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原子城
释义

§ 简介

建于1958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均诞生于此,故称为“原子城”。1995年5月15日退役,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西海镇,现为海北州府所在地。

在五十年代,中国的最高决策者们,提出中国不能没有原子弹,就这样中国踏上了研制原子弹的艰苦旅程。首先是选址,经过再三选址,最后,选定了——青海省海晏县的金银滩,对外称二二一厂。总面积570平方公里,这里便成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在金银滩这片1170平方公里的茫茫草原上,国营二二一厂基地的建设者们在党的领导下,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头顶蓝天,脚踏草原,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基地倾注了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邓稼先、王淦昌等新中国第一代科学家的心血,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协同、无私奉献;树立了不畏强权、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团结拼搏、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1964年10月16日,实验成功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根据国家战略部署的调整,1987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了撤消国营二二一厂的决定。至此,国营二二一厂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缓缓地落下了庄严而神秘的帷幕。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在西海镇,竖立了一块纪念碑。当你走进西海镇,你也许会发现它太平凡了,也许这平凡的后面就有一段传奇的故事,就在这平凡设施的后面,都有一个神秘光环,每一座建筑都有一段光辉的的历史,每一位建设者都会讲一段动人的故事。

现在的原子城依然保留着众多的实物纪念地,向人们展示了我国人民在非常困难时期,艰苦创业的历程。它是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对全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

§ 位置

原子城

原子城前身是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原国营221厂(也称青海矿区)。

现今的原子城(又名西海镇)。

原子城,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原子城位于自治州东北部,海晏县境内的金银滩草原上,距海晏县城9公里,平均海拔3210米,占地面积570平方公里(建厂初期1170平方公里),其中厂房33.3万平方米,有铁路专用线38.9公里,沥青混凝土标准公路75公里,距青海省省会西宁市110公里。东北、西、南有高山屏障,东南为草原的延缓地带,地势平坦,东有哈勒景河、西有麻匹寺河。

西海镇盛行西北风,一年中风力最大为春季,风力最小是夏季,风季平均风速为3.1米/秒,最大风力为23.3米/秒;年降水量400毫米,年蒸发量为1538.5毫米,平均气温-0.45摄氏度。

基地旧址分为甲乙两区,乙区在现在的海晏县城,主要是生活区,甲区是 现西海镇(原子城),是基地政治、文化、科研、生产中心,甲区有十八个县级单位,简称“十八甲区”。

§ 交通

中国建设的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青海原子城

西宁有直达海晏县西海镇的车。

西宁长途汽车站位于建国路北头,距离火车站以南约600米。

§ 大事记

原子城

1956年,中央政府决定建设核武器研制基地;

1957年,在全国选址;

1958年6月,毛泽东指出:“原子弹就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我们就搞一点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10年功夫完全可能”。

1958年7月,邓小平代表党中央批准了核武器工程选址报告——选在青海海晏县金银滩。

1958年11月,代号为221的中国核武器工程正式启动,大批建设者和科研工作者舍家为国,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在金银滩草原。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作出撤销221厂的决定。

1993年,基地退役后整体移交青海省,成为世界上惟一主动退役的核武器研制基地。

1995年5月15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宣告221基地全面退役,原子城被确定为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所在地,并更名为西海镇。

1996年,省委、省政府批准221厂基地旧址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1年原子城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原子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

2007年4月3日,原子城纪念馆正式开工建设。

2009年5月20日,原子城纪念馆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

2009年5月26日举行原子城纪念馆开馆仪式,正式对外开放。

§ 现状

原子城

为了充分利用好这笔宝贵的精神、文化和物质财富,州委、州政府科学决策,制定了“保护、开发、建设”并重的指导思想。

保护

充分保护好原有的厂房和设施,主要分场相继派专人保护,铁路、厂房、住宅、社会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至今保护完好,并得以有效利用,为自治州的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铁路、上星站、爆轰试验厂等一批文物价值较高设施得到了保护和利用。

开发

主要是充分利用厂房、设备进行招商引资,并取得可喜成绩。三分厂,现利用改扩建为年产13000吨铝锭的海北铝业有限公司和枣庄、济宁两个年产5000吨碳化硅厂;一分厂,原为无线电、铀部件加工车间,正在进行招商引资;二分厂,原为火工、核武器组装厂,现为良种牲畜繁育基地;四分厂即热电厂,通过技术改造后,现为年发电量为1亿度的西海热电厂、承担着海北铝厂、西海镇的供电供热;退役工程竣工纪念碑(核废料处理坑)、基地纪念碑、基地展馆已开辟成为原子城主要旅游景点;原科技楼、图书馆、影剧院等十一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被海北州有效利用。

