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
释义

§ 基本简介

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

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创办于1959年,为非营利性公益型科研单位,是唯一通过民间华侨渠道进行国外植物引种的专门科研机构。该园坐落于国家5A风景旅游区鼓浪屿岛上西南面,东倚日光岩,西连鸡山、面包山,北依骆驼山,南连美华海滨浴场,占地8.9万平方米。这里四季如春、鸟语花香,奇花异果争奇斗艳,是植物观光、科普旅游的绝好去处。

该园现隶属厦门市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和市侨办,业务主管为厦门市科技局。引种园主要任务是从境外引进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进行隔离试种、驯化和推广应用,植物资源保育及开发利用研究。现有在职职工25人,其中科技人员20人,具有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10人,硕士以上学历6人。全园设有植物引种检疫研究室、植物资源研究室、综合办公室、药用植物与植物药研发中心。园内建有国家计委立项的“七、五”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农作物国外引种隔离检疫基地”,此基地是全国仅有两个点中设在南方的一个。

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位于日光岩西麓鸡山路西侧。占地200多亩,三面环山,东起英雄山,北经鸡母山,面包山,西至浪洞山,南面朝海,成马蹄形谷地。这里冬季气温高于市区和郊区,是一处天然理想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引种驯化基地。 引种园从海外引进热带、亚热带经济植物良种和花卉,拥有1000多种优良品种。全园分引种苗圃、试验苗圃、花圃、展览温室、栽培温室、阴棚,辟有果树区、经济林木区、药用植物区、芳香植物区和水生植物区。

步入花展室,争芳夺艳的花卉盆景,令人称赞不绝。有原产于地中海粉花红萼、翠叶金脉的仙客来,原产于非洲的紫花黄蕊、叶暗黑的紫罗兰,原产于欧洲的阔叶披针、花形如柳的郁金香,原产于东南亚袅娜芬香的蝴蝶兰等。在热带植物标本园里,有世界名树,桃花心木,铁力和柚木,有含油量高达20%的油梨,有贵重的工业原料紫胶的寄生树——苏门答腊合欢等。在热带果树中,有金星果、蛋黄果、蛇皮果、文丁果、费约果、无籽番石榴、各种番荔枝。热带药用植物有泰国大凤子、阿拉伯胶、檀香、猫须草等。热带香料和饮料植物有香子兰、依兰、咖啡、可可等。

走在园内小路上,两旁有华盛顿棕和皇后葵列队恭迎,棕榈亭、荷花池点缀园区等,令人感到这里不仅是科普基地,而且还是赏心悦目的旅游胜地。 [1]

§ 旅游特色

原产美洲热带地区的人心果

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由爱国华侨创建于一九五九年,隶属厦门市科技局和厦门市侨办。其主要任务是:从境外引进热带、亚热带植(作)物资源,经隔离试种、驯化,采用高新技术手段对有价值的材料进行快地繁殖,推广到生产部门,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此外,还承担植物检疫职能部门下达的隔离检疫任务。全园设有办公室、植物引种驯化研究室、植物检疫研究室和生物技术中心以及国家计委在此建立了“国家农作物国外引种隔离检疫基地”,此基地是全国仅有两个点中设在南方的一个。

现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5人;拥有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隔离检疫温室、防虫温、网室、荫棚及无土栽培等设施;配有超速离心机、高速冷冻离心机、系统显微镜、倒置显微镜、超低温冰箱、PCR仪、酶联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设备。建园四十几年来,从五大洲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引进植物种质资源千余份,得到应用推广的上百种,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水果、花卉、林木、药材及香料等。

本园于六十年代引进的水稻品种“科情三号”,在我国南方十三个省(市)推广种植上千万亩,得到中国科学院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嘉奖;在国内率先大量引进香子兰、西番莲、剥粒菠萝等香饮植物及棕榈科、竹芋科、龙舌兰科、天南星科、旅人蕉科、凤梨科等多种室内外观赏植物。“台湾杂交种西番莲引种栽培试验”获得了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出口花卉和亚热带植物技术开发研究”获得了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了新品种;“植物(种苗)病毒隔离检验检疫技术研究与应用”获l997年度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危害热带植物的黄瓜花叶病毒株系特性比较研究”获2000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编写出版《引种驯化》和《观赏棕榈》等专著。1998年以来,连续两届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的称号。

§ 结构布置

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

在厦门鼓浪屿日光岩脚下,有一片8万9千平方米的园林,由于这片园林一直没有对外开放,一般人并不知道,但是透过围墙,大家能够看到里面郁郁葱葱的各种林木。今天的走进科普教育基地系列报道,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片神秘的园林——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去认识一下里面的奇花异草。

