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基数效用
释义

§ 简介

基数效用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 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的思想渊源也许可以追溯到以边沁和密尔为代表的英国功利主义哲学,但其直接奠基却是产生于19世纪50-70年代的“边际革命”。在此期间,德国的戈森、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以及法国的瓦尔拉斯等人差不多同时但又都各自独立地发现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学说建立在效用可以直接计量的假设之上,因此也被称为“基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西方经济学普遍使用的概念。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可以加总求和的。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为效用单位(Utility unit)。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米来表示一样。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其计数单位就是效用单位。

基数效用论认为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而马歇尔指出,货币也必须服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既然如此,由于富人持有的货币量大于穷人,所以前者的边际效用小于后者。如果把一元钱从富人那里转移到穷人那里,整个社会的效用就会增加。所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成为收入平均化的理论依据。

§ 分析方法

基数效用论的假设条件:

1. 效用量是可以衡量的。

效用的概念:

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获得的满足程度,它是衡量消费效果的综合指标。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具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消费这种商品的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效用这一概念与人的欲望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欲望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

2. 边际效用量随着物品数量的增加而递减。(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是: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过程中出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解释:由于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映程度是递减的。或者说,由于在种商品具有几种用途时,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如此等等。这样,消费品的边际效用随着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下降而递减。

货币的边际效用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货币如同商品一样,也具有效用。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就是用货币的效用去交换商品的效用。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于货币也同样适用。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随着货币收入量的不断增加,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就是说,随着某消费者货币收入的逐步增加,每增加一元钱给该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越来越小的。

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基数效用论者又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据基数效用论者解释,在一般情况下,消费者的收入是给定的,而且单位商品的价格只占消费者总货币收入量中的很小部分,所以,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购买量发生很小的变化时,所支出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变化是非常小的,可以略去不计。这样,货币的边际效用便是一个不变的常数。

需求曲线的推导

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这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这里的均衡是指消费者实现最大效用时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购买数量的这么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消费者效用最大的均衡条件: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1]

需求价格: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原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需求曲线: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具体地说,如果某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大,则消费者为购买这一单位的该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就越高;反之,如果某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小,则消费者为购买一单位的该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也就越低。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消费者对某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相应地,消费者为某一种商品消费量的连续增加,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也发越来越低。这意味着,建立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上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进一步,联系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分析,消费者对任何一种商品的最优购买最应该是使最后一元钱购买该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和所付出的这一元钱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由于对任意商品来讲,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于是,为了何证均衡条件成立,在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的前提下,商品的需求价格必然同比例于边际效用的递减而递减。

就这样,基数效用论者在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中,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假设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推导出了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1]

§ 比较

区别

基数效用论采用边际效用的分析法。而序数效用论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考察消费者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推导需求曲线。物的效用向量可以表示为:Ux=U(x1, x2, x3, …, xn)。向量的模长可以直接比较,这是基数效用论的方法;多个向量可以复合成一个总的向量,或者一个总的向量可以分解成多个、多组向量,这是序数效用论的方法

联系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消费者行为理论中两个重要的理论。序数效用论的缘起,在于分析效用会相互影响的不同商品之间的关系(由Jevons等人的边际革命所推广的基数效用论一开始假设商品之间的效用没有相互影响,因而无法研究有关联的商品之间的关系,于是Pareto从Edgeworth那里借用了无差异曲线,用以说明两种商品之间的关系)。从这里可以知道,无差异曲线最早是从效用曲线得来的,而效用曲线本来是基数效用论中的概念。[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6: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