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史蒂文·索德伯格 |
释义 | § 生平介绍 出生于1963年,86年为著名乐队“吻”拍摄的音乐录影带获得格莱美最佳音乐录影带提名,1989年导演的银幕处女作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该奖获得者(26岁)。随后他拍摄了《卡夫卡》,《大山之子》等片,1998年推出的由乔治克鲁尼主演的《战略高手》被《首映》杂志评为年度第三名佳片。2000年他导演的《永不妥协》和《毒品交易》先后公映,在票房和影评界都取得巨大成功,同时以两片角逐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被视为21世纪事业前景最为璀璨的导演之一。 新片情况 索德伯格1963年1月14日出生于乔治亚州,在路易斯安那州长大。他父亲是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读高中时,他加盟大学电影班,开始用一些二手设备制作16毫米短片,高中毕业后,他来到好莱坞,成为一个自由编辑。索德伯格在好莱坞的时间是短暂的,很快他重返家乡,继续他的短片制作和剧本创作,他的一部关于摇滚乐的记录片,为他赢得了一个机会去执导一部标准长度的音乐片,而这部影片一举荣获了1986年度格莱美奖的提名。 初次成功后,26岁的索德伯格开始拍摄一部有关性、谎言和录像带为主题的影片,该片获得了巨大了成功,在1989年加纳电影节上,他成为电影节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这部探索社会性心理的影片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也使此片的导演成为世界影坛的金童子之一。 1993年到1995年他又陆续拍摄了两部影片,但结果都很糟。1998年,索德伯格拍摄了《盲点》(OutofSight),这是他继1989年成功后,又一部受到极好评价的影片,而且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这部影片是根据埃尔莫尔-伦纳德的小说改编而成的,它忠实地保留了小说的原创精神,生动地展现了乔治-克鲁尼和珍妮弗·洛佩兹之间的情感变化。接下来,他拍摄了《英国佬》(TheLimey),影片讲述一个曾经是骗子的人(特伦斯·斯坦普饰)为不明不白死去的女儿复仇的故事。2000年他因导演《艾琳-布劳克维奇》(ErinBrockovich)再次受到广泛喝采,该片由朱莉娅-·罗伯茨主演,主题是揭露一桩环境丑闻,影片受到了观众和评论界近乎狂热的追捧。 除了做导演外,索德伯格也常为其他导演担当制片人和编剧的角色。他为格雷格-莫托拉的影片《日行者》(TheDaytrippers)(1996年)和加里-罗斯的影片《Pleasantville》担任过制片人;为戴维-西戈尔和斯科特-麦吉的影片《缝合》(Suture)(1994年)做过执行制片,1998年,他还与人合作编写了惊险影片《守夜人》(Nightwatch)的剧本。 § 拍摄风格 导演索德伯格很有趣,他会用《十一罗汉》来赚取商业利润,而后去找那些个人偏爱的经典作品进行翻拍,而且要拍成个人喜爱的样子。《索拉里星》是原封不动的塔可夫斯基经典作品《潜行者》,而这部借用更为经典外壳的《德国好人》,则完全是模式化的世人皆知的黄金影片《卡萨布兰卡》。 索德伯格从《性谎言录像带》的一鸣惊人到如今这样的作品喜好,多少让人觉得奇怪。起初,以为这种没风格的风格是他个人情趣所在和技术积累的过程。但是,《德国好人》中如假包换的重现四十年代好莱坞旧片风采的事情,仿佛只能验证索德伯格是一个过渡迷恋过往而坚决止步不前的出名导演。电影公司能够掏出这样的资金供他使用,猜想其个人魅力肯定绝好。