座落于“海上花园”鼓浪屿岛上西南面的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是中国唯一一座由华侨倡议、捐资开发的引种科学基地。它东倚日光岩,北依骆驼山,南面朝海,占地面积8.9万平方米。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四季绽放的奇花、珍稀罕见的异果、错落有致的园林,于是它就有了“园中之园”的美称。

从1959年创园以来,上千个异域物种在这里引种、驯化,然后再向厦门乃至全国各地推广。可以说,这里是海外物种进入国内的一个重要桥头堡。

一进园,首先看到的就是两棵直冲云霄的大树,有点像凤凰木,却在深冬季节里依旧郁郁葱葱,青翠欲滴。听了工作人员的介绍,我们才知道,这两棵名叫“加勒比合欢”的大树可是整个鼓浪屿上最高的树了,它们原产于热带美洲,已经有近50年的历史,而这样的树种,在厦门乃至整个福建省,也就只有这两株了。难能可贵的是,这两株大树在鼓浪屿上经受住了包括1999年强台风在内的多次台风的考验。下一步工作人员就要给这些植物做张“身份证”,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它们。

走在引种园里,平时大家熟悉的物种在这里都能看得到,像草莓、西番莲、草珊瑚、两面针、高大挺拔的华盛顿棕、质地坚硬的柚木,还有薄壳核桃、猫须草等等,这些其实并不是厦门本地的物种,它们都是通过引种园,漂洋过海来到厦门,再从厦门扩大到闽南乃至国内其他地区。像这种名叫“人心果”的果实,远看像龙眼,走近一看却跟猕猴桃一个模样,由于还没到成熟季节,轻轻一捏果子里还会流出牛奶一样的液体。

还有像面包树、香子兰、文丁果这些既没吃过也没听说的植物,都在引种园内分布种植着。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些植物大多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漂洋过海来到厦门,定居在引种园内,20多年过去了,园内的这些植物棵棵都枝繁叶茂,但遗憾的是,它们对生存环境要求很高,因此至今仍没有走出引种园的大门,厦门及周边地区也还没有人种植过这些植物,因此绝大多数厦门人大都不识他们的庐山真面目,这里也只能作为科普基地,让更多的孩子认识、了解这些植物。 [2]

§ 游览价值

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

在热带植物标本园里,有世界名树,桃花心木,铁力和柚木,有含油量高达20%的油梨,有贵重的工业原料紫胶的寄生树--苏门答腊合欢等。近年来还引进"华引1号"甘蔗和澳大利亚黄果西番莲、台湾杂交西番莲、已试种成功并已广播。引种园与厦门制药厂合作制造西番莲果汁,具有菠萝、香蕉、番石榴等多种水果综合味道,是一种高级饮料。在热带果树中,还有金星果、蛋黄果、蛇皮果、文丁果、费约果、无籽番石榴、各种番荔枝;热带药用植物有泰国大凤子、阿拉伯胶、檀香、猫须草等,热带香料和饮料植物有香子兰、依兰、咖啡、可可等。走在园内小路上,两旁有华盛顿棕和皇后葵列队恭迎,棕榈亭、荷花池点缀园区等,令人感到这里不仅是科普基地,而且还是赏心悦目的旅游胜地。

引种园从海外引进热带、亚热带经济植物良种和花卉,拥有1000多种优良品种。全园分引种苗圃、试验苗圃、花圃、展览温室、栽培温室、阴棚,辟有果树区、经济林木区、药用植物区、芳香植物区和水生植物区。

步入花展室,争芳夺艳的花卉盆景,令人称赞不绝。那原产于地中海粉花红萼、翠叶金脉的仙客来,原产于非洲的紫花黄蕊、叶暗黑的紫罗兰,原产于欧洲的阔叶披针、花形如柳的郁金香,原产于东南亚袅娜芬香的蝴蝶兰,还有一串串如宝石雕成的串珠草、白网纹草等。

走在园内小路上,两旁有华盛顿棕和皇后葵列队恭迎,棕榈亭、荷花池点缀园区等,令人感到这里不仅是科普基地,而且还是赏心悦目的旅游胜地。 [3]

§ 公众开放

建园48年的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首度对公众开放

2007年9月29日,在风光秀丽的鼓浪屿上建园48年的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首度对社会公众开放。

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创建于1959年,占地面积8.9公顷,是全国唯一通过华侨渠道引种国外植物的专门科研机构,建园以来分别从世界五大洲10几个国家和地区引进珍稀植物种质资源数千种,得到应用和推广的有上百种。

