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劳远昌
释义

§ 基本资料

图片

劳远昌,桥梁与结构工程专家,资深教授,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应用的开拓者之一。长期从事桥梁结构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在预应力和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行为、桥梁结构空间分析理论以及桥梁风致振动等领域的科研与教学中成果显著,为我国土木工程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 生平简介

劳远昌,1920年6月11日出生于湖南长沙。其父亲劳启祥祖籍为浙江绍兴,年轻时随家人由宜昌迁居长沙,早年以优秀成绩毕业于雅礼大学(长沙),以后又公费留学美国,先后在耶鲁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攻读数学,回国后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是湖南省有名的教育家,也是知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因此,劳远昌从小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兄弟姐妹6人中有3人曾公费出国深造。

1927年至1939年劳远昌分别在长沙成智小学和雅礼中学读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39年考取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43年毕业后经顾宜孙教授推荐,到茅以升先生主持的交通部桥梁设计处工作。1947年考取公费留学,到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学习,4年后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其间曾现场聆听过预应力混凝土的创始人、杰出的法国工程师弗莱西奈(Eugene Freyssinet)的学术报告,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新中国的诞生,使劳远昌决心归国参加祖国的经济建设,他毅然辞去在英国公司的工作,放弃国外优厚薪酬和待遇,克服重重困难,于1951年回到祖国。

在他与物理学家黄昆教授一同归国的航行途中,虽曾遭港英当局刁难,但他们坚定回归祖国的决心使港英当局最后只好派持枪兵卒把他俩押送到边界罗湖桥。迄今为止,他回国已50多年了,始终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表现了爱国知识分子的一片赤诚之心。

§ 主要科学技术成就

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开拓者之一

劳远昌长期从事桥梁工程,尤其是混凝土桥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世纪50年代,他就参与指导我国第一孔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研制工作,并执笔编写了我国第一本铁路混凝土桥教材[1]。在此后的三四十年里,不论是唐山地震后的艰苦岁月,还是年逾古稀的时日,他始终不遗余力,一直在推进预应力混凝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担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学会副理事长(1979-1984年)期间,更是不断跟踪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与几位有识之士一道,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使这一新型建筑材料在我国获得了迅猛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在我国获得飞跃的发展,也对设计理论尤其是塑性设计理论提出更高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末期,劳远昌在国内率先提出开展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塑性行为的研究,并建议先从结构的内力重分布问题入手。为此,他与何广汉教授一起率领一个研究组,以广深铁路石龙大桥为应用背景,开始进行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中由于塑性而产生的内力重分布的问题的研究。此后,西南交通大学在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1992年出版了《劳远昌桥梁论文选集》 ,其中多篇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方面的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因此,完全可以认为,劳远昌是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理论与应用的开拓者之一。

早在20世纪70年代,劳远昌就远见卓识地提出:“桥梁结构分析要更多地向空间、动态、非线性和计算机化方向发展”。从那以后直到今天,无论他在任职期间还是退休以后,他都始终不懈地为开展这些项目而努力。

20世纪80年代中期,劳远昌提出开展桥梁结构风致振动的研究,并与刘应清、尚久驷两位教授共同提出建设风洞试验室。从风洞的论证、建设到验收,从研究队伍的建立到该领域师资和研究生的培养,劳远昌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使得西南交通大学成为国内该领域最早和最具实力的研究单位之一。在劳远昌的指导下,他的研究生曾进行了混凝土桥空间计算、曲线箱梁桥的计算理论与方法、结构抗震防灾和结构风致振动等多方面的研究,其成果受到国内同行专家的好评。

他通晓英、俄、德、法、日5种外文,应出版社之邀,对许多大部头外文图书的汉译稿进行了艰辛细微的审校。例如,《钢桥》(第四、五、六分册,日本小西一郎总编,人民铁道出版社,198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美国BEN C.GERWICK,JP.著,第二版,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年),《美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荷载与抗力系数设计法,SI单位》(1994年版,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等,为我国桥梁科学的进步做出了很大贡献。

劳远昌对桥梁技术方面的新动态、新信息、新知识的跟踪汲取十分敏感,始终如一。20世纪50年代,他从英国杂志上了解到采用橡胶支座的新技术,随即在国内作了报导,并将它编入了课程的讲义中,使橡胶支座的新技术在我国工程技术界得以开展研究并逐步推广应用。报导不久,太原铁路局一位桥梁工程师便打电话来向劳教授询问有关情况。50年过去了,目前橡胶支座的研制和应用在我国已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劳远昌在桥梁工程领域开创性的见解可见一斑。

