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路壮剧 |
释义 | § 遗产信息 德保2009年首届南路壮剧汇演剧照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德保县 遗产名称: 壮剧(南路壮剧) 所属性质: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苏朝甫 、莫世亮、赵维持 遗产编号:8 申报人/申报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德保县 确定日期:2010年5月30日 批准文号:桂政发〔2010〕25号 遗产级别:自治区/省 § 简介 南路壮剧是广西壮族戏曲剧种之一,其主要流行于桂西南壮语南部方言区的德保、靖西、那坡、天等、大新等县以及越南北部一带。越南北部的岱侬剧也是南路壮剧的自然传播。南路壮剧源于当地民间歌舞,既受靖西提线木偶戏的影响,最初为唱做分开的"双簧式"演唱形式,后逐渐丰富发展而为戏曲形式。唱时常用"呀哈嗨"衬腔,故又叫"呀嗨戏"。伴奏乐器以清胡(比京胡略大)、德保第二届南路壮剧汇演拉开序幕厚胡(又叫土胡,比中胡短粗)、小三弦为主。主要唱腔有平板、叹调(慢板类);采花、喜调(中板类);快喜调、高腔(快板类);哭调、寒调、诗调(散板类)等。也受德保县东关乡汉龙村汉亭屯的“昌仗喊”,意即“祭师戏”的影响。德保县南路壮剧历史悠久,形式独特,地方特色浓郁,不仅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约清代中叶,自元明两代以来就为镇安州土州衙和镇安土知府衙门专事祭祀仪式的汉亭屯祭师,采用当地的小调并以双簧式的形式演唱故事,唱腔多以“呀哈嗨”为衬词,又称汉龙土戏。1954年,县文化科领导和安东街业余演剧团根据壮族民间传说,创作了壮剧《宝葫芦》,1955年,以该节目为核心,组成了由广西音乐工作室主任满谦子任领队的广西代表队赴京参加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演出。业界普遍认为,就是这次演出,确立了壮剧在中国少数民族剧坛上的地位。南路壮剧在行腔时,还采用"一人唱众人和"的帮腔形式,演员在台上演唱,乐队在后台助唱。帮腔多用在起板首句和唱段收尾的衬词、拖腔,末句为重句全帮。这种帮腔手法,无论在制造舞台气氛,烘托剧情环境,还是对人物内心感情的的揭示,渲染等方面,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南路壮剧的表演,角色也有分工,行当大略分为生、旦、净、丑四行,花脸分大小花脸,小生有文生、武生,旦角有正旦、武旦、老旦。南路壮剧是在继承中创建的,它们扎根于壮族地区,从本民族源远流长的、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民间文艺精华中吸取养料,运用地方风土人情和本民族语言,创建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南路壮剧,深受壮族人民的欢迎,并沿袭至今。因为德保和靖西是南路壮剧的两大发源地,所以南路壮剧也称为“德靖壮剧”。2005年该剧种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 § 发展历史 2009年12月28日至30日德保县举办南路壮剧汇演剧照壮族先民信仰巫,以假面具来扮诸神从而形成一种跳神活动。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其《异俗》一诗中有“家多事越巫”句。越指的就是古时岭南一带少数民族,也包括壮族,这说明古代壮族先民就有巫的活动。巫跳神时唱的一种特殊的曲调俗称“末伦”。末伦(莫伦)是壮语的汉字记音,是壮族民间的一种说唱形式。大本可分为靖西未伦和德保末伦(有“北路调”和“南路调”)两种。壮语末(莫)即巫。伦即叙述,含论之意,是叙说故事的巫调。巫调有坐巫、生巫,叙事巫三种。从巫调(壮语叫“末能”、“能”是坐的意思)即巫婆坐场祈祷鬼神时的一套唱调。或称末路是巫者上天路招魂之意。生巫调(壮语称“末生”,“生”意指非正式坐场的闲吟清唱的散唱)。巫调多为叹苦情、思离别、诉衷怀。后来民间艺人又运用这些巫调来说唱故事,才形成了末伦。巫调并非巫婆专用,一般男女甚至老人小孩都可以唱,并且以叙事为主,唱说个人身世遭遇,甚至后来发展为歌颂英雄传奇人物故事。靖西、德保地方人民把两种唱腔加以创造成为末伦调,后来发展成南路壮剧的最早唱腔。 § 形成 流传于广西壮语南部方言地区靖西、那坡、田东、天等、大新等县的南路壮剧,已有一百四十多年历史。在它的创建和形成最初阶段包含德保马隘土戏、靖西果老土戏和靖西足院土戏。 