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
释义 | § 举办宗旨 举办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旨在通过两岸三地电影人及影评人的交流,为电影文化架筑一个独立健康、视野开阔的平台,促进电影评论与电影生态的良好互动。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以“深度开掘、锐意进取”作为评选宗旨。 该奖联合中国30多家实力媒体,目的在于“集合南方影评的力量,利用南方的学术影响,为电影文化架筑一个独立健康、视野开阔的平台,是中国唯一将公映的华语影片全部纳入视界的电影奖项,促成电影评论与电影制作及传播的良好互动”。 § 奖项影响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坚持走专业路线和民间路线相结合的评奖模式,以评委的独立性、权威性和优质媒体独到的专业眼光,得到了更多电影界业内人士的认可,同时也在普通影迷心中产生了重大影响,提高了“大众传媒的公信力”。正逐渐在华语电影界确立广泛的影响力。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12位评审均为国内较有影响的影像工作者,是一个由传媒和影评人评选的纯粹奖项,因而奖项的评定更偏重于影片的思想深度,以及对新锐影片的关注,凸显传媒对电影犀利、敏锐的触觉,以其评委的权威性和媒体独有的专业眼光,在华语电影界确立了广泛的影响力。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在中国电影奖项中特立独行,成为一种响亮、独立的声音,一股清新、勃发的力量,它不仅引起华语界电影人的高度关注,更让媒体瞩目。在同行媒体心目中,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是一个新兴的评奖系统,一方面是强势传媒充分调动媒体资源,从而对自身优势的主动巩固和强化;一方面也是第一次把民间影视人的专业精神、专业素养,推向中国国内电影评奖标准的前台。 § 奖项评审 香港金像奖主席文隽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由来自内地、香港及台湾的知名电影文化工作者和影评人共同参与评审,包括:香港资深电影文化工作者舒淇多年担任该奖评审团主席;香港国际电影节总经理李焯桃、香港金像奖主席文隽、台湾金马奖前主席王晓祥、秘书长王清华以及罗卡、焦雄屏、林奕华、梁良、郑洞天、郝建等知名电影人和电影文化工作者均为该奖评委。贾樟柯担任过该奖第三届内地评审团主席。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是国内惟一将内地和港台电影作品同时纳入视野的电影评选活动,它不采取一般电影奖项通用的报名参选方式,而是规定凡当年公映的所有华语电影作品均自动入围当届候选作品。 该奖每年年初在中国各地举行七场以上评审讨论会,并将评审投票讨论结果公开刊布,对待评审流程相当审慎。 § 评审流程 每年初,由内地、香港、台湾三地评委分别对上年当地公映的华语片进行投票讨论,在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新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新演员9个奖项中提出3个候选者,即初选中国内地、香港、台湾三地各有一份提名名单,综合即为首轮提名结果;第二轮评委在每个奖项的首轮提名中选出3个候选者,得到终审候选名单;第三轮评委负责从二轮评审结果中选出每个奖项最终的获奖者。 § 奖项奖座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金像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奖座是铜铸的“跑步小金人”,由广州木雕艺术家许冰设计。“小人”甩开双臂,提腿向前迈步,相当有动感。 据许冰介绍,这是一个呈现“追赶”姿态的男性人体,也表达了“向前”的积极状态。整座“小人”的线条刚劲有力,关节和肌肉呈现相对粗糙的棱角,与香港电影金像奖女性人体的流线型设计截然不同。许冰希望用一个结实刚强的形体去表现“力度”,也体现传媒奖评选过程的扎实和说服力。 § 历界获奖名单 第一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内地部分最佳电影:《一一》 第一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最佳电影:《一一》 最佳导演:李安(《卧虎藏龙》) 最佳男演员:梁朝伟(《花样年华》) 最佳女演员:张曼玉(《花样年华》) 最佳摄影:李屏宾、杜可风(《花样年华》) 最佳编剧:游乃海(《枪火》) 十佳电影:《花样年华》、《卧虎藏龙》、《顺流逆流》、《枪火》、《苏州河》、《朱丽叶与梁山伯》、《细路祥》、《榴莲飘飘》、《无人驾驶》、《一一》。 第二届 内地部分 最佳电影:《谁说我不在乎》 最佳导演:宁瀛(《夏日暖洋洋》) 最佳男演员:葛优(《大腕》) 最佳女演员:吕丽萍(《谁说我不在乎》) 港台部分 最佳电影:《一一》 最佳导演:杨德昌(《一一》) 最佳男演员:胡军(《蓝宇》) 最佳女演员:梅艳芳(《男人四十》) 票选部分(网友投票选出,由《南方都市报》与网易合作评选) 最受欢迎华语电影:《蓝宇》 最受欢迎男演员:胡军(《蓝宇》) 最受欢迎女演员:梁咏琪(《我的兄弟姐妹》) 第三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内地部分最佳电影:《寻枪》 第三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内地部分 最佳电影:《寻枪》 最佳导演:田壮壮(《小城之春》) 最佳男演员:姜文(《寻枪》) 最佳女演员:黄素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最佳处女作:《寻枪》(导演陆川) 最受欢迎电影:《英雄》 最受欢迎男演员金奖:姜文(《寻枪》) 最受欢迎男演员银奖:孙海英(《美丽的大脚》) 最受欢迎男演员铜奖:耿乐(《开往春天的地铁》) 最受欢迎女演员金奖:徐静蕾(《我爱你》、《开往春天的地铁》) 最受欢迎女演员银奖:吕丽萍(《假装没感觉》) 最受欢迎女演员铜奖:刘璇(《我的美丽乡愁》) 港台部分 最佳电影:《美丽时光》 最佳导演:张作骥(《美丽时光》) 最佳男演员:黄秋生(《想飞》、《无间道》) 最佳女演员:李心洁(《见鬼》、《想飞》) 最佳处女作:《梦幻部落》(导演郑文堂) 最受欢迎电影:《无间道》 最受欢迎男演员金奖:刘德华(《无间道》、《金鸡》) 最受欢迎男演员银奖:梁朝伟(《英雄》、《无间道》) 最受欢迎男演员铜奖:黎明(《三更之回家》) 最受欢迎女演员金奖:张柏芝(《河东狮吼》) 最受欢迎女演员银奖:张曼玉(《英雄》) 最受欢迎女演员铜奖:Twins(《这个夏天有异性》《一碌蔗》) 第四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港台部分最佳电影:《无间道2》 第四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内地部分 最佳电影:《卡拉是条狗》 最佳导演:路学长(《卡拉是条狗》) 最佳编剧:徐静蕾(《我和爸爸》) 最佳男主角:葛优(《卡拉是条狗》) 最佳女主角:章子怡(《紫蝴蝶》) 最佳男配角:胡坤(《我和爸爸》) 最佳女配角:李勤勤(《卡拉是条狗》) 最佳新导演:徐静蕾(《我和爸爸》) 港台部分 最佳电影:《无间道2》 最佳导演:杜琪峰(《PTU》) 最佳编剧:韦家辉、游乃海、欧健儿、叶天成(《大只佬》) 最佳男主角:刘德华(《大只佬》) 最佳女主角:张柏芝(《忘不了》) 最佳男配角:廖启智(《无间道2》) 最佳女配角:惠英红(《妖夜回廊》) 最佳新导演:李康生(《不见》) 最受欢迎奖项 传媒评审团奖:《手机》 内地最受欢迎电影:《手机》 内地最受欢迎男演员:葛优、姜文、刘烨(分别为金、银、铜奖) 内地最受欢迎女演员:范冰冰、徐静蕾、赵薇(分别为金、银、铜奖) 港台最受欢迎影片:《无间道3》 港台最受欢迎男演员:梁朝伟、刘德华、黄秋生(分别为金、银、铜奖) 港台最受欢迎女演员:张柏芝、蔡卓妍、吴君如(分别为金、银、铜奖) 第五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影片:《德拉姆》 第五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最佳影片:《德拉姆》 最佳导演:田壮壮(《德拉姆》) 最佳编剧:黄黎明、王小棣(《拥抱大白熊》) 最佳男主角:方中信(《旺角黑夜》) 最佳女主角:刘若英(《天下无贼》) 最佳男配角:张兆辉(《柔道龙虎榜》) 最佳女配角: 白灵(《三更之饺子》) 最佳新导演:彭文淳(《歌舞中国》) 最佳新演员:洪颢瑄(《拥抱大白熊》) 传媒评审团特别大奖:《麦兜菠萝油王子》 传媒主编推荐大奖——年度杰出电影 :《天下无贼》 传媒主编推荐大奖——年度杰出电影人 :刘德华 第六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最佳影片:《黑社会》 最佳导演:顾长卫(《孔雀》) 