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吕正操
释义

§ 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的吕正操

吕正操(1905年1月4日-2009年10月13日),字必之,中国辽宁海城人;东北陆军讲武堂毕业,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军委委员,第十二届中顾委委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铁道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政治委员、党委第一书记等职。曾任中国网球协会主席。

“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一度被关押入狱,1974年7月出狱,1975年1月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75年8月至1977年12月任铁道兵政治委员、铁道兵党委第二书记。1977年8月至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77年12月至1983年1月任铁道兵第一政治委员、铁道兵党委第一书记。1980年1月,铁道部党组发出《关于为吕正操同志平反的决定》正式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1983年6月至1988年3月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吕正操于2009年10月13日14时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6岁(虚岁)。他是最后一位去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上将,也是最后一位去世的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最后一位去世的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官方仆告称其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国铁路交通战线杰出的领导者”

§ 生平

吕正操,字必之,1905年1月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唐王山后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祖上是河北清河县人。17岁时,1922吕正操

年参加东北军张学良的东北军卫队旅,由于精明强干,能读会写,被张学良选送考入东北讲武堂深造。1925年12月张学良在锦州成立三、四方面军团司令部,吕正操被张学良召到身边担任少校副官。

1928年初,张学良派他到沈阳担任高级军政人员文娱活动场所同泽俱乐部干事。这期间,吕正操开始接受共产党的影响。同年,皇姑屯事件发生,张作霖被日军炸死,张学良主政东北,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于次年春派吕正操到十六旅任中校参谋处长。1933年3月,决心收复热河、与日决战的张学良亲自委派吕正操接任第六四七团团长。就在吕正操赶到热河前线的第二天,蒋介石逼迫张学良“下野”的号外就出来了。吕正操只得带六四七团移驻河北易县一带。次年春天,移驻北平,担任城防。此时的吕正操,与中共北方局五十三军工委成员刘澜波、孙志远等开始直接接触,在国内积极组织进步活动,在社会上支持青年学生,并在北平城防中严对日军的挑衅。

1936年10月,张学良调吕正操到西安张公馆服务。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举世震惊的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通电全国,呼吁共同抗日。在此关系重大的事件中间,吕正操担任张公馆的内勤工作,和应邀来西安共商大计的中共代表接触。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去南京,吕正操回河北徐水掌握部队。就在吕正操到达徐水团部的当天,孙志远赶来通知他,他已被中共北方局同意接纳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7年10月在冀中率部脱离国民党五十三军,任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兼冀中军区司令员,创建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1943年9月,任晋绥军区司令员。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吕正操出席了这次大会,并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45年10月,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员。1946年7月任东北铁路总局总局长兼政委。1949年4月,任军委铁道部副部长。

建国后,历任铁道部副部长、代部长、部长,铁道兵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曾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网球协会主席等。

早年经历

吕正操出生在辽宁省海城市唐王山后村,南满铁路由旁边经过;以至于村民连下地劳动都要经过这条当时由日本人占领的铁路。吕正操的家人就曾因过铁路,而被日本警察砍伤。这份屈辱,从小就埋在了他的心里。由于家境贫寒,上了四年小学后,吕正操不得不回家务农。17岁时,他报名参军;加入了张学良的东北军,被分配到卫队旅一团三营九连,开始了“戎马生涯”。

战争年代

在东北军

由于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在部队招考文书时,吕正操被幸运选中,调到旅部副官处当文书。很快他就受到了张学良得赏识,被推荐去报考东北陆军讲武堂,并考取了第五期。1925年毕业后,他就当上了张学良的少校副官,参与了“第二次直奉战争”。此后,他历任张学良的秘书、参谋处长、团长、同泽俱乐部干事。

1936年10月,张学良调吕正操到他在西安的公馆临时服务,担任内勤副官。“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斡旋,就住在负责接待和警卫工作的吕正操的楼上。在此期间,他和中共代表罗瑞卿、许建国等人常有接触。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在陪同蒋介石回到南京后,即被扣押;东北军群龙无首,名存实亡。1937年3月,蒋介石强令东北军改编,吕正操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53军691团团长。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当时,吕正操担任张公馆的内勤工作,他的任务是保卫张公馆和随时掌握情报。