德保马隘土戏创始人黄现炯于清道光二十八年运用壮语南部方言,同时又继承壮族民间小调〔斗鸡调〕,并吸收邕剧之长而形成马隘土戏;靖西足院土戏创始人韦公现于清光绪十一年运用 壮语南部方言,在继承壮族提线木偶戏唱腔〔平板〕、〔叹调〕等的基础上创建了足院土戏;靖西果老土戏也是在继承壮语南部方言和壮族木偶唱腔基础上形成的。由于是在同一语言、同 一地域中产生形成,它所继承的都是符合壮族人民的心理素质,因而得到壮族人民的接受。经多年互相交流,逐步融合发展成为南路壮剧。[2] § 组织形式 土戏的班社组织,一般由村寨中有热心演剧事业或德高望重的寨老募招成员,经费由寨上各家各户集资筹办。初建起来的班社如有聘请师傅传艺,其吃喝费用由班社担负,本寨师傅传艺一般不收酬劳。 南北路壮剧演出活动时间。一般在农闲时节、歌好时令,尤其是春节期间最为盛行,村村寨寨搭台唱戏,比较活跃或名声较高的班社,不但在本村寨演出,一般在大年初三开始受邀到外寨演出。甚至跨省到贵州、云南边界地区演出,直至三月春耕大忙才回来。 § 艺术特色 唱腔 德保首届南路壮剧汇演剧照南路壮剧的音乐唱腔是在壮族说唱“末伦”的基础上,吸收当地歌舞和壮族提线木偶戏的唱腔发展而成。经过长期实践,渐渐以【平板】为主体,通过速度、节奏、旋律的扩充或减缩等变化,演变成各种不同的板式,逐渐向板式体发展。 南路壮剧的慢板类唱腔有【平板】、【平高】、【叹调】等,它们的旋律、调式、句法、格式相似,唱词都有腰脚韵,都是从【平板】发展起来的。只是【叹调】速度较快,节奏比较舒展,旋律比较细腻,有些还在旋律上加了花音,加强了抒情性。这类唱腔闲适,叙事、悲痛都能表现,在南路壮剧中,占有重要位置。从快板类发展到中板类唱腔,有【采花调】、【喜调】等,也是从【平板】脱胎而来,除句尾收腔“呀嗬晦”和【平板】相同外,其他各句落音都在“2”上,中间间歇较少,过门也省略,有如流水般行进,自然流利。从【采花调】、【喜调】再演变,把旋律缩紧加快,形成了【高调】、【快喜调】等快板类唱腔,是有板无眼的节奏形式,每折都击板,速度颇快,结构仍是上下句,但是上句往往重复。过门缩短,旋律减少,加强了口语化,富有朗诵性。 从快板类唱腔演变成散唱类的有【哭调】、【寒调】、【诗调】、【扫板】、【思感调】等。叙事性较强,宜于表现沉痛、激动的情绪。从南路壮剧的板式阵容看,已具备了为戏曲音乐所应有的板眼节奏形式,在唱腔音乐方面已具有较为丰富的表现力。 表演 南路壮剧的表演,角色也有分工,行当大略分为生、旦、净、丑四行,花脸分大小花脸,小生有文生、武生,旦角有正旦、武旦、老旦。伴奏乐器以清胡(比京胡略大)、厚胡(又叫土胡,比中胡短粗)、小三弦为主。 剧目 南路壮剧剧目繁多。1955年3月,德保壮剧《宝葫芦》和民间舞蹈《捞虾舞》到北京参加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汇报演出,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两个节目均荣获全国优秀节目奖,由此掀起壮剧艺术的创作高潮。唱南路壮剧的民间队伍一度发展到3600多支,演员达57600多人。据1986年统计,南路壮剧有57个。代表剧目有《解臼》、《双状元》、《双花配》、《宝葫芦》、《侬智高》、《捞虾舞》和《百鸟衣》等 § 各地南路壮剧 德保南路壮剧 起落 春节南路壮剧调演晚会上,德保县都安乡业余壮剧团表演《宝葫芦》- 巫碧燕摄1954年,德保县东安街青年演剧队首次将民间故事《宝葫芦》编排成了南路壮剧。1955年3月,德保壮剧《宝葫芦》和民间舞蹈《捞虾舞》到北京参加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汇报演出,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两个节目均荣获优秀节目奖。业界普遍认为,就是这次演出,确立了壮剧在中国少数民族剧坛上的地位。同年5月,半职业性质的德保壮剧团宣告成立,从此,长期流传于壮族民间的壮剧打开了一扇通往高雅艺术殿堂的大门。1957年,在德保县壮剧团基础上合并德保、靖西两县的半职业性质壮剧团成立南天壮剧团,后曾改为靖德壮剧团,后来又改成德保壮剧团,团址在德保县城。1959年百色专区将德保县壮剧团全团调往百色,吸收部分田林北路壮剧人员,筹建了右江壮剧团;1965年,右江壮剧团调进南宁,以原班人马为基础组建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剧团。可以说,一部《宝葫芦》,将一个剧种引向了繁荣。广西壮剧团刚刚成立之时,其主要的演员、乐手,都是从德保县田间地头“挖出来”的民间壮族艺人。故有南路壮剧起源于德保(一说起源于靖西)之说,它广泛流传于桂西南,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经历了大起大落,兴盛的时候村村都有剧团,大家甚至创造性地将革命样板戏改编成壮剧。南路壮剧在德保一直都有表演,但多是群众自发组织的业余活动。