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嗜血杆菌
释义

§ 简介

嗜血杆菌

嗜血杆菌,一般都是好氧生物,但可以成长为兼性厌氧生物。嗜血杆菌的主要特征是只有在含有血或血制品及其因子的营养条件下才能生长发育的群细菌目发现的嗜血杆菌有16,可致人类疾病的至少有8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流感嗜血杆菌。

因为嗜血杆菌最初是在流行性感冒患者的痰中被发现,所以在未证明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之前,一直误认为它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故曾有过流行性感冒杆菌之称。 1993年Smith分离出流感病毒时,才明确流感嗜血杆菌只是流感患者继发感染的一种细菌。

因其细少的基因体,流感嗜血杆菌是第一种排列全数基因体,而又能自由生存的生物。它的基因体包含了1,830,140的DNA碱基对及1740个基因。流感嗜血杆菌的基因排序计划由基因组研究所策划,于1995年完成及刊登于《科学》杂志上。

§ 种类

流感嗜血杆菌分类为两类,即荚膜菌株及没有荚膜的菌株。已知荚膜类的乙型流感嗜血杆菌(或是b型流感嗜血杆菌,简称HiB)是毒性的主因之一,但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病因却仍未完全清楚。

§ 病症

大部份流感嗜血杆菌都是机会性感染细菌,即它们会在寄主体内生存而不引起任何疾病,但当某一些因素(如病毒感染或免疫力下降)出现后则会引发病症。流感嗜血杆菌一般有六种菌株,称为a型、b型(又称乙型)、c型、d型、e型及f型。

由流感嗜血杆菌自然产生的疾病只会在人类出现。在婴儿及孩童中,乙型流感嗜血杆菌会引致菌血病症及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偶而地它会引致蜂窝组织炎、骨髓炎及关节感染。自从1990年开始,美国使用HiB结合型疫苗后,HiB病症的患病率减少至每十万名儿童有1.3名儿童感染。但是,HiB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引致婴儿及儿童下呼吸道疾病的主因。没有荚膜的流感嗜血杆菌会引致儿童的耳朵感染(如中耳炎)、眼睛感染(结膜炎)及鼻窦炎,并且联带肺炎。

§ 病原学

嗜血杆菌

嗜血杆菌细小球杆形,大小为(0.2~0.3)×(0.5~2.0)微米。在恢复期病灶或长期人工传代培养中,呈球杆状、长杆状、少数为丝状。粘液型菌株有荚膜,毒力较强。适温37C。菌落一般为光滑型。若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共同孵育,则在葡萄球菌菌落周围生长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大,这叫做“卫星现象”。原因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合成较多的V因子,促进流感嗜血杆菌的生长。

嗜血杆菌有3种抗原:①型特异性荚膜多糖抗原。分a~f6个型,其中b型毒力最强,f型次之;②型特异性菌体抗原。分数型;③种特异性菌体抗原。对人类主要引起继发性化脓性感染,可导致婴幼儿原发性化脓性脑膜炎。 [1]

§ 感染范围

流感嗜血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是极有限的,但它所致疾病却呈世界性分布。它主要寄生于人的鼻、咽、眼及阴道黏膜中,常与人体的正常菌群共生。

流感嗜血杆菌只引起人类疾病,对动物无致病性。同样,寄居于禽类、猪、犬的嗜血杆菌也只侵犯相应动物而不侵犯人类。

流感嗜血杆菌可侵犯人体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骨、关节系统等器官部位,常引起人的局部和全身感染,如急性鼻炎、咽炎、喉炎、支气管炎、中耳炎、化脓性关节炎、输卵管脓肿等。当流感嗜血杆菌侵入黏膜下组织,进入血液或脑膜屏障时,则会导致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心包炎、心内膜炎等等。最易受侵犯者为婴幼儿、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肿瘤、糖尿病病人等)。些人常常发生流感嗜血杆菌性肺炎、败血症等全身感染。

§ 传染途径

嗜血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所致肺炎多通过飞沫传染,新生儿可通过母亲产道感染。感染多呈散发,常年都有发病,但通常是秋季开始上升,冬季达到高峰。由它所致感染中,以呼吸道感染居多。据统计,在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中,每年死于肺炎者约400万~5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病人的致病原是流感嗜血杆菌。 由流感嗜血杆菌自然产生的疾病只会在人类出现。在婴儿及孩童中,乙型流感嗜血杆菌会引致菌血病症及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偶尔地它会引致蜂窝组织炎、骨髓炎及关节感染。自从1990年开始,美国使用HiB结合型疫苗后,HiB病症的患病率减少至每十万名儿童有1.3名儿童感染。但是,HiB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引致婴儿及儿童下呼吸道疾病的主因。没有荚膜的流感嗜血杆菌会引致儿童的耳朵感染(如中耳炎)、眼睛感染(结膜炎)及鼻窦炎,并且联带肺炎。[2]

§ 预防治疗

在感冒流行期间,要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室内空气通畅。接种疫苗是预防感染的主要措施。其中b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疫苗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新型偶联疫苗。世界卫生组织已确认这一疫苗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并主张在全球范围内的婴儿群体中广泛应用。

接种HIB结合型疫苗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其中某几种疫苗已经广为使用。除预防以外,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本菌对磺胺、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均敏感,对b型荚膜流感杆菌的急性感染,尤其是脑膜炎、会厌炎,过去均以氨苄青霉素为首选,有的国家报告耐氨苄青霉素的菌株逐年增加,故有人以氯霉素为首选。[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