最佳男主角:梁家辉(《黑社会》) 最佳女主角:张静初(《孔雀》) 最佳男配角:姚安濂(《青红》) 最佳女配角:林家宇(《月光下,我记得》) 最佳新导演:李玉(《红颜》) 最佳新演员:冯砾(《孔雀》) 最佳编剧:李樯(《孔雀》) 卓越贡献大奖:李翰祥 第七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最佳电影:《疯狂的石头》 第七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最佳电影:《疯狂的石头》 最佳编剧:张承、岳小军、宁浩(《疯狂的石头》) 最佳导演:宁浩(《疯狂的石头》) 最佳男主角:富大龙(《天狗》) 最佳女主角:金雅琴(《我们俩》) 最佳男配角:黄渤(《疯狂的石头》) 最佳女配角:陆弈静(《深海》) 最佳新导演:吴彦祖(《四大天王》) 最佳新演员:宫哲(《我们俩》) 评审团奖:杜琪峰(《放·逐》、《黑社会以和为贵》) 百家传媒致敬大奖——年度杰出电影人:刘德华 百家传媒致敬大奖——年度杰出电影:《三峡好人》 第八届 最佳影片:《图雅的婚事》 最佳导演:许鞍华(《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最佳编剧:韦家辉、欧健儿(《神探》) 最佳男主角:张涵予(《集结号》) 最佳女主角:余男(《图雅的婚事》) 最佳男配角:王砚辉(《光荣的愤怒》) 最佳女配角:陈冲(《太阳照常升起》) 最佳新导演:陈怀恩(《练习曲》) 最佳新演员:汤唯(《色|戒》) 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人:陈冲 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集结号》 第9届 最佳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 最佳导演:许鞍华《天水围的日与夜》 最佳编剧:蔡宗瀚、林书宇《九降风》 最佳男主角:范伟《耳朵大有福》 最佳女主角:周迅《李米的猜想》 最佳男配角:王学圻《梅兰芳》 最佳女配角:陈丽云《天水围的日与夜》 最佳新导演:张猛《耳杂大有福》 最佳新演员:潘亲御《囧男孩》 百家传媒致敬电影人:许鞍华 百家传媒致敬电影:《千钧一发》 第10届 最佳电影:《不能没有你》 最佳导演:戴立忍《不能没有你》 最佳新导演:岸西《亲密》 最佳编剧:麦兆辉、庄文强《窃听风云》 最佳男主角:陈文彬《不能没有你》 最佳女主角:惠英红《心魔》 最佳男配角:高捷《一席之地》 最佳女配角:陆弈静《一席之地》 最佳新演员:李家濠《永久居留》 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人:韩三平、黄建新 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风声》 第十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新世纪十年行业贡献奖: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新世纪十年十佳电影:《一一》、《花样年华》、《卧虎藏龙》、《集结号》、《疯狂的石头》、《无间道》、《麦兜故事》、《三峡好人》、《天水围的日与夜》《风声》 新世纪十年十佳新锐明星 最具人气男演员:黄晓明 最具才华男演员:吴彦祖 最具实力男演员:黄渤 最佳全能男演员:谢霆锋 最佳飞跃男演员:王宝强 最具人气女演员:桂纶镁 最具实力女演员:余男 最具才华女演员:秦海璐 最佳全能女演员:李心洁 最佳飞跃女演员:李冰冰 第十一届 主单元奖项: 最佳电影 《当爱来的时候》 最佳导演 姜文《让子弹飞》 最佳男主角 葛优《让子弹飞》 最佳女主角 汤唯《月满轩尼诗》 最佳男配角 马如龙《艋舺》 最佳女配角 李滨《玩酷青春》 最佳新导演 钮承泽《艋舺》 最佳编剧 张作骥《当爱来的时候》 最佳新演员 李亦捷《当爱来的时候》 百家传媒年度致敬奖项: 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 《让子弹飞》 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人 葛优 观众票选最受瞩目奖项: 观众票选最受瞩目电影 《让子弹飞》 观众票选最受瞩目男演员 黄晓明《赵氏孤儿》 观众票选最受瞩目女演员 杨千嬅《志明与春娇》 观众票选最受瞩目表现 薛凯琪《分手说爱你》 澳门电影独立精神奖 拍板视觉艺术团 创办人杨佑[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