周恩来一行到达西安,住在张公馆。吕正操就住在中共代表的楼下,他和中共代表罗瑞卿等常有联系,对中国共产党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扣押,1937年3月,蒋介石强令东北军改编。当年5月,在一个行军帐篷里,吕正操秘密完成了入党仪式。

1937年10月10日下午,吕正操率部进抵束鹿县半壁店,与日军遭遇,击毙日军少尉队长以下10名,乘着夜色进驻梅花镇四德村。深夜,日军进攻梅花镇,部分中国军队被包围。

在危急关头,53军军长万福麟、师长周福成、旅长丛兆麟分别打电报让吕正操丢掉被包围的部队后撤。

吕正操大怒,撕碎电报带队直冲敌阵,接应部队突出重围。事后,吕正操对部下说:“作为爱国军人,我们每一个人都负有保卫国土、收复失地的责任。我们面前只有一条路:像红军那样,到敌后打游击去!”

14日,吕正操率部起义,改称“人民自卫军”,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日。冀中平原上树起了第一面共产党抗日武装力量的大旗。不久,人民自卫军便纳入晋察冀军区。吕正操担任冀中军区司令、第三纵队司令员、冀中公署主任。

吕正操率部驰骋冀中平原,铸造了平原抗战中的传奇历史。在这里,冀中军民创造性地发明了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等方法,开展敌后抗日斗争。吕正操带领军民,依靠这些办法与敌人斗智斗勇,最终使冈村宁次的“铁壁合围”破产。

冀中吕司令,成了威震敌胆的名字。这也成了吕正操一生中最为骄傲的一笔:“我最得意的是打日本。”

转投中共

此前,已和中共有所接触的吕正操,在1937年5月,就被中共北方局秘密接收为党员。“七七事变”爆发后不久,吕正操率所辖691团趁53军南撤之际,正式脱离了国民革命军,转投中共,被任命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兼冀中军区司令员,着手创建“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张学良得知后,曾对表示:“必之(吕正操字)这条路走对了”。

在冀中抗日时期,吕正操率部队、民众积极展开敌后战争。毛泽东曾评价“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模范,坚持人民武装斗争的模范。中共建政后,许多电影、戏剧,如《地雷战》、《地道战》、《平原游击队》以及《平原作战》等的文艺作品都是以这个时期的真实斗争作背景的。故晚年访问美国会见张学良被对方称为“地老鼠”。

1943年9月,吕正操晋升中共晋绥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委员、常委。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他又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同年10月,出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员、东北军政学校校长;后历任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副司令员,东北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建国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吕正操被授予上将军衔,获颁“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57位“开国上将”之一;1956年,在中共八大上,他当选为中央委员。他曾长期担任铁道部副部长职务;1958年起任代理部长、兼解放军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部长。此后,还曾兼任“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工地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铁道兵第一政治委员、党委第一书记等职。1965年1月被正式任命为铁道部部长,并继续兼任铁道兵第一政治委员、党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委员。

“文革”开始后不久,吕正操受到迫害,被关押。1975年复出,并在当年1月,当选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8月起,任铁道兵政治委员、党委第二书记;两年后升任铁道兵第一政治委员、党委第一书记;1982年当选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次年出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此外,他还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常务委员。

吕正操同志遗像

晚年生活

自1983年离休以后,吕正操始终关注国家大事,除在军队、铁道建设这两个自己最为关心的领域多有建言外,还对教育、经济、科技、新闻等多个领域都作过深入的调研,提出过重要建议。吕正操在20世纪80年代就热心支持大自然保护事业,他是中国麋鹿基金会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吕正操有一个爱好是打网球。1990年9月23日,国际网球联合会主席夏特圣埃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将国际网联最高荣誉奖章授予时任中国网球协会主席的吕正操。

从在东北军跟着张学良打网球开始,吕正操一直打到了90岁。即使在冀中抗战中,战况一缓,他就要跟人打两局。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找到万里,共同修建了北京最早的先农坛和体委训练局网球馆,使国家队有了自己的网球训练馆。2004年,李婷、孙甜甜在雅典奥运会上获得网球女子双打金牌时,吕正操马上要秘书发电报去祝贺。

