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叶企孙
释义

§ 生平概况

叶企孙

叶企孙,名鸿眷,以字行。1898年7月16日生于上海唐家弄一书香门第。父叶景沄,前清举人,国学造诣很深,藏书七八千册;对西洋现代科学及其应用亦多涉猎,曾著文宣扬沈括倡议的历法,能指出28宿位置及图形;曾偕黄炎培等赴日考察教育约半年;1905年任上海县立敬业学校校长,兼养正学校校长。叶企孙幼入私塾,1907年入敬业学校,1913年入清华学校。1914年叶景沄应聘任清华学校国学教师。叶企孙在其父指导下阅读经史子集著名篇章和《九章算术》 、 《海岛算经》 、 《算法统宗》 、 《畴人传》 、 《梦溪笔谈》 、 《谈天》 、 《天演论》和《群学肄言》等著作,因而国学根基深厚,并为研究中国自然科学史打下扎实基础。

1918年在清华学校高等科毕业后赴美,1920年6月获芝加哥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23年6月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前访问英、法、德、荷、比等国的大学及物理研究所约5个月。他通晓英、法、德语,通过这次访问对欧洲高等教育和科研情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这对他回国后的工作大有裨益。

1924年3月回国,先后在东南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和北京大学任教,并曾任中央研究院评议员、院士、总干事和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常务委员、应用物理研究所专门委员、近代物理研究所专门委员、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物理学会副会长、会长、理事长等职。叶企孙将一生献给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功勋卓著。在“文化大革命”中他遭诬陷,身心备受摧残,1977年1月13日病逝。

§ 人物简历

叶企孙1898年7月16日 生于上海县。

1913—1918年 在清华学校学习,高等科毕业。

1918—1920年 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20—1923年 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

1923—1924年 访问欧洲大学及研究所,1924年3月回国。

1924—1925年 任东南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1925—1941年 任清华大学物理系副教授(1925—1926)、教授(1926—1941)、系主任(1926—1934)、理学院院长(1929—1937)、特种研究所委员会主席(1939—1946)。

1930—1931年 学术休假赴德国进修。

1933—1943年 任中央研究院第一、二届评议员。

1938—1941年 任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教授。

1941—1943年 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

1943—1952年 任清华大学教授、理学院院长(1945—1952)、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49—1952);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3—1946)、理学院院长(1945—1946)。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2—1977年 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物理系教授、金属物理及磁学教研室主任(1954—1958)、磁学教研室主任(1958—1966)。

1932—1977年 参与创建中国物理学会,曾任副会长(1932—1935)、会长(1935—1936)、理事长(1946—1948)、当然理事(1948—1951)、常务理事(1951—1977)。

1977年1月13日 逝世。

§ 高压磁学贡献

中国物理学会1921年叶企孙转向磁学研究,在高压物理学家布里奇曼的实验室中研究液体静压强对磁导率的影响。前人研究时压强仅达1000kg/cm2,加以在实验中考虑不周,未得出明确结论。叶企孙用布里奇曼实验室中压强可达12000gk/cm2的设备对铁、镍、钴的高压磁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到磁感应强度变化百分比(△B/B0)与压强、磁场强度(H)之间的定量关系。他发现,要获得正确的结果,必须使样品彻底退磁,前人所述“反常效应”实际上是退磁不完全造成的。叶企孙还对高压磁性进行理论分析,结论与实验结果定性地相符。此项研究由叶企孙独立进行,是高压磁学的重要进展,属开创性工作,因此获博士学位。成果发表在1925年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刊上。布里奇曼所著《高压物理学》 (1931)中“压强对磁导率的影响”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就是叶企孙的工作,并说明后人即在此基础上对铁镍合金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 理学院的贡献

理学院

叶企孙的办学思想对理学院以至全校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叶企孙是创建清华大学本科、研究院及研究所的元老之一,长期参与学校重大决策。1928年罗家伦任校长后正式确定了教授会和评议会的组成及任务。评议会由校长、秘书长、教务长和由教授会选出的评议员组成,全校重大事项均由评议会议决。叶企孙等4人当选为第一届评议员。罗家伦曾约叶企孙同赴南京解决对清华大学发展至关重要的由外交部管理改为教育部管理问题和清华基金管理体制问题。

1929年春设文、理、法3院,院长候选人由教授会推荐,然后由校长聘请。叶企孙当选为理学院院长。当时工科仅土木工程一个系,属理学院。由校长、秘书长、教务长和3院院长组成的校务会议负责领导学校的日常工作。1930年5月罗家伦辞职。5月24日至7月10日,叶企孙以校务会议主席名义主持校务。在此期间阎锡山非法任命乔万选接管清华大学校务,叶企孙成功地依靠学生拒乔于校门之外(6月25日)。9月叶企孙休假赴欧进修。

