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地震云 |
释义 | § 简介 部分科学家认为天空中某些形态的云与地震有关系,并把这类云称之为“地震云”。地震云 截至2012年,在国际上对地震云的研究还较为表面,没有一个共同观点。在日本和中国民间有较多研究者对地震云进行探索,很多地震学家和气象学家对所有涉及地震云的问题进行了片面性否认或牵强的使用气象学理论解释。但地震云的研究者认为,在不断的地震云相关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后,地震云将为地震预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1] § 基本特点 地震云 云体高程:6000米 云体颜色:白色、灰色、橙色、橘红色,令人感到恐怖。 出现时间:地震云出现的时间以早上和傍晚居多,地震云持续的时间越长,则对应的震中就越近,地震云的长度越长,则距离发生地震的时间就越近,地震云的颜色看上去越令人恐怖,则所对应的地震强度就越强。 地点方位:云的垂直方向,大体就是震源所在地的方向,在垂线方向上可能较近,也可以很远。一般认为震源大体就在跟地震云相垂直的地方。如果在一次较大的地震之前,各地普遍出现了地震云,两位相隔很远的观察者都看到这种云,那么这两条云的垂线的交点,就是将要发生地震的地方。经中日两国有关人员验证,这一结论大多是可靠的。 轮廓特点:大风不易改变其形态,天空和云有明显界线,多出现波状。此点有别于傍晚出现的辐射状高积云,也是几条长条形云延长交于一点。[2] § 外观类型 单条地震云 地震云 为横条状的云,一般都是单条出现,条带深浅分明,现有观点认为浅的一端为震中。这种云很像飞机飞过之后留下的痕迹,所以又有人叫做飞机云。一般预示着2周以后有地震。 多条地震云 成平行或者放射状的云,对于平行的多条云,又称“排骨云”,多为本地地震;有观点认为放射状云的震中是其成弧指向的圆心。这两种云一般预示着2~6天以后的地震。 卷状地震云 垂直状像龙卷风一样,或者像无风时垂直向上的烟柱一样的云。没有关于其震中判断的说法,预示着三天以后地震。 鱼鳞地震云 由大块云团在几小时内形成的松散成鱼鳞状的云团,多与“多条震云”同时出现,云团深浅分明,有观点认为浅的一端为震中,预示着2~6天以后的地震。 团块地震云 是地震时震中出现的固体形状的大块的或者团状的云。团块震云的观察记录很少,且认为定义为地震云较为牵强。 天裂云 如一条长长的裂缝把整片云分割成两大块。一般认为裂缝的形成:有一股突然出现的能量作用于云,把整片云一分为二,这股突然出现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天裂云所对应的未来震中。力度强的天裂云对应较大或大级别地震,它是一种可信度高的地震云。 § 形成原因 地震云 对于地震云,到21世纪初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地震云形成理论,较多的假说如下: 热量学说 地震即将发生时,因地热聚集于地震带,或因地震带岩石受强烈应力作用发生激烈摩擦而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面逸出,使空气增温产生上升气流,这气流于高空形成“地震云”,云的尾端指向地震发生处。 电磁学说 地震前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出现“压磁效应”,从而引起地磁场局部变化;地应力使岩石被压缩或拉伸,引起电阻率变化,使电磁场有相应的局部变化。由于电磁波影响到高空电离层而出现了电离层电浆浓度锐减的情况,从而使水汽和尘埃非自由的有序排列行程了地震云。[3] 氧气顺磁性学说 空气中的氧气经过磁场时,在某个距离时会被吸引过去,风潮聚会产生雾气如同线条或带状的云象。 § 研究历史 世界各国对于地震云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其中以中国和日本处于领先地位。 俄国对地震云和热红外研究较早。B.H.纳尔纳斯1912年提出地球放气作用的理论解释。 首先提出“地震云”这个名字的是日本前福冈市市长键田忠三郎,他曾经亲身经历过1956年日本福冈7级地震,并且在地震时亲眼看到天空中有一种非常奇特的云,以后只要这种云出现,总有地震相应发生,所以他就把这样的云称为“地震云”。 用地震云预测地震的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曾一度出现在中国和日本。1977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吕大炯、宋松等人等开始用地震云来预测地震。1978年,吕大炯在自然杂志上发表“地震云及其成因的探讨”[4]及专著《震兆云霞》[5]。 