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单宗肃
释义

§ 生平简介

单宗肃, 江苏南通1910年7月出生在江苏南通。1925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南通中学。1931年,他高中毕业时成绩名列第一,被南通中学保送上大学。当时,他受爱国心和“工业救国”思想的影响,促使他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专攻电信工程。在此期间,他将整个身心扑在学习上,他白天学理论知识,晚上常去工场练习打铁、翻砂等操作。

在交大上学期间,一年300元法币或银洋的开支,给他的家庭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幸亏他通过考试竞争,获得了当时由上海天厨味精厂厂长吴蕴初设立的奖学金,完成了交大的学业。1935年6月,单宗肃以该专业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当年7月,他怀着“非造出中国自己的电子管不可”的志向,由校方推荐到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当时设在南京的电气研究室,专门从事电子管的研制工作。他带领两名技工,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于1936年5月试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只电子管——30型直热式放大管,接着又试制成功多种收信放大管和发射管。

1937年秋,抗日救亡运动在中国大地全面展开,单宗肃随电气研究室碾转于武汉、长沙途中,同年11月转入刚建立的中央电工器材二厂。1938年10月,中央电工器材二厂从湖南湘潭迁往广西桂林,单宗肃随该厂内迁。1940年10月,该厂因员工使用汽油不慎引起一场大火,厂房及部分设备、材料被毁。后在桂林雁歌山重建新厂,并于1941年6月恢复生产。单宗肃在重建工场、恢复生产过程中作了大量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1941年,单宗肃接受了重庆国民政府交通部急需的长途电话用的3CA3电子管研制任务。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很快地获了成功,为当时的大后方通信解决了燃眉之急,受到重庆国民政府经济部的嘉奖,并获该产品的专利证书。

1941年9月,单宗肃被选派赴美进修。1941年11月底,当他刚踏上美国大陆,在乘坐钱学森教授的汽车前往住处时,在汽车里听到广播:“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太平洋战争爆发了。他担心祖国的前途,下决心多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报效祖国。单宗肃在美国无线电公司(RCA)电子管厂进修一年后,由重庆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驻纽约办事处介绍,进美国国际电报电话公司(ITT)所属联邦电子管厂(FTR)任工程师。1945年,在该厂设计并试制成功了用途广泛的电视发射用的25千瓦大型发射管,获得美国专利证书,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当时,美国FTR电子管厂总工程师温博士很器重单宗肃,多次向单宗肃表示:“我欢迎您留在我厂工作……”。温博士对资源委员会驻纽约办事处负责人说:“你们有单先生这样优秀的工程师,中国不怕做不出电子管!”1945年9月,单宗肃谢绝了美方挽留,放弃了本可在美国工作和生活的优异条件,应聘到重庆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驻纽约办事处担任该处专员职务,展开了他为祖国筹建电子管厂拟订建厂方案、洽谈中美技术合作和订购生产设备等业务工作。1948年初,单宗肃在他筹建工作稍有眉目之后,就义无反顾地回到哺育他成长的贫穷落后的祖国,开始了他要为祖国开辟当时属于高技术的电子管工业处女地的创业生涯。

单宗肃自1948年1月就任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南京电照厂副厂长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家专业电子管厂——南京电子管厂总工程师开始,直到他于1987年6月因健康原因退职休养为止,一直坚守在他为之奋斗不息的创建和开拓中国电子管工业的岗位上。无论是作为探索新工艺和攻克技术难关的工程师,还是作为国营大厂的最高技术指挥员,他都作出了许多载入了电子工业史册的贡献。就是在他因病退休直至1991年秋不幸去世以前,他对振兴中国电子工业的心情,仍然不时地溢于言表。

由于单宗肃贡献卓著,曾先后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第五、第六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届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第二、第五、第六届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八届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电子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第一、第二届中国电子学会理事;第二届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第三届南京市科协主席等职。

§ 职业生涯

中国电子管工业的奠基人 电子管

单宗肃要在中国这片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创建电子管工业的赤子之心,是用一以贯之的奉献行动谱写出来的。还在他在美国学习和工作期间,他除了努力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力求有所创新和为在国内建厂筹划奔忙之外,还将自己专心收集和积累的关于荧光粉、钨丝、消气剂、电离计及7种型号电子管的制造技术资料,连同20多篇技术报告与论文先行寄回国内。当时的技术专家证实,这些资料对正欲起步的中国电子管制造工业起了重要作用。

单宗肃回国后,来到当时属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管辖的南京电照厂任副厂长。1949年初改任总工程师。为了恢复电子管的研制和生产,他在该厂设立了电子管组。

1949年4月下旬南京解放后,单宗肃带领7人来到现在的南京电子管厂所在地,在恢复建厂的同时,开始了电子管的试制工作。当时,军、民电台对866A电子管的需用量很大,不仅无法靠进口解决,就是这种管子所需的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材料,也遭到禁运。单宗肃认为出路只有一条;靠自己。在他亲自参与下,与技术人员和工人一道,因陋就简地开展了新材料、新工艺的探索工作。例如,以镍丝代替镍钴合金作灯丝,以镀镍铁皮代替镍皮,从而于1949年12月试制成功了性能与质量均与美国同类产品相当的866A电子管,打破了当时美国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与禁运,解决了中国当时军民通信电台的燃眉之急。

