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千屈菜 |
释义 | § 基本资料 千屈菜 中文名:千屈菜 别名 马鞭草、败毒草、对叶莲(《贵州民间药物,),对牙草,铁(铁食品)菱角(《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千屈科植物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的地上部分。 采制:8~9月割取地上部分,晒干。 § 形态特征 千屈菜 千屈菜为多年生挺水宿根草本植物。株高40~120厘米。叶对生或3片轮生,披针形或宽披针形,叶全缘,无柄。地下根状粗状,木质化。地上茎直立,多分枝,4棱。长穗状花序顶生,花两性,数朵簇生于叶状苞片腋内;花萼筒状,长6~8毫米,外具12条纵棱,裂片6,三角形,附属体线形,长于花萼裂片,约1.5~2毫米;花瓣6,紫红色,长椭圆形,基部楔形;雄蕊12,6长6短;子房无柄,2室,花柱圆柱状,柱头头状。蒴果椭圆形,全包于萼内,成热时2瓣裂;花玫瑰红或蓝紫色,花期6~10月。种子多数,细小。 同属植物约27种,常见栽培的有光千屈菜,原产日本和朝鲜。全株光滑,茎细长,花紫红色。大花桃红千屈菜花穗大,桃红色。毛叶千屈菜花穗大,全株被绒毛覆盖。 § 性状 千屈菜多年生草本,根茎横卧于地下,粗壮;茎直立,多分枝,高30-10 0厘米,全株青绿色,略被粗毛或密被绒毛,枝通常具4棱。叶对生或三叶轮生,披针形或阔披针形,长4-6(-10)厘米,宽8-15毫米,顶端钝形或短尖,基部圆形或心形,有时略抱茎,全缘,无柄。花组成小聚伞花序,簇生,因花梗及总梗极短,因此花枝全形似一大型穗状花序;苞片阔披针形至三角状卵形,长5-12毫米;萼筒长5-8毫米,有纵棱12条,稍被粗毛,裂片6,三角形;附属体针状,直立,长1.5-2毫米;花瓣6,红紫色或淡紫色,倒披针状长椭圆形,基部楔形,长7-8毫米,着生于萼筒上部,有短爪,稍皱缩;雄蕊12,6长6短,伸出萼筒之外;子房2室,花柱长短不一。蒴果扁圆形。 千屈菜 性状鉴别,茎呈方柱状,灰绿色至黄绿色,直径1-2mm,有分枝,质硬易折断,断面边缘纤维状,中空。叶片灰绿色,质脆,多皱缩破碎,完整叶对生或3片轮生,叶片狭披针形,全缘,无柄。顶端具穗状花序,花两性,每2-3朵小化生于叶状苞片内,花萼灰绿色,筒状:花瓣紫色。蒴果椭圆形,全包于宿存花萼内。微臭,味微苦。 § 产地及习性 千屈菜原产欧洲和亚洲暖温带,因此喜温暖及光照充足,通风好的环境,喜水湿,中国南北各地均有野生,多生长在沼泽地、水旁湿地和河边、沟边。现各地广泛栽培。比较耐寒,在中国南北各地均可露地越冬。在浅水中栽培长势最好,也可旱地栽培。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土质肥沃的塘泥基质中花艳,长势强壮。 § 化学成份 全草含千屈菜甙(Salicarin)、鞣质。灰分中钠为钾的一倍,并含多量铁,胆碱0.026%。鞣质主为没食子酸鞣质,其含量为:根8.5%,茎10.5%,叶12%,花13.7%,种子亦含大量鞣质。花含黄酮类化合物牡荆素(Vitexin)、荭草素(Orientin)、锦葵花甙(Malvin即Malvidin3,5-diglucoside)、矢车菊素半乳糖甙(Cyanidin3-monogalactoside)、没食子酸、并没食子酸(Ellagicacid)和少量绿原酸(Chlorogenicacid)。含牡荆素(vitexin)、荭草素(orientin)、异荭草素(isoorientin,homoorientin)、绿原酸、鞣花酸及没食子酸,尚含有胆碱、鞣质及色素。又报道含有少量挥发油、果胶、树脂和生物碱。 § 繁殖方法 千屈菜 千屈菜可用播种、扦插、分株等方法繁殖。但以扦插、分株为主。 扦插应在生长旺期6~8月进行,剪取嫩枝长7~10厘米,去掉基部三分之一的叶子插入无底洞装有鲜塘泥的盆中,6~10天生根,极易成活。分株在早春或深秋进行,将母株整丛挖起,抖掉部分泥土,用快才切取数芽为一丛另行种植。 1、分株可在4月份进行,当天气渐暖时,将老株挖起,抖掉部分泥土,用快刀或锋利的铁锨切成若干块(丛),每丛有芽4—7个,另行栽植。 2、扦插繁殖可在春夏两季进行,剪取嫩枝长6—7厘米,去掉基部的叶片,仅保留顶端2节叶片。将插穗的1/3—1/2插入湿沙中,可盆插或露地床插。插后用扒薄膜覆盖,每天中午喷水一次,保持温度20—25℃,30天左右即可生根。 3、种子盆播,于3—4月进行。将培养土装入适宜的盆中,灌透水,水渗后进行撒播。因其种子细小而轻,可掺些细沙混匀后再播。播后筛上一层细土,盆口盖上玻璃,20天左右发芽。