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和熹邓皇后
释义

§ 简介

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 (公元80~121)东汉和帝皇后。名绥,谥熹。父训为护羌校尉,母阴氏,为光武帝皇后从弟之女。和帝永元七年(公元95)选入宫中,次年为贵人,十四年立为皇后,元兴元年(105)和帝死,邓后迎立出生始百余日的刘隆为殇帝,尊为太后,临朝称制;次年安帝继立,犹临朝政,称制凡十六年。和帝时,宦官郑众因参与谋诛外戚窦氏,受封为乡侯,这是宦官受封之始。邓后以女主临政,又将国命寄之宦官。与此同时,外戚邓氏在政治上也得到重用。虽然邓后惩于前代流弊,试图对外戚势力加以限制,但安帝时,邓骘拜大将军,兄弟受封为列侯,宾客奸猾,多干禁宪。永初元年(107)太尉徐防以“灾异”、“寇贼”策免,又开启了以“灾异”策免三公的先例,三公威权愈见低落。这些情况促使东汉王朝统治由承平渐趋衰败。加以邓后称制时期水旱连年,郡国官吏隐瞒灾情,虚报垦田,不顾百姓流亡,反而竞增户口,以致社会矛盾加深,广大农民的武装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影响较大的有永初三年蔓延滨海九郡的张伯路起义等。与此同时,以羌族为主的周边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也日益加剧。对此,邓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以皇室苑囿和郡国公田赋与贫民,调发郡国粮食禀赡贫民,诏三辅、河内、河东等郡国修治水利,发展公私灌溉,又屡屡下诏禁奢侈,减撤宫内服御珍膳和靡丽之物。但终因积弊已深,对挽救政治腐败没有产生显著的作用。

§ 经历

一、幼年时期

邓绥自小孝顺慈爱、喜好读书,六岁即读史书,十二岁通《诗》、《论语》,常和诸兄互相讨论。她不喜欢学做家事,因此屡次被其母亲责骂,母亲以传统男女有别的看法,认为女孩子唯有习女工最重要,于是她在白天学女工之外,晚上仍读经书,她父亲则对她读书较为支持,认为她才能胜过他其它几个儿子。

像邓绥这种女孩子习读经书史书的情形,虽然常不被称许,但在东汉重视家学的名门大族中,应是常有的现象。她自小就对读经史等被认为男性所从事的活动有如此兴趣,对她后来在政治上的表现有所影响。

二、从贵人到皇后

邓绥十五岁(95年)时,被选入宫中,因外貌出众,次年即升为贵人。她入宫之后,对待皇后阴后甚谦谨,如在在宴会之时,嫔妃们多打扮艳丽,只有她素服不装饰,而且平时衣服不敢与阴后同色。 此外,她晋见皇上时不敢与阴后并坐立,走路也表现谦卑的姿态,说话也不敢先于阴后;阴后被疏远之时,就常托病不受皇上召见。但也因她如此地敬慎曲从,益受到皇帝的喜爱。她虽身为贵人且深受宠爱,但仍只是皇帝的妾,其地位与皇后相差甚多,因此必须自谦以防遭到妒忌。但她受宠日盛,仍使得阴后大为担忧妒忌,屡想加害她,如一度皇帝重病,阴后已经开始预想得权之后要杀邓家,幸而其后和帝病愈,邓氏才能逃过一劫。

永元十四年(102年)阴后因为被告行巫蛊之事为皇帝所废。和帝因宠幸邓氏且认为她有德行,因此立她为皇后。邓绥成为皇后之后,因其具学识和才能,已逐渐参与政事。

三、摄政太后

汉和帝在元兴元年(105年)去世,使邓皇后更得以进入政治权力的中心。她早在为贵人之时,因和帝子多夭死,即常为他选进才人,希望能广其后嗣;和帝之后所生数子则多秘养于民间,这虽是为刘家的继嗣着想,但也为邓氏提供了之后拥立新帝并以母后掌权的机会。和帝去世,邓后虽无子,但迎回了养于民间、年方百日的和帝幼子汉殇帝即位,邓后被尊为皇太后,因殇帝年幼,故她临朝听政。 她屡次以皇太后的名义下诏书,并自称为朕; 因此虽然她在诏书中称她只是「权佐助听政」,但事实上她已成为国家实质上的领袖。

