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濞
释义

§ 简介

刘濞(前215-前154)西汉诸侯王。沛县(今属江苏省)人。刘邦侄。封吴王。他在封国内大量铸钱、煮盐,减轻赋役,以招纳其他郡国亡人和“任侠奸人”,扩张势力。后来景帝采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削夺王国封地,刘濞以诛晁为名,联合楚赵等国叛乱便在景帝前元三年丁亥(前154年)带领楚、赵等七国公开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后被汉军主将周亚夫击败,刘濞兵败被杀,封国被中央废除,吴国至此灭亡。

§ 个人概述

刘邦

刘濞(bi四声)(前215年-前154年),沛县人,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刘仲的长子,刘邦封为吴王。

刘濞为人极为剽悍勇猛而有野心,他的性格与父亲相反,却与刘邦相似。汉高帝十一年乙巳(前196年)年满二十岁的刘濞受封为沛侯,英布反时,刘濞以骑将,随从刘邦破英布军。刘濞从军有功,汉高祖又顾及吴郡接壤东越等国,乃需选壮王镇之,汉高帝十二年丙午(前195年),刘邦惧怕江东人士不服他的皇权,故而封刘濞为吴王,都于沛(江苏沛县),改当年刘贾所封的荆国为吴国,统辖东南三郡五十三城,定国都于广陵(江苏省扬州市)。刘濞惧怕江南,故而不敢以荆国旧都——吴县(今苏州)为其国都。

汉文帝时,刘濞的儿子吴国太子在京城与文帝皇太子下棋时出现争执,后吴太子无礼,被皇太子所杀,后来刘濞痛失爱子。刘濞在封国内大量铸钱、煮盐,并招纳工商和任侠奸人,以扩张割据势力,图谋篡夺帝位。汉景帝采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削夺王国封地,他谋划了清君侧的策略,以诛晁错为名,联合楚赵等国叛乱,便在景帝前元三年丁亥(前154年),带领楚、赵等七国公开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后被汉军主将周亚夫击败,刘濞兵败被杀。

§ 身世经历

西汉初年诸侯王反叛者甚多,史论总是强调割据者危害中央统一,属于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一方,其实,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即朝廷掌权者继承了刘邦狡诈专横的传统,在政策方面有诸多失误。异性王方面明显的例子是处置韩信,同姓王方面便是激起七王之乱。史云韩信之死,源于组织家臣与囚徒奴隶袭击皇宫阴谋败露,这事可信吗?可信的倒是韩信所说的“狡免死,走狗烹”之叹,否则,像张良这样的人,为什么“愿弃人间世”,委婉避祸呢?皇家治史是有倾向的,史实的叙述倘缺少佐证,读书的人头脑就要复杂一点。

刘濞被封为吴王,时在高祖末年。是年刘邦还乡,唱《大风歌》,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之叹。事实上,不是缺少猛士,而是缺少值得刘邦信赖的猛士。长江下游即吴,或称东楚,为“四方”之一,原来的荆王刘贾被杀,派谁人继守,颇费踌躇。天下猛士如云,但异姓猛士不可信,可信的是皇子,但诸皇子年幼,“上患吴,会稽轻悍”,顾虑那里的地方势力不好对付,亲生的儿子不可涉险,于是便选中了“年二十,有气力”的侄儿刘濞。“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乃用人之道,问题是刘邦无奈任用刘濞,却又怀疑刘濞。说他“有反相”,又当面关照“慎毋反”。这样露骨的怀疑与猜忌能让年轻的刘濞心悦诚服吗?刘邦自以为是打了一剂预防针,其实是埋下了封国与朝廷不和的第一粒种子。汉景帝

