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危亦林 |
释义 | § 人物介绍 危亦林(1277-1347)字达斋。祖籍抚州,后迁南丰(今江西南丰县)(属江西)。医学家。与陈自明、崔嘉彦、严用和、龚廷贤、李梴、龚居中、喻昌、黄宫绣、谢星焕并列为江西历史上十大名医。[1] 危亦林 § 医术 其累世业医。五世祖危云仙是宋朝本地名医,董奉二十五世孙董京习大方脉(内科),尔后医道五世不衰。伯祖危子美专妇人及正骨金镞等科。祖父危碧崖早年习医,师事周伯熙,习小儿科,进而学眼科,兼疗瘵疾,对医理有较深研究。危亦林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20岁开始业医,对祖传医术有着深厚兴趣,将祖传医书及验方详细加以阅览、研究,并在行医过程中进行验证和修改,其医道日益精进。他通晓内、妇、儿、眼、骨、喉、口齿各科,尤擅长骨科,成为当地有名望的医家。[2] § 生平经历 曾任南丰医学教授。至正3年(1337年)撰成《世医得救方》,20卷。依当时医学13科分类,多选载前代医学文献及家传验方,在骨伤科证治方面载述尤详、书中翔实和突出地记述了关于麻醉药物的使用,有世界上较早的关于全身麻醉的记载。对于骨折、脱臼、跌打损伤、箭伤等整复治疗也有精辟的论述,特别是首创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椎骨折更是珍贵。此书代表宋、元时期骨伤科的发展水平,显示当时外科医学的巨大进步。著作 § 成就 天历元年(1328),危亦林任南丰州医学学录,后改任官医副提领,协助提领掌管医事政令,官至南丰州医学教授。在行医和任州医官时,继承和发展危氏本家四代医学经验,积五世医方,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分成大方脉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眼科、口齿兼咽喉科、正骨兼金镞科、疮肿科、针灸科、祝由科,历时10年,于至元三年(1337)著成《世医得效方》20卷50余万字。经江西官医提举司报送元朝太医院,太医院行文河南、江浙、江西、湖广、陕西五行省官医提举司(其他行省未设此职)重校,然后经太医院核定,于至正五年(1345)刊刻发行,成为各行省使用的医疗手册。全书编次有法,科目无遗,论治精详,是上承唐宋,下启明清的一部重要方书,依当时医学13科分类,多选载前代医学文献及家传验方,在骨伤科证治方面载述尤详、书中翔实和突出地记述了关于麻醉药物的使用,有世界上较早的关于全身麻醉的记载。对于骨折、脱臼、跌打损伤、箭伤等整复治疗也有精辟的论述,特别是首创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椎骨折更是珍贵。对今天的临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世医得效方》的骨伤科成就,代表了金元时期中国骨伤科的发展水平,居于当时世界医学的前列。[3] § 著作 亦林高祖危云企“游学东京,遇董奉二十五世授以大方脉(内科)”;伯祖危子美专长妇人、正骨、金镞等科;大父危碧崖精于小方脉(儿科);伯父危熙载专攻眼科和治瘵疾(肺痨)。他自己则深入钻研疮肿、咽喉口齿等科。五代人各擅一技之长。危亦林得先辈的真传,其家又“储积古方,并近代名医诸方”,加上他“昕夕弗怠,刻苦凡十稔”,终于在后至元三年(1337年)写成《世医得效方》19卷。 该书分九大科:大方脉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眼科、口齿兼咽喉科、正骨兼金镞科、疮肿科、针灸科(内容散附各科之中)。科下分目,共计276目。此书科目明晰,实用性强,所载古方很多,具有珍贵参考价值,所以受到各方重视。江西官医提举司将《世医得效方》上报太医院。太医院审查后认为“编次有法,科目无遗”,命江西官医提举司校正,又令河南、江浙、湖广、陕西诸行省官医提举司重校,然后报送太医院刊行,成为全国各地遵用的医疗手册。 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记录方剂三千余首,其中有前代古方,危氏五代家传验方、秘方,以及民间单方。秘方又称禁方,具有保密性,过去有不少疗效显著的秘方因保守而失传。危亦林冲破传统束缚,公开了治疗五色痢、气壅耳聋、臁疮、鱼脐丁疮、水肿、痈疽等疑难杂病的秘方,这在中国医学史上是不多见的。 他在医药上的突出贡献,还表现为对骨伤的研究治疗。《世医得效方》的“正骨兼金镞科”系统整理了对骨伤的治疗技术,尤其是记录了麻醉药方和使用方法、各种骨折和脱臼的整复方法。危亦林认为,治疗骨折损伤,需先用麻药,使病者不知痛,便于动手医治。他用的麻药名“草乌散”,主要药物是蔓陀罗花、川乌、草乌等,麻醉效果很好。后来日本医生在1805年使用蔓陀罗作手术麻醉药,被誉为世界麻醉史的先例,其实比危亦林晚了四百多年。对脊椎骨折,危亦林首创“悬吊复位法”。这在欧洲迟至1927年英国医生达维斯才提出来,又晚于危氏六百多年。[4] 著作 § 贡献 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总结了他家五代行医的经验,“所载良方甚多,皆可以资考据”。其中正骨的医术尤为独创。书中对各种骨折和脱臼整复方法以及处理原则有详细的记述。其整复脊椎骨折“悬吊复位”法,比英国达维斯1927年提出的悬吊法早600多年。有关用麻醉药物──草乌散(用蔓陀罗花配制),进行全身麻醉的记录,比日本人华冈青州早450年。该书被清朝收入《四库全书》子部,称其“载古方甚多,皆可以资考据”。数百年来,一直被医家推崇,在国外也有相当影响。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有一部元刻本,朝鲜有重刊本行于世。1964年,该书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重新出版发行。199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又以元至三年初刻本为底本,汇集其他精善版本,再次重新出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