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吞舟之鱼 |
释义 | 成语 吞舟之鱼 发音 tūn zhōu zhī yú § 解释 能吞舟的大鱼。常以喻人事之大者。 § 出处 《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列子·杨朱》:“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史记·酷吏列传序》:“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示例 《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列子·杨朱》:“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史记·酷吏列传序》:“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吾顿八纮之网以收之,即或漏~,而已暴腮断鳍,颓然老矣。 ★严复《论世变之亟》 长鲸驾空海波立——众说吞舟之鱼 我国古书上记载,海里有特大的鱼。大到什么程度?说有一次船员看到一个小岛,船靠过去,人都爬上岛,还未站稳,那岛却一翻身沉下去了,原来这是一条大鱼。清代李调元的《南越笔记》就是这么写的:“海(鱼酉)出,长亘出里,牡蛎蚌赢积其背,(山聿)(山兀)如山,舟人误以为岛屿,就之往往倾覆。昼喷水为潮为汐,夜喷火,海面尽赤,望之如雨火。”还有更大的:说有一次,人们正好看到大鱼张口,就好像看见三个太阳,其中一个是真太阳,两个是鱼眼;看到一群白色山峰,那是鱼的牙齿。《智度论》书上就是这么写的:“昔有五百估客,下海采宝,值摩伽罗鱼王开口,见三日出,白山罗列,一是实日,两是鱼眼,白山是鱼齿,眼如日月,鼻如大山,口如赤谷。”还有更大的:说人乘船航行,碰见大鱼,第一天见到鱼头,航行了七天才见以鱼的尾。《玄中记》就这么说的:“东方之大者东海鱼蔫,一日逢鱼头,七日逢鱼尾,三日则碧海为之变赤。”再大的还有:说人和船都开进鱼的肚子里去了竟未发现,还逍遥自在,鱼也未有觉察,也优哉游哉。古书《东轩笔录》里就说:“鱼不知舟在腹中,其乐也融融;人不知舟在腹中,其乐也泄泄。”另有《秘阁闲谈》一书中记载:“李崇矩见海上沙岛有大鱼,剖其腹,得一艇船兼三死人,衣服犹备。” 什么鱼有这么大?是鲸鱼!唐·韩愈《海水》:“海有吞舟鲸,邓有垂天鹏。”宋·辛弃疾:“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上文中所说的“海(鱼酉)”、“摩伽罗鱼”都是鲸的别称。什么鲸会有这么大?当然,鲸是庞然大物,在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的古代,对这种无与伦比的巨兽还了解不多的情况下,难免会有几分畏惧,因而会产生几分夸大、几分想象、几分失真。但根据古书的其他记载判断,这些无疑是指鲸。《岭表录异》说:“每岁广州常发船舶过安南贸易……路经调黎深阔处,见十余山或山或没,初甚讶之,篙工曰非山岛,(鱼酉)鱼北也。果见双目闪烁……忽雨脉沐。舟子曰此(鱼酉)鱼喷气,水散于空,风势吹来若雨耳。”就是说疝船经过海南岛,看见有十余座山,船工告诉他那不是山,那是鲸的背部。元稹:“海(鱼酉)露背积沧溟,海波分作两处生。”古书上说“鲸从京,京大也。”双说“绝高谓之京”,用京形容大的东西,鲸被看作海中的“大鱼”就称京鱼以后加鱼字偏旁而成鲸,这就是鲸鱼一称的由来。反过来,鲸又被借来形容其他大的东西,如大海叫鲸浦,大河称鲸川,巨浪称鲸波,大船叫鲸舟,甚至大盗称鲸寇,侵略称鲸吞等。 鲸的种类很多,其中最大的首推蓝鲸。蓝鲸是地球上有史以来出来过的最大动物,连已灭绝的巨大恐龙也望尘莫及。蓝鲸可以长到33米长,190吨重。一条100米长的跑道只要3头鲸接起来就摆满了,载重5吨的汽车需要40辆才能拖得动它。