刘濞治吴40余年,应当说,他是日后长江三角洲日益走向繁荣的奠基者之一。吴国的疆域是“王三郡五十三城”,三郡,即指汉初的东阳郡、吴郡与鄣郡。《汉书·地理志》所列75郡无此三郡名称,出现会稽郡、豫章郡、丹阳郡,系因西汉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行政区域的缘故。西汉时代广陵城处于三郡中心地带,被定为吴国之都,王府所在。刘濞治吴的功绩一方面是为朝廷守边,安定地方,相安无事,另一方面则是发展经济。《前汉书·地理志》云:“夫吴自阖庐、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游子弟,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亦江东一都会也。”刘濞等人使当日地广人稀的长江三角洲逐渐人烟稠密;《史记》说当日的吴国“国用富饶”,即财源充沛;“能使其众”,即获得百姓爱戴。刘濞之功,史有共识。至于广陵,逐渐形成为繁荣富庶的大城,与江淮地带继续开凿运河,便利交通,吸引四方商贾云集有关,也应归功于刘濞。这些都说明刘濞是治理地方、改善民生之能手。但是,文帝时代埋下了朝廷与吴国不和的第二粒种子,即太子刘启在博戏中杀死了刘濞的王子。王子至高,实质上属于人质,无罪被杀,朝廷应妥为善后,安抚人心。只是朝廷的举措仅仅是“遣其丧归葬”。刘濞的“愠”是自然的,只是他在行动方面有所克制,只是将遗体送回长安安葬,且长期称病不朝。“解铃还须系铃人”,矛盾源于朝廷,但朝廷系铃者始终未去解铃。

刘濞与朝廷矛盾的激化在景帝时代,第三粒矛盾的种子终于开花结果。景帝刘启,即早年击杀吴王子的即位太子。刘启的宠臣认为吴王诈病不朝“于古法当诛”,又说吴王“谋作乱”,建议削藩,理由是“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扩大矛盾,并取极端措施。因往日有隙,景帝对于这样的进言是很欣赏的。客观地说,巩固皇权,体制是应当改革的,但应疏通思想、说清道理、体恤具体困难,妥为安置,然后再继以诏命为宜。但是,景帝君臣基于“削之反,不削之亦反”的估计,取削藩断然措施,以致激起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应当说双方都有责任,朝廷方面处置失当的缘由不可低估。刘濞其人,并不如刘邦所说“有反相”,治吴40多年,纵然有错,也不至于“于古法当诛”。闻太子杀子之事,多年来他还是注意克制的。在刘启继皇帝位的第三年,他知道朝廷有诛杀之心时,旧恨新仇涌上心头,毅然反汉,自称东帝,也实在是无路可走。起兵以后,景帝杀错,以求息事宁人,意外的是,暮年的刘濞宁折不弯,义无反顾,以至兵败被杀。他所以一条路走到黑,败亡在所不惜,与其说是野心家的狂妄,不如说是绝望者的疯狂。在汉刘家族中,他已被逼上了悬崖。我敢断言,即便他死后重生,他也不会向刘启顶礼膜拜的。当年刘濞与朝廷的矛盾,是刘氏天下嫡系与其他支脉的矛盾,乃是非恩仇之争,不必以日后地方与中央关系类比。当日事变错在双方,而朝廷尤甚。皇权总是无错,总是不可冒犯的,七国之乱的平息,也许获得了又一次证明。但从长远看,这是漫长的封建社会缺失公平正义致使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关键所在。历史总是具体的,具体问题宜作具体分析。

§ 一代枭雄

汉文帝

刘濞的起家是在高祖刘邦的时候,那时候年轻气盛,20岁以骑兵大破季布,成就一世英名。可到了吴国以后,那个时候毕竟是蛮夷,吴楚一带民风彪悍,又素骄,所以养个儿子也没有教好,被当时还是太子的景帝用计给杀了。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让人家没后总归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虽然后来刘濞又生了几个,刘濞从此以后怀恨在心,便不再上朝,而且花言巧语骗过了文帝。然后开始靠山吃山,一方面发掘铜矿,自己铸造钱币(那个时候主要还是以铜为主,黄金反而不是主要的硬通货),另一方面煮海水变盐,又出口到中原,日渐殷实,这种经济才华是绝无仅有的,比起农耕来说钱是来的快多了。同时开始招募天下亡命之徒为他卖命。