到了上世纪70年代,壮剧一度销声匿迹;改革开放后,演出活动又有所恢复。但在近十几年里,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听南路壮剧的80后、90后越来越少,演员的表演越来越不见起色。老艺人们担心,一度喜闻乐见的德保南路壮剧,就要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剧目 德保壮剧剧目繁多,主要剧目有《赤叶河》、《宝葫芦》、《水火衣》、《红铜鼓》等。每年春节南路壮剧调演晚会上,《宝葫芦》仍在上演,它与接下来的《两亲家》、《春暖花开》、《乡村好媳妇》等3个现代南路壮剧一起,都是从去年12月底的首届南路壮剧文艺汇演中挑选出来的。[3] 表演 德保南路壮剧的表演角色也有分工,行当大略分为生、旦、净、丑四行,伴奏主要乐器是马骨胡,配胡有土胡、二胡,还有三弦或秦弦和笛子等。打击乐有文、武锣,大、小钹和木鱼。 发展 南路壮剧的演员唱戏已经成为德保老百姓的“第二食粮”。据统计,德保县大大小小业余壮剧团有220个,德保县城就有县壮剧团、天保业余壮剧团、老年壮剧团等近三十个业余壮剧团,每逢春节等节庆日,各乡(镇)都举办壮剧表演。他们还自编自演节目下乡(镇)村屯演出,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而德保县农村,几乎村村有剧团,平时每当贵客来访,或者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当地老百姓都喜欢唱起大戏,表达某种情感。活跃在该县农村中的壮剧艺人,每当歌圩日,就在乡村开台演戏,他们以剧说情,以剧说理,以剧会友,展示演技。目前,德保县共搜集到南路腔手抄剧目110多个、曲牌85首,音响资料一大批。唱南路壮剧的山歌队伍也已发展到3600多支,演唱队伍也多达5万多人。壮剧,宛如绽放于鉴水河畔一朵艳丽的文艺奇葩,香飘南北,异彩纷呈。[4] 近年来,德保县城关、马隘、足荣、那甲、燕峒、东凌等乡镇录续举办壮剧闹新春文艺晚会,来自县壮剧团、云山业余壮剧团、清水业余壮剧团、大喜业余壮剧团、扶苏业余壮剧团、兴旺业余壮剧团、仁和业余壮剧团的演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表演风格、喜闻乐见的形式,表演了当地有名的壮剧节目,不仅丰富了基层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是对德保壮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5] 2009年12月28日至12月30日,德保县委县政府以及宣传文化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德保首届南路壮剧汇演,参加比赛的全县各业余剧团共有25个剧目,其中现代剧21个,古装戏4个。壮剧汇演整整三天,12月30日闭幕,最后评出15个奖项。有鼓励奖、表演奖、编剧奖、导演奖、剧目奖、组织奖、最佳演员奖等等。燕峒业余队、龙光业余队的《乡村好媳妇》和《母鸡剪尾》以及那甲乡餐甲村业余队的《春暖花开》均获得编剧奖。那甲、巴头、城关、燕峒等乡镇获得优秀组织奖。20个表演奖的演员拥拥挤挤登上颁奖舞台,接受县领导发给的荣誉证书。 2010年11月19日至21日第二届南路壮剧文艺汇演作在该县举办。县委、县政府这次作为红枫旅游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之一来抓好抓实,精心筹备,确保了汇演如期举行。共有来自该县巴头乡巴头街壮剧团等31个农村壮剧团参加汇演,汇演共历时3天,为确保汇演的公平、公正、公开进行,该县还邀请县内外专家担任评委。比赛共设组织奖、剧目奖、导演奖、表演奖、鼓励奖等奖项,并在11月21日晚举行的红枫旅游节闭幕晚会上进行颁奖。本次所参赛的壮剧团都是各乡(镇)业余组织起来的文艺演出参赛队,通过第一届的南路壮剧文艺汇演,这些壮剧团不仅表演水准得到提高,而且演出内容题材的多元化也让专家们刮目相看。其中,一批如《生男生女都一样》、《承诺》、《醒娘》、《红日照山村》、《再穷不撸佬踏瞒》、《活路》等参赛节目都真实反映了当地的群众生活,受到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 靖西南路壮剧 历史脉络 德保首届南路壮剧汇演靖西县是著名的壮族聚居区,壮族人口占99%以上,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靖西南路壮剧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流传至今已有近200年历史,2010年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靖西南路壮剧主要流传于靖西县中南部的新圩、新靖、化峒、同德等乡镇。