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工程技术的推广者和实践者

劳远昌十分重视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结合。大学毕业时,他就曾谢绝了顾宜孙教授留校任教的建议,而接受了去茅以升博士主持的交通部桥梁设计工程处(贵阳)工作的推荐。不久又被调往云南省参加了跨越澜沧江悬索桥的具体施工工作,后又调到陆良机场工程处。抗日战争胜利后,劳远昌转至粤汉铁路局参加修复与设计工作。在英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又曾在一家英国设计公司工作。

1955年他参与我国第一孔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简支梁的研制;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又参与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箱形连续梁桥(通惠河桥)的研制工作,该项目获第一届全国科技大会和全路科技大会奖。1961年在新疆昌吉河建成的我国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系杆拱桥也有劳远昌的参与指导。1964年国家搞大三线建设,工程浩大,并大力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劳远昌带领学生到铁道兵的连队实习,指导并参与成昆铁路线上多座新型预应力混凝土桥的研制工作。

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年近70的劳远昌仍不辞劳苦,全国到处奔波,包括参与了《铁路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及验收规定》的审定,以及多座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鉴定会议,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和建议,为桥梁建设做了很多贡献。例如,在1986年华东某大桥的初步设计审查会上,劳远昌根据具体情况,一再论证该桥不宜采用斜拉桥而应选用单箱截面连续梁。最后,有关方面采纳了劳远昌的建议。事后,设计单位的副总工程师专程来拜访劳远昌时说:“林同炎教授(预应力混凝土国际权威,美籍华人)也持与您相同的意见。”

劳远昌不仅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而且常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非常注意不断地阅读最新的书刊资料,把握桥梁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有一个实例可明显地说明这一点。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当时有限元法在国内还只有少数人了解,劳远昌就指导通惠河桥的设计组成员运用这一比较新颖的方法来计算混凝土铰的应力分布。不久以后,在九江长江大桥工地,应工地设计组技术人员的请求,他又举行了有限元法的讲座。这对当时桥梁专业的一般教师来说,是很难胜任的。

追踪学科发展 推动科技进步

三四十年以来,劳远昌一直紧跟混凝土桥技术的发展,深入钻研有关问题,不懈笔墨耕耘认真撰写出了很多的专业论文,以推动有关方面的发展,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比较集中的著作为1992年出版的《劳远昌桥梁论文选集》。

1958年,我国首次派代表团前往当时的西柏林参加国际预应力混凝土协会(简称FIP)第三届大会。受团长委托,劳远昌以流利的英语在大会上代表中国代表团宣读了一篇展示我国于短短几年内在预应力混凝土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报告,给外国代表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回国以后,由劳远昌综合大会第一专题所有报告的内容(预应力混凝土计算理论方面的一些问题)。当时,我国还没有这方面比较系统的介绍,劳远昌在负责编写的综合报告中还介绍了大会代表以外的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写了《预应力混凝土计算理论的进展》 一文。这是我国最早比较系统地介绍国际上预应力混凝土发展状况的文章之一。

“文化大革命”后期,一些部门开始修订设计规范,劳远昌便抓紧搜集资料写出了《国外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方面的新进展》。首先,阐述了在抗弯强度计算中采用平截面假定的正确性。其次,在抗剪强度方面,着重介绍了以变角桁架模型为基础的联邦德国规范。以后西南交通大学所作的大量试验证明,这一模型最接近实际情况。现在国内几乎所有的钢筋混凝土教科书都采用了平截面假定和变角桁架模型。他还对疲劳问题作了较1958年的文章中更为具体的说明,也介绍了当时国内鲜为人知的“剪切—摩阻”新理论。