这样说,并不是对索德伯格本人有意见。只是想证明,他是一个比较独特比较稀有的人物。其实,对于个人来说以如此模式进行艺术创作实在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这种感受有些类似于喜欢电影却一辈子无缘电影工作的人,很羡慕那些从事电影工作的人们的心理。一个人,如果有机会可以制造自己的爱好,的确没有遗憾。 可是,对于索德伯格这些源于经典复制的作品来说,究竟是自我宣泄还是向经典致敬,是个问题。很多的知名不知名的导演都在向经典致敬,将其中的桥段、风格等等有所运用。但没有一部作品是如此全力仿效的。观者以为,无论从商业角度还是技术角度,致敬经典是很讨好的一种办法。但终其目的,无非是一种掺杂怀旧、崇拜心理的再学习过程。目的还是前进,眼光还是着眼于未来的。而索德伯格有些不对,仿佛他完全凭借个人喜好来复制自己迷恋的风格和理念。短视的看,存在着一种必然的吸引力;而向远看,则有一种自大,而且是后退的味道。 索德伯格 《德国好人》简直就是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技术的现代重现。黑白画面、镜头角度、背景音乐,以及那些坐在汽车里面的背投运动街景,一切都仿效得一丝不苟。在不知情的人看来,完全以为是在电视上看老片。(赶巧,观者看到的是国内六区版,国配音轨的粗糙技术也让人回到当初音像资料馆看录像带的时代。)这些准确的复活带给人一种久违重逢又见面的观影快感,索德伯格的确展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单从技术角度看《德国好人》,索德伯格的复制成功几乎都可以将他归属于好莱坞四五十年代之人。 其实,《德国好人》的剧情是很出众的。因为如此,所以观者更为奇怪索德伯格的特殊品位。改编自同名小说的《德国好人》展示的是乱世之中的纯正人性。不仅情节曲折跌宕,而且内意深远。作为一部电影作品,既有历史大背景的神秘,也有情爱恩怨的纠缠,还有悬疑重重的惊险和成熟作品必备的深度,以及纯粹的黑色味道。而这样的故事,却被索德伯格作为重现《卡萨布兰卡》式高尚爱情的手段。从实际状况看来,《德国好人》的故事要比《卡萨布兰卡》的直观情爱深度了很多。个人觉得,索德伯格对于原著资源有些荒废和糟蹋。 《德国好人》中的乔治·克鲁尼和凯特·布兰切特是不是有可能抗衡亨佛莱·鲍嘉和英格丽·褒曼的黄金形象?答案当然是差之遥遥。如果没有《卡萨布兰卡》中的银幕经典形象,克鲁尼和布兰切特的表现还是可以的,尤其是后者。这个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索德伯格的复制情怀。他应该清楚,通过自己的引导,大众势必会将这部作品同经典比较个底朝天。克鲁尼是嫡系部队,不怕。而演技、形象俱佳的凯特·布兰切特,明摆着吃暗亏。因此说,索德伯格发达的复制功能多少都存在着一些自恋的危险。而反观影片的黑色味道,却是如假包换对黑色电影的表面重复。黑色味道是很容易产生个人风格的一种表现手法,根据个人理解可以五花八门,可以加大影片内涵的深度。对于这种机会,索德伯格却只进行了停留在表面功夫的戏剧化处理。只是顺应情节而生的黑色情境,而不是对角色进行深度发掘。这使影片人物只停留在外在形式,根本就没有涉及到人物内心的特性。这样的结果使《德国好人》停留在风格的表面,由着形式主义结束了深刻内容极其所包含的内在深度。其实,这就是索德伯格式的复制电影的致命弱点。 自《罗汉》系列以后,索德伯格开始迷恋上经典复制。这和他从前的成功作品不大一样。由此可见,索德伯格式的复制的确无法成功,也不是一条多么好的未来之路。很难相信,如《战略高手》、《决不妥协》而获得盛赞的他会不会依然按照自己的偏好又一次进行模仿。[1] § 电影喜好 斯蒂芬.索德伯格到法国宣传《飞向太空2002》,应邀列出了自己最喜欢的15部科幻片,并一一点评。 ◆ 索德伯格执导——《毒品网络》《飞向太空》Solaris1972年◆ “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塔科夫斯基电影,那录像带画质很差,看了之后我就决定把塔科夫斯基电影全找来看。我认为,《飞向太空》是他唯一一部杰作。” ◆《2001太空漫游》2001:ASpaceOdyssey1968年◆ “这是电影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不但是一部伟大的科幻片,一部伟大的电影,更是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作品之一。我最爱的库布里克电影。” “第一次看这电影的时候,我8岁,老妈要出门又找不到看小孩的,就把我扔进电影院里,等散场了来接我。我什么也没看懂,只是被那些影像深深震撼。后来我13岁时有机会又看了一次,于是深深爱上了这部电影。在拍《飞向太空2002》之前,我找了一套70毫米胶片,又看了一次。” ◆《异形》Alien1979年◆ “我是在首映日看的,我坐在第3排,看电影的时候我简直吓坏了。雷德利.斯科特的天才手笔在于,他把胸腔爆炸的段落放在第30到40分钟之间,这让观众提心吊胆地期待:既然它一开始就干了这个,然后还会发生什么?” ◆《银翼杀手》BladeRunner1982年◆ “《飞向太空2002》跟《银翼杀手》偷了一招,就是‘地球上永远在下雨’。我认为这是个好办法,可以让观众分清那些场景发生在太空舱,那些发生在地球室内。” “我自认不能比《银翼杀手》更好地展示未来。《银翼杀手》的伟大,在于它展示的不是未来世界的外貌,而是它的发展方向:通讯技术越发达,人就越孤独。” ◆《千钧一发》Gattaca1997年◆ “让我震撼的电影,我喜欢安德鲁.尼科尔的未来世界观。他的电影是我非常喜欢但很少见的类型:拍摄十年十五年后的‘未来’。” “尼科尔的场景设计太厉害,我自问比不过他,只好藏拙,在《飞向未来2002》中,你看不到未来城市的大全景之类的,最多是人物的全身镜头。” ◆《楚门的世界》TheTruemanShow1998年◆ “把安德鲁.尼科尔的这个剧本改编成喜剧,是非常睿智的决定。彼得.威尔的导演也很好,非常的细腻——所以他拍电影没有我快。” ◆《THX1138》1970年◆ “乔治.卢卡斯把观众带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然后让他们一点一点地学习这个文化。很厉害的电影,当初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现在我再看‘THX’时,常常会想,那个了不起的乔治.卢卡斯跑哪儿去了。” ◆《华氏451度》Farenheit4511966年◆ (特吕福作品:未来世界,独裁者取消言论出版自由,烧毁全部书籍。负责烧书的中年工人认识了一个能背诵很多书的女孩。) “我看过好几遍,奥斯卡.威尔纳是我和乔治(克鲁尼)都非常喜欢的演员。我从没跟他说过要他模仿威尔纳,不过他很有默契地从威尔纳身上学了不少东西。” ◆Outland1981年◆ (彼得.海姆斯作品) “我看过三遍,非常喜欢它的视觉效果,但不喜欢它的结尾部分,只是堆砌动作场面,跟人物性格无关。” ◆《深渊》TheAbyss1989年◆ “我看过好几次,另外,工作之余,我跟詹姆斯.卡梅隆谈论得最多的,就是这部电影。他说这电影对他来说是个教训。他在剧本上下的功夫得不够,如果现在再拍,女主角复活的太早。” ◆《帝国反击战》TheEmpireStrikesBack1980年◆ “整个星球大战系列中,最黑暗、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集。黑武士告诉天行者卢克他们其实是父子那一幕,真了不起。