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释义

§ 南京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计算机教学与研究起步于1958年,四十余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计算机科技人才。六朝古都的丰富历史内涵与深厚文化底蕴,百年名校的"严谨、求实、勤奋、创新"优良学风,几代学人的扎实工作和奋力拼搏,使她在中国的计算机发展史上,在国内高校计算机学科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始终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回顾她走过的历程,每一步无不凝聚着全系历届师生员工辛勤耕耘的心血和汗水。20世纪60年代成立的计算技术专业是全国最早从事计算机教学和科研的单位之一,并研制成功了我国高教部所属高校第一台计算机和我国第一个高级语言编译程序;70年代分别主持了国产DJS-210计算机和XT-1操作系统等软件系统的研制;1978年正式建系,南京大学计算机学科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1981年软件专业建立了全国最早的计算机软件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徐家福教授成为当时计算机软件专业两位博士生导师之一,培养了国内第一位计算机软件博士;1983年教育部决定在南京大学建立计算机软件研究所;1988年软件专业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1990年建成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991年学科带头人孙钟秀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被批准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再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两个学科联合申报的"计算机软件与应用"学科群被评选为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也是南京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学科。

该系师资力量雄厚,先后有3人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1人进入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并被聘为南京大学特聘教授,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4人进入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2人获得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7人获得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5人获得霍英东青年教师奖或霍英东基金资助,2人进入江苏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一层次,3人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 6人获得中创软件人才奖,2人担任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编委。目前在职的60名任课教师中,29人具有博士学位,50人应聘为高级岗位。现有中科院院士1人,教授27人,其中有21名博士生导师。

该系建立了从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直至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培养计算机技术领域和软件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目前各类在读学生逾2000人。该系重视教学和人才培养,2篇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多项教学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被评选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国内外一些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依托于南京大学的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骨干教师为研究队伍。此外,继建立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研究所之后,又先后成立了南京大学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南京大学多媒体计算机研究所、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中心、信息安全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主要研究方向有:软件形式化与自动化,分布与并行计算,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生成技术与质量保障,新型程序设计,多媒体信息处理,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数据库技术,图形学及其应用,机器翻译与自然语言处理等。自建系以来,共承担国家、省(部、委)科研项目以及企事业委托或国际合作的研发项目近300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种奖励7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论文16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40多部。部分成果被转化为产品,产生了较大经济效益。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密切跟踪IT领域国际学术前沿,十分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二十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众多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学术互访、共同研发、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并成功地主办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国际学术会议和多次全国性学术会议。

该系教学和科研实验条件优良。实验室面积约3100平方米。配备有IBM RS/6000 SP2并行机,HP rx5670集群、Sun HPC3000、IBM AS/400e、SGI Origin200、HP DS20E等小型机,以及60余台IBM、Sun、SGI、Compaq、HP各型工作站,700多台PC 服务器、台式机和便携机,2台Spirent网络测试仪,268台其它教学实验仪器,全套数字式卫星远程教学辅助设备和连入Internet的高速有线/无线局域网。还拥有200多平米的图书阅览室,室藏中文专业书籍1.1万余册, 外文专业书籍1.8万册。每年订阅中、外文专业期刊300余种。

§ 综述

四十余年来,南京大学计算机学科的研究方向坚持以科学技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坚持严谨、求实和创新的标准,基地建设坚持开放、流动、联合和竞争的方针,队伍建设坚持结构合理和精干高效的指导思想,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学科覆盖面广、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具有特色、基地建设与队伍建设互相促进、较能适应国际IT技术发展和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人才培养与科研基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0: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