建设随着州府迁址工作的结束和西海镇政府的成立,自治州政府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小城镇建设的有利时机,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现有330千伏输电线路与西宁大电网相联,横穿自治州的315国道现被提级改造为二级公路,移动通信覆盖全州90%的乡镇,湖东旅游公路、西柳公路、茶默公路的建成通车,使西海镇的公路网络初步形成;以城镇道路改造,办公、住宿楼平改坡工程的实施、中心广场、居民小区建设的启动,使西海镇面貌焕然一新成为新型的草原新镇。旅游业异军突起。

旅游资源富集

原子城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两弹在此研制成功”,壮了国威和军威,是世人向往的神秘地方;美丽的金银滩草原和西部歌王王洛宾在此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名曲,走向了世界、走进了普通百姓生活,金银滩成了人们追寻的并不遥远旅游胜地;昆仑神论深邃的文化内涵,西王圣母悠远而神秘的传说均被西海镇境内的年钦夏格山上的石屋、昆仑铜柱和相邻的青海湖所承载;西汉王莽政治的历史缩影在西海郡遗址沉淀,使原子城这块土地平添了令人向往的神秘色彩。

大型活动丰富多彩。鉴于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留存,自治州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来培育,放眼长过错,立足当前,及时争取筹办旨在宣传海北、挖掘文化遗产、展示自治州精神面貌的一系列的大型旅游文化活动。主要有每五年一次的全州农牧民运动会,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公路赛,王洛宾音乐艺术节。这些盛大活动的成功举办,有力宣传了海北,提升了海北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展览馆——世人了解海北的窗口。根据原子城拥有的旅游资源状况,州旅游局在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深挖掘、广吸收、选精品、勤推介,改造、建设了纪念碑园林、基地展馆;同时在尊重历史,依照历史的前提下,兴建了王洛宾生平展馆、原子城展馆、西王母殿厅,作为原子城的主要窗口向世人展示,经过近两年的运行,收到较好社会和经济效益。原子城已成为继青海湖、塔尔寺之后中省又一著名的旅游景区。

§ 设计

原221厂全景

原子城纪念馆的外观设计,源起于核武器研制基地的生产厂房。在建造的过程中,纪念馆巧妙地利用了北高南低的地形,将纪念馆的一部分置埋于地下,从而形成了掩体的效果。纪念园则用雕塑、道路、纪念墙等元素,展示了核武器研制基地的辉煌历程。宏大的叙事和微观的刻画在这里得到了巧妙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说,原子城纪念馆无疑就是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雕塑设计师王培波:“聚”的力量

天空湛蓝,白云悠悠。车入西海,离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越来越近。在三株苍翠的松柏树的围拢之中,有一座古铜色的雕塑映入眼帘,无论是谁靠近它,那暖暖的黄铜色都足以温暖心灵。

这是纪念广场最醒目的标志——主题雕塑《聚》。它竖立于入口东侧,以鲜明的主题形象,表现出原子城的历史。这个《聚》,既有核聚变的写实,更有集纳聚合全中国人民力量、谱写宏伟诗篇之意。螺旋上升的形象则象征着中国人民凝心聚力、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而《聚》选用的耐候性锈蚀钢,源自模拟核武器研制基地独有的半掩体建筑的外保护材料。

其实,《聚》最初设计时为20米高,为了与远山形成鲜明对比,在进入施工阶段时最终决定加高5米,使《聚》当之无愧地成为原子城崭新的绝对地标。

《聚》出自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王培波教授之手。除了主题雕塑《聚》,《高瞻》《远瞩》《众志成城》《群策群力》等情景雕塑也是王培波的力作。这些雕塑虽然是凝固的,它们背后却流动着原子城历史上的感人片段,展现了建设者们对信念、对事业的忠诚。

沿着长约1300米、碎石铺就的“596”之路漫步,“信箱”徐徐地讲述着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一位正将信投入邮箱的妻子和离她不远处正倚墙读信的丈夫,将写实与抽象相结合,用诗意的语言再现了这个感人的故事。堪称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整体设计中的一个高潮空间。

这就是王培波的设计带给大家的感动:透过瞬间的生命状态,折射出对生命、对信念澄彻的观照。

浮雕设计师杜宏宇:“和”的大美

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南立面中间镶嵌着三处铜质浮雕,在高原阳光的照射下,整组浮雕发出的青铜绿色与纪念馆以天然石材为主的外立面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在广袤的草原上熠熠生辉,为美丽的金银滩平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组浮雕作品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杜宏宇教授的呕心之作。

在杜宏宇看来,自己设计的浮雕作品方案之所以能从5个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是有其必然性的。

接到命题后,杜教授富有创意地对“核能与铜文化”的概念进行解读。他在接到任务的半年时间内多次来到青海,并尝试采用过多种表现手法,创作过程中曾几易其稿,但他最终确定了三个主题。