可惜,现在的前传,只是数码特技堆砌的奇观,再也没有那种独特的戏味儿了。可能是因为乔治.卢卡斯已经失去了激情。” ◆《少数派报告》MinorityReport2001年◆ 史蒂文·索德伯格“五十年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斯皮尔伯格和他的制作队伍拍出了一个到目前为止最好的版本。我非常喜欢菲利普.迪克的小说,他关于未来的幻想有些并不是建立在“现在”之上的,因此是绝好的电影素材。 ◆《超时空接触》Contact1997年◆ “跟《飞向太空》一样,这部电影也认为,存在着‘纯思想状态’的生命。” ◆《人猿星球》ThePlanetOfTheApes1967年◆ “这是我平生看过的第一部电影,我五岁的时候,我爸带我去汽车电影院看的。” ◆《星际警航记》StarTrek1979年◆ “第一集电影版《星际警航记》非常出色,‘企业号’的模型和场景设计、太空战斗的特效,剧情尤其有创意:来自过去的和平信号竟然威胁到现在银河系的平衡。” “我是《星际警航记》剧集的拥趸,他们的经营方式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因为成本有限,他们把焦点放在创意和人物上,而不是依赖特效。”[2] § 电影人生 告别罗汉时代 《十三罗汉》拍竣。这部由乔治·克鲁尼、布拉德·皮特等共同出演的影片,被誉为是“好莱坞全明星阵容”的一部三部曲。现在,这个系列总算到了尽头。不过导演史蒂芬·索德伯格却显得有些伤感。乔治·克鲁尼 乔治·克鲁尼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十三罗汉》将会是一部关于“复仇”的电影的时候,导演斯蒂芬·索德伯格却表现出更具人情味的一面。当完成这个犯罪喜剧系列的第三部的主要拍摄工作时,索德伯格感到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当这一切接近尾声的时候的确让人感到伤感,这将是我最后在这里看到这些人了,”索德伯格说,“我很喜欢他们,大家也都很欣赏对方。我们能相聚到一起的确非常幸运,所以这几部电影的计划一出来,我们就去做了。就是这样。” 对于这样一位并不擅长拍摄商业电影的奥斯卡金奖导演,《十三罗汉》同时意味了一个时期的结束。“在最后的时刻,我非常强烈地感到自己经历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对于我来说,不知道能不能再接到另一部商业电影了。同时,那些人,我想也不再会有机会跟他们合作了。” 当然,《十三罗汉》不一定会是最后一部。索德伯格开玩笑说,“你可以拍他们的孩子。” 与此同时,影片的绝对主角乔治·克鲁尼也表示了告别的想法。他表示,虽然此片依然是盗窃团伙的题材,但是拍摄中的《十三罗汉》与前两部相比,喜剧色彩更浓。先前,制片人杰里·温特劳布曾宣布,他准备再次召集乔治·克鲁尼等演员拍摄《十四罗汉》。而乔治·克鲁尼却表示,在拍完“三部曲”之后,他将不会再接拍酝酿中的《十四罗汉》。于是,此部《十三罗汉》很有可能就将成为“罗汉”系列电影的终结篇。 《十三罗汉》于今年7月在赌城拉斯韦加斯开机,本集故事主要围绕发生在拉斯韦加斯的一桩抢劫案展开。这一次的“罗汉阵容”巨星云集,除前两集中的布拉德·皮特、乔治·克鲁尼和马特·戴蒙如期归来外,出演过《教父》三部曲和《疤面人》等经典犯罪片的阿尔·帕西诺、《飞跃情海》女主角艾伦·巴金都将在片中露面。 [3] 亦梦亦真的《卡夫卡》 如果不是偶遇,大概我会错过现代文学。现在还记得,93年在营房里读着租书店老板打算作废纸处理的《城堡》时的揪心。索德伯格熟悉卡夫卡的作品,不然不会如此轻车熟路。片子里多个场景多处对白都是取自卡夫卡的生平和作品。荒郊杀人的场景像是是出自《审判》的结尾,而写的信,像是从他最著名的《致父亲》取来的素材,《卡夫卡》海报 酒吧外面和人说写一个人变成甲虫的故事。