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大象,按每头大象重5吨计算,38头大象才相当于一头蓝鲸;要和黄牛比差得就更大了,一头黄牛按1吨重诸,一头蓝鲸就等于190头黄牛。想想看,蓝鲸的一条舌头就有4吨重,这样的大家伙的确是露出背来像小岛、露出头来像座山。难怪有人盖房子就用它的肋骨当梁用。鲸是哺乳动物,是兽而不鱼,虽然样子像鱼,也俗称鲸鱼,但其恒定的体温,胎生、哺乳的生殖方式和鱼类迥然有别。古人说它是鱼中之王,住在海底洞穴里,它一出洞,海水就下去,形成低潮,它一沉到海底,就使海水涨起来,水位升高,就形成涨潮;它每天定时出没,于是潮汐涨落也很规律。这种说法当然是误解:鲸既然是兽,就需要用肺呼吸空气,所以它必须不断地浮到水面上换气,当它往外呼气时,两个朝上开的大鼻孔一张开,就把刚灌进去的水一起喷出来,形成雾柱,就像大海的喷泉,可以高达10多米,非常壮观。古书上说的“风势吹来若雨耳”,就是指的这个。它的个头再大,其沉浮也与海水涨落毫不相关。 这么大的家伙,大嘴一张把十几个成年人叼进嘴里那是非常容易的事,所以古人称它为吞舟之鱼,不仅是人,连船也能一起吞进去。实际上此言差矣,这只是人们的猜测或推理。它不但不吃人,连大鱼都不吃。它性情温顺,有与其他动物争食,专选其他大型动物不屑一顾的小鱼小虾吃。但它的饭量的确是很大的,一天要吃四五吨小虾。 这么大的动物吃几厘米长的小虾,若一只一只去捉,步定要饿死。它有一种妙法,就是过滤,就像用网捕鱼一样,张开大口把大量海水吞入口内,然后口一闭,压出海水,滤下食物,一抬舌头咽了下去。它一张口,一次就能过滤100吨水,所以古诗上说:“饮如长鲸吸百川。”为了提高过滤效率,它嘴里不长牙齿,上腭两侧各有两排须,侧面看就像梳头的梳子一样,须间的缝很小,只能让海水通过,小鱼小虾通不过。它的食道很细,就是大些的鱼也咽不进去,所以即使人进了它的口内也是咽不下去的,因此它不可能吃人。 当然并非所有的鲸嘴里都长须,有一些则长牙齿。这样,鲸类中凡嘴里长须而不长牙齿者就叫须鲸,而长牙齿不长须的就叫齿鲸。须鲸个头都很大,但种类少,只有11种。齿鲸多数都较小,但种类多,有70多种。须鲸中从个头上说排号第二的是长须鲸,长可达27米,重60吨;座头鲸长18米,重64吨;灰鲸长15米,重17吨;北极露脊鲸长21米,114吨重;最小的小须鲸长也有10米长,近5吨重。 鲸只有生活在海洋这得天独厚的环境里才能长得这么大。一则海水给提供了巨大的浮力,鲸自由自在地沐浴在海水之中,基本上处于失重状态,只需要化费点游泳的力气,就可以驱动身体“乘长风破万里浪,驾巨浪而自由沉浮”。正所谓“取从万里鲸波路”(陆游),“敢羡鲸游天地”(陈造)。如果它到陆地上来,需要有多粗的腿才能把这100多吨重的身躯支撑起来?按照物理法则推断:陆上动物的身体超过一定重量,腿就支撑不住了,所以陆上的动物都不会长的很大。二则海里的食物丰富,尤其它选择了小鱼小虾作食物,它们的数量多,特别是很多其他较大的动物都不愿意吃,或嫌吃起来太费劲,所以竞争的对手少;少虾的个体虽小,但常言说积沙成丘,一粒粒小沙子积起来都可以堆积成山,小虾多了也是很可观的。如在南极的夏季,磷虾多的时候能使那里大片的海水变成红色,简直像肉汤一样。所以每到夏季,大批巨鲸往往不远千里万里向那里游去,在那里可以饱食终日,养得膘肥肉胖。鲸的皮下能积累起一层厚厚的脂肪,就像肥肉的膘。鲸的这层膘厚得很,有的竟有半米厚,既储存了能量,又利于它保暖。 由于鲸的周身是宝,使它价值连城,所以人们竞相猎捕。“铸就倚天剑,跨海斩长鲸”,人们争斧其肉:取其肉食之,用它的油作工业原料、皮制革、须作工艺品、内脏及骨提炼生物制品或作肥料。所以,使很多鲸濒于灭绝,国际捕鲸委员会不得不表决停止商业性捕鲸,以挽救巨鲸于危亡之中。 这些巨大的动物一旦灭绝了,世世代代的人们就再也见不到它了,这是多么令人痛心和后悔晚矣的事,所以我们一定要共同努力保护它们。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