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史伦
释义

乐善好施

中原大乱,叹曰:“财是人的性命啊,怎么可以独享。”于是,慷慨周济贫困百姓,有被官府和豪强迫为奴隶者,常常出钱将他们赎还。又建私家学校,招来著名学者,养着好多豪侠之士,教习子孙和乡里学子,以侠称于河朔地区。甲子年(1144)河朔地区(黄河北部地区)遇大荒年,发粮食八万石(一千二百万公斤)赈灾救民,百姓赖此都活了下来。为此,四方豪士鸿儒都争归附永清史家。 史伦去世,河朔各郡百姓感念其功德,自发组织了“清乐社”四十多个,每个社有千余人,过年时,所有清乐社的家庭向对待神灵那样供奉和祭祀史伦遗像。一个普通的百姓去世,受着民间几十年、几万人的虔诚祭祀,不能不说是一个感天动地的事情[1]。

史伦之子孙

儿子史成珪

史伦的儿子史成珪(1144—1213)。亦倜傥有父亲气度,乐善好施。遇大灾年,和父亲一样,将家所存粮食,全部周济贫困百姓。

孙子史秉直

史成珪长子史秉直,字正道。也就是永清民间所说的“史阁老”。年轻时读书尚气概,“自幼有成人度,仪状魁伟,义气不群,读书略通大意,不喜为词章学。孝亲友弟,为族属、乡人皆指以教子弟。” [1]

弃金归蒙

1213年冬十一月,当蒙古大军攻金朝,长驱燕赵之地,经过之处如风行电扫,无人敢敌。山河残破,生灵涂炭,血流成河。永清乡里大为震动。百姓天天提心吊胆,处在水深火热。史秉直叹曰:“世乱如此,我家百口何以自保?”秉直与胞弟史进道说:“此天威,非人力可当。”兄弟共同秉告母亲,母亲说:“风声如此其盛,我认为应天道,弃金顺之,可得保全你们,应该和乡亲商量。”既听母命,为家族也为了不让更多的百姓无辜遭殃。就带领千余名有胆识的乡亲去蒙古行辕“为民请命”。想通过此,免除由于金蒙两国的战争给无辜百姓带来的苦难。蒙古国王木华黎感其诚恳为民,更加感觉到史秉直在百姓中的地位和威信。就极力动员史秉直加入其蒙古大军。

史秉直本来就对金朝的统治强烈不满,加之看到蒙军的王者风范,于是和族人相商,里中百姓多年来靠史家庇护,因此人心归者居多。于是,永清史家和“清乐社”所有家庭做出弃金归蒙的战略决策。

史家军

永清史家弃金归蒙后,木华黎欲起用史秉直,秉直以母年纪大为由推辞,而推荐其弟弟史进道与儿子史天倪。于是国王以秉直长子史天倪为千户,史天倪从“清乐社”中选拔出万人为义兵,旗号为“清乐军”,时称为“史家军”,史秉直弟弟史进道为大将,史秉直从弟史怀德在“清乐社”中选200人为基本力量,又招募万人为史家第二支部队“黑军”(将士服装全部是黑色,故称黑军),史怀德任元帅,史怀德子史天祥署为都镇抚,史秉直统领弃金归蒙家属屯霸州。因管理有方,远近闻知,不到一个月,来归的人就多达十余万家。

从民间走向家族军事集团

永清史家在最短的时间,快速建立起两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队伍。靠的是百年来祖宗乐善好施所产生的众望所归的结果,祖先的善举,潜移默化地凝聚了永清史氏家族在河朔的人气,“清乐社”的建立,从而确立了永清史家其非官方的崇高威望。为永清史家组织军队解决了最基本的兵源问题,使永清史家从民间走向家族军事集团成为可能。由于永清史家长期有家族学校,教习子弟文武,无意间为史家子弟成为高素质的军事和政治人才,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自1213年到元朝统一中华,永清史家统领自己的两支家族部队“清乐军”[1]和“黑军”[2]在近70年的灭金亡宋战争中经过数千次战役,身先士卒,英勇作战。并且因战争牺牲了七位家人[3],其中史怀德[4]、史天倪[5]、史煴[6]三人都是军中元帅,高级将领。中华历史上最大疆域正统王朝——大元朝的建立和华夏民族的统一,可以说永清史家有盖世奇功。永清史家功封真定,始为真定史氏世家。

§ 史 际:

江苏溧阳人,明代嘉靖年间进士,官至春坊,后弃官回乡,置义庄义塾,修明伦堂,招募勇士,抗击倭寇,乡人多敬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2: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