人在和被害的女同事聊天时,他道出了自己两次订婚两次悔约的事实……唯只言片语,点到而已。诸如此类电影的细节与卡夫卡本人及作品的关联仍有许多不能详尽道完。可以确信,出于对真实的见解不同,对于一部以人名作为电影名的虚构类准传记片,导演并无把它变成一部杂呈的大事纪要的打算,而是把精力重点放在如何呈现自己印象中卡夫卡的精神世界上。 小说有自己的语言特质,电影也有其本体的艺术形式,尽管难度极大,不管怎样,他还是用镜头语言表达出卡夫卡笔下人物(或许也是卡夫卡本人)敏感、孤独、迷茫、内省和温善的特质,另外,不可忽略的是,导演擅自主张,让卡夫卡得以通过秘径一窥城堡内的骇人听闻的景象。 这是影片看似背离卡夫卡原著意图最明显处,也是理解该片主旨的最大关键。 城堡在卡夫卡看来,是永远有希望而不得亲近的地域,测量员K绞尽脑汁终其一生也不得其门。这类历程一而再再而三的以别样的象征手法体现在卡夫卡其他长短不一的杰作里。在索德伯格的笔下,终究,卡夫卡得以进入而见得一斑──现代化有组织的暴力监禁与迫害试验。一番惊险出来后,索德伯格镜头下的卡夫卡说,今天是大不同了,随后,在父亲的信里讲述内心,“我一直以为,最好是明白真相却生活在漠视中。现在,如果这没错的话,我得找出理由来。我无法再否认,我属于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虽然无法否认我们之 间的差别,但我还是你的儿子。” 卡夫卡似穷其一生于父亲的威权作消极斗争,写作成为其一种找回尊严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如果单单比较写作动机的高下,卡夫卡是所有伟大作家里最不因称道中的一个。可是,正如美学上认可的“伟大的电影都远远超过其本身”那样,将其作品意义义无反顾的推至至现代化社会导致法西斯集权根源的广度和深度上探讨仍然是当之无愧的。毕竟,卡夫卡的敏感已经让其作品超越了个人色彩而 可以读解为现代人普遍困境的描述。 片子分为三段色。进入城堡之前,和从城堡出来之后,都是黑白的。而城堡里的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则是还原为彩色的。 彩色带来的感觉是现代的,是缤纷的,一般也是欢快明亮的,然而,卡夫卡跨入的彩色世界却是没有人性的有组织的暴力迫害,没有任何地方表明,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地方。索德伯格安排卡夫卡进入城堡的秘道前说出了他本人最著名也最有歧义的遗嘱:让他的朋友负责把未完的作品手稿付之一炬。 也是为了重新回到卡夫卡内心世界里,索德伯格在影片最后用书信的念白完成了对卡夫卡风格的最多呈现。这是极能体现卡氏风格的句子。“我只希望,生活,虽然是微不足道的存在,但至少,给了我俩一点保证。使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死亡更容易些。” 卡夫卡是孤独的,希望接近卡夫卡的人也是孤独的。这矛盾在描述真相以后依然孤独。人是希冀有人理解的,可这和现代化所具有“非人”特质的现实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大机器生产、越来越精密严格的分工把人们拉开了距离,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没能和精神文化协调,双方越行越远的代价是,在上世纪达这个行星上发生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自相残杀。 卡夫卡先是说,我只是描述人类。 