吕正操还喜欢打桥牌,曾和许多桥牌高手较量过,据内行讲,他的桥牌技艺相当有水准。在他的客厅里,可以看到几十座熠熠发光、各具特色的网球赛、桥牌赛奖杯。

逝世

吕正操于2009年10月13日14时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6岁(虚岁)。他是最后一位去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上将,也是最后一位去世的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最后一位去世的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官方仆告称其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国铁路交通战线杰出的领导者”。

§ 事迹

张学良的友谊

曾多年担任张学良秘书、副官的吕正操和张学良有特殊的感情。首先,两人都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堂,是校友;而吕 张学良、吕正操正操读书时,张学良继承其父,兼任了讲武堂的校长,两人又是师生关系;再加上原本的上下级关系。这些都使得周恩来和邓颖超一直关注着吕正操,并指定他做中共和张学良的联系人。1983年3月,在邓颖超当选全国政协主席时,吕正操就被安排出任副主席。

自“西安事变”后,吕正操和张学良就失去了联系。直到198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缓和后,两人才建立了书信往来。吕正操曾多次试图邀请张学良回大陆,特别是回东北看看,但终未成行。1991年,张学良获准赴美国探亲;受邓颖超指派,5月,吕正操赴美。两人在相隔半个多世纪后,终在异国相聚。

吕正操向张学良转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他的敬仰之情。就张学良关心的祖国统一问题,吕正操向他解释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政策。

对于最后这次会面,吕正操在回忆录中记述:“他们说,使馆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到使馆做客,就等于归国,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是张将军迁台以来头一次回大陆。”

令日本侵略者心惊

冀中的吕司令,也是一个令日本侵略者胆战心惊的名字。将军回忆说,直到自己调到晋绥军区任司令员时,还看到过日本人的报道说,捉住了冀中军区的吕正操。

将军说,“在我的少年时代,就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对家乡人民的压榨与杀害,痛恨日本兵。入学时,老师给我起了个学名‘正言’,我自己改为‘正操’,意思就是操练好了打日本侵略军。”

在晋绥军区时,吕正操把“地雷战”普及到了一个出神入化的高度。担任美国合众国际社和英国《泰晤士报》、国家广播公司驻中国记者的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哈里逊·福尔曼在《来自红色中国的报告》一书中写道:围困日本人的一个常用的方法,便是在据点附近安放成百上千个地雷。有一个村庄由于这一方法运用得很成功,以致他们坚信自己摆脱了邻近据点的威胁……日本人虽然迫切需要水,但是却不能出来取水。

1925年从东北讲武堂毕业后,吕正操成了张学良的少校副官、秘书。2005年1月4日,是吕正操将军的百岁诞辰,吕老讲:“常常想起那些为了保护我们而惨死在日本侵略者刺刀下的乡亲们,那些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友们。人,不在于活多久,而在于多做事。”

开修青藏铁路

尽管痛恨日本人,但吕正操对日本的铁路技术十分佩服。小时候老家的村子里没有表,老百姓看时间全靠着日本火车过来的那个时间,每次分毫不差。他也看到在战争中铁路的巨大作用。他从1946年开始注重铁路建设,还写了一篇关于铁路管理的文章。毛泽东看后觉得非常好。

新中国成立后,吕正操就任铁道部副部长,后历任部长、铁道兵政委等职,为中国铁路交通事业呕心沥血。

吕正操当时特别感兴趣的是青藏铁路。1958年9月,青藏铁路第一阶段开工,至1960年仅铺通97公里。吕正操等铁道部领导向毛泽东汇报:修进藏铁路,最大的困难是科学解决冻土问题、建设人员高原缺氧问题和经济能力问题。1961年,青藏铁路大规模建设第一次下马。

1977年12月,吕正操出任铁道兵第一政治委员、铁道兵党委第一书记。青藏铁路再度上马。1979年9月,青藏铁路铺轨至南山口。但由于资金不足,加上进藏一段的地址、气候更为复杂,青藏铁路二度下马。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恰好印证了吕正操的预言。

§ 著名战役

小樵易帜名震冀中

出河北晋县城东20华里,就是冀中闻名的村镇小樵镇。1937年以前的小樵镇墙高城大,街面上商事繁忙,棉花店、布吕正操

店、当铺、肉坊、酒馆、杂货,生意兴隆。“七七事变”一声枪响,距卢沟桥不过数百里之遥的小樵镇立时人心惶惶。眼看日本侵略军在华北长驱直入,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10月初传来消息:日本人占了保定,到了藁城,国民党五十三军在梅花镇刚和日军接火,主力便向南逃跑。

