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向近敏 |
释义 | § 简历 1914年1月28日 出生于湖北省汉川县向家村。 1921 - 1928年 在农村读私塾。 1929 - 1930年 在汉川县城隍港完全小学读书。 1933年 毕业于 湖北省立第十二中学初中。 1936年 毕业于 湖北省立第一中学高中。 1937年 考 入 国立武汉大学物理系。 1938 - 1942年 在陆军医学院(现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前身)学习并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 1942 - 1946年 留陆军医学院任血清疫苗研究所助教。 1946 - 1947年 留学美国得克萨斯州美国陆军卫生勤务学院。 1947 - 1948年 任上海国防医学院讲师。 1948 - 1949年 任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讲师,兼任湖北医学院副教授。 1949 年 2月 - 1954 年12 月 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医学院病毒室担任讲师,后任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博士医院化验室主任、副教授,并应聘为湖北医学院副教授,带职进修。 1954 - 1978年 任湖北医学院副教授,病毒学研究室主任。 1978 - 1986年 任湖北医科大学(后武汉大学医学院)教授、病毒研究所所长。 1983 - 1984年 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Fogarty国际中心高级访问科学家。 1986年,任湖北医科大学病毒研究所名誉所长。 2006年12月31日,向近敏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逝世,享年93岁。 § 生平介绍 向近敏,曾用英文名Hsiang Chin-min。1914年1月28日出生于湖北省汉川县向家村汉江边的一户渔民的家中,没有兄弟姐妹。父亲常年做小生意,母亲带着他在家务农。他自幼就帮助家里拾柴、种菜,耕田种地,从小就体会到生活的艰辛。 1921年,向近敏7岁时在当地的一个私塾读书。不久,他被送到汉川县城隍港完全小学上学,小学只有一个英文教师和几位中文教师,连数学和自然教师都没有,校长是清末的秀才。他读了一年多完全小学,连演算应用题都没学过,不过《史记》、《资治通鉴》、《四书》、《五经》之类的古籍倒能背诵了不少,很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向近敏 1931年,向近敏考上了湖北省立第十二中学初中部。在学校里他学习非常努力,初中毕业时各科成绩都是名列前茅。按照向近敏的家境,初中毕业以后,选择当时不用花钱读书的湖北省师范学校是比较适合的。但是,向近敏很羡慕读大学,他取得双亲的同意,于1934年毅然报考了湖北省立第一中学高中部,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 到了湖北省立第一中学高中部后,向近敏除了对数理化和外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外,还对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的学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庄子“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哲学思想对向近敏在高中时代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崇拜这位伟大的中国哲学家的学说,以至于在高中毕业时差一点报考了文史哲专业。 然而在“技术救国”思想支配下,向近敏报考了武汉大学的理科。1937年秋,向近敏收到了武汉大学物理系的录取通知书。 由于家境贫寒,向近敏难以承受昂贵的学费和生活开支。他勉强读完半年大学以后,中日战端已开,学校必须内迁。正在走投无路的时候,陆军医院在武汉招生。这是一所学费全免,还有少量零花钱的高等医学院校。向近敏本来对学医并没有多少准备,但这时只好选择这一条路。1938年春,他考上陆军医学院。1942年他从陆军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他因成绩优异被中国病毒学的先驱、陆军医学院血清疫苗研究所的李振翩教授留作助教,从事当时刚刚开展的血清疫苗的研制工作。 1946年,制造疫苗所用的牛肉不易获得,他研究以黄豆芽汤代替牛肉汤生产伤寒、霍乱疫苗,取得了成功,国内曾称此种培养基为“向近敏培养基”。因为向近敏对血清疫苗研究工作成绩出色,陆军医学院便让他参加留美考试。他通过考试去美国得克萨斯州的陆军卫生勤务学院留学深造,为期一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病毒学和免疫学等的理论和实验技术。他当时已取得教育部派遣留学的资格,本来可以延期回国,但他还是于1947年按期回国,任在上海的国防医学院讲师。 1948年,李振翩主持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的微生物教学工作,他聘请向近敏去任讲师并继续进行病毒研究。同时,向近敏还应湖北医学院(今武汉大学医学院)院长朱裕璧教授的聘请任该院的副教授,对当时极为困难的微生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略尽建议咨询之责。 1949年2月,向近敏在李振翩教授的介绍和推荐下,利用1946年取得的教育部自费留学的资格,到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医学院病毒室任讲师,继续做病毒研究。他在那里首次证明蟑螂可以作为传播脊髓灰质炎的媒介,这研究成果得到高度评价,他也成为美国微生物学会会员。