那么,后来,出于对于城堡内的景观的匆匆窥视后,卡夫卡终于在信里说自己“也属于世界的一部分”,这里,可以解读为导演在假设:如果卡夫卡阅历了二战前后法西斯崛起并造成大量屠戮的事实是否可能冲出孤独感,是否会和他之后那位气质截然不同的海明威有所共识,是否会应和其用于《丧钟为谁而鸣》扉页上的玄学诗人约翰堂尼的话:“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这里,不是具体卡夫卡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人类的未来,这种普遍困境能否有解脱的可能? 苏珊桑塔格称赞过作为哲理电影的鼻祖戈达尔所拍的《随心所欲》是一部出色的片子,几近完美。然而,在我看来,没有一部片子能用镜头把事物推向文字所能达到的理性探讨的深度,声光的特点注定了电影的本质是感性多于理性。偏重于哲理探讨的电影往往忽略了叙事而显得冗杂,戈达尔的电影显得庞杂的对话时常被喻为挑战观众耐心的杀手。在《卡夫卡》里,难度较大的是剧本的编写,先天原因这部电影不可能取得太好的票房,难能可贵的是,索德伯格似乎并没有为了文艺而文艺,他找到了一个平衡点,除了塑造卡夫卡的演员在身材上显得高大些以外,眼神气质无疑是相当接近人们从文本上认知形象。幽暗如迷宫般的场景亦营造出了城堡的氛围。或许这种粘贴了其作品和人生片断而虚构出的剧情演绎方式可以让人更容易感知卡夫卡的精神气质。票房不佳是意料之中,毫无疑问,没有卡夫卡作品及人生背景知识的观众只能把这部电影当作一部不甚出色的惊悚片来读解,这大概是这部电影反响亦平平的原因吧。另外,招致批评的或许就是,从该片片名来理解当为传记片,实际上成了一部颇有后现代风格的黑色惊悚片的片型,对卡夫卡作品过于疼爱的评众会忘了卡夫卡营造梦境般现实的本领抓住异想天开的编剧的脖领子不放过。 需要数落的是网上影片简介里不负责任的一句:“男主角杰瑞米.艾恩斯亦表演出色,将一个妄想狂的内心世界巧妙地呈现。”如果卡夫卡是幻想狂,还剩几人是正常的? 《切-格瓦拉》的镜头 在不幸遭遇枪杀的四十年后,切-格瓦纳却依然生动,像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他的一切都充满神秘色彩,成为充满理想主义情结的一代反叛年轻人的象征。关于他的故事和传奇无数,将切-格瓦纳搬上大荧幕,也成为众多名导明星的梦想。记得最近一部关于切-格瓦纳的有影响的作品还要追溯到沃特-塞勒斯的《摩托日记》,虽然同样以切-格瓦纳为主角,同样以竞赛片的形式出现在戛纳电影节,但它将笔墨放在了他年轻时探寻未来,尚未投身卡斯特罗革命斗争中的旅途经历。 《切-格瓦拉》海报长达四个半小时的影片没有吓倒电影节上已经疲惫不堪的记者们,20日当地时间晚上6点半,在经过长长的排队后,近两千名记者有幸目睹了索德伯格这部倍受期盼的新作。这部以主人公直接命名的电影,被导演索德伯格以上下两部分的形式在戛纳展出。上半部分以1964年切-格瓦纳来到纽约出席联合国会议引出,笔墨重点放在切-格瓦纳与卡斯特罗并肩丛林的戎马战斗生涯,一直到古巴获得解放,记录片和回忆的形式穿插交替,和通常传记的表现形式完全不同。而在下半部分,讲述切放弃古巴的优越生活,远离家人,投入到玻利维亚的解放战斗中,以时间为线,从最初到达这片土地一直到最终倒在军队的枪支下,表现手法则回归传统叙事。 这部颇有史诗韵味,讲述传奇人物切和拉丁美洲解放运动的巨制似乎没有完全征服记者,在21日电影节新闻发布会中心,导演斯蒂芬-索德伯格和主演本尼西奥-德尔-托罗带队庞大的剧组亮相,解答媒体疑问。 美国和古巴复杂的历史和彼此微妙的关系众所周知,作为出生并成长在美国的导演,记者们对索德伯格在影片中倾注的对古巴和切的善意立场表示关注。但是索德伯格并不想把观众关注的视野引入政治讨论中,他说拍摄这部影片,不是古巴这个国家,真正吸引自己的是切-格瓦纳二次放弃属于自己的舒适生活和家庭,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为他人幸福的解放战斗中。切-格瓦纳一生经历的丰富和神秘,是每个导演都想要展示的电影题材。 