吕正操此时在国民党五十三军一三○师六九一团任团长。“七七事变”后第三天,吕正操遵照共产党北方局指示,由石家庄回师北上,留在敌后,找地方党开展抗日游击战争。9月15日,六九一团在永清县境内永定河右岸与日军交火。在吕正操“死守阵地”的命令下,全团官兵异常英勇,三营主阵地上营长、营副和连长、排长悉数牺牲。但日军由六九一团和六九二团结合部突破防线,置死守阵地的六九一团于不顾,无所顾忌地长距直入。五十三军军长万福麟、师长周福成、旅长丛兆麟无一不仓皇后撤,并下令六九一团作为全军的掩护部队随军撤退。

10月10日下午,六九一团先头部队进抵束鹿县半壁店,与日军骑兵队遭遇。尖兵连果断地抢占村庄,向敌进攻,激战一小时,毙日军少尉队长以下10名,并缴获不少军用品和战马。官兵士气大振,当夜进驻梅花镇、四德村。是夜10时,日军进攻梅花镇,将六九一团第一营团团包围。值此危急时刻,万福麟率五十三军全线撤退,军、师、旅长分别打电报让吕正操丢掉一营,随军而撤。吕正操撕碎电报,翻身上马,带队向敌阵冲击,接应一突出重围。霜重露冷,黑夜如盘。吕正操望着国民党大军撤退的方向,突然转身果断地将手一挥:“就此脱离五十三军,北上找地下党,打游击去!”各营、连长们都同意马上回师北上。于是,当夜,六九一团朝着国民党军队撤退的相反方向,开往晋县小樵镇。

10月12日清晨,一夜惶然的小樵镇村民一开门,就看到街上躺着正睡觉的六九一团官兵。第二天吕正操连夜召开会议,讨论部队整编和北上行动计划。在小学堂里,吕正操主持了军官和士兵代表会议,吕正操说“今天不是普通的会议,而是商讨决定我们大家的前途命运。时局变化还不到半个月,日本人就占领了华北大片土地,可是中央军还是一味撤退。如果我们继续跟着跑下去,不但打不了日本人,而且还有断送部队的危险。作为爱国军人,我们每一个人都负有保卫国土、收复失地的责任。形势已经不允许我们有任何别的选择,面前只有一条路:回师北上,像红军那样,到敌后打游击去!”

1937年10月14日,吕正操率部在小樵镇宣布起义,从此脱离国民党五十三军,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改称“人民自卫军”,人民自卫军最初编为三个总队,吕正操任司令员,李晓初任政治部主任,各级领导职务由共产党员和进步分子担任。冀中平原上,树起了第一面共产党抗日武装力量的大旗。

“脚丫子”闪击战

在反“扫荡”中,吕正操最多时一天之内打过五仗。1941年9月,冀中军区司令部从深泽大堡撤出,日军飞机一直紧盯不舍。走到安平宗佐,司令部在紧*村边的一座院子住下,作战室在正房,程子华住东厢房,吕正操住西厢房。人刚进屋,日军飞机就直冲下来轰炸,一发炸弹击中正房,值班参谋和通信员被炸死。吕正操和程子华都趴在床底下,四、五架敌机轮番轰炸、扫射一阵,呼啸而去。两个人互相呼唤着从一片废墟中爬了出来。

1942年4月28日,日军下达作战命令:对吕正操为司令的冀中地区的共军主力,进行突然袭击的包围作战,摧毁其根据地,同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采取各种措施,以该地区一举变为治安地区。4月30日,冀中区党委召开干部会议,吕正操在会上作动员报告时不失风趣地说:“将有10万鬼子兵扫荡冀中区。敌人对我们进行闪击战,我们要对敌人进行脚丫子闪击战……”

5月1日,冀中区党委和冀中总工会召开直属机关干部纪念国际劳动节大会。吕正操和黄敬在会上讲话,号召机关干部分散到群众中去,发动群众坚壁清野,坚持斗争。就在这一天,日军开始对华北的“五一”大扫荡。纪念大会开到一半,日军的飞机飞到了头上盘旋侦察。吕正操抬头望望天空,又环视会场,幽默地说:“也许是冈村宁次坐飞机来看望我们了。好,那就让他看吧!晚上再演场戏给他看,然后开始行动。”当天晚上大家就照常演戏,煤气灯照得方圆数里通明。演的戏是曹禺的话剧《日出》。