他在得克萨斯访问和考察了十几个实验室,阅读、收集有关资料几百种,并参加了美国微生物学会年会,会见了美国许多著名的病毒学家。他从考察和研究中提出结论,根治中国的急性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应以预防为主。大力研制和发展细菌病毒性疫苗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 正当向近敏在全力收集有关病毒和疫苗研究资料,准备于为期两年的进修期满之后回国的时候,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了封锁和限制政策,留学生被留在美国不让回国,一切经济、文化、外交通讯都被切断。向近敏只身一人滞留在异国他乡,尽管他当时已受聘任得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博士医院化验室主任、副教授,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优越,但是他心理难以平衡,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当然,他也没有停止过争取回国的努力。 1950、1951年前后,由于许多留美学生采取通过到第三国参加学术会议的办法回国,并且成功地回到了中国。美国政府因此对中国留美人员的监视和限制也变得更严。 1951年,意大利举行世界科学教育会议,向近敏申请前往,打算在会议期间择机回国,但最后他的名字被从赴会者名单中划去。1952年2月,向近敏设法办好到英国开会、学习3个月的手续,准备再借机回国,但在海关被阻。他于1953年初向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写信,抗议美国政府对中国留美人员的监视和限制,但信寄出就石沉大海。直到1954年日内瓦中美会谈开始,周恩来总理严正指责美国政府限制中国留美学者回国的行为后,美国政府才不得不放宽了对中国留美学者的限制。 1954年12月,向近敏回到了中国。 回国以后,向近敏本来受到当时正在北京工作的汤飞凡教授的聘请留在北京工作,但他想到湖北医学院在他留美进修的几年间给他工资,维持双亲的生活,又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便谢绝了汤飞凡的邀请,决心来湖北医学院任副教授。在微生物学教研室协助叶宗蕃教授工作。事无巨细,不分份内份外他都一一过问。 1950年代,他首先开展了病毒性脑炎和中药抗病毒药效学的研究,提出病毒溶瘤作用的概念,这可视为中国早期的生物抗肿瘤研究的开端。为推进医学病毒学的研究发展,他积极筹建了医学病毒学研究室。 1960年。国家卫生部批准在湖北医学院成立医学病毒学研究室,他任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间,向近敏受到打击迫害,研究工作几乎停顿。1970年才得到允许继续研究。 1978年,他成为湖北医学院教授,并与湖北医学院的陈敏海教授一道组建了全国惟一的设立在医学院校内的病毒研究所,任所长至1986年,1986 年后任名誉所长;并主持完成了流行性出血热病原学、流行病学,抗病毒治疗、宫颈癌病毒病因等许多重大课题的研究。1983~1984年曾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高级访问科学家。他又多次应邀出访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他大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在国内组织多次国际性学术会议,请美国、加拿大等国的专家前来讲学。1988年,他和他的学生林雨霖一起,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分子生态学的学科概念和理论,以后连续发表了一系列论文。1995年以及2000年并先后出版了《分子生态学》第一、二卷,共130余万字。 他还参加了中国一些医学科学技术的规划工作,先后担任过中央卫生部科学委员会病毒和病毒性疾病专门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免疫学与免疫学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会分子生态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免疫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武汉病毒学会理事长,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学专题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武汉市卫生防疫站业务顾问,湖北省检验中心顾问,武汉市检验中心顾问,《病毒学报》、《免疫学杂志》、《肿瘤防治研究》、《国外医学生物化学临床检验学分册》、《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等的编委,《湖北医学院学报》主编。 2004年9月29日,中国民主同盟武汉大学医学院支部召开“向近敏教授90华诞暨回国工作50周年座谈会”。 2006年12月31日,向近敏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3岁。 § 病毒学的研究 1947年向近敏回国后,他发现中国的病毒学研究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专门的研究人才寥寥无几,他决心为中国的病毒学事业竭尽全力。 1955年,他先在湖北医学院成立医学病毒学教研室,倡议在医学生的教材中增加医学病毒学内容。这得到教研究室主任、微生物学前辈叶宗蕃教授的大力支持。向近敏亲手编写了医学病毒学教材,亲自主教这一门课程。并建立病毒研究室,开展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的病毒病原学、流行病学,中药单方、复方抗病毒药效学的研究。 为推进病毒学的研究,他积极呼吁成立医学病毒学研究机构,并多次给有关领导写报告。