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呼伦贝尔草原
释义

§ 简介

呼伦贝尔草原

呼伦贝尔是造化神奇编制的一方净土,是幻想中的天上人间,是现代人不经意撒手失去而又千方百计觅回的理想家园。该草原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第一名。说她辽阔宽广,因为她望不到边际,能装下全中国的牛羊;说她美丽,因为她有许多传说,而每一个传说都能让人百听不厌。呼伦贝尔是一个充满云水柔情的名字。 呼伦贝尔,是中国人为之骄傲的地方。她以辽阔、宽广、美丽、动人而令人向往。来到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你会感到果然如歌词中所描绘的那样:我的心爱在天边,天边有一片辽阔的大草原。草原茫茫天地间,洁白的蒙古包散落在河边……

§ 基本概况

呼伦贝尔草原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天然草场面积占80%,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这里地域辽阔,风光旖旎,水草丰美,3000多条纵横交错的河流,500多个星罗棋布的湖泊,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一直延伸至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   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水草丰美,生长着碱草、针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种营养丰富的牧草,有“牧草王国”之称。呼伦贝尔大草原也是一片没有任何污染的绿色净土,呼伦贝尔的那份广袤,那份茂盛,那份浓重是众多草原无可比拟的。当你来到美丽、富饶、神奇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才能真正感受到什么是“蓝天绿地”,什么是“绿色净土”。 每逢盛夏,草原上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星星点点的蒙古包上升起缕缕炊烟;徽风吹来,牧草飘动,处处“风吹草低见牛羊”;蓝天白云之下,一望无际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奔腾的骏马和牧民挥动马鞍、策马驰骋的英姿尽收眼底。 呼伦贝尔草原是消夏避暑的好地方。他正用来宽敞的胸怀迎接着四面八方游人的到来。

§ 历史传说

呼伦贝尔草原很久很久以前,草原上一个勇敢的蒙古族部落里有一对情侣,女的能歌善舞,才貌双全,叫呼伦;男的力大无比,能骑善射,叫贝尔。她们为了拯救草原,追求爱情,与草原上的妖魔奋勇搏杀,女的化作湖水淹死了众妖,男的为寻找女的勇敢投湖,于是,她们双双化作了世世代代滋润草原和她的子民们的呼伦、贝尔二湖。 从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著的《内蒙访古》一书,我们知道了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国少数民族的摇篮,中国历史上的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等,都是在这个摇篮里长大的,又都在这里度过了他们历史上的青春时代,都是从这里向西敲打长城的大门,走进黄河流域,走上中国历史舞台的。呼伦贝尔是中国游牧民族历史舞台的后台。

呼和诺尔

呼和诺尔旅游点位于呼伦贝尔盟陈巴尔上贡旗境内,距海拉尔市61公里。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呼和诺尔可称作是呼伦贝尔草原风光的代表。坦荡无垠的草原环抱着波光潋艳的呼和诺尔湖。草原绿茵如毯,鲜花烂漫,蒙古包点点,犹如绿海中的白帆。旅游点上的活动项目丰富多彩。旅客可以穿着民族服装,骑着骏马奔驰,也可以骑着双峰驼漫步,或乘坐原始的勒勒车漫游。游客还可以划着小舟在呼和诺尔湖中垂钓,或背着猎枪到附近的林中草地狩猎。旅游点为游客准备有手扒肉、烤羊腿、涮羊肉、奶食等具有当地民族特点的风味食品,还设有旅游纪念品商店为游客服务。

§ 最美看点

呼伦贝尔草原美丽的呼伦贝尔的一个个坡,一个个谷都是柔和的,舒缓的,那硕大的一望无际草原永远是那样的恢弘、恬静。呼伦贝尔的陈巴尔草原上的莫尔格勒河被当地人称为“第一曲水”,此地是以游牧部落为景观的旅游景点。这里是呼伦贝尔有名的天然牧场,每到水草丰美的季节,这里就会聚集很多游牧的牧民,形成一个自然的游牧部落。茫茫的大草原上,生长着如茵牧草,流淌着湾湾曲曲的河水,散落着成群的牛羊和点点的蒙古包……莫尔格勒河畔的金帐汗蒙古部落是依照当年成吉思汗的行帐建成的,再现了当年蒙古部落的风貌。每逢夏季,陈巴尔虎旗走“敖特尔”的蒙古族和鄂温克族的牧民们便在这山清水秀、水草丰美的所在,自然形成一个游牧部落群体。 呼伦湖,这又是绝对不容错过的呼伦贝尔一大美景。站在湖边一眼望去,看不到边际,真是有如海一般辽阔。 在湖畔常会遇到刚刚还是晴朗的天空转眼风云突变,下起了大雨,可西方的太阳并没有褪去,这是一场城市人难得一见的“太阳雨”。一面闪电雷鸣乌云翻滚,一面夕阳洒辉娇红醉脸。这时,你会惊喜地看到呼伦湖上空高高地架起一道彩虹桥,颜色之绚丽,跨度之长远,这叫出双虹,是好兆头,草原正以最隆重的礼节为你祝福呢!双虹在飞雨的天空执拗地俯视人间。此刻又一个美观出现了,雨后的落日,抖出金色的披风,把万丈赤金倾泻在午里草原上,湖水泛着金光,敞升襟怀,纳进硕大的金色太阳。 呼伦贝尔如此的富有,然而草原默默,不在乎游者的赞叹和忘却,年复一年地用繁盛的存在和坦诚的奉献去印证生命的宏大与不息。

