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匡堰镇 |
释义 | 匡堰镇匡堰镇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的沪杭甬沿海开放地区的杭州湾南,紧靠慈溪城区,东离宁波56公里,西距杭州150公里,南倚四明山麓,北与上海一水之隔;行政区域面积4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3.2万亩,农田1.1万亩。下辖24个行政村1个社区管委会,总人口二万余人,7577户。 § 乡镇概况 匡堰镇道路匡堰镇地处杭州湾南岸,紧靠慈溪城区,东离宁波56公里,南倚四明山麓,西距杭州150公里,北临杭州湾跨海大桥20公里。329国道横穿镇区,匡妙线纵贯南北。匡堰镇行政区域面积42平方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1个居委。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10.7亿元,实现一般预算收入11660.39万元,财政可用资金3690.18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51.7亿元,实现农业总产值11639万元,实现农民人均收入9008元,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2亿元。 § 自然环境 匡堰镇自然环境匡堰镇境内的南部山区是一片绿色宝库,拥育丰富的山水资源、名胜古迹、是旅游、休闲的好地方;北部平原是一块黄金热地,交通便捷。通讯发达、电力充裕、设施完备、功能齐全,329国道横穿匡堰镇,两个工业开发小区相继形成,地理环境得天独厚,为投资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匡堰镇依山傍水,气候温和,景色秀丽,四季宜人,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是越窑青瓷器皿历史文化的发源地,是省重点工业卫星镇,是中 国闻名的“杨梅之乡”。 § 地理气候 匡堰镇地理气候匡堰镇辖区大部分为山林,四季气候宜人,是重要的天然大氧吧,被誉为慈溪市的“后花园”。匡堰镇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众多,是中国越窑青瓷文化的发源地,是闻名遐迩的“杨梅之乡”的重要产区。匡堰镇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热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区。秋季有台风影响。年平均气温18℃,极端最高温度38.5℃(1965年8月6日),极端最低温度-9.3℃(1977年1月5日),年平均蒸发量1472.6mm,年平均降水量1400mm,一日最大降水量165.4mm(1963年9月20日),月平均降水量最大值619.5mm(1989年8月),年平均日照时数2101.4小时,平均年太阳总辐射量112千卡/平方厘米,平均年无霜期242天,年平均湿度81%,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数风数3.2米/秒,最大风力为11级。 § 经济发展 匡堰镇花木协会改革开放20年来,匡堰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社会秩序良好,人们生活富裕,文化生活多姿多彩,服务方便周到,三大产业各具特色,两个文明协调发展。1998年止,匡堰镇社会总产值达到12亿元,出口创汇超亿元,财政收入万元,经济效益名列主市前茅。 一是切实增强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促进企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规模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工业经济结构层次,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对重点企业特别是成长型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把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 匡堰镇花木协会新各种理念和举措引入各类企业,引导鼓励企业通过改造生产工艺、提升品牌档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做大做强企业,力争在个别行业、个别领域占据中国的领先地位。加强新型企业家队伍建设,重视做好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帮助企业解决结构性人才短缺问题。 二是有效拓展经济发展空间。要抓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有利时机,合理有效配置土地指标,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引导企业更多地进入园区,鼓励企业逐步转变到“零土地”发展模式,走集约化路子,加大对原厂区的改建、翻建,通过改造、置换、提升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企业集约发展。结合生态治理工程,积极利用废弃山塘开发、整理获取规划指标和建设用地指标,加快启动“三合一”服装企业安置区块项目建设,逐步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空间严重制约的问题。 § 工业发展 匡堰镇宋家漕匡堰镇拥有工业企业400余家,是现在中国最大的汽车标牌生产基地,并已形成以针织加工、电机制造为主导,有色金属、精密模具等其他行业共同发展的多结构的工业产业群体。加强道路和市政建设,优化交通框架,重点实施工业区块支路、社坛庙路改建、环镇西路路面修复、镇东路和中横路污水管网铺设等工程建设,积极实施道路亮化、绿化,完善主要道路的交通安全标识标线设置。继续实施农村二次改水工程,完成王家埭、樟树、石人山共2674户的改水目标。加快实施329国道北侧安置区B楼的建设工程。启动镇内危桥改造工程项目,实施水云浦江桥改造,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完成匡堰镇危桥改造。实施海田山爆破平整工程。积极配合完成市城南水厂土地征收和进场施工项目。进一步完善节能降耗政策,加大对企业的指导监督力度,特别是加强对年能耗1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企业的监控,落实党政领导联系责任制,确保重点企业完成节能任务。继续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加强节能降耗数据分析。利用倒逼机制,落实各项举措,淘汰落后产能,重点采取变频器安装、锅炉改造、清洁生产等措施,鼓励创建节能型企业。 § 农业发展 匡堰镇杨梅匡堰镇人民政府坚持“予得更多、取得更少、放得更活”的农业发展方针,每年以匡政一号文件出台农业扶持政策,加快发展绿色、生态、市郊型特色农业,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村和谐发展。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已形成了慈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四家,通过工商登记的现代化农场、协会等26家,慈溪市级科技示范户10户,建成省级和宁波市级无公害基地6个,面积8050亩。