,身高约合现今1.73米,武举出身,锦州总兵吴襄子,以战功及父荫授都指挥。明天启末年曾带二十余名家丁救其父于四万满洲人之中,孝勇之举遍闻天下,有“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美誉。曾在北京短暂逗留,遍识名公巨卿及文人雅士,吴伟业称其为“白皙通侯最少年”。

§ 人物经历

吴三桂

1612年出生明天启末年,带二十余名家丁救其父于四万满洲人之中,孝勇之举遍闻天下,有“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美誉崇祯四年(1631年)八月,任辽东总兵官,镇守山海关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初,崇祯帝飞檄加封他为平西伯。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二十二日,山海关之战中大败李自成,受清(此时已降清)封平西王。

清顺治十四年(1657),会同清军多尼等进攻南明云贵等地

清顺治十六年(1659),镇守云南,引兵入缅,迫缅王交出南明永历帝。

清康熙元年(1662),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同年,清廷晋封吴三桂为平西亲王,兼辖贵州省,永镇云贵。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闻讯后叛清。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联合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及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等以反清复明为号召起兵反清,挥军入桂、川、湘、闽、粤诸省,战乱波及赣、陕、甘等省,史称三藩之乱。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同年秋在长沙病死。

清军平定云南后,被掘坟折骨。[1]

§ 坎坷生平

吴三桂

吴三桂(1612年—1678年),字长伯。明末清初辽东人,祖籍江苏高邮身高约合现今1.73米。武举出身,锦州总兵吴襄子,以战功及父荫授都指挥。明天启末年曾带二十余名家丁救其父于四万满洲人之中,孝勇之举遍闻天下,有“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美誉。曾在北京短暂逗留,遍识名公巨卿及文人雅士,吴伟业称其为“白皙通候最少年”。崇祯四年(1631)八月,皇太极发动「大凌河之役」,吴襄在赴援时逃亡,导致全军覆灭,祖大寿降清,孙承宗罢去,吴襄下狱,乃擢吴三桂为辽东总兵官,镇守山海关。史载吴三桂部“胆勇倍奋,士气益鼓”,是明末最后一支有战力的铁骑部队。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定,逼近北京 ,崇祯帝飞檄加封他为平西伯,令其放弃宁远(今辽宁兴城)入卫京师,起用吴襄提督京营。吴三桂奉旨入援京师,十六日抵山海关,一路上“迁延不急行,简阅步骑”,二十日抵达河北丰润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进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景山(煤山),北京失陷,吴三桂撤兵退保山海关。李自成后曾多次招他归降,吴三桂再三犹豫,因其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掠去,其父也被拘押“拷掠甚酷”,大怒。遂上书清睿亲王多尔衮 ,请清兵入关灭贼。李自成闻知此讯,4月13日,亲率大军十万号称二十万,奔赴山海关攻讨吴三桂。22日山海关之战,吴军初败,吴三桂求救于清摄政王多尔衮,清兵入关。吴三桂与清军在一片石战役中联合大败李自成,受清封平西王。

不久,吴三桂又为清军先锋,追击李自成,并平灭陕西等地的流寇余部,并灭四川军阀张献忠,结束了其在四川建立的暴虐政权。清顺治十四年(1657),会同清军多尼等进攻南明云贵等地区。十六年,清廷命他镇守云南,引兵入缅,迫缅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1662),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同年,清廷晋封吴三桂为平西亲王,兼辖贵州省,永镇云贵。与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子尚之信相呼应,成为拥兵自重的三藩。

顺治十七年,朝廷以赋税不足,令吴三桂裁减兵员。吴三桂将绿营及投诚兵从六万人减至二万四千人,汰弱存强,留下的全是精锐之师。清廷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闻讯后叛清。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联合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及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等以反清复明为号召起兵反清,挥军入桂、川、湘、闽、粤诸省,战乱波及赣、陕、甘等省,史称三藩之乱,早期势如破竹,吴三桂也完全有能力一股着气打到北京去,但是他没有过长江,而是选择了称帝,致使顺治有时间组织力量来镇压。清政府调重兵全力镇压叛乱,逐渐扭转了战局,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其本人也开始蓄发,改穿明朝衣冠。同年秋在长沙病死 。其孙吴世璠 继位 ,退据云南 。康熙二十年(1681年)昆明被围,吴世璠自杀,余众出降。吴三桂的子孙后代被彻底杀光。包括襁褓中的婴儿。《清史稿》有吴三桂本传。