§ 科学视点

号称世界三大草原之一的呼伦贝尔草原,1999年以来,气候异常,年降水量偏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持续高温,水分蒸发量增加,干旱程度加重,超载过牧仍然存在,沙化土地得不到及时治理,造成沙化面积以每年1万公顷左右速度逐年扩展,流沙危害日益严重,致使草场整体利用价值下降。 为了加快沙地治理步伐,2002年,呼伦贝尔市林业局启动实施了“樟子松行动”。选用呼伦贝尔的乡土树种沙地樟子松,以其具有自然落种好、天然更新快、耐寒、耐旱的生物学特性,模拟樟子松自然分布规律,以大面积禁牧、小面积封育的形式,以簇状、组团状栽植樟子松大苗,并促进其自然更新,用10%的樟子松栽种面积,达到100%的治沙效果。建设呼伦贝尔250千米长、140千米宽的绿色长廊和经济带,保护、建设好呼伦贝尔草原,减少风沙、白灾和黑灾等自然灾害。

§ 其它靓点

冰雪节(公历12月20日):冬季的呼伦贝尔、是冰和雪的世界,尤其是林区的雪景,玉树琼枝,临风而动,宛若置身童话世界,是冬季运动、冬季旅游的理想去处。每年12月份,呼伦贝尔都举办草原冰雪节,向世界各地的人们发出诚挚的邀请。主要拍摄项目有草原、森林、河湖冰雪风光、冬季那达慕、市内冰雪游园会(冰雪雕)、冰上捕鱼、乘马拉雪橇、观骆驼(马)拉雪橇比赛、冬泳等。

§ 购物美食

特色购物

白瓜子

白瓜子:是内蒙古出口的土特产品,其中凉城县的雪白瓜子,片大、仁足、色白。白瓜子炒熟后可直接食用,也可加料制成多味瓜子,味道香美。还可以做糕点的辅料,白瓜子所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很丰富。中医用白瓜子做为肠道寄生虫的驱虫药不仅效果好,而且无化学药品的副作用。 黑木耳:又名云耳,生于枯死的树干上。由于黑木耳胶体有巨大的粘附力,能起洗骨作用,因此是冶金、采矿、国防工业、纺织工业及理发业工人的保健食品。

经典美食

具有当地民族特点的风味食品:烤羊腿、整羊席、手扒肉等。烤羊腿是呼伦贝尔招待宾客的一道佳肴名菜。烤羊腿是从烤全羊演变而来。在羊腿烘烤过程中加了各种配料和调味品,使其形、色、味、鲜集一体,色美、肉香、外焦、内嫩、干酥不腻。 “全鱼宴”:呼伦湖产的鱼,肉质肥美,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各种维生素。用呼伦湖产的鲜鱼和湖虾,可烹制鱼菜120多种。全鱼宴有12、14、20、24道菜一桌的,甚至有上百道菜一桌的。主要名贵鱼菜有二龙戏珠、鲤鱼三献、家常熬鲫鱼、梅花鲤鱼、油浸鲤鱼、鲤鱼甩籽、蝴蝶海参油占鱼、松鼠鲤鱼、芙蓉荷花鲤鱼、湖水煮鱼、清蒸银边鱼、葡萄鱼、葱花鲤鱼、金狮鲤鱼、普酥鱼、番茄鱼片、鸳鸯鱼卷、荷包鲤鱼、煎焖白鱼、拌生虾、拌生鱼片等。