四个半小时的故事,加之完全以西班牙语完成拍摄,记者对影片在美国的发行表示担忧,尤其是观众将不得不面对四个半小时的字幕。而导演索德伯格和制片人透露,剧组曾做过巨大的资料搜集,甚至也有延长至7个多小时的拍摄想法,但是,终于因为要遵守拍摄预定时间,满足影院上映而不得不放弃。对于影片最后的发行形式,现在根据各国国家的情况还在具体讨论中。他希望可以先在放映首周以完整版的形式出现,此后再将上下二部份分开放映。 影片和人们习惯的常规表现形式有所差异,有记者对影片中缺少那种人们期待的动人情节表示失望。导演索德伯格无奈地宣称,当电影的拍摄遵循传统时人们往往指责它墨守成规,而当影片试图创新时人们也会提出指责。其实影片中,只是想要选择切-格瓦纳生命中的重要三段时间(纽约、古巴和玻利维亚),展示这个拥有哲学思辨的战士一生中的某些足迹。此外,影片的实际拍摄时间,上下两个部分,分别只有38天时间,这也许是导演索德伯格拍摄速度最快的作品了,大量的表演和剧情理解工作都留给每个演员自行研究,他们获得了很大的拍摄自由度。 史蒂文·索德伯格做为切-格瓦纳身前的战友,卡斯特罗会对这部影片了解多少,会做何种反映,同样是大家好奇的热点。索德伯格透露,他曾5次亲赴古巴,曾经一次有人告诉他卡斯特罗会给他电话,但是终于没有实现。倒是本尼西奥,有幸和卡斯特罗面对面交流了5分钟,他透露卡斯特罗对这部讲述自己革命战友的故事不仅知情,还很高兴。索德伯格幽默地告诉记者,有人转告他,如果卡斯特罗看到这部影片,他一定会中途叫停放映,发表一番评论然后再继续影片观看。也许,他幽默地补充了一句,卡斯特罗根本就没法挺到影片结束。 剧中扮演卡斯特罗的演员damianbichir透露接到邀请扮演卡斯特罗时,对自己完全是一个意外的惊喜,以至于偷偷在家里对着镜子寻找半天本人和卡斯特罗的相似之处。他心情很好:能来戛纳已经很是幸运,而昨晚有机会和马拉多纳握手,更是这次戛纳之行开心的收获。 索德伯格称如果说影片中有什么东西不能传递给观众,那就是现场的臭味。影片的剧情,不仅要求演员们留着尽可能长的头发,而且浑身肮脏无比,整个摄影棚由此而臭气熏天。艰苦的拍摄要求使得演员们有的为此体重减少了15公斤。此外,为了和生活中巴西、玻利维亚等地区带有口音的西班牙语吻合,演员们都经过了严格的语音训练。作为主演的本尼西奥,同人们的猜测大相径庭,虽然是母语拍摄,但实际的情况却困难很多,因为十三岁就举家迁移,本尼西奥的母语水平也滞留于此。演绎片中切-格瓦纳丰富的语言魅力,对于本尼西奥来说决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 作为片中传奇人物切的化身,本尼西奥-德尔-托罗的角色跨度从50年代切--格瓦纳开始丛林战役,一直到从古巴隐退,在玻利维亚重新建立军队,并以最后被军队杀害结束。其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无数,扮演这个已经被神话的传奇人物,面临的挑战和挑剔可想而知。然而,本尼西奥-德尔-托罗的表演没有让人失望,那种执着坚定,那种一往无前的英雄魅力,在本尼西奥的眼神和手势间,得到微妙传神的传递。也许,戛纳影帝的桂冠,离他并不遥远了。[4] § 代表作品 2007年,《十三罗汉》(Ocean's Thirteen) 2004年,《十二罗汉》(Ocean's Thirteen) 2002年,《飞向太空2002》(Solaris) 2001年,《十一罗汉》(Ocean's eleven) 2000年,《永不妥协》(Erin Brockovich) 2000年,《毒品网络》(Traffic) 1998年,《战略高手》(Out of sight) 1989年,《性、谎言和录像带》(Sex,Lies,and Videotape)[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