1960年,国家卫生部批准在湖北医学院成立以向近敏为主任的医学病毒学研究室,并给予人员和经费的支持。他在进行病毒学研究的同时,也深入探讨了免疫学理论。1964年,在大连市召开的全国微生物学免疫学会议上,他提出分子免疫学正在形成和发展的学术思想,当时,国内外的文献中尚无类似的提法。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的工作几乎停顿。1970年,向近敏恢复研究工作。他着手研究疱疹病毒与宫颈癌之间的关系和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毒病因。他领导的小组奔赴宫颈癌高发地区湖北省五峰县山区,收集大量患者的标本,在国内首先从宫颈癌患者的脱落细胞中分离到疱疹病毒Ⅱ型毒株。他还首次在国内的散发性脑炎患者脑脊髓液中分离到疱疹病毒。他又带领研究人员到多个流行出血热的流行地区,采集疫区的鼠类的血液、尿液等样品进行研究。 向近敏于1978年与陈敏海教授在湖北医学院将1960年由卫生部批准成立的医学病毒研究室改建为医学病毒研究所,他任所长。这是中国医学院校中当时惟一的病毒研究所。1980年代这个研究所已初具规模,拥有一批现代化的成套设备和仪器,有讲师、副教授、教授职称的研究人员50多人。在他的领导下,宫颈癌病因研究已发展到癌基因水平,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研究首先以双份血清证明中国的出血热同朝鲜出血热的血清学关系。 向近敏邀请国外许多著名病毒学家来所参观,访问和讲学。以美国著名神经病毒学专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国立卫生研究院的Daniel Carleton Gajdusek博士,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美籍华人临床病毒学家熊菊贞博士,病毒生物化学专家萨马斯博士和《国际病毒学杂志》副主编拉普博士为首的近40名国际专家学者来过湖北医学院病毒研究所讲学。他并特别邀请熊菊贞教授共同于1982、1984、1986年举办了三期全国高级医学病毒学讲习班。每次为期两周,来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科研卫生防疫部门等单位的病毒学、微生物学和卫生学工作者共约600人参加了学习和交流。全所先后选派了近20人到国外进修深造。在很短的时间内便缩短了国内外医学病毒学研究的差距。 1980年春,他在美国亚特兰大Emory大学举行的国际疱疹病毒学讨论会上宣读论文“中国病毒学研究的新进展”。在访问芝加哥大学时作了“中国医学教育体制及宫颈癌病毒病因研究”的报告。在访问耶鲁大学医学院时作了“中国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情况”的报告。 1982年在全国干扰素学术讨论会上作题为“干扰素学正在形成”的报告。 1983年应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并作题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研究”的报告。还应聘为Fogarty国际中心高级访问科学家为期一年。 1986年出版《医学病毒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同年6月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慕尼黑召开的第九届国际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中国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研究近况”。 1987年他在Lancet(柳叶刀)上著文指出D.C.Gajdusek改称“肾综合征出血热”为“鼠类病毒肾病”的建议不能成立,此意见已被接受。同年他出席比利时国际流行性出血热学术讨论会宣读论文“病毒唑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效果”。 1988年4月在全国微生物学免疫学会南宁会议上作关于经典免疫学和非经典免疫学的报告。同年10月在湖北医学院主持召开国际流行性出血热会议。 1990年在第二届国际病毒病学术讨论会上根据详细的电镜研究结果,提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体可能进行分裂增殖的观点。 § 抗病毒治疗的研究 1950年代,向近敏就开展了一系列中药抗细菌、抗病毒的研究。他发现黄连对化脓性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随后他很快转入中药抗病毒性脑炎的研究。在研究中药治疗脊髓灰质炎时,他认为评价中药对病毒性疾病的疗效必须以现代的科技手段为基础,对中药的单方和复方,进行长期的和艰苦的分析研究。在指导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中,他发现空心莲子草有相当的抑制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作用。 1957年干扰素问世后不久,向近敏就率先在中国研究干扰素,当时他率领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的一个研究小组对干扰素进行了制备研究。他认为当时的关键问题是诱导剂的探讨和高产培养系统的建立,立足点应在提纯和提高干扰素的产量。向近敏领导的科研组终于发现病毒唑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实验研究效果远远优于对照组干扰素的结果。不论是在细胞水平或动物水平,病毒唑的抗病毒作用明显优于干扰素。 病毒唑在国外已被证明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在治疗拉沙热(lassa fever)的临床研究中,确实显示了消除病毒血症及改善临床症状和降低死亡率的疗效。综合国内外对病毒唑研究现状,病毒唑已到了在临床试治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以检验其是否也确有疗效的阶段。