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洪北孔 |
释义 | § 概述 即清初著名洪升和孔尚任, “南洪北孔” 清代初年,剧坛出现了洪升和孔尚任两位著名的剧作家。洪升创作的剧作《长生殿》和孔尚任创作的剧作《桃花扇》代表了古典戏曲创作的两座高峰,堪称传奇剧本中的双璧,因为洪升是南方浙江钱塘人,孔尚任是北方山东曲阜人,他们也享有了“南洪北孔”的美誉。 清康乾时期,政治清明,商品经济发达,日趋至治,昆剧演出急管繁弦,盛极一时,而曲坛却流于风花雪月、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等艳情故事的渲染,老套新翻,传奇创作千篇一律,生气索然。这时,"南洪北孔"犹如两颗慧星,划过长空,卓然而立,超迈群伦,成为登上传奇现实主义创作艺术巅峰的两个不朽的艺术典范。其中的"南洪"就是浙江籍剧作家洪升和他的戏曲巨著《长生殿》。 § 人物介绍 孔尚任 (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 被誉为清代传奇南北高峰之一的《桃花扇》,是一部结构宏伟的历史悲剧。它从内在情节到外在排场,无一不严谨工巧,更为难得的是其内外两层结构能够和谐统一,相互映带。作品深刻的思想主旨因其近乎完美的艺术结构得到了极佳的体现,反映出孔尚任非凡的创作能力和对于传奇结构高度自觉的形式审美意识。 洪升洪升 (1645~1704),字方思,号稗畦,钱塘(今杭州)人。这位出身钱塘望族的大剧作家,竟因大作《长生殿》而获祸,入仕不久即被黜,从此穷困聊倒。洪升著有《长生殿》、《青衫湿》等传奇12种,杂剧《四婵娟》等。《长生殿》是其十余年苦心经营而成,演绎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生死相恋的爱情故事,初一问世,即令当时梨子弟,传相搬演,"一时朱门绮席,酒社歌楼,非此曲不奏,缠头为之增价。"《长生殿》把帝妃恋情同当时"安史之乱"的社会现实相结合起来,以"垂戒来世",寓意深刻。其排场精美谨严,堪称传奇典范,曲辞音律,亦独步一时。《弹词》一出,曲词优美,在当时即有"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之说("收拾起"是李玉《千忠禄·惨睹》[倾杯玉芙蓉]中首三字;"不提防"是《长生殿·弹词》[一枝花]中首三字)。自问世后,一直流行剧坛,盛演不衰,《定情》、《惊变》、《骂贼》、《闻铃》等出,为南北昆剧团保留剧目。 《桃花扇》共四十出,分上下两卷,是一部忠于史实的优秀历史剧。《桃花扇》因而与《长生殿》齐名,世称两作者为“南洪北孔”。 孔尚任除《桃花扇》外,还有诗文集《湖海集》 《岸堂集》 《长留集》等传世。[1] § 历史传奇 明清之际,朝代更替,整个国家动荡不安。相对北方而言,南方社会较为安定,经济也未受到很大的破坏。尤其是南明定都南京以后,北方的文人学士纷纷南迁。明末清初的昆曲不仅未受到明清易代的影响,反而又有很大的发展,职业戏班大为增多。苏州甚至出现了戏曲演员的行会组织:梨园总局。 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昆曲作家的创作开始更多取材于现实题材。江山不幸诗人幸,秉承昆曲传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传统,大量寄托亡国哀痛和民族感情的作品纷纷问世。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作家创作了大量具有强烈现实性和时代气息的作品。 公元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孔尚任经历二十年苦心经营、三易其稿创作的《桃花扇》终于写成。此前,洪昇的《长生殿》已轰动曲坛。“南洪北孔”为昆曲传奇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南洪北孔”开创了历史剧如何表现历史生活的新局面。 中国进入了古典生活的最后华美一页:康雍乾盛世,昆曲也迎来了最为辉煌的时代。 § 人生故事 当我们回首昆曲的这段往事,注意到那时的文人墨客曾经传颂过这样一场婚礼:公元1620年,女诗人商景兰嫁给了晚明三大才子之一、也是昆曲史上一位重要的戏曲理论家,祁彪佳。这对才子佳人,都是昆曲的忠实爱好者。我们从祁彪佳生前的日记中看到,他们在七年的时间里,观赏、品评过的昆曲作品,多达86种。 祁彪佳和商景兰琴瑟和谐的感情生活,为无数文人羡慕不已。那时的昆曲舞台,搬演最多的也是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1645年,清军攻进杭州城。此时,祁彪佳正在杭州做官。润六月初四,他收到了满清政府的聘书。两天后,祁彪佳为了保有自己对大明王朝的忠贞,选择了投湖自尽。这对才子佳人25年的美满姻缘,遭遇了家国之难,转眼已是人鬼殊途。 祁彪佳殉国后不久,一位逃难的孕妇在兵荒马乱中生下了一个男婴。他就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戏剧大师,洪昇。