在完成经济上的积累以后,便开始拉拢那些陆续开始被晁错削藩的藩王们,勾结匈奴,结成同盟,定下誓约,一同发兵。当时以吴楚八十万之力,确实可以横扫中原,可怜的景帝吓得把晁错给杀了。没想到这下刘濞称帝的野心就是八匹马也拉不回来了,大军直逼睢阳,威胁函谷关,没想到被梁王拼命死挡住了,在久攻不下得情况下,有一位恒将军提出移师洛阳,攻下天下粮仓的机谋,跋扈的刘濞没有采纳,后来周亚夫断了他的粮草以后才醒悟过来,这个时候本来的联盟就很松散纷纷作鸟兽散,无奈之下退守吴地,结果被一群蛮夷献了。司马迁留下一个“毋亲夷狄,以疏其属,盖谓吴邪?”的感叹。

应该说刘濞一开始定下的政治和军事策略是对的,“诛晁错,清君侧”以及进军路线都是对的,但是后续策略却一直被皇帝给牵着,就是不懂得变通,一个“拖”字就拖死了自己。后方都没有搞定就贸然出兵,以为有几个钱就可以夺取天下,没想到被吴国人自己出卖了。想当年吴三桂反清,有点同样的道理,战争最怕持久战,打到中间就是人心向背的问题。不过尽管如此,吴王刘濞也算是一代枭雄,被司马迁写入列传中,其他六王就没有这个福分了。

§ 治国方略

刘濞是刘邦二哥刘仲的儿子,也就是刘邦的亲侄。刘濞这个人长得鹰鼻鼠眼,估计是个不太英俊的人。按刘邦的话来说,刘濞这个人长得就是一幅反贼模样。但是当时由于荆王刘贾被英布杀了后,荆王没有留下后代,而刘邦的儿子们年龄又比较小,再加上吴郡、会计郡这些地方的人比较轻俘强悍,而异姓王又是那么的不可靠,所以刘邦就让刘濞当了吴王,管辖三君五十三城。刘濞管得这些地方可是无价之宝地,那儿不仅有丰富的铜矿,而有还产盐。所以刘濞就显得财大气粗。他就经常招收一些天下的亡命之徒来到吴国开矿,晒盐。犯了罪的人只要到了吴国,就会受到吴国的避护,如果有其他诸候国的人来抓,这是不允许的。按现在的国际法来说,吴国的主权的意味还是很浓厚的,当然,不管吴王刘濞是出于什么目的。很多遇到困难和犯了罪的人就跑到吴国来,这样。吴王身边各种各样具有特点的人就越积越多。

由于有钱,所以刘濞对待自己国家的老百姓还是很不错的,老百姓不但不用交税,而且遇到中央要求服役的活国家也拿钱给抵了,这样老百姓也不用出门服劳役。过年过节的时候,为了显示对于知识分子的尊重,吴王也经常派一些高级官员去看望有知识有名望的知识分子;而对于普通的老百姓,国家则会发些“过节费”。在我看来,当时的吴国,应当是共产主义了。诸位看官知道,共产主义好啊,共产主义是吃饭看病住房都不要钱的。我们国家毕生追求的目标在几千年以前的吴国就大体上实现了。而我们今天则还在为了看病住房而努力,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到了汉文帝的时候,刘濞的儿子在首都陪皇太子下棋,由于在下棋的过程中两人产生了争执,皇太子一怒之下拿起棋盘把刘濞的儿子硬是给砸死了。按理说,作为文帝,处于此事时应当慎重一些的。毕竟砸死的可不是一般的人啊,也是诸候王的儿子啊,怎么着也得厚礼安葬才是啊。可是不知当时文帝哪根筋给搭错了,竟然要求把刘濞的儿子送到吴国去安葬。当遗体给到吴国的时候,刘濞气就不打一处来。刘濞心想,你儿子打死我儿子,连个道歉的话都没有,还这样对待我,你儿子是儿子,我儿子就不是儿子了吗?一气之下,刘濞又把其子的遗体弄到长安去了,要求就在那安葬。之后,吴王刘濞生气就称病不再去长安拜见皇帝了。当然,此种事情发展下去势必就会导致刘濞与中央产生一些隔阂。晁错削藩

