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十不闲
释义

§ 来历

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始在北京流行。由凤阳花鼓发展而成。李声振《百戏竹枝词》载,十不闲乃“凤阳妇人歌也”。又有清末十不闲艺人赵星垣提供的唱词言道:“十不闲出在凤阳,排天径地走会挑香。原本是妇人学来妇人唱,也不是西皮也不是二簧。流落在北京城装男扮女,一台大戏假扮装,古往今来学演唱,文忠武勇效贤良。讲的是唇齿喉音吐真字,练就了离合悲欢软硬腔。”据民国二十九年(1940)南京出版的《民意月刊》第一期署名二渠的文章《莲花落及其他》引赵星垣言称:“最初唱十不闲时,系以一人打十不闲(按:乐器名,为一木架上缀单皮、鼓、镲等数种打击乐器),一人打堂鼓,一人打铙,一人打钹,四人扮旦角,二人扮丑角,共合十人,以此中十人皆不闲着,故即名日‘十不闲’。”张次溪在《人民首都的天桥》中称:“十不闲,是用木架上锣鼓镲,一人居中,连拉带打,左手夹两鼓锤,敲打单皮及大鼓。右手拉绳,敲小锣及小镲,其大镲之绳系于地,用脚踏之使响。言其手忙脚乱,口中唱词,所以谓之十不闲儿。”

§ 介绍

嘉庆年间(1796-1820)十不闲盛行时,有部分艺人开始进入杂耍园子演唱。嘉庆十九

年(1814)之《都门竹枝词》载:“某日某园演某班,红黄条子贴通圜,太平锣鼓滩黄调,更有三堂十不闲。”道出了十不闲由明地进入室内演出的情况。

清末,有子弟票友学演十不闲,其演唱的曲目与艺人有所不同。张次溪在《人民首都的天桥》中记:“《老妈上京》、《十里亭饯别》、《王小赶脚》、《锯大缸》、《赴善会》,皆为子弟家所唱,名为清门儿。再如《王二姐摔镜架》、《四姐捡棉花》、《寡妇上坟》、《四大卖》等为生意人所唱,名为浑门儿。”与此同时,莲花落与十不闲合流,被称作“十不闲莲花落”,演出时,由七八人出场,全体人员首先敲击十不闲乐器,演唱〔四喜〕、〔八掌〕、〔架子曲〕等,然后演唱莲花落曲目。

清末有影响的十不闲艺人有赵星垣(艺名抓髻赵)、“人身核”(本名不详)等。

据张次溪在《人民首都的天桥》中记:“在民国十六年(1927)以前,北京此项玩艺,尚有十几处,到民国二十年后,乃不易见,只天桥偶尚有之,而嘉庆堂会,亦时或一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5: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