不及一年,殇帝亦死,邓太后与兄长车骑将军邓骘以和帝长子平原王胜有个疾为由,先以年十三岁的汉章帝之孙刘祜为汉和帝之后嗣,再立他为帝,是为汉安帝。 这种立侄不立子的安排,引起了一些大臣的不满,如司空周章谋立平原王胜,但事败自杀。安帝即位后,邓太后继续临朝,一直到她死为止,共摄政达十六年之久。

邓太后虽为一妇女,但自小修习经史,又在后宫时曾受经书于班昭,其后亦常诵读, 因此颇熟习于治术,她的统治在许多方面甚为成功。在后宫,她一反阴后对其他妃子的忌视,对于和帝的其它贵人甚为优遇。 在宫中用度上力行俭约,她罢不合礼之祠官、免遣不少宫人,并减少衣食宴乐上的各种花费。 在刑狱上精明体察,常能破除冤情;在学术上,邓太后除本身甚为好学外,亦努力奖掖学术,曾召集学者于在东观校对传记;在用人上,太后及邓骘皆引用许多名士如杨震等人。其摄政期间时值羌乱大起,且天灾不断,造成盗贼四起,民不聊生,每有灾,邓太后多自行节俭以救灾。

在统治方法上,虽然她本身具有政治能力,但她以一个女性的身份,不便随时抛头露面,故常身在后宫,必须用一些私近的人为助。她大量任用其兄弟,先以其兄邓骘为车骑将军辅政,后又为晋升大将军,常留禁中,有大事常与之商量,其它的兄弟如邓悝、邓弘、邓阊等亦居官封侯,成为邓太后统治上的助手。

邓太后虽重用外戚,却了解到必须要管理使他们守法守分。她曾诏告京师一带各长官,对邓氏犯错不要宽假。其后,邓太后也下诏让一些皇室子弟与邓氏子弟一同开学校,教经书,并亲自督导,希望能防止其子弟们生活过于骄逸。而邓骘等外戚亦多恭顺节俭,力谋为国,因此外戚并未成为祸患。

除了外戚之外,邓太后也重用了不少宦官如蔡伦等人为助,以他们来传达内外消息,而较少直接见公卿大臣,当时虽尚未有宦宫乱政的情形出现,却也造成他们的权力逐渐增加,为东汉后来的政治带来不好的影响。

四、受反对的女性掌政

尽管邓太后具有统治的能力,且邓氏亦多安份守己,但按中国的传统来说,她是属于不应「牝鸡司晨」的妇女,且又多重用私近之人,再加上安帝年纪渐长,早已成年, 而太后却迟迟不肯还政于皇帝,这不仅使得一些大臣之中有人不满,连邓氏之中也有人感到畏惧不安。

如当时诸多天灾,不少人以灾异比附人事,认为是太后摄政所致;又如杜根、成翊世均曾上书希望已年长的安帝亲政,太后不仅不听,杜根因此被扑杀于殿中,幸被救未死,而成翊世也因此而获罪; 而太后堂兄邓康忧惧太后久临朝政,先是上劝太后崇公室、损私权,太后不悦而免邓康官。

由朝臣及甚至自家人对于邓太后秉政的不满和忧惧,可见在当时,不论摄政太后的能力如何,太后摄政仍是颇受争议的。而即使实行,也被认为只能是一个因皇帝年幼无法听政的权宜之计。因此当安帝已成年可亲政,而权力却仍操于邓太后之手时,会产生如此多的不满。

也由于累积了如此多的反感,她在永宁二年(121年)死后,安帝终于获得亲政时,不久邓家即被诬告,邓骘兄弟等人自杀。而安帝打倒了外戚之后,信用宦官及乳母家之人,东汉的政治也开始日渐衰败。

[1]

§ 相关评论

古代史学家评论说:“邓后执持朝政以招众谤,所幸者非为一己之私。她焦心勤勉,自强不息,排忧解患,惟为国家大事。”邓绥生前虽对外戚有所约束,但在身后仍不免于诛戮。邓氏家族的浮沉,正是东汉国运盛衰的表征。

从此,东汉王朝宦官、外戚势力交相崛起,把持朝政,渐使国运走向衰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3:4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