这三处浮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间的《自然能量》既是纪念馆外墙三幅装饰浮雕的中心画幅,也是整组浮雕的中心主题。画面的左右两边分别以日月、水火、阴阳来象征自然,中间则以阴阳交错,暗示核能裂变以钝性的放射状形象释放,表现出巨大的能量,突出了核能的自然属性。左边的《奔向和平》则以象征与浪漫的手法,表现男女青年在空中遨游,在他们的前方有一群和平鸽,象征中国人民以及全人类热爱生活和生命,对美好与和平执著追求、勇往直前的精神。右边的《和谐共生》则以广袤的青海高原美丽的自然风光为主题,山川壮美、水草丰茂、牛羊悠然,两匹奔腾似飞的骏马象征着开拓进取的精神,体现了希冀和谐自由的思想。

对于艺术追求有着近乎于严苛要求的杜宏宇,事无巨细,都要亲力亲为。在他心中,自己作品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臻于完美,这其中甚至包括对材料的选择。经过慎重对比、试验,最终,二百多平方米的黄铜经过锻造处理后,达到青铜效果,不仅有沉重的文化质感,还与纪念馆的暖色建筑形成鲜明对比,既注重了与建筑物的协调性,又与风光壮美的海北金银滩草原相辅相成,交相辉映,较好地体现了他的设计理念。

用具体的形象语言体现一个形而上的生命概念,折射出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足见杜宏宇匠心独运的可贵。 这次的设计过程对他而言也是个难得的学习过程,而前后在金银滩草原上一个多月的生活、工作经历,使他为海北、为青海的美深深陶醉。他说:“两次来到这里都有着不同的美的享受,我很兴奋。其实我所看到的只是青海之冰山一角,我向往着领略更多青海之大美!”

园林总设计师朱育帆:“史”的意味

朱育帆博士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博士生导师、副教授,是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园林景观总设计师。

在接到设计任务前,青海对于朱育帆而言是一片空白。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以及前后16次的实地考察,他对青海、对海北、对原子城有了深刻认识。英雄们凭借着信念与毅力,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奇迹,留下了感人的故事,成为朱育帆用之不竭的创作之源。

朱育帆自己意图通过园林景观的设计来再现、映衬那个时代的精神,并体现中国人追求、捍卫世界和平的信念。纪念园园林景观设计围绕的主旨为“和平”,也契合了当下的和谐理念。

园区分三个段落,有南段的纪念馆与纪念广场、中段的“596”之路、北段的纪念碑园。纪念馆与“596”之路及和平之丘沿中轴对称,与南北两端相呼应,突出纪念园的纵向主轴。“596”之路则以长300米的耐候性锈蚀钢板墙和1300多米的碎石路,组成独特的空间表现方式,象征着核武器研制的历史征程。当漫步于这一启承转合的空间叙事轴线中,就能体会到原子城的独特历史和成就。虽然整组设计撷取了原子城历史上的若干片段,但仍然具有较强的整体性。

值得一提的是,园林设计充分保护了场地中见证了新中国核武器历史背后英雄的51棵大青杨树,它们被有机地融入园中,更是为了那一份铭刻于心的深深的怀念。

朱育帆说,尊重传统是自己一贯的原则,但他并不会因此而拘泥于传统,他会因时、因地制宜,将传统的相关东西转换为现代语言并运用于设计当中。

秉承“本土化、环保化”理念,在对纪念馆墙体、广场及雕塑的选材上,朱育帆尽量采用本地材料,欲以此来塑造一种基调。而这个基调所强调的,则是美丽的金银滩草原所独有的雄浑壮美。[2]

§ 镇馆之宝

东风导弹:纪念馆的镇馆之宝

测量探头

从陈列在纪念馆里的东风二号导弹展开。这无疑是纪念馆的镇馆之宝。如果把原子弹比作是车里的乘客,那么导弹就是那辆车。人们知道,1945年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的那两枚原子弹,全部是依靠飞机运输的。这种传统的运输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应战争的需要了,导弹成为了现代部队最常见的装备武器。

共和国的导弹研制事业,同样也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 1967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枚自行设计制造的中程地地导弹; 1970年1月31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枚自行设计的远程地地导弹;

而入驻原子城纪念馆的东风二号导弹不仅是这段历史的见证,更因为这枚导弹曾经在1966年10月27日在我国本土完成了带核空中爆炸试验而成为了共和国核工业发展史的见证。