1988年,B.Горнывм等报导了震前地震云和地球热红外辐射可以作为地震活动性的标志。它们由地下气体喷发所致,其基本形态有2种:一种是边界平直的狭窄云带(白色);另一种是云块中窄冲蚀带(黑色)。它们分布于活化断裂带上空,延展可达数百公里。 1994年开始,旅美中国研究者寿仲浩通过互联网上定期发布的卫星云图取代了室外观测地震云,进一步提出了地震云成因理论,形成了一套预测中短临地震的基本方法。到2004年,他正式向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提出预测大地震意见50多次,其中36次三要素较正确。 § 科学争议 西元前四纪,亚里士多德认为地震的成因和风有直接的关联,地震前会观测到气象异常的说法因此而生。而现代的地球科学界普遍认为地震是由地壳破裂所造成,地震云的说法未获得大部份人所接纳。 美国地质调查局直接表明地质现象虽能影响天气,但却必须历时百万年,且是在地震发生后,而非发生前,认为这种形状的云的出现与地震没有特殊联系。因为地震在地球上发生的频率是很高的,所以任何现象出现后的两周之内都可能会有地震发生,而并非地震前兆。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认为:“地震是固态地理的现象,现在没有充分的事实证明地震与天气二者间有内在关联性。到2011年为止,除了事后分析之外,还没有真正的证据证明可以通过卫星云图来预测地震的发生。” [6] § 观测记录 网曝合肥地震云 17世纪,中国古籍中记载“昼中或日落之后,天际晴朗,而有细云如一线,甚长,震兆也。” 1935年,中国宁夏的隆德县《重修隆德县志》中记载有“天晴日暖,碧空清净,忽见黑云如缕,婉如长蛇,横卧天际,久而不散,势必为地震”。 1948年6月27日,日本奈良市的天空,突然出现了一条异常的带状云,好似把天空分成两半。第三天,日本的福井地区真的发生了7.3级大地震。 1976年07月27日,日本真锅异彩极长条地震云;0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 1978年1月12日下午5时左右,奈良市出现一条细长的由西南伸向东北方向的红云,第三天(1月14日中午)在日本东京以南伊豆群岛的大岛近海发生了7级地震。 2008年05月09日,合肥大范围放射条带地震云;0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实测) 2008年05月09日,山东临沂不知形状地震云;0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 2008年05月31日,合肥大范围鱼鳞地震云;06月01日巴士海峡6.3级地震。 2008年06月12日,齐齐哈尔放射条带地震云;06月14日本东北部7.2级地震。 2008年06月29日,日本宫城观测到白色单条地震云;07月16日日本京都外海地震6.6级地震。 2008年08月01日,新加坡条形地震云,08月08日印尼发生5.3级地震。 2008年08月04日,美国朱诺出现单条形地震云,08月07日阿留申群岛连续发生5.2级、5.8级地震。 2008年08月07日,美国安克雷奇出现单条形和鱼鳞震云,08月09日阿留申群岛发生5.5级地震,11日发生5.2级地震。 2008年08月09日,巴拿马出现鱼鳞状震云,08月11日,委内瑞拉的苏克雷5.1级地震。 2008年08月10日,在陕西西安多次观测到不知形状地震云,新疆边界发生4.2级地震。 2008年08月30日,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交界(北纬26.2度,东经101.9度,震中位于攀枝花市区东南约50公里)发生6.1级地震。地震前一个半小时宜宾惊现地震云。宜宾市与凉山彝族自治州接壤。 2008年10月3日,宁夏固原连续三次发生4级以下地震,属同一震源,10月4日下午,固原市上空出现条状地震云,10月6日西藏当雄发生6.6级地震。 2008年12月24日,昆明市区早晨出现单条形小范围放射条带地震云;2008年12月26 日02 时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官渡区、呈贡县交界发生M4.3级地震。 2008年12月25日,德宏州芒市、瑞丽市上空均出现大范围鳞状地震云,呈不明显放射状;12月26日4:20瑞丽市勐秀乡发生M4.9级地震。 2010年1月份,网民反映,江苏、安徽、浙江上空出现“怪云”,马鞍山出现成群赤练蛇,六合古井漫水。马鞍山市地震局经调查分析,是由于地下防空洞噪音、振动,参与早锻炼的人骚扰了蛇穴,或有其他原因,才引发了这一现象。[7]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