洪昇与稍晚诞生在山东曲阜的孔尚任,被世人并称为“南洪北孔”。这两位作家一南一北,相隔十年,创作了两部震动剧坛的作品——《长生殿》与《桃花扇》。这两部作品,既是昆曲舞台上的霸主,也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明珠。 洪昇的家族在钱塘属于旺族,他自幼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15岁就创作了很多诗词歌曲,在当时小有名气。然而洪升在仕途上,一直不顺利。43岁完成《长生殿》时,他已经在国子监做了二十年的太学生,始终没有得到一官半职。 历时十年的《长生殿》终于完稿,对洪昇来说,多少是个安慰,他迫不及待地呼朋唤友,在寓所内召集伶人演出。当时,佟皇后刚刚病逝,正处于禁止一切娱乐活动的“国殇”期间。洪升遭到举报,被抓进了刑部大牢,一起观剧的50多人全部受到株连。当时,有人做诗感叹:“可怜一出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 洪昇的不幸,没有使他的作品泯灭。50出的《长生殿》把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融入到安史之乱的历史环境中,将爱情与政治紧密地纠结在一起,又暗含着痛失江山的民族情绪。这与清朝初年人们追忆故国的心情十分契合,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共鸣。传奇也随着《长生殿》,登上了抒写时代兴亡的高度。 长生殿 2004年,由苏州昆剧院排演的《长生殿》来到北京。当时总导演顾笃璜强调说,他要排一版原汁原味的《长生殿》,洪昇的剧本,他只改动了一个字。因为这个《长生殿》不管从文学上、从戏剧性上、从音乐上、从舞台美术上、从排场上,历来就是一个昆曲班子里最有号召力的剧目。这个剧团能演《长生殿》,意味着它有实力。与汤显祖创作《牡丹亭》时不同,洪昇生活的时代,涌现了大量的曲谱,职业昆班也兴盛起来。唱词、曲律和舞台表演的相互融合,使传奇的创作更加成熟。 洪昇生于南曲繁盛的杭州,又在北京生活了很多年,他对中原的“雅音”和南国方言都很熟悉。有史料记载,洪昇曾经与人讨论填词之法,他的追求是,填词时要使用本色的语言。尽管后来传奇的创作整体走向了华丽词藻和堆砌典故的道路;但是,包括洪昇在内的一批传奇作家,很早就明确地指出,大雅的意境是可以用通俗的词汇表达出来的。 洪昇是个大文豪,因为《长生殿》这个戏最早源于白居易的《长恨歌》,那么《长恨歌》写唐明皇想念杨贵妃用一句话,一个意象就是“夜雨闻铃肠断声”。但到了洪昇那儿呢,写一了出戏,这出戏中他怎么写“夜雨闻铃肠断声”呢,他说,淅淅零零,一片凄凉心暗惊。遥听隔山隔树…… 2006年,在北京的保利剧院,一部名为《1699·桃花扇》的昆曲作品,正式公演。登台的演员,平均年龄只有18岁,他们是江苏省昆剧院20年来招收的唯一一批演员。舞台上年轻的面孔,也吸引了一些年轻的观众。 让我们记住传奇创作历史上最后的一页辉煌——1699,这是《桃花扇》问世的年代。 孔尚任,并没有像洪昇一样,在仕途上不得志。他是孔子的第六十四代后人。康熙二十四年,皇帝南巡路过山东时,他曾经奉命在御前讲读《论语》,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被破格提拔为国子监博士,开始了仕宦生活。然而,仅仅过了一年,孔尚任就在疏浚黄河海口时接触到了一批拒绝与清朝合作的明代旧臣。他与这些人广泛结交,掌握了大量南明王朝的史实。扬州城中,秦淮河畔,金陵故都,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而这里,正是《桃花扇》中主人公生活过的地方。 回到京城后,孔尚任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完成了《桃花扇》的创作。将自己在秦淮河畔了解到的史实整理加工,以严谨的态度,为后人描绘出一幅南明王朝的“众生相”。 桃花扇 为了让年轻的演员在现代舞台上展现昆曲的古典魅力,田沁鑫请来江苏省昆剧院的几位退休演员做艺术指导。尽管如此,把这样一部浩大的剧目凝练在三个小时里,仍然非常难。 《桃花扇》中有很多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这些人在世时左右着国家的命运,离世后又被载入史册。而孔尚任用尽全力讴歌的,是一位在秦淮河畔吟唱昆曲的歌妓。在国家危难的时刻,她所表现出来的坚定和忠贞,令很多“大人物”黯然失色。 李香君已经成为我国各种文艺作品里最值得钦佩的女性形象之一。 事实上,明代末年,苏州就已经出现了一群关注现实题材的剧作家。后人将他们称为苏州派,他们创作出了《一捧雪》、《占花魁》、《十五贯》等一批现实题材的佳作。当代戏曲学者普遍认为,正是苏州派的积极创作,促成了昆曲在清代初期又一次崛起,也直接启发了孔尚任对《桃花扇》的创作。明清传奇,秉承了唐诗宋词的语言,创造性地吸收了元杂剧的人物和情节特点,又融入了强烈的时代精神。它们为昆曲的舞台演出,奠定了坚实的剧本基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