本是大周皇帝的天子命,却为大清朝打下半壁江山的人,敢为爱情失去江山的人,使一代枭雄李自成命丧其手的人。诸多的悲剧与无奈造就了他色彩鲜明、复杂多变的人生性格:既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真情实感;又有爱江山甚于爱美人的残暴与贪婪;他反复无常,言而无信,仕明叛明,联闯破闯,降清反清……人生之善与恶,无一不在他身上迸发……然而,作为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之一,吴三桂在明末清初的历史舞台上却又是关键的筹码。曾左右了当时的历史走向。因此,后人对其评价多是毁誉参半、亦扬亦抑的。很难勾勒出他本身的性格及其演绎出的那些光怪陆离、令人目不暇接的人生变故。

§ 相遇陈圆圆

有一年,吴三桂随祖父到苏州采购绸缎,闲暇时与苏州好友周仝游览太湖。二人正在茶馆品茶,忽见隔岸游艇上有一位妙龄女子翩翩起舞,歌声优美动听,吴三桂不觉怦然心动。他问周仝:“这是何方女子,声色超群,令人倾倒?”周仝道:“你有所不知,她叫陈圆圆,是苏州艺美戏班子的当红歌妓,名震江南。”

吴三桂与周仝分别后,心神不定,脑海里总浮现陈圆圆的身影。他无心经商,常借故“与同窗好友相会”,实则跟随艺美班观看演出,以目睹陈圆圆的芳容。陈圆圆每次出场演出,总看见前排座位上有一位英俊青年,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使她六神无主。她偷偷观看这位青年,仪表堂堂,文质彬彬,从他的衣着打扮看来不像普通人家子弟。后来听老板说,这青年姓吴,叫吴三桂,是将门子弟。陈圆圆每次演出,只要看见吴三桂,便心不由己地暗送秋波。

一日,陈圆圆缷妆后回家,忽听背后人叫,回头看时却是吴三桂,她喜出望外,于是放慢了脚步。吴三桂紧走几步,赶上陈圆圆,约她“春来茶馆”叙话。二人来到茶馆就坐,先客套了一番,要了壶茉莉花茶,边品茶边聊天,互诉爱慕之情。二人难分难舍,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吴三桂说:“我一定要把你赎出来,娶你为妻,永不分离。”陈圆圆说:“我出身贫贱,不配当你的妻子,只要你对我好,能在身边伺候你我就心满意足了。”于是二人海誓山盟,私定终生,只等吴三桂父亲应允,再明媒正娶,接陈圆圆进入吴家大门。

谁知风云突变。正当吴三桂与陈圆圆“情切切,意绵绵”之时,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从北京给他发来急书,让他立即动身来北京参加武举考试。吴三桂父命难违,只好忍痛与陈圆圆分别,留下无限遗憾。

吴三桂赴京应试那年,只有16、7岁,他英俊潇洒,武功高强,一举考中武举人。

吴三桂中举后,除习武练功外,常阅读《孙子兵法》和诸子百家著作,对史书也是爱不释手。《汉记》中的“仕官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是他的座右铭。立誓要做朝廷身边的大官,娶阴丽华那样的大美人为妻。 吴三桂文武双全,仕途一帆风顺,很快当上了宁远总兵,拥有精兵2万、吴家军3千,成为东北的劲旅。吴三桂当了总兵后,实现了第一个愿望,可是娇妻在那里?他日夜思念陈圆圆。自从苏州一别,陈圆圆杳无音信。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圆圆仍在苏州当歌妓,生活非常凄苦,于是他派亲信吴勇携黄金500两,去苏州赎陈圆圆。