“游源”杨梅、“岗墩”玉龙茶、“岗顶大良”茶叶、“平平顶”芽茶通过了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翠屏山”肉鸡和“邵岙湖”竹笋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匡堰粮油公司、鑫乐禽蛋厂、岗墩茶叶有限公司、平平顶茶叶有限公司通过了QS认证,“游源”杨梅、“平平顶”芽茶、“岗墩”玉龙茶等已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其中“游源”杨梅荣获2007年度慈溪市首届十佳名果、宁波市十大名果,“游源”杨梅、“平平顶”芽茶、“翠屏山”肉鸡荣获2007年度慈溪市名牌产品称号。此外,匡堰梅花鹿茸、乾炳花木、宋家漕香干已在周边地区享有较高声誉。 大棚葡萄基地匡堰镇坚持走“开放型、加工型、科技型、集约型”的农业发展路子,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搞活经营机制,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利用山林资源优势,推进林权制度改革,通过各种形式实行耕地、林地的流转,扩大规模经营,并进行绿色产业基地建设,以带动产业的发展。从“一村一品”的布局形式,新发展枇杷、大棚葡萄基地350多亩。利用林地迹地更新种植杨梅近2000亩。努力培育新的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在巩固和发挥原有农业龙头企业的基础上,积极培植“鑫乐禽蛋”加工厂、迪锋杨梅专业合作社等以直接收购当地农产品为主的农业企业。积极组织农业企业参加各种农产品展览会和商务经贸活动,拓宽市场空间,努力扩大匡堰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覆盖率。今年推荐2家农业企业参加了宁波国际茶文化节,“平平顶”芽茶获第三届浙江绿茶博览会金奖,3月份“平平顶”芽茶又参加澳门茶叶博览会,荣获“澳门最受欢迎消费品”称号。加大绿色食品认证申报力度,今年已向宁波市绿办申报了绿色食品3个,申报宁波市名牌产品3只。 § 社会事业 森林防火1、不断提升传统农业产业层次。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做好传统农业品牌优势文章的同时,积极培植开发新的农业品牌,扩大和提升特色产业,重点做好杨梅、茶叶、花卉、梅花鹿等基地建设工作,改进茶叶栽培技术和制作工艺,积极扶植“翠屏山”山黄鸡、“邵岙湖”冬笋、“富田”枇杷等产业基地建设。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力争新增流转面积300亩以上。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绿色、有机认证,新增认证基地2个、产品1个。严格落实动物防疫、森林防火、防汛抗台各项工作责任制,健全畜禽防疫、农业有害生物防控及公共危害防御机制,建立完善森林防火快速反应队伍,实施森林防火网格式管理,进一步落实防汛抗台措施,确保山塘水库安全度汛。继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河道疏竣整治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不断提高抗旱防汛能力,确保农业稳产高产。 公路2、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做好329国道北侧市中心片区商贸集聚区块规划的前期工作。鼓励开发农业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利用杭州湾大桥开通契机,做好杨梅旅游产业文章,拉长匡堰镇杨梅产业链,让山区农民得到更多实惠。继续抓好农贸市场改造管理工作,强化放心店和农资连锁店建设。扎实开展食品安全示范镇创建工作。 3、完善各类规划。以《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匡堰镇规划水平,深化完善各项功能。开展重要区块、重点路段的详规修编工作,完成修编匡兴路、中兴路两侧详规,实施329国道北侧、寺马线两侧区域商贸区详细规划编制。完善《匡堰镇涂山小工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匡堰镇九龙寺工业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炮台山区块规划》等具体方案。加强对村庄规划的指导和管理,进一步完善各村村庄规划。根据《慈溪市农民集中居住区布点规划》要求,编制樟树——王家埭集中居住点、乾炳——倡隆集中居住点两个详细规划,对建成区内的高家、石人山两个农民集中居住点进行科学设计。 § 环境保护 废弃矿山的应用匡堰镇是多山之镇,山域面积约占匡堰镇区域面积的2/3,部分山体系我市定点采矿点,经过多年的开采,山体已基本被采挖一空,仅留高低不一的乱石堆,废弃矿山不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尘土飞扬的矿渣粉尘严重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再加上山体上裸露的坟墓严重影响匡堰镇的镇容镇貌。为此,匡堰镇党委、政府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及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要求,对匡堰镇区域内的废弃矿山进行整治。现在,匡堰镇主要的废弃矿山是涂山废弃矿山和九龙寺废弃矿山,涂山废弃矿山位于匡堰镇中部,东临环镇东路,西靠寺马线,矿山占地面积160亩,平整后总整理面积可达300亩,可用于匡堰镇三合一小企业及300家服装小企业的安置和集聚;九龙寺废弃矿山位于匡堰镇中西部,距329国道约2公里,该废弃矿山治理后用地面积达600亩,主要开发建设小工业集聚区,用于小企业的孵化培育。匡堰镇通过对废弃矿山的整治,即解决了匡堰镇由废弃矿山带来的环境问题,又形成了匡堰镇有特色的块状经济,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匡堰镇的主要地貌特征是山多,由于当地群众的墓葬习惯,把墓地建在山体上,日积月累,墓地漫山遍野,已严重破坏山林生态环境,而且坟墓又朝向329国道和寺马线等主要道路,景观极为不雅。为此,匡堰镇党政领导班子坚持以生态立镇,围绕“优美生态、最佳人居”的总体目标,对坟墓进行整体整治,推行生态墓葬。为妥善安置坟墓,推行生态墓葬,匡堰镇投资506万元在石人山村王子山新建一个生态墓地。该生态公墓占地30亩,完成砖砌大穴507穴,小穴700穴,在2008年1月底完成国道边和涂山的全部坟墓迁移工作。并在今年清明节前完成全部施工,让优美、生态的公墓呈现在人民群众的面前。该生态公墓不仅受到百姓的欢迎,而且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和赞扬,并且该生态公墓被评为我市最佳生态墓葬示范公墓。 § 相关词条 靖江镇草塔镇苏家坨镇 深沪镇江高镇环市镇 陈江镇崧厦镇黄村镇 § 参考资料 [1] 匡堰镇金农网 http://www.agri.com.cn/town/330282110000.htm [2] 匡堰镇政务信息网 http://kuangy.cixi.gov.cn/col/col3224/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