5月2日,吕正操率部出发,转战冀中,时西时东,忽南忽北,从史掌突出日军的铁壁合围。掩护冀中军区机关突围的二十七团以一个团的兵力对数倍之敌,坚守阵地,沉着英勇,使日伪军付出高达七八倍的伤亡代价,取得反“扫荡”的重大胜利。中央军委电令嘉奖:平原游击战坚持村落防御战的范例。

史掌突围后的吕正操,和黄敬率部队顺利走到冀鲁豫军区驻地,受到司令员杨得志、政委苏振华的热情接待。8月底,他们向太行区转移,到涉县时,刘伯承、邓小平亲自迎接,彭德怀也来看望慰问。吕正操在八路军总部住了一个月后,途经晋察冀的平山、阜平一带,于1943年1月回到冀中军区驻地唐县张各庄。同年8月,中央军委调吕正操带冀中军区六个主力团去延安,9月初,改令已到达晋西北兴县的吕正操留在晋绥军区,任晋绥军区司令员。从此,吕正操离开了自抗战以来他战斗了将近七年的冀中大地,离开了休戚相关、生死与共的冀中人民。

1944年冬天,吕正操作为中共“七大”代表到延安,终于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一见他就笑着说:你给我写的信我是看了的,“就是你那个签字为难了我,猜了半天,才认出是吕正操。”毛泽东问他:“干嘛要把三个字连成一个字呢?”吕正操不好意思地笑了。两天后,毛泽东派人用一辆大汽车把吕正操和林枫接到枣园吃晚饭,边吃边谈一直到深夜。吕正操和林枫告辞出来,毛泽东还端着蜡烛照明,送他们走下山坡,上了汽车。

1945年4月23日至4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吕正操出席了这次大会,并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组建坦克大队

在北京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辆已经退役的坦克,它是中国军队缴获的第一辆坦克,人民装甲兵就是依靠这辆破旧的人称“老头坦克”发展起来的。

那是1945年11月的一天,东北人民自治军司令部工作人员高克奉命侦察时发现,沈阳原日本关东军坦克修理厂有日寇遗弃的坦克,立即报告了自治军副司令吕正操。吕正操命令高克:“好东西呀,快把它搞来!”

高克带领几个人把这辆坦克开到了马家湾子。东北人民自治军司令朱瑞见到坦克异常兴奋,大声喊道:“我们有坦克啦!”这天晚上,也就是1945年12月1日,朱瑞即宣布成立东北坦克大队,任命曾在苏联学过坦克的孙三为大队长。

此后,通过在战斗中缴获和搜集修复的坦克武装自己,又相继组建了华东、华北和中原野战军坦克队。组建后的各坦克队作为一支生力军驰骋于烽火硝烟中。特别是由董来扶驾驶的这辆“老头坦克”在锦州、天津攻坚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命名为“功臣号”坦克。

“百团大战”和“五一”反扫荡

1940年秋天,冀中部队参加“百团大战”。这是在八路军前方总部指挥下,组织晋察冀军区、晋冀鲁豫军区和晋绥军区部队进行的以正太路为重点,对河北、山西境内铁路交通和沿线敌人据点的大规模的破击战役。“百团大战”展开以后,敌人极其震惊。战役还没结束,日军就调集了华北境内所有能够调遣的兵力,进行疯狂的报复“扫荡”。由于军民密切配合作战,粉碎了敌人的进攻。最有意思的是1941年元旦拂晓,行唐出动日军200多人、伪军100多人企图袭击吕正操部,没想到吕正操对此早有准备,他让三营担任正面阻击,同时调二营跑步增援,用两个连从敌人左翼包抄过去,另两个连从敌右翼包抄过来,将敌人团团包围。三个小时结束战斗。除18名敌人侥幸逃跑外,其余都被击毙或做了俘虏。他们还缴获了平射炮一门、重机枪三挺、轻机枪七挺、长短枪百余支、战马三十多匹。当战士们打扫完战场,吃过早饭,正开始上路转移时,突然飞来两架敌机,对吕正操的部队进行扫射轰炸。可笑的是扫着扫着它上面的一挺机枪不知怎么搞的自己掉了下来,结果吕正操他们就缴获了一件意外的战利品。