他的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和一贯的。1950年,他为了解决中国制造大型电子管所用的硬玻璃的困难而和后来成为南京电照厂总工程师的梅开基等人一起研制成功的诺耐克斯玻璃,为以后批量生产放映灯和各类大型电子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0年,单宗肃主持研制成功的103F及104F两种军、民长途电话用电子管,水平与日本同类产品相似,满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国内长途电话建设的急需。

1951年,单宗肃主持研制了用于军事移动式报话机的2E22电子管,水平与美国产品相近,打破了当时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对军事通信的需要。

1955年,南京电子管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单宗肃的精心指导下研制成功的中国第一只警戒雷达用Г—481发射管,达到了苏美同类产品的水平,满足了国防建设的急需。 文化大革命

1957年,在单宗肃的指导下,南京电子管厂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只脉冲磁控管CKM—26,实现了中国电子管制造从普通电子管向微波电子管的飞跃,在中国电子管制造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

1975年,当时的电子工业部为发展中国彩色电视工业,派出专家代表团到美国考察彩色显象管的技术引进事宜。其间,以制造玻壳著称的美国康宁玻璃公司出于礼貌,向代表团的每一成员赠送了一只呈蜗牛状的小型玻璃制品。这本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件。唯恐天下不乱的“四人帮”,横生事端,把它视成有辱国体,是卖国行为,矛头直指电子工业部领导乃至主持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工作的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一时间波及整个电子行业,使当时许多理应正常运行的科技工作几至陷于停顿。单宗肃不顾“四人帮”的干扰破坏,顶着“蜗牛事件”的巨大压力,不顾年迈体弱多病,坚持深入科研试制现场,亲自指导技术人员,在很短时间内研制成功了KF—115多腔速调管,保证了中国第一个地面卫星站的正常运行,为中国卫星通信事业作出了贡献。单宗肃由于贡献显著而荣立电子工业部331工程一等功。

§ 工艺研发

单宗肃十分清楚, 电子管要制成合用的电子管,仅是精通它的设计原理是不够的,没有相辅相成的专用材料与工艺技术,无异于纸上谈兵。从他1948年回国主持试制电子管开始到他于1988年因病退休的四十年的长时间内,无论是他亲自主持研制,还是指导其它人员研制,都是和他身体力行地抓特殊材料、工艺设备的研制,和工艺规范、操作方法的确立分不开的。而且在一系列研制实践中,只要工作需要或时间许可,他总要亲赴实验室参与试验,或到现场给参加试制的人员对诸如芯柱加工、封口排气等关键工艺进行操作示范并详为讲解。对各种新型电子管的成功试制至为重要的铜与玻璃的封接、氢原子点焊、特殊栅丝的绕制等关键工艺的攻克,以及合金灯丝、硬玻璃等专用材料的制成,无不凝结了他的才智和辛劳。更为重要的是一大批电子管工业专门人才随之成长。1963年,以他为主而研制成功的超高频电子管的重要材料DW—3玻璃,还获得了国家科委颁发他个人的第000125号“发明证书”。1980年,单宗肃虽年届古稀,仍亲自指导技术人员研制成功了满足新一代氩离子激光器所需的DWQ三级过渡玻璃。

单宗肃对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关心,还表现在他出国的行动上。

中美建交后,单宗肃作为中国派出的第一个科技代表团——中国高能物理考察组的成员,于1973年去美国及西欧考察原子能加速器。虽然参观日程很紧,但是单宗肃不顾劳累,对美国及瑞士所采用的真空装置系统作了详细了解,收集并带回来了一批先进的技术资料。回国后,高能物理考察组及当时的电子工业部王诤部长等领导对单宗肃的敬业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

1973年12月,单宗肃又参加了中国显像管考察组赴美考察。对国际玻璃生产技术的新发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收集并带回了关于长寿命阴极的有关资料,为改进中国电子管生产技术起到了促进作用。

单宗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他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深入科研生产现场,亲自培训工人、技术人员,为中国的电真空工业培养了一大批重要骨干力量。在建厂初期,人员少,资金短缺,单宗肃既当建厂负责人,又当操作工,由于过度劳累,积劳成疾,从50年代起就患了肺气肿,但他一直带病坚持工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受到冲击,但他坚信党的领导,坚信社会主义,坚持讲实话,办实事,带病工作,倍加关心中国电子工业的发展。

单宗肃同志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电子工业,献给了中国的电子管制造事业,他在中国电子管制造史上的建树将永载史册。

§ 个人简历

1910年7月出生于江苏南通。 上海交通大学

1922—1925年江苏省南通城北高级小学学生。

1925—1931年江苏省南通中学学生。

1931—1935年上海交通大学学生。

1935—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电气研究室练习生,清华学无线电研究所练习生,重庆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电气研究室练习生。

1937—1941年重庆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二厂副工程师。

1941—1942年美国RCA电子管厂实习。

1943—1945年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F.T.R电子管厂工程师。

1945—1947年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驻纽约办事处专员。

1948—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南京电照厂副厂长。

1949—1951年南京电照厂总工程师。

1951—1952年南京电工厂(国营南京电子管厂前身)厂长。

1952—1983年国营南京电子管厂总工程师。

1983—1987年国营南京电子管厂顾问。

1988—1990年退休。

1991年因病逝世。[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9:3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