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分果树区、观赏植物区和创园史馆三部分,还有国家农作物国外引种隔离检疫基地。园内有全国仅有的2株大果红心木和胸径约1.5米的百年印度紫檀,以及“面包果”“星苹果”“爪哇凤果”“西印度樱桃”等珍稀亚热带果树和观赏植物。 [4]

§ 园区事记

华侨引种,花木寄深情

座落于“海上花园”鼓浪屿岛上西南面的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是中国唯一一座由华侨倡议、捐资开发的引种科学基地和植物观光胜地。它东邻英雄山,西连鸡山、面包山,北依骆驼山,南朝大海,占地面积8.9万平方米。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四季绽放的奇花、珍稀罕见的异果、错落有致的园林,这里被人们赞誉为“园中之园”、“人间仙镜”。 而这里的一花一木,无不记载着海内外侨胞对祖国母亲的深情厚意,凝聚着他们的青春热血,亦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引种园的关爱。 请不要忘记海内外侨胞的赤诚和功绩!

创办华侨植物引种场 为国家解决农业歉收问题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年轻的共和国正处在“困难时期”:农业欠收、粮油短缺,国家急需高产优质的粮油作物品种,用以发展农业。然而,国际反华势力仇视新中国的崛起,极力进行经济封锁,不让一粒良种、一棵好苗进入我国。 但是,封物难封心,物随心至。此时,来自闽南等地的华侨纷纷动员起来,先是运油运粮,后是积极引种,帮助家乡克服困难,度过难关。一纸倡议,两亩菜地,三月阳春,引种园由此发展。

1959年3月,厦门市侨联主席颜西岳接受印尼归侨青年周才喜的倡议,决定创办华侨引种试验场,选址鼓浪屿博爱路的两亩菜地,拨款数千元,由周才喜等7人小组负责,由市侨联副主席汪万新任第一任试验场场长。厦门华侨热带作物试验场从此诞生了。经过两年努力,试验场硕果累累。1962年,试验场划归中国科学院华东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对外挂牌“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场”,规模发展到200亩地。 迁墓、改楼、搭棚、引种,工作风风火火,卓有成效。 市侨联在海外建立起华侨引种联络网,先后有几十名爱国侨胞引来大量名贵苗木、种子;还有的赠送器材、设备、资料、标本。有的华侨不惜倾家荡产,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为祖国引进珍稀良种和设备。

赤子心血,一花一木寄深情

在祖国最困难的时候,许多华侨捐助面粉、食油给家乡,但印尼华侨黄奕苗先生认为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便特地从椰城带了两包煮用香蕉良种,乘飞机经香港转运到厦门华侨引种园。可就在印尼登机时,海关怀疑他偷运种苗,他双眼噙泪,哽咽难言:“母亲疾病缠身,急需此物作药……”。海关检查人员为其“孝心”感动,终于放行。黄奕苗先生说的“母亲”,就是祖国啊!“这包谷子运来运去,也花了不少钱,但为大家决无心疼,最怕寄不出去!……”旅居香港的菲律宾华侨蔡韵玫女士,为引进“奇迹米”(“科情3号水稻”)等良种,她忍受多种苦痛和麻烦,终将良种送到厦门。这些良种经栽培驯化后,于60年代初推广至13个省、市、自治区,为我国水稻亩产过千斤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异国他乡的崇山峻岭中,黄文珍先生拄着木棍,冒着生命危险,终于找到密林中的土著人,向他们请教香子兰(高级植物香料)等植物的栽培方法,并不惜耗资百万元,购买大量种苗,长期不断地送回祖国。可当他于1977年受排华迫害回国,特地到引种园参观时,文化革命已把这里彻底摧残和破坏,伤了他和许多侨胞那颗炽热的“中国心”。

如今,那翻山越岭寻找土人和携根急归的游子多已先后故去,但他们的生命,却都已变成绿色,仍延续其中。德高望重的柯朝阳先生,生前每次归来,都要带些珍贵的植物种质,不顾年迈,亲自送到这里。1984年,老先生逝世前,再三嘱咐后人,在他死后,一定要继承他的遗愿,全力以赴支持引种园建设……

华侨引种园复办 海内外侨胞倍受鼓舞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引种园也因“海外关系”等罪名被逼下马。中国的“引种人”注定要成为“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在污秽和伤痛中等待。十年劫难结束了,在爱国侨胞的热情呼吁下,华侨引种园复办了。落实政策,拨乱反正。这一切极大地鼓舞海内外侨胞,他们重又全力投入到场区的重建和引种中来。印尼华侨陈清江请侄儿沈福才为引种园捐献了一部双排客货两用车,解决场里运苗和接送客人的困难;在文革深受迫害的李芳洲,向侨胞募资3万元,作为海外引种开办费;荷兰籍华人林喜泰回国观光时,随身带来30多种荷兰种苗赠于这里……