中央对于刘濞不去朝政的做法当然非常生气。就派人问责刘濞,你到底想怎么样啊?你这个诸候王还想当不当了?我估计派来的使者给刘濞的谈话也就是这个内容。但是中央又从侧面了解到吴王刘濞的经济势力与治国方略,不愿意逼刘濞走了反叛的道路,所以当时的皇帝就这样给刘濞下了一条赦免令,即刘濞可以不去朝政,并且还赐给他一个像征王权的手杖。皇帝以为刘濞这下应该不再怨恨中央了吧?虽然你儿子被我儿子打死了,但是我现在对待你也不薄啊!文帝也以为和吴王的恩怨算是了结了。文帝的时候,有一个叫晁错的大臣希望中央能削减诸候国的势力范围。屡次上书,但是文帝一直都没有行动。到了景帝的时候,晁错被任命为御史大夫,晁错就又上书给景帝阐述他的削蕃的政策。景帝一听,这个主意好啊。地方诸候国的势力小了,中央就不用再天天担心这些诸候国反叛了。所以说,景帝就开始找一些理由开始削减诸候王国地封地。先是把楚国的东海郡给削了,然后又找借口把赵国的常山郡给划走了,而胶西王也被削减了六个县去。这种做法一时弄得各路诸候人心愰愰。当然,吴王刘濞更是担心自己的封地被中央夺走。本来刘濞就与中央有隔阂,发生削蕃这种情况,刘濞担心朝廷有朝一日会对自己下毒手。所以吴王刘濞就来了个先下手为强,起兵反叛。

刘濞治理国家的方略确实有一套,可以说当时的吴国是国富民安。但是说到搞政治这一方面,未必就是他的强项。但是即使再弱智的人也不自己单干,所以刘濞定会联系一些人和其一起反叛的。因为他知道,当今皇上的政策让很多诸候国担心和厌恶了。于是他派他的得力谋士应高去找也被削蕃的胶西王谈判。应高说,胶西王,您看现在这种局势,当今皇帝削蕃目的看来不纯哪,现在是削蕃,以后皇帝就要削人了啊,我劝您还是早谋大计吧。现在皇帝身边那个大夫晁错妖言皇帝,而皇帝本身也迷迷糊糊,神智不清,这样下去,别说我们的封地了,就是连我们自己的小命也难保啊。胶西王考虑后,就答应和刘濞一起反叛。然后刘濞又找了其他的一些诸候国即楚、赵、胶东、菑川、济南五国联合起来进行反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七国之乱”了。回顾吴王刘濞的一生,从二十岁随刘邦打仗打败英布到由于机遇被立为吴王,从勤恳治国到吴国百姓拥护爱戴,从儿子被杀到对朝廷产生怨恨,从起兵反叛到最后被朝廷杀害,他的人生曲线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英明的君主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反叛的深渊的。尽管刘濞最终的下场是以反叛失败而告终,但是他的治国方略与对待老百姓的态度则值得人们称颂载道。特别是他在位时期,吴国的那种共产主义的生活方式更是让今天的人们充满了神往,尽管不能把这种生活方式称之为现代意义上的共产主义。

§ 七国之乱

刘濞在历史上最有名的事件就是发动了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是以刘邦之侄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次同姓王联合大叛乱,刘濞蓄谋叛乱,为时已久。导火线是当时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刘濞就乘机串通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六国的诸侯王,发动了联合叛乱。刘濞发兵二十万,号称五十万,为主力。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用“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西向。叛军顺利地打到河南东部。景帝因很惶恐,就听信了谗言,捕杀了晁错,乞求刘濞退兵。刘濞不仅不退兵,还公开声言要夺皇位。叛军至梁国(治今河南商丘),为景帝之弟梁王武所阻。至此时,景帝才决心以武力进行镇压。他命太尉周亚夫与大将军窦婴率三十六将军,以奇兵断绝了叛军的粮道,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大破叛军。刘濞逃到东越,为东越人所杀。其余六王皆自杀,七国都被废除。