吴勇到达苏州后,找到艺美戏班。李老板对他说:“自从吴将军离开苏州后,陈圆圆茶饭不思,大病一场。病愈后她无心演出,每日在家吟诗作画,弹琴歌舞,专等吴将军前来迎娶她。”李老板停了一会接着说:“有一天,田妃之父母田畹到苏州巡视,他得知陈圆圆的下落,用重金将陈圆圆买走。田畹,什么人物?我们惹不起呀!唉,吴将军要是早来一步就好了!”李老板两手一摊,摆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崇祯最宠爱的田妃暴病身亡后,田畹失去了依靠,他早就有心买个美女献给崇祯皇帝,以巩固自己在后宫的地位。他听说苏州的陈圆圆歌舞超群,貌美无比,便专程来苏州用千两黄金买下陈圆圆,将她送给崇祯。当时崇祯皇帝内外交困,无意女色,便将陈圆圆退回田府,田畹就把陈圆圆藏于府中,从此她与外界断绝来往。

吴勇回到山海关,把陈圆圆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吴三桂。吴三桂听了,搥胸跺脚地说“都怪我,只顾打仗,把接圆圆的事放在脑后,现在说啥也晚了!”吴勇安慰他说:“将军也用不着着急,既然知道了陈圆圆的下落,就不愁找到她,那时再想法把她接回吴府好了。”吴三桂只好作罢。

吴三桂一时无了牵挂,作战更加勇敢,屡建功勋。清兵掳掠京畿时,吴三桂堵截,战功卓著,受到皇帝赐宴,并赏上方宝剑。吴三桂在北京逗留期间,千方百计地想见陈圆圆,只是没有机会。

田畹将陈圆圆藏在田府,百般呵斥,给她穿金戴银,珍馐美味,由8名侍女伺候,所须之物应有尽有,可是陈圆圆总是郁闷不乐。后来田畹得知陈圆圆与吴三桂有染,至今二人仍相互爱慕。为了找靠山,田畹决定忍痛割爱,把陈圆圆送给吴三桂。田畹得知吴三桂在京接受御宴,便借机宴请吴三桂。酒席间田畹请陈圆圆献舞陪酒。吴三桂见到陈圆圆,百感交集,泪流满面。陈圆圆见了吴三桂,恍恍惚惚以为在梦中,当场晕倒,侍女赶紧将她扶起,送她到室内休息。这时田畹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当场将陈圆圆赠予吴三桂,并选择良辰吉日令二人完婚。正当吴三桂与陈圆圆如糖似蜜,如胶似漆难分难舍之时,忽然传来信息,清兵入侵宁远边关吃紧,崇祯皇帝急催吴三桂回山海关御敌。吴三桂只好将陈圆圆送往吴府,然后再一次忍痛与陈圆圆离别。 李自成农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攻陷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缢。李自成随即派要员携白银万两、黄金千两、锦缎千匹前往山海关招降吴三桂,并封吴三桂为侯。

吴三桂见了来使,深思良久。降清即汉奸,必落万世骂名;归顺李自成,虽说对皇帝不忠,但明朝已亡,还是归降李自成,共御外辱为上策。正在这时,吴三桂派往北京的密探回来了。他把探子叫到密室,询问北京城里的情况。密探说:“吴府被刘宗敏抄了!”吴三桂说:“这不要紧,我回去后,他们自然会归还我。”吴三桂又问:“老太爷如何?”探子说:“老太爷被刘宗敏抓起来了!”吴三桂说:“这也不要紧,我回去后,他一定会放出来的。”接着他又追问了一句:“夫人陈圆圆怎么样?”密探哭丧着脸半天才说出:“大事不好,陈夫人被刘宗敏霸占了!”