新靖镇的壮剧早在清代就开始兴盛,县城街上解放前曾有两个剧团,20世纪50年代还经常上演壮剧节目,到60年代原先的古装剧改换成现代剧。 交流演出 近几年,广西壮剧团靖西分团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及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的机遇,曾多次到越南高平省、谅山省等地进行文化交流演出,越南高平省歌舞艺术团也两进靖西演出。无论在正式演出场合,还是在交流联欢活动中,两国艺术工作者唱起南路壮剧的传统曲牌,竟然浑然一体,得心应手。 2006年5月,在为期6天的高平边境旅游节、国际商贸旅游展销会上,应越南高平省邀请,广西壮剧团靖西分团在越南高平省与越南高平省艺术团同台献艺,深受高平观众喜爱。南路壮剧艺术风格,深深吸引越南高平艺术家,他们在演唱中套用了壮剧曲调,唱起越南歌词,将中国优美的壮剧曲调演译到越南的歌词中去,使歌舞既具独特的越南民歌风味,又具广西壮民族艺术风格。广西壮剧团靖西分团和高平越剧的同台演出,既展示出南路壮剧、高平越剧各自的艺术风格,也展示了中越两国边民珍惜和平与自由,追求真、善、美的时代要求。 靖西南路壮剧的基本特征 靖西南路壮剧作为壮剧的一个分支,具备了壮剧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1. 原生性。南路壮剧是在壮民族生活的土壤中产生,在壮族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戏曲艺术形式,因而具有原生性和原始性的特征。南路壮剧主体唱腔“平板”的演变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特征。 2009年12月28日至30日德保县举办南路壮剧汇演剧照2. 民族性。南路壮剧所反映的主体内容、思想观念、审美情趣及其表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首先,南路壮剧的主要是根据壮族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一部分现代生活改编的,它通过舞台艺术形象,反映壮族。南路壮剧传统剧目的剧本都是来自壮族传统的创世英雄史诗和长篇故事歌谣,如:南路壮剧的传统剧目《布伯》等,反映壮族人民与自然作英勇斗争的丰功伟绩;《莫一大王》等,表现敢于对抗皇帝的不屈不挠斗争精神;《宝葫芦》等,体现劳动人民智慧、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罪恶行径;《侬智高》等,反映宋代壮族领袖率领壮族人民抵御外侮和反抗封建王朝压迫的英勇斗争;《农家宝铁》、《甫牙歌》等,歌颂忠贞爱情、追求幸福生活。即使是一些移植自汉族故事的剧目,也被完全融入地方化、民族化的人物和情节。如在壮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祝英台成为农家女,挑水在井边与梁山伯相遇对歌,情投意合而双双到柳州读书。即使是反映现代题材的南路壮剧,剧目也十分鲜活,充满浓厚的民族生活气息。从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南路壮剧是壮族人民的历史、现代生活的缩影。其次,南路壮剧的唱词结构,保持着壮族特有的歌谣艺术风格。第三,南路壮剧的乐器配置,以壮族乐器为主奏乐器,体现了鲜明的民族器乐文化特征。 3. 群众性。南路壮剧产生于民间,是壮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艺术形式,壮族地区的农村是它展示的大舞台,因此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各地的业余壮剧班,是为了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而自发组织的,很多传统剧目都取材于群众所熟悉的民间传说和社会现实生活故事,反映壮族人民群众的生活理念,因而受到壮族群众的支持和喜爱。 4. 传承性。壮剧艺术自诞生以来,就是靠着民间艺人手把手地口传心授,一招一式演示而历代传承。。南路壮剧艺人是集民间歌手、歌师和壮剧演唱技艺于一身的民族文化传承人。他们熟悉本民族的历史,了解当地的社会生活、风俗民情和壮族人民的心理需求,精通壮族群众语言,又能抄录和创编各种唱本,对壮剧的生存、保护、传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各地的壮剧就是靠民间艺人组成的戏班、师馆(团)一代接一代传承延续下来的[6]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