劳远昌对桥梁发展的宏观跟踪也颇感兴趣。早在1956年,他在全国铁路系统第一次科学报告讨论会上首次提出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发展概况》的报告。1958年劳远昌从西柏林参加FIP 大会回来后,又发表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的新近发展》一文。1965年,受铁道部有关单位的委托,参阅了100多种中外文献,写出了更为全面的专题述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的发展概况与趋向》,后来他看到了一位留学北欧同志带回国的一份Kysti Tutti 的科研报告,使劳远昌获得了对耐久性问题的新认识,进一步丰富了该文对提倡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内容。1984年结合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撰写有关条目,写出了《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的发展》,着重介绍了连续梁、单箱截面及推顶法的应用情况,在这篇文章中再一次阐述了采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自从1956年铁道部门试制成功第一孔跨度12米的试验梁以后的20多年里,预应力混凝土桥在我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随着跨度的增大,型式的加多,不断地出现新的技术问题。为了配合解决这些问题,使预应力混凝土桥进一步发展,劳远昌先后发表了《关于预应力薄腹梁弯扭计算理论的介绍》,以薄壁构件理论来解决薄腹梁的扭转计算;《周边加劲弹性薄板平面应力问题的数值解算》,以分析联合系桥中桥面系与主承结构下弦杆共同受力的问题;《徐变变形与内力重分布》,则是针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设计而写的,该文是我国在这方面最早的文献。

1975年在九江长江大桥工地时,现场同志提出了少筋混凝土方面的问题,劳远昌为此写了《在桥梁混凝土结构中采用少量钢筋的问题》,针对我国铁路桥梁提出了具体计算方法。

1980年在杭州召开了第一届全国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劳远昌又受委托作了“预应力混凝土计算理论进展”重点发言,综合了会上所提出的有关报告内容,介绍了国内外一些其他作者的新近研究成果。

1983年,当劳远昌获悉即将召开一次混凝土铁路桥学术会议以后,及时赶写了《关于进一步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桥的一些浅见》论文,对发展我国铁路中、小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提出了5个方面的建议,首要的一点是采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1987年,部分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梁在我国正式获得应用,为了进一步推动其发展,劳远昌及时发表了《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桥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一文。

从劳远昌发表的上述文章中可见,他对发展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是非常重视和大力支持的。如果说,在国际上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曾经历了三四十年的实践和曲折的话,在我国则仅用10年多时间就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这与劳远昌参与编写的于1985年出版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建议》密切相关,该书对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在我国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91年,劳远昌为了准备参与该 《建议》 的修订工作,又重写了《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疲劳》一文,进一步完善了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疲劳设计方法。该文的内容后来为有关规范和一些文章所借鉴。

为了扩大我国的影响,劳远昌先后为FIP1984(Calgary)及EASEC-3(1991,Shanghai)两个国际会议写了介绍我国成就的文章,后者题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在中国的进展》。在劳远昌等人的带领下,西南交通大学近年来着重探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方面的许多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庆祝学校创办九十五周年,劳远昌与另外3位老同事共同写出了《中国西南交通大学研究预应力混凝土的近况》。鉴于部分预应力为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的显著科技特征之一,他又亲笔将此稿译成了英文,在“ 《预应力混凝土现代应用》 国际学术讨论会(1991,北京)”上提出。文中综述了20多位同事所做的许多研究工作。

1988年应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邀请,劳远昌先后参加了上海南浦大桥及武汉长江公路桥的两次可行性评估会。会后,劳远昌便意识到斜拉桥的修建在我国已进入一个高潮。1991年他便总结国内外斜拉桥的设计经验,发表了《斜拉桥设计方面的认识进展》一文。

据专家们的预测,不久的将来桥梁工程会有一系列的变化。为了进一步明确方向,劳远昌于1991年发表了《预应力混凝土桥工程实践的若干趋向》。该文指出在20世纪末十年内预应力混凝土桥的以下7个主要趋向:1.混凝土极限强度的继续增加;2.力筋的极限强度虽不会显著提高,但对钢材其他方面的性能要求和降低成本的要求将更加严格;3.更多地采用后张法和桥面横向预加应力;4.大量地采用部分预应力;5.一方面在某些部位使用更加小巧简便的张拉和锚固设备,同时在另一些部分也用更大尺寸的力筋和张拉和锚固设备;6.更加重视结构的耐久性,包括开发合成材料力筋;7.采用与应力走向一致的更精确的力筋布置。

综上可见,劳远昌在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桥的前景展望和宏观决策上也做出了很多的贡献。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劳远昌自1951年回国在母校任教后,一直辛勤耕耘在教学园地里,为祖国的桥梁教学事业做了大量工作。