1931年4月3日,教育部任命吴南轩任校长。吴南轩到校后遭到教授会和学生会的反对。吴南轩曾电请叶企孙提前回国帮他处理校务,叶企孙电拒。5月30日吴南轩提出辞职,翁文灏代理校长职务。叶企孙回国后,翁文灏商请叶企孙以理学院院长身份代理校务并报教育部备案。自9月15日至新校长梅贻琦就职视事(12月3日),叶企孙主持清华大学校务2个多月。1934年秋叶企孙为集中精力办好理学院,辞去物理系主任职,推荐吴有训继任。1935年华北局势紧张,清华大学决定筹建长沙分校,由叶企孙主持筹建事宜。1937年2月叶企孙又推荐吴有训任理学院院长。为了开展应用研究,在叶企孙主持下,理学院下设农业研究所。

1936年,叶企孙任清华大学特种研究事业筹划委员会主席,增设无线电研究所和航空研究所,抗战开始后又设国情普查研究所和金属研究所。1939年成立特种研究所委员会,领导上述5所,叶企孙任主席。当时农业研究所所长暂缺,由叶企孙直接领导。1945年吴有训调任中央大学校长,叶企孙再任理学院院长。1945年8月叶企孙任清华大学复校设计委员会主席,统筹策划复校建设与发展事宜。1949年5月至1952年9月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吴晗、周培源一起领导全校工作。

从1925年至1952年,叶企孙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曾讲授普通物理学、力学、电磁学、中级热学、热力学、分子运动论、统计力学、光学、物性论、光谱及原子构造等多门课程。他备课认真,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的讲解深入透彻,富有启发性。他的讲课虽略带口吃,仍很有吸引力。

§ 科学事业贡献

叶企孙铜像

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先后设立物理、化学、工程、天文、气象、地质、动植物、历史、社会调查等研究所。1933年设评议会,其任务为审查各所研究计划、建设计划、高级研究人员的聘任和晋升、各项研究奖金的颁发以及全国学术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之间的联系和合作等问题。院长为评议会当然主席,各所所长为当然评议员,另推选院内外学术界人士约20人为评议员。叶企孙以其在学术界的威望当选为第一、二届评议员(每届5年),物理学方面的评议员仅有北平研究院副院长李书华、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丁燮林和叶企孙3人。1941至1943年叶企孙出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当时院长是朱家骅,没有副院长这一职位,实际上一切行政和学术领导由总干事负责。叶企孙总揽全局,对中央研究院以至全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948年中央研究院设院士,叶企孙当选。

1947年叶企孙鉴于核物理学在物理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积极筹划在国内发展核物理研究。4月与梅贻琦商定,拟拨5万美元,由钱三强在国外为清华大学购置核物理研究设备。6月曾谋求与北京大学、北平研究院在这方面合作。他促成了1948年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的建立。钱三强归国后任教清华大学,兼任原子学研究所所长。该所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前身。1950年起叶企孙兼任近代物理研究所专门委员和应用物理研究所专门委员。1953年起兼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室研究员。后来与竺可桢一起创办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指导天文学史和物理学史研究,培养了不少自然科学史人才。1955年当选为数理化学部委员、常委。

从1956年起叶企孙参加中国历次科学技术长远规划的讨论与制订。《1956年—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第56项(基础科学)中磁学学科的任务书即由叶企孙主持编写。在1949—1966年期间叶企孙历任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和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始终关心整个国家科学事业的发展,在上述各机构的活动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 身后

1977年1月19日,叶企孙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约200人受到邀请到会。悼词对他解放前50年只字未提,在学术贡献方面只提及他做过有益工作。

他的侄子叶铭汉为给叔父平反,曾给北京大学、中央统战部、北京市委反映情况,均未获得答复。

1986年8月20日,中共河北省委发出《关于熊大缜问题的平反决定》,认定熊大缜案为冤案,并称“叶企孙是无党派人士,爱国的进步学者……”。清华校友写信给吕正操将军,要求为叶企孙平反。1987年,叶企孙的平反文件正式公布.1987年2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深切怀念叶企孙教授》。

1990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校友在清华设立“叶企孙奖”。1992年,海内外127位知名学者联名向清华大学提议为叶企孙建立铜像,1995年叶企孙铜像落成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铜像安放在清华新区第三教室楼。

2000年,中国物理学会为纪念胡刚复等五位物理学界前辈,设立了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王淦昌物理学奖,其中叶企孙物理奖授予凝聚态物理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物理学家。

2010年12月7日,纪念叶企孙的同名话剧《叶企孙》在在清华大学首演。

§ 人才贡献

叶企孙被称为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物理学界最早的组织者之一,对中国物理学研究、理科研究、教育事业乃至世界科学发展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杨振宁、李政道、王淦昌、钱伟长、钱三强、王大珩、朱光亚、周光召、邓稼先、陈省身等人都曾是他的学生,华罗庚曾受到他的提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半数以上曾是他的学生,因而有人称他“大师的大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7: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