“百团大战”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从政治意义上讲,“百团大战”打出了八路军的声威,回击了国民党污蔑我们“游而不击”的谬论,增强了人民抗战的信心。

1942年5月1日,敌人开始“扫荡”了,总指挥是冈村宁次,他们还在报纸上吹嘘是什么“十面出击”、“铁壁合围”。目的是要寻找八路军主力,妄图搞垮我冀中根据地的领导机关。八路军反“扫荡”的任务就是突破敌人的包围圈,由内线转到外线,作战部队分几路转移到敌人后面,寻机打击敌人,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从5月1日到6月底,在两个月的反“扫荡”中,八路军共作战272次。

抗战胜利后,吕正操又奉命挺进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西满军区司令员,东北铁路总局局长。新中国成立后,他受命任铁道部副部长、部长、铁道兵政委等要职,为中国的铁路交通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 家庭

吕正操传奇的功绩广为世人传颂。然而,与他并肩战斗、共同生活了半个世纪的妻子刘沙却少有人知。

刘沙小吕正操10多岁,是河北人。当时,吕将军在冀中抗日时,因为工作关系与刘沙相识,随着二人渐渐熟悉,最终吕正操和夫人刘沙

相爱结为了伴侣。战争年代,他们共同出生入死;动乱年代,他们相濡以沫。在“文革”期间,吕正操入狱后,刘沙只能通过小女儿每天去探望他的爸爸,并送去精心制作的饭菜,保证营养,尽量维持健康。在当时,夫人刘沙成为吕将军坚强的精神支柱。

吕正操有一儿两女,儿子是在冀中战场上出生的。吕正操从小就对子女教育十分严厉,经常教导他们为人要正直,坦诚,要凭自己的能力谋生。他的子女大学毕业后,全是凭借自己的能力找到的工作,儿子从事军事科学研究,两个女儿则在北京很平常的企业工作,吕正操从未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向子女的领导开口,要求特殊照顾他们。吕正操说:“我什么也不要求,让他们自由自在,婚姻也好,工作也好,我都是放松的。”如今,吕将军的子女都已进入花甲之年,他们对父亲的言传身教仍时刻牢记在心,为有这样的父亲而感到骄傲。

§ 百岁诞辰纪实

2005年1月4日,是开国上将吕正操的百岁诞辰。吕老从不在意自己的年龄,反对给自己办生日,前些日子就谢绝了家乡政府和一些单位为他办百岁生日的请求,同时也谢绝了很多客人的拜访。

在北京西三环边上一个静谧的院落里,将军家里像往常一样平静——自己百岁生日这一天,将军是在阅读中度过的。 不同的是,今天,将军手中拿的是刚刚出版的自己的回忆录。

“讲武堂时的照片真帅。”将军一边翻回忆录中自己的照片,一边跟女儿聊着。 宽大明亮的书房里,将军穿着一件鲜亮的红毛衣,一边躺在沙发上翻着书,一边跟孩子们聊着自己的过去,就像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那些平凡的老父亲一样。 只有书架上那支逼真的步枪模型和一个“毛泽东号”的火车头模型,以及张学良、董必武等人的手书,暗示着这位老人整整一个世纪的生活中所蕴藏的无数传奇。 吕正操与夫人刘沙

1905年1月4日,在日俄战争的战火中,吕正操出生在辽宁省海城县唐王山后村。“母亲生我的时候,为了免遭不测,把我藏到柴草垛里。”将军回忆。上了4年小学后,穷得连铅笔也买不起的吕正操失学了。当学徒、种地,1922年,17岁的吕正操终于走出了实现自己梦想的第一步,参加了东北军。