§ 当地风情

祭敖包祭敖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等。 摔跤:摔跤是蒙古族人民最隆重的竞技活动之一,700多年前就已成为那达慕大会男子比赛项目。 射箭:弓箭是古代蒙古狞猎的工具和重要的征战与御敌武器。早在700年前,蒙古民族就以能骑善射而闻名于世。后来射箭逐渐演变为体育活动,一直流传至今。 斡日切舞:“斡日切”鄂温克语意为“天鹅”。翰日切舞是鄂温克族民间娱乐性的舞蹈。翰日切舞人数不限,男女均可参加。一般是二人对舞,其他人围观助兴,到了高潮时男女可一起下场,多人齐舞,女子居多。 吕日格仁:“吕日格仁” 即鄂伦春语“舞蹈”。鄂伦春人的舞蹈动作速度都是由慢至快,并以激烈动作结束表演。舞蹈者一般不用伴奏,边歌边舞。

§ 独特文化

客人来到草原蒙古包前,纯朴的牧民首先要敬下马酒,敬歌,献哈达。在蒙古包内,游人可以品尝民族小食品,如奶茶、奶干、奶皮子、奶酪、炒米等。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精彩的赛马、套马、驯马表演,蒙古式博克、角力擂台赛、祭敖包,萨满宗教文化表演及丰富多彩的餐饮文化,将给你带来返朴归真的感受。 “呼伦贝尔”名称来历有一个优美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草原上一个勇敢的蒙古族部落里有一对情侣,女的能歌善舞,才貌双全,叫呼伦;男的力大无比,能骑善射,叫贝尔。她们为了拯救草原,追求爱情,与草原上的妖魔奋勇搏杀,女的化作湖水淹死了众妖,男的为寻找女的勇敢投湖,于是,她们双双化作了世世代代滋润草原和她的子民们的呼伦、贝尔二湖。

§ 最佳季节

呼伦贝尔夏季最佳旅游时间为5月中旬至9月中旬;冬季冰雪最佳旅游时间为11月至次年的2月中旬。

§ 旅游方式

呼伦贝尔草原去呼伦贝尔大草原,先到海拉尔市,从北京、哈尔滨、呼和浩特、包头都有到达海拉尔的火车;北京和呼和浩特也有直飞北京的飞机。从海拉尔市有发往草原的旅游车,一个小时的车程。在盟内,因地缘广阔,适合自己驾车出游,也适合群体性的徒步穿越。

行程推荐

第1天:抵海拉尔市,市内观光,安排住宿。

第2天:早餐后赴陈巴尔虎旗金帐汗旅游部落,下马酒、祭敖包、观摔跤、套马表演,着民族服装拍照,品尝蒙古族风味餐——手扒肉,乘勒勒车,骑马游草原,观民族歌舞,篝火晚会,返市。

第3天:早餐后乘巴士赴呼伦湖旅游区观光,可乘船游湖、垂钓等。午餐“全鱼宴”,乘巴士赴满州里市,游览市容,中俄交易市场,参观国门,呼市贸易区,返海拉尔。

第4天:海拉尔市容,海拉尔国家森林公园,海拉尔北山日军军事工事遗址,民族用品商店,结束行程。

夜生活

晚上的草原可以参加金帐汗蒙古部落的篝火狂欢晚会。

出行资讯

航空:呼伦贝尔市内只在海拉尔设有航空港,只有北京、呼和浩特、锡林浩特三条国内航线。已与俄罗斯开通国际航线,方便出境游。

铁路:呼伦贝尔市境内现有干线3条、支线3条、联络线1条,北京、哈尔滨、沈阳、齐齐哈尔、包头、大连有列车直达海拉尔、赤峰、通辽;在全市11个旗市都通有铁路线。

公路:呼伦贝尔市各主要区都有长途客运,不过车不是很好。

特别提示:在春末,呼伦贝尔曾经不定期地遭受暴风雪的猛烈袭击,给交通受阻。因此出游必须提前安排,随时查询天气。

行囊装备

徒步穿越应该具备以下装备:

1.秋天林区气温有可能在零度左右,建议使用双层登山帐,睡袋零下五度标准,防止受冻;

2.个人准备厚外套、防蚊虫药水以及其他普通徒步装备;

3.路上秋色美不胜收,推荐携带相机以及准备充足电池及储存设备;

4.途中大部分地区手机没有信号,请提前做好有关工作。最好准备无线对讲系统。

住宿

近年来,呼盟的旅游接待条件明显改善。目前全盟共有涉外饭店22家,其中星级饭店7家,包括三星级3家、二星级3家。海拉尔市可以住贝尔大酒店等酒店,从草原到海拉尔大酒店等酒店,从草原到海拉尔只有一个小时的囤积,可以在海拉尔市住宿,也有各种招待所,都不是很贵。也可以在草原上牧民提供的帐篷中,感受地道的草原风情。

