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吉剧
释义

§ 历史沿革

吉剧剧照

吉剧是在中国建国后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剧种,因其诞生于吉林省的省会长春而得名。

1958年,周恩来提出东北应发展自己的戏曲剧种,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有关部门根据指示,决定将二人转发展为一个新的地方大戏剧种。

1958年9月7日,《蓝河怨》的实验演出获得成功,12日成立了吉林省新剧种实验剧团。

1959年初,吉林省在东北二人转曲艺形式的基础上创建了吉剧。

1960年2月,吉林省吉剧团正式成立,进行新剧种的实验工作,提出“不离基地,采撷众华,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

吉林省从此结束了没有自己地方戏曲剧种的历史。

1963年至1965年,剧团侧重现代戏的实验。吉林省几个吉剧团先后移植、编演了《夺印》、《会计姑娘》、《争儿记》、《夜袭山城》、《红石钟声》、《跃马扬鞭》和《江姐》等,受到观众的欢迎。吉剧剧种已经初具规模。

1966年,实验工作因当时中国国内情况而中断。

1976年前后重新恢复演出,吉剧建设得到全面恢复,并有了新的发展。专业的演出团体增加到十六个(其中吉林省十五个,内蒙古哲里木盟一个)。 吉林省戏曲学校增设了吉剧科。同时成立了吉林省地方戏曲研究室,对吉剧艺术的建设进行重点研究。

20世纪七十年代未和八十年代初,吉剧原有的实验剧目重新公演。

1978年文化部调吉林省吉剧团进京演出,《包公赔情》、《燕青卖线》、《搬窑》和《桃李梅》中“闺戏”一折,深受观众欢迎,得到首都观众和文化界的一致好评。

1979年和1980年剧目《燕表卖线》、《包公赔情》、《桃李梅》先后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后,吉剧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

1980年,吉林省形成一支300余人组成的专业戏剧创作队伍,戏曲理论研究空前活跃。

至2011年,吉剧已成为省内外群众喜爱的剧种,发展到15个吉剧团。吉剧共创作改编和排练演出了近二百个大、中、小剧目。

§ 角色行当

吉剧角色行当借鉴了京剧行当体制

吉剧角色行当的体制与沿革分生、旦、净、丑四类,各在二人转上、下装的基础上借鉴京剧行当体制而形成。生行主要有老生和小生,八十年代前后,又在个别的剧目里尝试了武生行的建立。旦行则主要指花旦、闺门旦、青衣、彩旦和老旦。在个别剧目里曾试验性地创造了武旦行当。净行指铜锤花脸和架子花脸。丑行分文丑与武丑。但他们之间并无严格界限,表演上没有严格的程式束缚。

老生

戴黑、黪、白三种不同颜色的须髯,以分别饰掩身份不同的的中、老年人物。在表演上唱、做兼备或各有侧重。

小生

饰年轻英俊的书生、将领、官员和平民。有侧重唱功、做功和武打之分。

花旦

饰年轻、活泼的少女。花旦在表演上大多注重唱和做,为表现不同的人物的身份与性格差异,善用手绢、扇子等道具使用技巧和腕子功、抖肩功、腰功及碎步、秧歌步、云步、磋步、跌步等各种独特台步。

闺门旦

饰温柔秀美、举止端庄的少女。表演重唱功,·唱腔以委婉细腻见长,有时利用长水袖的舞动抒发情感。

青衣

吉剧以二人转为基础发展

一般饰演端庄稳重的成年妇女。表演上注重唱和做。

彩旦

一般饰演忠厚幽默、心直口快或丑陋粗野、凶狠奸邪的中、老年妇女。在表演以念白上的说口为特色,凭其中的串口、贯口等收到喜剧效果。

老旦

饰演各类老年妇女,有雍容华贵与贫寒卑微之分。性格上也有忠厚正直与奸诈阴险等不同。表演重唱功。

铜锤花脸

饰忠厚刚直的人物,以朝臣和官员为多。表演重唱功,以洪亮的唱腔见长。

架子花脸

饰粗犷、鲁莽或阴险奸诈的人物,亦以朝臣官员为多。表演重工架,以做、念为主,唱功为辅。

饰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各种善良幽默或狡滑卑琐的人物。有文丑、武丑两路。文丑又在形式上分官衣丑、腰包丑、褶子丑、袍带丑。武丑侧重于念、做、打,以独特的技巧取胜。