1978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茅以升邀请了林同炎教授来华讲学访问,同时被请来讲学的还有国际著名的预应力混凝土专家Gerwick教授,他和林同炎是多年同事和好友。当时劳远昌也协助茅老参加了接待。这是我国土木工程界在改革开放以后的首次大规模对外交流。

1990年,劳远昌刚年满70,为了让出人员编制名额,他主动提出退休。然而,退休后仍照样继续操劳着教学和科研工作,继续为教育事业奔波。他在退休后还招收了抗风和抗震两方面学科前沿的博士研究生,继续为祖国培养桥梁学科前沿的高级技术人员。

更为难得的是,1992年,年逾70的劳远昌应铁道部的邀请不畏艰辛地到南昆铁路西段考察,并参与几座技术难度大的桥梁的设计评审工作,且接连参加了多次会议。同年,由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聘为江阴长江公路大桥设计联合体技术顾问。1995年,75 岁高龄的劳远昌仍然不辞劳苦,极其认真负责地主审了约计40万字的 《现代斜拉桥》 著作。该书作者在前言中写道:“承蒙劳远昌教授为本书做了精细的审定工作,对全书的质量提高做出宝贵的贡献”。从1995年年底开始,劳远昌又伏案主审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翻译的美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最新版本,这是一项既费心又耗时的艰巨任务。全书约150万字。

1998年,为了再一次推动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也为了纪念弗雷西内发明预应力混凝土70周年,劳远昌不顾自己78岁的高龄,只身由唐山家中奔赴贵阳参加第四届全国预应力学术交流会,宣读了题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方面半个世纪以来的若干认识进展》的论文,精辟地谈了“部分预应力的合理性与经济性”、“对疲劳与裂缝控制和耐久性的新认识”、“在强震区采用预应力结构的可行性的新认识”等10大问题,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和会刊编委的高度评价。

由交通部主编于2003年出版的 《中国桥谱》 记载了中国由古到今有代表性的各式桥梁,用汉英双语说明并附有大量彩照,大12开本共660页,集数百人心血,堪称巨著,国家主席江泽民为此书题写了书名。2002年劳远昌不顾自己耄耋之年,仍欣然接受了此书技术顾问并独任翻译顾问的艰辛和紧迫任务。经过两个月的日夜奋战,劳远昌对原稿提了多项专业方面的重要修改意见,虽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英语部分的质量最后未使他太满意,但劳远昌在这方面仍功不可没。他改进了书名 《中国桥谱》 的英语译名,并对全书的英语说明也做了不少的改进。

劳远昌在耄耋之年还不辞艰辛,对60多万字的大部头《唐山大地震及建筑抗震》中的英译部分进行了细微的审校。

劳远昌对于学术问题一贯持科学态度,敢于坚持自认为正确的见解,不随声附和,随波逐流,这除了与他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有关外,还反映了他的为人和对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前面提到的在1986年华东某大桥的初步设计审查会上,劳远昌经过一再论证后,坚持应当采用单箱截面连续梁的意见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2002年西南交通大学工会为庆祝一批老教职工的金婚纪念,劳远昌应工会之邀,写了一篇生动的“金婚随笔”。他在文章中说,在教学工作中感到最大的回报莫过于日后知道自己的学生们正在为祖国建设创业立功。每当想到有不少担负重任以及许许多多在基层扎扎实实工作的建设者都是自己的学生时,就感到无比的欣慰。劳远昌也非常乐意与自己过去的学生保持联系,以便从他们那里学到不少实践经验,也可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层次较深的理论问题或介绍一些国内外最新动态,进一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劳远昌的讲课生动、系统、强调逻辑性。20世纪80年代在一次出差途中他遇见了一位50年代毕业的学生,当时这位同志已经是西北某一大学的负责人了。在回忆起当年学习的情景时,这位校友对劳远昌教授的教学极为赞赏,称他的课讲解清晰,富于启发,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五六十年代,唐山铁道学院有一批铁道兵部队的学员和一班外国留学生。劳远昌几次接到这种特殊教学任务,始终认真对待,一丝不苟,获得了上下一致好评。

劳远昌治学严谨,认真细致。对学生要求严格,批改作业时甚至连一个错误的标点符号也不放过,这一点他的学生都深有体会。劳教授培养指导的一批批学生中,后起之秀者众,他们在学科领域脱颖而出,在工程领域成就卓著。

