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卫生部机构编制管理规定 |
释义 | § 卫生部机构编制管理规定 (2002年9月2日卫生部卫人发【2002】219号发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卫生部所属各类机构的设置,加强编制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卫生部机关各司局、直属事业单位及其二级机构、挂“卫生部”、“中国”、“全国”、“中华”等字头的卫生机构及部内、部委间的议事协调机构、部属事业单位设立的挂靠机构均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卫生部成立机构编制审核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组长由部长担任,副组长由党组副书记担任。成员为办公厅、人事司、规财司、机关党委负责人,具体工作由人事司承担。部机关各司局负责人参与研究与本司局业务相关的机构编制问题。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召开会议。重要事项领导小组审核决定后,送部党组审定。 第四条 卫生部人事司负责卫生部各类机构和编制管理的具体工作。卫生部各司局对业务相关的机构负有业务指导和监督责任。 第二章 申报的原则及条件 第五条 卫生部各类机构的设置,应当遵循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符合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原则;适应卫生部协调管理全国卫生工作需要的原则。 第六条 部属事业单位、部机关各司局涉及下列机构编制问题须报卫生部机构编制审核领导小组: (一)增设、撤销或调整部机关内设司、处级机构。 (二)成立、撤销部属事业单位。 (三)部属事业单位增加编制。 (四)部属事业单位更名。 (五)部属事业单位设立挂靠机构。 (六)设立挂“卫生部”、“中国”、“全国”、“中华”等字头的机构名称或申请使用类似机构名称。 (七)成立部内或部委间的议事协调机构。 第七条 申请第六条所列事项,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为完成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有关政策赋予的职责所必须成立的相应机构或机构名称。 (二)属于卫生部工作职能范围,为保证部机关工作的开展,确需成立的机构或增加编制。 (三)其它因工作需要而又不宜或不便由部机关有关司局、已设立的卫生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承担,必须成立的相应机构或机构名称。 第三章 申报程序 第八条 增设、撤销或调整部机关内设机构;成立、撤销部属事业单位;部属事业单位申请增加编制、更名等事项的申报程序: (一)有关司局或直属单位应向领导小组提交下列材料(交人事司): 1、书面申请(包括申请理由、机构的性质、任务、编制、规模、管理形式、经费来源等)。 2、可行性、必要性的论证。 (二)人事司会同有关司局进行研究并提出意见。 (三)人事司综合意见后报卫生部机构编制审核领导小组审核。 (四)经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由人事司拟部发文报送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审批。 第九条 部直属事业单位设立挂靠机构,遵照以下审批程序: (一)有关单位向领导小组提交书面申请、双方的协议及对方上级单位的同意函(交人事司)。 (二)人事司会同有关司局研究并提出意见。 (三)人事司综合意见后报卫生部机构编制审核领导小组审核。 (四)经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由人事司拟部发文批复有关单位。 第十条 申请使用或设立挂“卫生部”、“中国”、“全国”、“中华”等字头的非法人卫生机构或机构名称以及申请成立部内、部委间的议事协调机构(以下统称非实体性机构)的审批程序: (一)有关司局应向领导小组提交下列材料(交人事司): 1、填写《卫生部非实体性机构申请登记表》。 2、申请报告(包括申请成立的理由、机构性质、任务、目标、管理形式、人员组成、经费来源等)。 3、可行性、必要性的论证。 4、主要负责人的名单及简历。 (二)人事司会同有关司局进行研究并提出意见。 (三)人事司综合意见后报卫生部机构编制审核领导小组审核。 (四)经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人事司拟部发文批复有关单位;部委间的议事协调机构需报国务院审批同意。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部机关各司局、部直属单位不得自行批设机构和人员编制,不得擅自提高机构规格、扩大编制、成立非实体性机构、更改或增设机构名称。 第十二条 机构名称前不得冠以部机关司局名称。 第十三条 对非实体性机构采取由人事司和各业务主管司局双重管理的模式。 人事司负责对非实体性机构的设立、变更、撤销等进行审核,并酌情报部机构编制审核领导小组审核;负责非实体性机构的年度审查工作。 业务主管的司局负责对非实体性机构的设立、变更、撤销等提出初步意见;决定或推荐非实体性机构的负责人;非实体性机构成立后,负责对该机构的日常业务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配合人事司对非实体性机构进行年度审查。 第十四条 根据卫生工作内容和职能的变化,属于下列情况的非实体性机构,有关业务主管司局应及时提出调整意见: (一)机构调整或职能调整后可以由部机关司局、卫生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承担的,应尽量交给有关司局、事业单位或社团,机构名称撤销。 (二)职能重复、交叉或业务相近的机构应予以合并或撤销。 (三)为某项工作任务设立,在任务完成或已被停止时,应及时提出予以撤销。 (四)不能有效地承担有关业务工作、长期业务量不足、长期不出成果的要予以撤销、合并或改组。 (五)不与有关业务司局保持工作联系,不接受业务指导和监督的非实体性机构,应予以撤销。 第十五条 非实体性机构应积极完成卫生部委托的各项工作,主动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与指导。 第十六条 非实体性机构应在卫生部委托或授权的范围内开展活动,未经委托或授权,不得擅自开展任何活动。 第十七条 非实体性机构不得开办实体,未经卫生部批准,不得擅自成立分支机构。 第十八条 对非实体性机构实行年度审查制度。非实体性机构应于每年4月31日前向卫生部有关业务司局报送下列年度审查材料: (一)《卫生部非实体性机构年度审查表》。 (二)上年度工作总结及当年工作计划。 有关司局应在《卫生部非实体性机构年度审查表》上签署审查意见,并报卫生部人事司备案。 第十九条 年度审查不合格或不按规定报送年度审查材料的非实体性机构,有关业务司局应提出撤销、变更等处理意见。 第二十条 部直属事业单位对设立的挂靠机构应加强业务指导与监督,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要定期对工作效果进行评价,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对不能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的,应撤销挂靠关系。 第二十一条 卫生部所属机构变动情况将通过媒体进行公示。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由卫生部人事司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自二○○二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 相关条目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 人才市场管理规定 国家公务员录用面试暂行办法 执行和解 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督检查办法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工作管理办法 法定准备金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