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叫花子鸡 |
释义 | § 菜名来历 叫花子鸡 1.叫化子鸡,又名“黄泥煨鸡”。相传,明末清初,在常熟虞山脚下有一个叫化子,一连几天都没有讨得饭食,无意中偷了一只鸡,欲以充饥,但一无炊具二无调料,连煺毛的开水也无法找到,他无奈就把鸡宰杀后掏出内脏,糊上泥巴,堆积些败枝松叶点火烤了起来。待泥巴烤得发黄,往地上一摔,鸡毛随泥巴一起脱落,香味扑鼻四溢。附近张大户的仆人路过这里,被香气诱入,讨得煨鸡之法,禀告主人。主人如法炮制,邀亲友口尝,赞不绝口,众人问主人是出自何名师,主人说,什么名师,是个叫化子,这是“叫化子鸡”。 常熟百年老店山景圆菜馆名橱朱阿二据此传说,将鸡膛内填加了几种鲜料,以猪网油、鲜荷叶包之再泥烤,味道更为鲜美,且有荷香,成为誉满中华的常熟传统名菜。 2.用截然不同的贫富两极词汇来命名这道菜是有来由的:“叫化鸡”原出于浙江杭州,是一些穷苦难民即“叫化子”或偷或讨来的鸡,经过烧热的土句熟而成,本是不登大雅之堂街头菜。当年那位清乾隆皇帝微服出访江南,不小心弄得破衣烂衫流落街头。其中一个叫化子头看他可怜,便把自认为美食的“叫化鸡”送给他,乾隆困饿交加,当然觉得这鸡异常好吃,急问其名,叫化头不好意说这鸡叫“叫化鸡”,便胡吹这鸡叫“富贵鸡”。乾隆就说这“富贵鸡”好吃。事后才知道这个流浪汉就是当今皇上。这“叫化鸡”也因为皇上金口一开成了“富贵鸡”。成为名菜。 § 原料 嫩母鸡700克,瘦猪肉丁100克,猪网油400克,玻璃纸一张,精盐5克,白糖20克,姜末10克,八角2粒,料酒、香油、虾仁、熟猪油各50克,水发香菇丁、熟火腿丁、葱花各25克,酒坛泥3000克,酱油500克。 § 制作方法 1.酱油、料酒、精盐腌鸡1小时,丁香粒、八角粒研成末擦抹鸡身; 2.葱花、姜末、八角煸炒,加虾仁、猪肉丁、鸡肫丁、火腿丁颠炒,蒸入料酒、酱油、白糖炒成馅料,填入鸡腹,猪网油紧包鸡身,荷叶包裹后再用玻璃纸,外面再包一层荷叶,用细麻绳扎成长圆形; 3.酒坛泥碾成粉,加清水拌和,将泥裹在鸡上约五分厚,再用包装纸包裹; 4.裹好泥的鸡放入烤箱,熟时取出敲掉泥去荷叶,淋上香油即可。[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