引种园恢复发展,受到中央、省、市有关领导的关注。时任福建省省长胡平在考察引种园时指示:“引种园是联系华侨的重要途径,要继续发挥他们优势,做好引种工作。同时,引种园要勇挑重担,使这里在引种、侨务、科研、旅游等方面发挥特殊作用。”

新时期赋予引种园新的任务。为挖掘旅游潜力,将“引种园”逐步建成旅游观赏性的“百花园”,“引种人”规划建设、合理布局,在园中建起了棕榈亭、拱桥、廊、榭;在温室里栽上观赏性的奇花异草。一次次的辛勤浇灌,一双双手的打理剪裁,“华侨引种园”越发多姿多彩,引人流连忘返。引种园打开新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良性循环。

“引种联络会”“检疫基地” 将引种园引入新境界

为进一步开拓引种渠道,1987年,由主管单位厦门市科委和市侨办牵头,十几家涉外单位合作,成立“厦门华侨植物引种联络会”。从政府层面,为提高引种效能提供确实保障。“联络会”先后召开三次,从1987年至1993年,引种园共从16个国家和地区引进441份种苗。

事业蒸蒸日上,“引种人”步子越走越大,路越来越宽。先后有8批17人的科技人员到菲律宾、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考察和直接引种,引进的优良植物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从单一民间引种到涉外部门直接配合引种,发展到科技人员踏出国门直接引种,引种工作步入多渠道、全方位的时代。

1987年国家计委看重引种园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引种工作,在此建立南方点“国家农作物国外引种隔离检疫基地”,这是建园以来由国家投资的最大的科技项目,总投资315万元。“检疫基地”成立后的15年间,承担或参与部省市科研项目十多项,科研人员针对危险性的病毒、病害,开展生物学、电镜、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检测方法研究并对植物病毒进行测定,先后获得部省级科技二等奖和厦门市科技三等奖等,并在各级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多篇。华侨是引种的中流砥柱,他们心血凝聚、赤诚贡献。华侨引种园的成长同样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鼓励,这里有国家、省各级领导人:阿沛阿旺晋美、陈慕华、宋健、杨成武、王兆国、周光召、刘江、廖辉、庄炎林、胡平,有科技界的专家学者,还有国内外的各种媒体。

希望海内外侨胞继续为引种交流做出新贡献

步入新世纪,华侨引种园积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之中,努力引进培养造就人才,大力开展与国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合作,走开放式科学引种之路。

引种园主任、高级实验师童庆宣说:引种园将继续开展科技、旅游和植物观光、科普教育实验和爱国主义教育,并努力将其建成中国最具有实力的亚热带植物引种中心。同时他一再表示:引种园是几代华侨华人用心血哺育出来的,是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家”。希望海内外侨胞多回家看看,多开展植物引种和科技交流,为中国经济建设作出新贡献。 [5]

§ 海外物种进入基地

原产马来西亚至印尼一带的珍珠莲雾在鼓浪屿日光岩脚下,有一片8.9万平方米的园林,面积几乎占到整个鼓浪屿岛面积的二十分之一,由于这片园林一直没有对外开放,一般人不知道。但是,透过围墙,人们能够看到里面郁郁葱葱的各种林木。

这里是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从1959年创园以来,上千个异域物种在这里引种、驯化,然后再向厦门乃至全国各地推广。可以说,这里是海外物种进入国内的一个重要桥头堡。大家肯定熟悉这些物种:草莓、西番莲、青花菜、高大挺拔的华盛顿棕、质地坚硬的柚木、维生素C含量极高的西印度樱桃,还有伊拉克枣、油棕、薄壳核桃、猫须草、优质甘蔗等等。

这些其实并不是本地物种,它们都是通过引种园,漂洋过海来到厦门的,再从厦门扩大到闽南乃至国内其他地区。引种园创立40多年来,先后引种了1000多个品种,其中有三四百个品种得到推广。最让引种园工作人员自豪的有3个成功引种的物种。

一个是名叫“sakata”的胡萝卜。翔安区新店一带的农民现在都在种植胡萝卜,相信不少市民都吃过这种胡萝卜,和一般胡萝卜相比,这种胡萝卜长势均匀,个头一般大小,外观漂亮,入口清脆,其优良品质也深得外国人的喜爱,两三年来,这种胡萝卜已经给当地农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引种园童庆宣主任说,这种胡萝卜是通过引种园从日本引进过来的,2002年开始在新店农村推广。