他在退休后仍然心系教育事业,兢兢业业、不辞辛苦地开拓进取。唐山大地震后他家一直未迁移他地,虽工作很忙,但还十分关心与支持地方的教育事业。他从1985年起担任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分校名誉校长(该分校实际与地方上的唐山大学联为一体),从2002年开始又应唐山市政府的聘请担任分校的专家组组长。

§ 简历

1920年6月11日 生于湖南长沙,祖籍浙江绍兴。

1939-1940年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

1940-1943年 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

1943-1947年 交通部桥梁设计处等单位任职。

1947-1951年 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

1951-2004年 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任教至今。回国第一年任副教授,后为桥梁工程教授及博士生导师。

1952-1954年 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系钢筋混凝土结构教研室主任。

1979-1984年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学会副理事长。

1984-1988年 土木工程学会理事。

1980-1985年 《土木工程学报》编委会委员。

1985-2002年 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分校名誉校长。

1990-2000年 中国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预应力技术专家。

1993年 被土木工程学会授予“荣誉会员”(终生)。

1993-2004年 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会员。

1988-1993年 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1998-2002年 唐山高等专科学校专家组名誉组长。

2002-2004年 唐山学院(唐山地震后新建校名)专家组名誉组长。

2004-现在 唐山学院专家组顾问。

§ 主要论著

[1] 劳远昌.钢筋混凝土桥.唐山:唐山铁道学院,1954.

[2] 劳远昌.劳远昌桥梁论文选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2.

[3]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会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委员会.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建议.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4.

[4] 劳远昌.预应力混凝土计算理论的进展.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1958.

[5] 劳远昌.国外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原理方面的新进展.国外桥梁,1976 (7).

[6] 劳远昌.按二次理论计算钢筋混凝土压杆承载能力.桥梁建设,1978(2):9-30.

[7] 劳远昌.在桥梁混凝土结构中采用少量钢筋的问题.桥梁建设,1977(4):61-68.

[8] 劳远昌,中国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发展概况.唐山铁道学院学报,1956 (3):5-60.

[9] 劳远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的新近发展.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1958.

[10] 劳远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的发展概况与趋向.唐山:唐山铁道学院,1965.

[11] 劳远昌.预应力混凝土桥.中国大百科全书(土木工程).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1994-2000.

[12] 劳远昌.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的发展.桥梁建设,1984(1):71-81.

[13] 劳远昌.关于进一步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桥的一些浅见.铁道建筑,1984 (4):1-3.

[14] 劳远昌.关于预应力薄腹梁弯曲计算理论的介绍.铁路标准设计通讯,1964(9):32-33.

[15] 劳远昌.周边加劲弹性薄板平面应力问题的数值解算.唐山铁道学院学报,1962(2):1-4.

[16] 劳远昌.徐变变形与内力重分布.唐山:唐山铁道学院,1964.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TBJ 106-91铁路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及验收规定.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51-58.

[18] 劳远昌.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桥发展中的一些问题.铁道建筑,1987(10).

[19] Lao Yuanchang, Che Huimin, He Guanhan. Recent Research in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ducted a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ina、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odern Applications of Prestressed Concrete(Vol.1,321-327),Beijing: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1991.

[20] 劳远昌.斜拉桥设计方面的认识进展.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城市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156-161.

[21] 劳远昌.预应力混凝土桥工程实践的若干趋向.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会工程实践委员会.大吨位预应力群锚体系应用经验交流及研计会论文集(1-4).1991.

[22] 严国敏编著.劳远昌主审.现代斜拉桥.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23] 劳远昌.“弗雷西内,E.”(条目).中国大百科全书(土木工程).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24] 劳远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方面半个世纪以来的若干认识进展.世纪之交的预应力新技术.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12-19.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中国桥谱.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劳远昌任翻译顾问)

[26] 《中国铁路桥梁史》编辑委员会.中国铁路桥梁史.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7.(劳远昌编写其中部分内容)

[27] 杨文忠.唐山大地震及建筑抗震.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该书为汉英对照,英语由劳远昌审校).

[28] Lao Yuanchang. 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the Earthquake in Tangshan,Proceedings of the Symposium on Urban Disaster Mitigation(49-56). Beijing: Earthquake Resistance Office, MURCEP, P. R. C. & Earthquake Committee, A. S. C. ,1986.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5: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