§ 旅行禁忌

呼伦贝尔草原

大草原的新巴尔虎蒙古人现在仍有许多禁忌:

1.乘汽车到牧民家做客者要看附近勒勒车上是否拴着马,不要贸然驶入,免得马惊挣断缰绳跑失;

2.进蒙古包不要将马棒和马绊带入,而要挂在马鞍上或立放于门外;

3.进包要从火炉左侧走,坐在蒙古包的西侧和北侧,东侧是主人起居处,尽量不坐;

4.如主人家有老人,不能从其前面走过,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入坐时不要挡住北面哈那上排着的佛像;

5.进包后可席地而坐,不必脱鞋,不要坐在门槛上;

6.主人敬茶时要整齐衣袖,用双手或右手去接,不可用左手;

7,主要敬酒时,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要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8.如需解手要到蒙古包南方较远的地方,不要到蒙古包东、西侧(有羊圈)、北侧(气味会随风刮入包内);

9.冬天不要到包北、西侧乱踩,因为那里的雪是化水食用的;

10.离开主人家时要道再见和致谢意;

11.如在草原上遇见畜群,汽车和行人要绕道走,不要从畜群中间穿过,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畜主的不尊重。

§ 最新动态

呼伦贝尔草场逐渐退化 生态保护与矿业开采博弈

在工业开采给这个城市带来GDP蛋糕的同时,牧民们也坚信工业污染是草原沙化的原因之一,特别是煤炭的开采,破坏了原有的气候环境,影响了降雨,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草原牧区和林区到底该不该工业化,业界争论不休。要摆脱贫困还是死守生态,看起来是个两难,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未来如同那曾经美丽的草原一样茫茫无边。

见不到“风吹草低见牛羊” 草原环抱着宝日希勒露天煤矿正在开采

现在,呼伦贝尔草原仍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而草原建设速度每年仅为0.2%。有关专家指出,长此以往,呼伦贝尔草原将可能会变成“呼伦贝尔沙漠”。

从海拉尔到满洲里,不足300公里的路程,路旁的草原被三条沙带隔开。在公路旁的草原上记者经常看到上千只的羊群和牛群,有些牧户家的羊群甚至达到了2000只以上。一些私营业主租用草场放牧。

牧羊人乌日木勒看护着1200多只羊和200多只牛。他说,这些羊和牛是满洲里人的,租用了当地牧民的1万多亩草场,按照当地的规定放牧标准,这一羊群远远超载了。

矿业开发“突飞猛进”

“森林采伐面积减小了,现在地下的矿产成了林区的财富,下一步可能要改行当矿工了。”一位林业工人戏言。

煤炭和化工工业的迅速扩张,使呼伦贝尔市GDP增速迅猛,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80亿元,增长17.1%。

据了解,大兴安岭林区矿产资源丰富,金属矿产主要有铅、锌、银、钼、铜、铁、铀等;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莹石、大理石、硅石等。

政府的环保救赎

呼伦贝尔“用1%的土地,释放99%的森林草原生态;用仅占国土面积0.5%的工业园区承载起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

“国内很多大型的能源集团神华、华能、大唐、鲁能先后来到该市,开采煤炭资源,这些企业对草原植被破坏后做了及时的修复,并没有遍地开花。”

长期以来,呼伦贝尔地区一直以农牧业为主,出现了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草地的现象,当地政府也意识到了保护草原的重要性,但是,草原沙化治理和草原保护需要大量资金维系,一个一直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加速工业化进程成为当地政府认为转变观念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

但是,近几年的煤矿和化工企业崛起,给当地保护草原带来很大压力。

两难之困

“对挖煤破坏的草原是做了植被,但是恢复效果很难令人满意。都是面子上的事,你看看露天煤矿的大坑,怎么能做植被?”当地一位牧民感叹。

当地居民所担心的是,这些工矿企业对草原生态的污染程度到底有多少,尚无详实的数据可查。

即使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加大草原和森林保护,但是很多专家和当地居民对呼伦贝尔的煤炭工业开发现状表示担忧,“呼伦贝尔有独特的草原和森林资源,有国内最大的草原和林区,是中国东北和华北的生态屏障,如果大规模地开发矿业,给呼伦贝尔带来污染的话,未来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采矿业不断探矿也给当地居民留下很多隐患,在巴尔虎新右旗甲查矿区就有1600多个探槽,使大片草原遭到破坏。探井的废液都存放在废液坑内,基本未采取治理措施,将来很难恢复植被。 [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5: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