[1] § 栽培管理 千屈菜 千屈菜生命力极强,管理也十分粗放,但要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盆栽可选用直径50厘米左右的无底洞花盆,装入盆深三分之二的肥沃塘泥,一盆栽五株即可。如要做成微型盆栽盆径可选20厘米左右,生长期不断打顶促使其矮化分蘖。生长期盆内保持有水。露地栽培按园林景观设计要求,选择浅水区和湿地种植,株行距30×30厘米。生长期要及时拔除杂草,保持水面清洁。为增强通风剪除部分过密过弱枝,及时剪除开败的花穗,促进新花穗萌发。在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的环境下,一般没有病虫害,在过于密植通风不畅时会有红蜘蛛危害,可用一般杀虫剂防除。冬季上冻前盆栽千屈菜要剪除枯枝,盆内保持湿润。露地栽培不用保护可自然越冬。一般2~3年要分栽一次。 § 越冬管理 10月下旬千屈菜地上部分逐渐枯萎,用枝剪将地上株丛剪掉,任期自然越冬,盆栽须移入低温冷棚越冬,整个冬季必须保持盆土湿润,温度控制在0—5℃为宜,以免冬季提前萌芽。 § 应用价值 千屈菜 园林用途 :千屈菜姿态娟秀整齐,花色鲜丽醒目,可成片布置于湖岸河旁的浅水处。如在规则式石岸边种植,可遮挡单调枯燥的岸线。其花期长,色彩艳丽,片植具有很强的绚染力,盆植效果亦佳,与荷花、睡莲等水生花卉配植极具哄托效果,是极好的水景园林造景植物。也可盆栽摆放庭院中观赏,亦可作切花用。 食用价值 :栽培叶可食。 千屈菜马齿苋粥:味甜润,粥糯软,爽口。功用为清热凉血,解毒利湿。用于肠炎、痢疾,便血等症。 原料:千屈菜30克,马齿苋20克(鲜品倍加),粳米150克,蜂蜜或红糖适量。 操作: 1、粳米淘洗干净,千屈菜花及全草,择去老黄叶和根茎杂质,洗净,切2厘米的段,马齿苋洗净,切细。 2、将粳米、千屈菜、马齿苋全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旺火烧沸,转用中火煮至米熟烂成粥,早晚各食1次。加蜂蜜或红糖调味。 药用价值 千屈菜 全株可入药,可治痢疾、肠炎等症;另具外伤止血功效。 【药材采收】8~9月割取地上部分,晒干。 【化学成分】含牡荆素(vitexin)、荭草素(orientin)、异荭草素(isoorientin)、氯原酸、鞣花酸、没食子酸、胆碱、鞣质、色素、挥发油、果胶、树脂及生物碱。 【性味】苦,寒。 ①《贵州民间药物》:“性寒,味甘。” ②(《湖南药物志》):“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收敛,破经通瘀。用于痢疾、瘀血经闭。 ①《贵州民间药物》:"清热,止血崩。" ②《中国药植图鉴》:"止泻,治细菌性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研末敷。 【选方】 1)治痢疾:千屈菜三至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2)治溃疡:千屈菜叶、向日葵盘,晒干,研末,先用蜂蜜搽患处,再用药末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3)治泄泻,便血,血崩:煎服:6-12克。②治外伤出血,研末外敷。 4)治肠炎、痢疾:千屈菜15克,马齿苋15克,水煎服。 5)治外伤出血:鲜草捣烂绞汁,外用。或干草研末撤布上包扎之。 6)治伤寒、副伤寒:千屈菜30克,水煎服。 7)吐血、衄血、便血:千屈菜15克,墨菜15克,红枣5个,水煎服 (孕妇忌服)。 【考证】出《救荒本草》。别名对叶莲、贩毒草。 【临床应用】 煎剂在体外能抑制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对痢疾杆菌尤为敏感。对离体肠管有解痉作用。 根煎剂用于慢性痢疾作为收敛或缓和剂。 【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茎呈方柱状,灰绿色至黄绿色,直径1-2mm,有分枝,质硬易折断,断面边缘纤维状,中空。叶片灰绿色,质脆,多皱缩破碎,完整叶对生或3片轮生,叶片狭披针形,全缘,无柄。顶端具穗状花序,花两性,每2-3朵小化生于叶状苞片内,花萼灰绿色,筒状:花瓣紫色。蒴果椭圆形,全包于宿存花萼内。微臭,味微苦。 § 花语 千屈菜生长在沼泽或河岸地带,爱尔兰人替它取了一个奇怪的名字叫湖畔迷路的孩子。它不是群生植物,而是掺杂在其它植物丛中,单株单株的生长,花色淡雅,它也是七月二十七日的生日花,因此它的花语是-孤独。 花语是孤独。 [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