吴三桂一听,二目圆睁,怒发冲冠,拔剑斩去案角,仰天大叫:“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人耶!不灭李贼,不杀刘宗敏,我誓不为人!”吴三桂咬牙切齿,一不做二不休,立斩来使,投降清廷,引清兵入关,很快攻下北京,将李自成农民军赶出北京城。

吴三桂率兵追杀李自成至降州,忽听部将在北京找到陈圆圆,并护送她来降州。吴三桂派兵列队30里,自己骑着高头大马披红戴花,亲自前去迎接。降州大街上旌旗招展,锣鼓喧天,唢呐欢唱,鞭炮噼里啪啦地响,整个降州沉浸在欢乐之中。当吴三桂见到陈圆圆,只见她发鬓不整,面容憔悴,不觉潸然泪下。吴三桂拉着陈圆圆的手,泣不成声地说:“圆圆,不是做梦吧?想不到今生今世我还能见到你。”陈圆圆看见吴三桂已经削发,知他降清,已不是大明将军,心中百感交集,她说:“你现在已不是大明山海关总兵,而是满清的平西王了!”吴三桂一脸无奈,低声说:“我这也是没办法,为了你才出此下策呀!”随后,吴三桂将陈圆圆护送到吴府。

吴三桂把陈圆圆接到家,大摆宴席,为陈圆圆接风洗尘。他把陈圆圆安顿停当后对她说:“我军务在身,不能在家久留,我要继续追击李自成。”陈圆圆对吴三桂说:“李自成待我彬彬有礼,照顾周全,望将军手下留情。”于是,陈圆圆一五一十地道出李自成对她的礼遇。

李自成进京后,得知刘宗敏从吴府中抢走陈圆圆,心中非常愤怒,又感到不安。他怕此事惹恼了吴三桂,“招降”会毁于一旦。他立即派高夫人去见刘宗敏,望他不要胡来。高夫人见过刘宗敏,婉转地对他说:“自成听说陈圆圆声色艺冠绝天下,欲请她宫中表演歌舞,不知将军意下如何?”刘宗敏就是一百个不愿意,他也不敢得罪李自成,驳高夫人的面子,于是答应道:“请陈圆圆进宫。”就这样,陈圆圆来到李自成身边。

李自成见了陈圆圆非常惊愕,心想:“天下竟有这样的美人!”但他不敢有非分之想,先用好言好语安抚陈圆圆,并答应吴将军进京时定使他们团圆,然后挑选10名宫女照顾陈圆圆的起居饮食,从此把陈圆圆保护起来。

一日,李自成去后宫看望陈圆圆,见面后他对陈圆圆说:“听说你的歌声优美动听,能否为朕唱一曲?”

陈圆圆清了清嗓子,唱了一首昆曲。李自成听了,大呼“不好!”原来他是陕西米脂人,听不懂江南话,于是他让陈圆圆改唱秦腔。陈圆圆唱的秦腔,字正腔圆,声音嘹亮,李自成

听了眉开眼笑,拍案叫绝。李自成又叫宫中歌女改唱西调,自己也鼓掌随唱,陈圆圆闻声翩翩起舞。李自成陶醉在歌舞声色之中,面带微笑,亲切地问陈圆圆说:“这个曲调好不好听?”陈圆圆为讨李自成欢心,随口答道:“此曲只应天上有,非南鄙之人所能及。”李自成听了哈哈大笑,他拉着陈圆圆的手说:“你真会说话!”从此陈圆圆被奉为上宾。

不久,李自成得知吴三桂在山海关“杀来使,降清廷,引清兵入关”,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他欲杀陈圆圆,以解心头之恨。陈圆圆不动声色,大义凛然地说:“妾听说吴将军只所以拒降大王而归顺清廷,完全是因妾身被刘宗敏所辱,以致叛国投敌。大王杀我,我命不足惜,只怕吴将军誓与大王血战到底,对大王反而不利,还望大王三思而后行。”