七国之乱的平定和诸侯王权力的削弱,沉重地打击了分裂割据势力,在制度上,基本解决了刘邦实行诸侯王制度时所产生的弊病,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发生在汉景帝三年(前154年)的一次诸侯王国的叛乱。参与叛乱的七国的国王是吴王濞、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西王印、胶东王雄渠。吴王濞为这次叛乱的主谋。七王的血统关系如下:七国之乱的根源,是强大的王国势力与专制皇权的矛盾。诸吕当权以及汉文帝刘恒继统等政治事件,加剧了这一矛盾。七国之乱的导火线,则是汉景帝刘启采纳晁错的《削藩策》,削夺王国土地。文帝时一再发生王国叛乱。原来,朱虚侯刘章和东牟侯刘兴居虽有反吕之功,但他们曾有拥戴齐王将闾为帝的打算,所以文帝对他们没有以大国作为封赏,只是让他们各自分割齐国一郡,受封为城阳工和济北王。城阳王章不久死去。济北王兴居于文帝三年(前177年)乘文帝亲自击匈奴的机会,发兵叛乱,欲袭荥阳,事败自杀,济北国除。文帝六年淮南王长谋反,被废徒蜀,死于道中。这些事件预示着王国与中央政权的矛盾正在加深,是更大的叛乱的先兆。所以贾谊在上汉文帝的《治安策》中慨叹说:“今或亲弟谋为东帝(按指淮南王长谋反),亲兄之子西乡(向)而击(按指济北王兴居拟袭荥阳),今吴又见告矣。”七国之乱

景帝即位后,中央专制皇权和地方王国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景帝接受晁错所上《削藩策》,下诏削赵王遂常山郡,胶西王昂六县,楚王戊东海郡;景帝三年,又削吴王濞会稽等郡。削藩之举激起了诸王的强烈反对。吴王濞首先与齐王肥诸子中最强大的胶西王昂联络,约定反汉事成,吴与胶西分天下而治之。胶西王昂又与他的兄弟、齐国旧地其他诸王相约反汉。吴王濞还与楚、赵、淮南诸国通谋。削藩诏传到吴国,吴王濞立即谋杀吴国境内汉所置二千石以下官吏,与楚王戊、赵王遂、胶西王昂、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东王雄渠等分别起兵。原来参与策划的诸王中,齐王将闾临时背约城守,济北王志和淮南王安都为国内亲汉势力所阻,未得起兵。吴王濞年六十二,是宗室元老,也是晁错所议削藩的主要对象。他致书诸侯王,声称起兵目的是诛晁错,恢复王国故地,安刘氏社稷。在他的影响和策划下爆发的这次叛乱,遍及整个关东地区,形成东方诸王“合纵”攻汉的形势,震动很大。

吴国始受封于高帝十二年(前195年),那时在江淮之间叛乱的淮南王英布败走吴越,高祖认为东南之地与汉廷悬隔,非壮王无以镇之,而高祖亲子均年少,乃封兄子刘濞为吴王。吴国是五十余城的大国。吴国的彰郡(辖今苏西南、皖南、浙北之地)产铜,滨海地区产盐,吴王濞招致天下各地的逃亡者铸钱、煮盐,所铸钱流通于整个西汉境内。吴国以船运载,一船相当于北方数十辆车,有较高的运输能力。吴国由于经济富足,境内不征赋钱,卒践更者一律给予佣值,因而得到人民的支持。文帝时,吴太子入朝长安,由于博弈争执,被汉太子刘启(即以后的景帝)以博局击杀,引起了汉吴双方的猜疑,吴王濞自此二十多年托病不朝。文帝为了笼络吴王濞,赐以几杖,允许不朝。吴王濞骄横不法,以珠玉金帛贿赂诸侯王和宗室、大臣,企图在政治上取得他们的助力。景帝三年(前154年),吴王濞起兵广陵(今江苏扬州),有众二十余万,还兼领楚国兵。他置粮仓于淮南的东阳,并派遣间谍和游军深入肴渑地区活动。吴楚军渡过淮水,向西进攻,是叛乱的主力。胶西等国叛军共攻齐王将闾据守的临淄,赵国则约匈奴联兵犯汉。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率三十六将军往击吴楚,派郦寄击赵,栾布击齐地诸叛国,并以大将军窦婴驻屯荥阳,监齐、赵兵。曾经做过吴国丞相的爰盎,建议景帝杀晁错,恢复王国故土,以换取七国罢兵。景帝在变起仓猝的情况下接受了这一建议,处死晁错。暂时居于优势的吴王濞认为自己已经取得了“东帝”的地位,拒不受诏,战事继续进行。七国之乱