“在我的少年时代,就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对家乡人民的压榨与杀害,痛恨日本兵。入学时,老师给我起了个学名‘正言’,我自己改为‘正操’,意思就是操练好了打日本侵略军。”将军说。 吕正操参加的是张学良的东北军卫队旅。由于他念过书——即使在辍学后,吕正操也一直坚持着自学,又写得一手漂亮的小楷,1923年冬,被张学良推荐考入东北讲武堂深造。1925年毕业后,吕正操成了张学良的少校副官、秘书,同泽俱乐部干事,直到1936年西安事变,一直在张学良身边工作或在他部下任职。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举世震惊的“西安事变”。此时,吕正操正担任张公馆的内勤工作,和应邀来西安共商大计的中共代表罗瑞卿、许建国常有接触。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吕正操到国民党53军任团长,期间被中共中央北方局接纳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日本全面侵华,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吕正操率部于1937年10月14日在冀中平原脱离国民党军,改称“人民自卫军”,在冀中平原上树起了共产党抗日武装力量的大旗。

“那是一个秋夜,天空晴朗,月光明亮,我们大家踏着皎洁的月光,走上了抗日征途。”时隔68年,将军仍清楚地记得那个历史性的夜晚。

从此,吕正操就率部驰骋在冀中平原,铸造了平原抗战中的一段段传奇历史。他率冀中军民在反“扫荡”和反“蚕食”斗争中,创造了平原游击战争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新中国成立以后被搬上银幕和舞台的《地雷战》、《地道战》、《平原游击队》以及《平原作战》等影响巨大的文艺作品,都为这一时期的真实斗争作了艺术上的注解。在白洋淀地区,人民还组织起了水上游击队雁翎队。毛泽东曾表扬他们是“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模范,坚持人民武装斗争的模范。” 在残酷激烈的作战环境中,吕正操沉着、果决、满怀激情,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成为冀中百姓心目中的传奇人物。最多时,他一天之内打过五仗,常常一马当先。 吕正操上将在百岁写下前人的一首诗

“福尔曼说,其重要性并不在于这些原始武器的效果优良,而是在于它清楚地反映出人民的作战精神。”百岁的将军,拥有惊人的记忆力。

“在晋绥军区时,将军曾接待中外记者代表团的采访。“我们不是开新闻发布会,而是用攻克汾阳的战斗来接受采访。” 将军说,在这场战斗中,八路军、民兵和普通老百姓肩并肩浴血奋战,一切关于“八路军不打仗,没有伤兵,没有俘虏,人民害怕八路军,恨八路军”的谎言在中外记者眼前不攻自破。

抗战胜利后,吕正操又挺进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西满军区司令员,东北铁路总局局长,新中国成立后任铁道部副部长、部长,铁道兵政委,为中国的铁路交通事业呕心沥血,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一辈子,就是打日本,管铁路,打网球三件事。”回顾百年的传奇人生,将军只用了这样轻描淡写的几个字。

将军至今还保留着一个头衔,中国网球协会主席。 算起来,将军打网球的历史之悠久,确实是当今少有人及。“在东北军跟着张学良先生时,我就打网球了。一直打到90岁。后来,实在打不动了,就去发奖。”将军说,就在冀中抗战中,战况一缓,自己就要跟人打两局。 在将军的客厅里,挂着一幅有萨马兰奇签名的图画,还有一组将军打网球的照片,体现着将军对网球的偏好。“去年李婷、孙甜甜在奥运会上获网球女子双打金牌时,他马上要我们发电报去祝贺。”秘书说。

将军关心的事还有很多。在他的案头,记者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书:有人物传记、中外史书,也有当今市场上热卖的各种书籍,包括财经、金融类的书。秘书说,将军有一度甚至非常关心汇市,每天都要工作人员给他讲述当天的汇市情况。

“最喜夕阳无限好,人生难得老来忙。”自1983年离休以后,将军始终关注国家大事,除在军队、铁道建设这两个自己最为关心的领域多有建言外,还对教育、经济、科技、新闻等多个领域都作过深入的调研,提出过重要建议。

“常常想起那些为了保护我们而惨死在日本侵略者刺刀下的乡亲们,那些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友们。人,不在于活多久,而在于多做事。”将军说。

§ 最后一次公开亮相

根据可查的媒体资料,吕正操老人最后一次出席重大活动并被媒体拍摄下来,是2001年9月5日在卢沟桥中国吕正操上将在百岁写下前人的一首诗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的美国飞虎队援华抗日60周年座谈会。在一张当时开幕式上拍摄的现场照片中,吕老与飞虎队老战士代表坐在一起,看上去精神矍铄,丝毫不显龙钟之态。