国内也有点滴关于病毒唑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有一定疗效的报告,但病例少、指标少、数据少,不能从统计学上判断病毒唑对患者确有抗病毒作用。要检验病毒唑是否能有效地治疗流行性出血热,除了政府的行政支持和较多的临床协作外,还需要先进的技术、大量现代化设备和充足的资金。 他先同耶鲁大学医学院传染病科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协商,可惜未能达到所希望的目标,最后终于同美国陆军传染病研究所达成了以病毒唑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互利协议,那就是中方组织自愿接受病毒唑治疗的患者,美方提供价值80万美元的现代化仪器设备以及80万美元的研究经费。中美双方的研究人员共同参加研究,共享研究成果。这一协议经中央卫生部批准后,向近敏从巨大的魄力和固有的学术威望领导中外专家,制定合乎国际标准水平的病毒唑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双盲随机对照实验方案。他作为中方的主要研究者,组织了湖北省7个地、市的近300个病例,取得63万个数据,经严格统计学处理得出了病毒唑确实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有效药物。这是一项中美协作的,有9个医院的数百名医护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参加的集体工作。工作完成后,他获得美军传染病研究所的友谊奖章。美方对这一协作课题的资助约120万美元(包括80万美元的仪器设备和40 万美元的科学基金),这种对外合作的方式多次被中央卫生部和国家教委誉为大专院校对外交流取得成功的一个典范。 § 分子生态学的贡献 向近敏《病毒生态分子学》 1986年,向近敏72岁辞去病毒学研究所所长之职,自己担任名誉所长。但他仍在进行探索和追求。受国际上刚兴起的微生态学理论的启发和中国微生态学创始人康白教授微生态思想和实践成果的影响,向近敏以他敏锐的眼光和科学思维方式,重新审视生物圈与大自然的关系、生命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物生命现象的本质。 他首先用病毒的生命周期和致病机理、免疫活性分子的集体免疫平衡与失衡中的调控机理、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肿瘤发生中的相互作用、遗传信息的调控机制等大量事实表明,以核酸、蛋白质为核心的生物活性分子要表现其生物学功能,必须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和分子网络调控机制,也就是说,其功能的实现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分子水平上的“生态环境”。 他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具有4种特性,除了经典生物学所称的遗传性、变异性、代谢性外,还有生态性。生态性在生物的任何层次上都是绝对需要的。不论人们是否已经意识到,事实上分子生态学的理论已经渗入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去。 经过反复论证和思考,1987年6月,他与他的学生林雨霖教授在安徽黄山召开的“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术研讨会”上分别作了关于“分子寄生和寄生性分子的生态学”、“免疫分子微生态学”以及“病毒的分子生态学”等的专题报告。在会议上,他把生态学分为3个层次:经典的宏观生态学、细胞水平的生态学和分子水平的生态学。他们首次正式提出“分子生态学”这个新概念,当时国内外尚无此学说。这一崭新的学术观点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后来他们的发言被整理成文,发表在康白主编的中国第一本有关专著《微生态学》上,该书于1988年正式出版。四年后,英国的Terry Burkel于1992年也提出同一学科概念。 1995年,向近敏领衔主编的《分子生态学》一书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外科专家裘法祖为本书作序。 1995年10月,中国首届分子生态学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东湖召开。来自全国许多综合性大学、农业大学、师范院校、医学院校、国家和地方科研院所的数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由向近敏主持的这次会议。在向近敏的大力倡议和全体与会代表的支持下,上级学会批准成立了以向近敏为主任委员的中华预防医学会分子生态学专业委员会。 § 主要论著 1 向近敏,张菁.黄豆芽汤制备伤寒霍乱菌苗的研究.中华医学杂志.1944. 2 向近敏,朱宝莲.细胞与组织培养.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6. 3 向近敏,青霉素与黄连素对化脓性葡萄球菌作用的比较.中华医学杂志.1957,(4):276. 4 向近敏,病毒的溶瘤作用.湖北医学院学报.1958,(1):16~22. 5 向近敏,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鸡胚组织培养.湖北医学院学报,1958,(1):23. 6 向近敏,寄生分子学和分子免疫学——兼谈预成论.免疫学杂志,1990,6:75~79. § 参考文献 (1)王汉明.我国病毒事业的开拓者——记湖北医学院向近敏教授.见:湖北科学技术协会,编.湖北科技精英.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0~63. (2)向近敏.医学病毒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