丑角在表演讲究美、喜、土、新,富有地方色彩。其中尤以念白上的串口、贯口和俏口等见长,充满东北的乡土风味。

创新

吉剧行当在不断地充实和完善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一些老旦与彩旦或老旦与青衣相结合的行当类型。此外,吉剧还在剧种建设中尝试了武生和武旦的行当建制。[1]

§ 艺术特点

表演技巧

吉剧的艺术特点

吉剧的表演继承了二人转的腕子功、肩功、腰功及步法,同时在二人转的五功唱、扮、舞、说(口说)、绝(手绢儿、扇子等绝活)的基础上,采撷其它剧种的长处,而逐渐形成的。吉剧擅长于运用手绢功、扇子功和水袖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手绢技巧是吉剧的特长,来自于二人转而又有所发展。

吉剧的花旦、小生发展了二人转“扔扇”、“挑扇”、“转扇”等绝技,武丑运用了二人转的大板技巧。

长水袖功,把二人转的耍手娟和京剧的水袖、绸舞融合为一体,在表现人物动作和情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旁甩”、“直甩”、“单甩”、“双甩”、“立花”、“顶花”等程式。

唱腔

吉剧

吉剧的唱腔是以板腔体为主,兼用曲牌的综合体制。它选择了二人转当中群众爱听而又便于戏曲化的曲调作为基调,逐渐发展成“柳调”、“嗨调”两种唱腔。

其中柳调是以二人转曲牌《红柳子》、《秧歌柳子》为中心构成的一套唱腔;嗨调则以二人转曲牌《文嗨嗨》、《武嗨嗨》为中心,结合《穷生调》、《打枣》、《胡胡腔》、《嗽叭牌子》等曲牌组成的一套唱腔。这两类唱腔,均采取基调发展的方法,进行男女分腔、行当分腔和板式变化。逐步形成了吉剧的柳、嗨两调的快正板、正板、行板、散板;嗨调的宽板;嗨调女腔的慢板等。

另外,吉剧也适当吸收二人传的专曲、专调、小曲、小帽,在东北民间吹打乐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改编成牌子、行弦等一套吉剧器乐曲。如《燕青卖线》中的《卖线谣》等。吉剧的器乐曲牌有一百多个,大多是东北民间吹打乐和东北民歌的曲调发展而成。

剧本

吉剧剧本多注意东北群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趣味,人物性格大棱大角,情节大转大折,情感也大悲大喜,语言表现口语化、地方化。唱词大多保留了二人转的嵌句、垛句、嗦句等特点,念白也运用二人转的“说口”艺术,并为耍手绢等技巧留下表演的余地。

伴奏

吉剧的伴奏乐器以板胡、唢呐为主,还创造了长于抒情的吉剧喉管,并把筝也加进了吉剧乐队的演奏中。根据演出的实际需要,吉剧有时还采用中西混合的乐队,有时则用具有东北特色的民族乐队。

化妆

吉剧的化妆和服装基本是模仿京剧等剧种。生、旦角色为俊扮,净、丑则用脸谱。但在有些剧目里,净、丑均不勾脸。[2]

§ 代表剧目

吉林省吉剧团的保留剧目有《包公赔情》、《搬窑》、《燕青卖线》,后又相继编演了一批新剧目。如现代戏《婚礼上的眼泪》、《情法之间》、《春 回大地》、《黄连花》和古代戏《包公赶驴》、《三放参姑娘》、《三请樊梨花》等。 [3]

§ 代表人物

吉剧亦有许多经典剧目

吉剧在剧种建设中,造就出一批艺术骨干。如编剧王肯;导演金玉霞、张奉生;编曲张先程、那炳晨;舞台美术工作者李书春、于恩庭;演员隋晶莹、邬莉、杨俊英、王青霞 、姜秀玉、刘中、刘丰、霍福庆、王桂芬等。

其中编剧王肯是吉剧创始人之一、国家一级作家、吉林省作家协会原主席,王肯创作的吉剧,常常将地方特色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民间与古典于一身,形成他自己独具特色的个性和艺术风格。于2011年11月5日10时10分在长春因病去世,享年87岁。[4]

§ 所获奖项

1993年,吉林省吉剧团新创吉剧《一夜皇妃》获文化部第四届文华新剧目奖;

1996年吉林省吉剧团新创吉剧《关东雪》获文化部第七届文华新剧目奖;同年获中宣部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3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