有关吕老戎马生涯的叙述,最令人称道的传奇经历,大都流传于冀中平原。1937年10月14日,他率部成立“人民自卫军”,在冀中平原上树起了共产党抗日武装力量的大旗。直至晚年,老人一直清晰地保留着那天的印象:“那是一个秋夜,天空晴朗,月光明亮,我们大家踏着皎洁的月光,走上了抗日征途。”

后来被电影演绎得神乎其神的地道战和地雷战,就是吕正操在冀中平原留下的战争杰作,而他的名字更是令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担任美国合众国际社和英国《泰晤士报》、国家广播公司驻中国记者的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哈里逊·福尔曼在《来自红色中国的报告》一书中,这样描述地雷战的威力:

“围困日本人的一个常用的方法,便是在据点附近安放成百上千个地雷。有一个村庄由于这一方法运用得很成功,以致他们坚信自己摆脱了邻近据点的威胁……”吕老后来对新华社记者徐壮志回忆说:“福尔曼说,其重要性并不在于这些原始武器的效果优良,而是在于它清楚地反映出人民的作战精神。”

吕老的儿子吕彤羽则透露了一件鲜为人知的事情:曾经担任总统罗斯福卫队队长的美国参赞卡尔逊,曾经采访过吕老,他从共产党那里学到了官兵一致的做法,当年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令这个美国军人特别感动。回到美国后,卡尔逊还曾参照共产党的原则,组建了海军陆战队的突击队。

§ 最后一次接受采访

2009年10月13日14时45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吕正操逝世,享年106岁。全国各地的媒体不约而同地以这样一个特殊的头衔,送别这位令人景仰的长者:“最后一位开国上将”。在谈及他的生平时,也几乎都会提到他晚年时的一句自我调侃:“我一辈子,就是打日本、管铁路、打网球三件事。”

令人感慨的是,将军离去之时,国庆60周年盛典才刚结束不久。在这历史与现实的岁月交替中,人们似乎再次感受到那段光辉岁月的伟大意义。一位网民留下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一位英雄的远行,一个传奇年代的离去。”

2009年7月,吕正操老人在病房中接见了北京晚报《国家》特刊的一位特约作者,这无意中成为他生前接受的最后一次采访:这次采访是在301医院的病房中进行的,本报特约作者夏莉娜这样描述说:“宽敞明亮的病房里,老人正坐在轮椅上看电视,今天有他喜爱的网球比赛。尽管他的头发和双眉已被岁月染白,那双目睹了人世间一个多世纪风云变幻的眼睛却依然锐利、深邃。听工作人员介绍,吕老自从做了白内障手术后,看报纸、杂志都不用戴眼镜了。这不由得让人惊叹这位老人的生命力竟是如此旺盛。”

由于没有医生的批准,吕老不能开口向夏莉娜讲述他所经历的传奇人生,但他授意家人将一个笔记本借给了记者。那是一个紫色硬皮小本子,封面右上角贴着一个小标签:“记录本1949年之三”。吕老有做笔记的习惯,这个小本中记录了1949年6月至10月间,他在开国前夕参加会议的纪要和与重要领导人的谈话。

夏莉娜抄写下了这样一些内容:6月3日,吕老与周恩来的谈话:“原来中央估计两广很快下来……”6月8日,是周恩来的讲话摘要,当前要办的三件事:“一、军事:西安有仗打,加速占领湘赣、两广,占领福建……二、经济斗争……三、召开政协会议及建立政府组织……”还有一段毛泽东关于当前形势分析的谈话,没有注明具体日期。

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吕老被任命为铁道部副部长。夏莉娜记得,笔记本的最后几页,除了有关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开会的内容,其余全部都是他最为关注的有关铁路建设的消息。在采写稿件时,她说,从字里行间,似乎可以触摸到60年前新中国建立过程中的一个个历史瞬间。

§ 个人荣誉

2010年1月16日,获得2009CCTV年度体坛风云人物评委会大奖

2011年2月25日,在《网球天地》杂志社举办的“天地英雄中国网球人物评选中”荣膺特别荣誉奖奖项。[1]

§ 刘沙

刘沙,著名抗日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吕正操的夫人。

个人简历

解放后任铁道部翻译科科长,代处长

58年任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党总支书记

65年任八机部教育局副局长。

§ 荣誉奖章

上将军衔吕正操吕正操吕正操

§ 相关资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4: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