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齐高祖神武皇帝 |
释义 | § 沙苑之役 天平四年(537年)十月,高欢率兵二十万至蒲津(今山西永济县一带)攻打西魏,志在为窦泰復仇,高欢命令高昂领兵三万出河南。时关中大饥,宇文泰所将不满万人。东魏右长史薛琡提议坚守粮道,不可渡河野战;侯景也劝高欢分成二军,相继而进,但高欢不接受建议。 後高欢渡河至冯翊城下,西魏华州刺史王罴有备,不可撄其锋,乃涉洛水,军於许原西。宇文泰至渭南,徵诸州兵马,诸将认为众寡不敌,请求缓进,不许。宇文泰令造浮桥於渭河,军队备有三日粮食,以轻骑渡渭河,至沙苑(今陕西大荔南,洛、渭之间)距东魏军仅六十里。宇文泰採用李弼的计谋,列阵於渭曲,又命将士将武器藏在芦苇中,候闻鼓声而起。不久,高欢遣东魏兵至,见西魏兵少人乏,於是兵马轻敌冒进,一时行伍乱次。宇文泰遂鸣鼓击之,于谨等六军与之合战,李弼率铁骑横击,东魏兵溃散败北,丧兵七万。这时李穆献计:「高欢胆破矣,逐之可获。」宇文泰不听,还军渭南,这时所徵诸州之兵刚到前缐,宇文泰命令士兵每人种树一株,以旌武功。李弼等十二大将,以功进爵。 § 执政生涯 高欢善於玩弄权术,足智多谋,精通权宜之计,朝中实力蒸蒸日上,连孝静帝都对他有所敬畏,为北齐立国打下了坚固的基础。高欢用人惟才是用,因此北齐朝中不少名臣都是其夥伴。然而他战术不及宇文泰,屡败於焉。武定四年(546年),高欢率十万大军在玉璧(山西稷山)与宇文泰交战,高欢战败,死伤七万馀人。西魏造谣高欢中箭病危,高欢回师途中带病召集群臣,请斛律金高歌〈敕勒歌〉一首:“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曲中高欢亲自和唱,哀恸流泪。隔年去世。 此外他执政期间只顾巩固自己的实力,忽视民间疾苦,因此东魏境内土地兼併情况严重,社会、民族矛盾激化。大致而言,高欢是一名目光远大的政客。 家族 父亲︰高树 正妻︰武明娄太后 子︰高欢一共生子15人 长子︰高澄,北齐文襄帝,母为武明娄太后 次子︰高洋,北齐文宣帝,母为武明娄太后 三子︰高浚,永安简平王,母王氏 四子︰高淹,平阳靖翼王,母穆氏 五子︰高浟,彭城景思王,母大尔朱氏 六子︰高演,北齐孝昭帝,母为武明娄太后 七子︰高涣,上党刚肃王,母韩氏 八子︰高淯,襄城景王,母为武明娄太后 九子︰高湛,北齐武成帝,母为武明娄太后 十子︰高湝,任城王,母小尔朱氏 十一子︰高湜,阳康穆王,母游氏 十二子︰高济博陵文简王,母为武明娄太后 十三子︰高凝,华山王,母大尔朱氏 十四子︰高润,冯翊王,母郑氏 十五子︰高洽,汉阳敬怀王,母冯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