李自成听了陈圆圆的话觉得有理,便将陈圆圆留在皇宫,派人保护,自己与刘宗敏率兵40余万攻打山海关。

李自成败退到北京后,欲带陈圆圆一同撤退。陈圆圆非常机敏,她对李自成说:“妾身既事大王,岂敢再有三心二意。妾若同大王一块西行,吴将军必然穷追不舍。大王若将妾留在京城,我将大王对我的知遇之恩告诉吴将军,劝他不要追赶,大王也可以安全西撤。大王对我的大恩大德,妾将永生不忘。 李自成听了陈圆圆的话,凝思良久,觉得她的话全是肺腑之言,于是将陈圆圆留在京城。

吴三桂听了陈圆圆的一番话,心有所动,不想再去追杀李自成,与陈圆圆一起共享荣华富贵。可是转念一想,觉得有所不妥。他对陈圆圆说:“我也想给李自成留一条生路,不过清廷圣旨难违,服从命令乃是军人的天职,望夫人谅解。”第二天,吴三桂率兵继续追杀李自成的农民军。

吴三桂击败李自成,有功于大清王朝,被顺治皇帝封为亲王。其妻张氏被封为福晋,令其子吴应熊赴京供职,还把清太宗(皇太极)的十四女和硕公主许配他为妻,命吴三桂镇守云南。此时吴三桂权倾朝野,富甲天下。

当了云南王的吴三桂非常宠爱陈圆圆,欲废掉张氏,立陈圆圆为“正妃”。陈圆圆深知自己由歌妓而贵为藩王姬非常满足,再也没有非分之想。她婉言谢绝吴三桂的美意,并语重心长地说:“妾以章台陋质,谬污琼寝。始于一顾之恩,继以千金之聘。流离契阔,幸得残驱。获与奉匜之役,珠服玉馔,依享殊荣,分已过矣。今我王析珪祚上,威镇南天,正宜续鸾戚里,谐凤侯门,上则立体朝廷,下则重型裨属,稽之大典,斯曰德齐。若欲蒂弱絮于绣。培轻尘于玉几,既蹈非耦之嫌,必贻无仪之刺,是重妾之罪也!其何敢承命。”

陈圆圆深谙贵极而险,盛极必衰的道理,不愿卷入是非之旋涡,力劝吴三桂晋封张氏为王妃,这使张氏对陈圆圆刮目相看,她虽霸道却不敢加害于陈圆圆。

吴三桂见陈圆圆不愿接受封号,便在昆明建金殿,他像吴王夫差对待美女西施那样,日夜与陈圆圆饮酒作乐,将陈圆圆奉为藩王府中的陈娘娘。吴三桂荒淫无耻,他不但宠爱陈圆圆,还宠爱“八面观音”和“四面观音”,将她们藏于丽宫,王府中美女不下千人,过着穷奢极欲皇帝般的生活。

陈圆圆不愿与吴三桂同流合污,便借口自己体弱年迈,到昆明三圣庵出家为尼,终日焚香诵经,颐养天年。

康熙十六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不久病逝。孙子吴世瑶继位,1681年9月,吴世瑶在昆明自杀,部下弃城投降,吴家男女老幼尽遭杀戮,唯陈圆圆下落不明。据说,3年后她在昆明三圣庵圆寂。[2]

§ 与《圆圆曲》

吴三桂降清后,文人对之讽刺不绝,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吴伟业(号梅村)所写的《圆圆曲》。

由于世人将吴三桂变节归咎于其爱妾陈圆圆被掳,令吴三桂为夺回陈氏而出卖国家,吴梅村以西施讽今,谱下七言长诗《圆圆曲》,指出陈圆圆无一丝损害国家之举,责任应在吴三桂。

虽然晚清名家王国维比较《圆圆曲》与唐代诗人白居易之《长恨歌》时认为前者不若白氏之平白,境界逊后者一筹。然无可否认,吴伟业能将西施与陈圆圆之际遇融合得丝丝入扣。但最令吴三桂介怀的却是诗中中段几句与西施无关,矛头直指吴三桂的诗句: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此段不但为陈圆圆开脱,更露骨地讽刺吴三桂卖国外另一令人不耻的原因:其家人均因其投清而被李自成所杀。据说吴三桂曾出重金希望吴梅村删改上述几句,然为吴梅村所拒绝。