在吴楚军西向攻取洛阳的道路中,景帝弟刘武的封国梁国横亘其间。吴楚军破梁军于梁国南面的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当时周亚夫率汉军屯于梁国以北的昌邑(今山东巨野东南),他不救梁国之急,而以轻兵南下,夺取泗水入淮之口(在今江苏洪泽境),截断吴楚军的粮道,使其陷入困境。吴军多是步兵,利于险阻;汉军多是车骑,利于平地。战事在淮北平地进行,吴军居于不利地位。梁国又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吴军无法越过。吴军北至下邑(今安徽砀山境)周亚夫军营求战。结果吴军一败涂地,士卒多饥死叛散。周亚夫派精兵追击,吴王濞率败卒数千遁走,退保长江以南的丹徒(今江苏镇江)。汉遣人策动吴军中的东越人反吴。东越人杀吴王濞。楚王戊也军败自杀。吴楚叛乱起于正月,三月即告结束。

在齐地,胶西等王国兵围临淄,三月不下。汉将栾布率军进逼,胶西、胶东、淄川、济南诸王或自杀,或伏诛。齐王将闾为汉城守有功,但是他曾拟夺取帝位,后来还参预过七国之乱的策划,特别是在被围困时又与胶西王等通谋,因此不能见容于汉,被迫自杀。在赵地,赵王遂撤兵坚守邯郸,郦寄攻之不下。匈奴人知道吴楚兵败,也不肯入汉边助赵。栾布平定齐地诸国后,还军与郦寄共同引水灌邯郸城,邯郸城破,赵王遂自杀。吴楚七国之乱在三个月内全部平息,统姓诸侯王的势力受到致命打击。景帝趁势收夺各诸侯国的支郡,边郡归朝廷所有,同时取消了王国自行任命官吏和征收赋税的特权,削减了王国的属官,王国的丞相改称为相,国相还负有监察王的使命,规定诸侯王不得治理民政,只能“衣食租税”,即按朝廷规定的数额收取该国的租税作为俸禄,王国的地位已与汉郡无异。七国之乱的平定,巩固了削藩政策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汉高祖分封子弟为大国所引起的矛盾,并为汉武帝以“推恩策”(见推恩令)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 史记记载

刘濞(Pì):前215—前154,西汉诸侯王。沛县(今属江苏)人。刘邦侄。封吴王。他在封国内大量铸钱、煮盐,减轻赋役,以招纳其他郡国亡人和“任侠奸人”,扩张势力。后景帝采御史大(dà)夫(fū)晁(Cháo)错建议,削(xuē)夺王国封地,他以诛晁(Cháo)错为名,联合楚、赵等国叛乱,不久失败,逃东越,为东越人所杀。参见“吴楚七国之乱”。——《辞海》。

《史记.吴王濞(Pì)列传》:“吴王濞(Pì)者,高帝兄刘仲(名喜)之子也。”唐.司马贞索隐:“案:澎(pēng)濞(pì)字也,音披位反。”

《汉书.高帝纪下》:“长沙王臣等言:‘沛侯濞(Pì)重厚,请立为吴王。’”颜师古注:“服虔曰:‘濞(Pì)音滂濞(pì)。’音普懿反。”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魏其武安侯列传》注音刘濞(bì),似与古人注音相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6: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