近二百张图片凝缩221厂的历史

221厂撤销后,大部分职工和设备分别安置到了四川绵阳、河北廊坊等地。他们手里一定会有相应的实物,从2003年开始,只要有机会,李成君都要向这些居住在外省的老同志以及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征集实物。纪念馆展陈的近二百张图片除了少量是从那些曾经在221厂工作过的老同志手中和相关部门征集来的外,其余的都是从上世纪6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反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纪录片《东方巨响》中截取的,不少画面还是第一次与观众见面。

一封信,令观者动容

221厂退役后,221厂址的命运,牵动着许多曾经在221厂工作过的老同志的心。2002年,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之父朱光亚同志致电中央有关部门,希望有关部门能成立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以达到传承“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后人,教育后人的目的。在这封信中,朱光亚还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了两弹爆炸成功的原因和经验,以及自己所理解的“两弹一星”精神。这封信引起了中央和青海省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领导相继在信上做出批示。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委州政府的争取下,这封信的复印件将在纪念馆展出,字里行间流落出的老一辈科学家那颗拳拳报国之心令观者动容。

一台机床,承载着共和国的核梦想

原子城纪念馆第三展厅以1比1的比例复原了221厂一分厂和二分厂的部分生产车间,在一分厂的复原车间里摆放着一台球面机床。这台机床是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捐赠的,它很可能进行过第一颗原子弹的加工制作。

球面机床被擦拭得一尘不染,甚至摇把上的镀镍也光可鉴人,平整的床面上见不到一块锈迹,足可见当时的工人对这台机床的爱惜。球面机床在当年是加工原子弹弹头的,在原子弹的加工工序中十分重要,能把这台机床“请”来,肯定会为纪念馆锦上添花。

摄像机,十个人才搬进纪念馆

第三展厅的一面墙壁,被装饰成了防爆墙,在防爆墙前,摆放着一台长达2.8米的摄像机。 这台摄像机叫高速度转镜摄像机,它原本是安装在221厂六分厂的。六分厂又称靶场,221厂历次核爆炸试验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高速转镜摄像机是靶场必不可少的仪器之一。这台摄像机的运转速度要比普通摄像机高十几倍甚至几十倍,221厂的技术人员就是从这台摄像机拍摄到的录像截取画面,分析出各种数据的,可以说这台摄像机为共和国的核事业立下过汗马功劳。

高速转镜摄像机不仅体态硕大,而且很重,布置展厅时,纪念馆的10名工作人员花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才把它安放在了展位上。

巨型天平,一个砝码两百斤重

这是一个天平的砝码,与它配套使用的则是陈列在旁边的一台高达1.5米的巨型天平。这巨型天平是称轻水用的,轻水是制造核武器不能缺少的材料之一。用这么大的天平称轻水,可想而知当年研制原子弹需要轻水的量有多大。

221厂退役后,这巨型天平就被转移到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所。在这次征集展品的时候,中国工程物理研究所又将它转送给了纪念馆,在离开金银滩多年后,巨型天平终于回到了老家。

两弹模型,尚未露面的镇馆之宝

221厂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基地,它在我国核工业发展史上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为了展现221厂的历史地位,按照预先设计,纪念馆还将展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模型。可是由于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还有许多没有解密的地方,模型如果按照1比1的比例设计,肯定会有泄密的危险,因此模型设计者至今还没有定稿。但可以肯定的是,等纪念馆开馆后,原子弹和氢弹的模型将有望和观众见面。

两份旧报纸竟然花了七千元钱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和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后,《人民日报》分别增印了《号外》和《喜报》 。在《号外》和《喜报》中,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做出了“中国进行必要的核试验、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核武器,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庄严承诺。这两份报纸,无疑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这两份报纸成为了原子城纪念馆最珍贵的展品之一。[3]

§ 展览馆

基地展览馆是利用原爆轰试验而修建的,又称靶场。它是为研制原子弹、氢弹而进行各项焊轰模式和穿甲弹试验。

基地展览馆共有七个展室,第一展室:基地创建的背景;第二展室:基地创建的过程;第三展室:两弹爆炸成功;第四展室:辉煌成就;第五展室:光荣退休闲;第六展室:化剑为犁、和平利用;第七展室:西海新貌。

展室通过大量图片生动地再现了基地的建设、发展,吸引着大批中外旅游者来这里观光探秘。

青海“原子城”,爆轰实验场的半掩埋式车间。青海“原子城”,爆轰实验场观测窗。青海“原子城”,爆轰实验场。指挥中心在距地面9米以下的地下

§ 地位

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青海湖的组成部分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位于海北州海晏县金银滩草原腹地,315国道穿行城区,距省会西宁仅80余公里,是建筑类人文风景旅游区。

原占地面积500余平方公里,有18个相互独立的生产、研究单位组成,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对外曾称“国营221厂”、“青海矿区”等。基地始建于1958年,1964年正式投产,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都是在这里研制、组装成功的。1995年5 月15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已完全退役”。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2: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