还有一个是印尼橡胶。印尼橡胶以往只限在热带地区生长,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厦门引种园引种成功,从而实现了这种橡胶种植地区的北移。这个项目获得国务院的发明奖。

另外一个是“科情3号”金稻米。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引进的。这种稻米亩产上千斤,一度在长江以南各个省大面积推广,至今仍有不少地区还在种植这一品种的水稻。这一项目两次获得国务院的奖励。童庆宣主任回忆说,引种园初创之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其时,国家急需高产优质的粮油作物良种,迅速发展农业经济,引种园当时的使命就是,发动海外爱国华侨,积极引种,支援家乡建设,帮助家乡克服困难。 童庆宣主任说,引进高产优质的粮油作物良种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是引种园的重要使命,在当时不能“拈花惹草”的年代里引进的一些植物,后来无意中成了园林景观植物,这是当初没有预料到的。

更多的物种还养在深闺

除了大家熟悉的物种,更多人们不熟悉的物种还养在引种园里。这些物种有一天就可能走到大众的身边。

园内有一种名叫星苹果的植物,它的叶子一面是绿色的,另一面却是金色的。它的果实也非常另类,成熟的果子一半是青色的,另一半却是红色的,吃到嘴里,有苹果的香味,又有其他水果的味道,反正市面上从来就没有见到过这样的水果。

这种星苹果原产美洲加勒比海地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漂洋过海来到厦门,定居在引种园内,20多年过去了,园内的星苹果已经发展到五六棵,棵棵都枝繁叶茂,果实累累。但遗憾的是,星苹果至今仍没有走出引种园的大门,厦门及周边地区还没有人种植过这种植物,对绝大多数厦门人乃至中国人来说,大都不识其庐山真面目。

园内有的是千奇百怪的植物,人们大多没见过,比如牛乳树、面包树、香子兰、剥粒菠萝、煮食香蕉、文丁果、仁力果、鳄梨等等。

千分之三:引种的成功率

前段时间,童庆宣主任专门从英国带回来了四五十份种子,这些种子放在园内的温室大棚里精心培育,目前有的已经开始吐露新芽了。

这些品种能否在厦门扎根?谁也没把握。童庆宣说,判断一个品种是否引种成功,不光是看它能不能成活,而要看它能不能开花结果,它所结的种子能不能再生长。这是一个从种子到种子的过程。 他说,引种成功率极低,如果成功率达到千分之三的话,就已经很不错了。他们绝大部分时间干的都是徒劳无功的工作。还有一个让他苦恼的问题,由于职责所限,千辛万苦引种成功的品种不能及时推广出去,很多引种成功的植物至今还养在引种园内,这些优良植物还没有造福广大民众。他举例说,鳄梨的营养价值极高,它的蛋白质含量相当于8个鸡蛋,它甚至可以开发成美容护肤化妆品,引种成功已经很多年了,它至今还生活在引种园内。上面提到的星苹果也是这种状况。

桀骜不驯香子兰

童庆宣主任说,如果顺利的话,引种成功最快的要一两年时间,一般也要十年、八年时间,一般植物的引种过程要五到七年。 他给记者讲述了一个香子兰的故事,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驯化过程是多么的艰难。

香子兰原本生活在热带雨林中,它的果夹能产出香料,据称这是一种高级食品香料,巧克力、白兰地酒的生产过程中,如果添加了这种香料,其价格立即要翻几倍。国际市场上,一公斤香子兰香料的价格要几百美元。在引种园的温室大棚里,记者见到了香子兰,它的叶片宽大而肥厚,长势良好,它的藤蔓攀爬在温室的墙壁上。童主任说,香子兰十分娇气,对环境要求极严。为了它能顺利在厦门成活,他们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机。它对阳光的要求很苛刻,阳光太强,它就蔫了,太弱,它又不长;它对水分要求也很高,如果水分不足,它也很难生长。

经过反复观察和试验,他们找到了一种适合香子兰生长的方法,他们做了一个热带雨林的模拟环境,做一个水泥柱子让其攀爬,为了让它有足够的水分,他们让水泥柱子能不断渗出水来,他们还给香子兰挂上“吊瓶”,为其不断打“点滴”。香子兰终于是长起来了,但它就是不结果夹。经过反复研究,他们最终发现了症结所在,原来在热带雨林环境中,通过其他方式,可以自然授粉,在厦门的这种模拟环境中,无法自然授粉,于是他们用人工授粉的方式,让香子兰终于结出了果夹。 [6]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3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