§ 性格特点

吴三桂孝勇善战,勇敢无畏,使其年纪轻轻,就拥有了“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美誉,上演了“少年救父”之举。然而他性格反复,暴躁圆滑,使其作出仕明叛明,联闯破闯,降清反清之事,并因此背上了“汉奸叛贼”的千古骂名。

吴三桂军事才能过人,一生战功不断,年过七旬仍可带兵上阵大败清军,但他却缺少作为一国之君的雄才和领导能力,无法形成自己独立的政治纲领和政治目标,无法长期团结一批有识之士,获得长久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使其在揭竿反清时,虽能连连攻城拔寨,短期内夺下清王朝半壁江山,却无法让新生的吴周政权免于夭折。

§ 人物评价

吴三桂

汉奸说

一部分人认为,看人看本质,吴三桂是汉奸,这话没错。但关键在于这个“汉”不是“中国”的意思而是“汉族”的意思。由于他作为汉人,却与满清勾结,导致大顺政权及南明政权等汉人政权的覆亡,故他的行为应被视为“汉奸”。说他投降是为个女人,太戏剧化,他的本意是爱命惜身,荣华富贵,不是为了中国的命运。他后来背叛清朝,嘴上是说恢复大明恢复汉人河山,其实又是为一己私欲陷万民于水火。

反“汉奸”说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吴三桂是一代枭雄,他明大义,识大体,弃暗投明。大明亡、大清盛乃是历史趋势。他顺应历史潮流,应天理、顺民心,五万关宁铁骑所向披靡,功勋赫赫名垂青史。清朝对中国目前的疆土定型,以及文化的传承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贡献。他引导清军的行为在客观上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具有正面意义。他疾恶如仇,替天行道剿闯贼;他雄才大略,镇守西南三十载;他有情有义,热血男儿,为陈圆圆冲冠一怒。

“逼反”说

也有人认为,吴三桂让清军入关时的初衷只是为了借清军而消灭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或使二者两败俱伤,当时并没有投降之意,只是后来的局势发展导致身不由己。故客观因素是促成吴三桂蜕变为汉奸的重要原因。

这客观因素就是李自成入京后所采取的一系列错误作法。基于农民起义军对地主豪绅阶级和故明官僚的痛恨,大顺军许多将士对明庭降臣进行拷掠追赃是可以理解的。问题在于李自成并不具备一个封建改朝换代者的眼光和胸襟。大顺要能站稳脚跟就必须与故明官僚合作。而且这些故明官僚已抛弃朱明政权张开双臂准备与大顺朝合作了。如礼科给事中惠世扬就十分肉麻地向李自成下跪说:“天生老臣,以遗陛下。”可是李自成竟对个中奥秘欠缺洞悉。任由大顺将士去拷掠故明官员,甚至骚扰百姓,于是李自成大失京师民心。许多故明官员降后复萌叛志,有的则化装潜逃。

从整体上来看,大顺的作法是丢弃了于自身政权的稳定十分重要的故明官僚的合作,从局部上来看,是逼反了吴三桂。这既是促使吴三桂降清,也是使大顺朝由盛至衰最终覆灭的关键。在剧烈的变动面前,吴三桂情绪激动举止失措。有记载说他已接受李自成的招降。只是在还没有完全公开之时,又陆续得到父亲被关押拷掠和爱姬被霸占的消息。有说是,他还勉强能接受父亲的遭难,却决不能接受爱姬的受辱。他明白自己是处在满清和李自成两大势力的夹缝之中。无论是出于父亲滞留京城的考量,还是从他与满清拼杀了十几年的仇恨来看,他归降大顺才是顺理成章的。可是三十二岁血气方刚的青年武将在斩了李自成的使节并口出“李贼自送头来”的狂言后,就自断了这条应该走,并且本来已打算走的路。可是尽管如此他对降清仍有顾虑,以至在获悉李自成起兵后曾想自戕以了断一切。然而当他面对现实后,只得走出向满清搬兵的招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3:4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