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初学集
释义

§ 初学集

作者钱谦益,明末清初人。字受之,号牧斋,后自称牧翁,又自称蒙叟、绛云老人、敬他老人、东涧遗老,江苏常熟(今江苏省常熟)人。明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早年受叶向高等人赏识,列名东林党,身受党祸,被魏忠贤罢官。崇祯元年(1628)起故官,召受礼部侍郎后为温体仁所讦,革职回乡。明亡,南部诸臣议立新君,他推戴潞王朱常氵芳。不久,福王朱由崧立,钱谦益惧罪,谄事马士英,并力荐阉党阮大铖,颇遭物议。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他率先投降,其间还有一个轶闻,云钱与名妓柳如是相恋,明亡,如是劝其殉节,蒙叟始而慷慨,继而犹豫,终于未从。

屈大均曾于《南都死节诸臣传》中用一段妙文详记其丑态。降清后,钱谦益官礼部右侍郎管秘书院事,充明史馆副总裁,未几,乞归。后坐获罪,放归以著述自娱,越十年而卒,时当康熙三年(1664),作为政治家、学者、古文家、诗人,钱谦益的功过是非尚难为文史界定论,但他在中国文学史和学术史上的地位,则早为世人所公认。他为文博瞻,工词章,熟谙朝廷典故,尤长于诗,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为清初“江左三大家”。家有绛云楼,藏书宏富。著作有《牧斋集》、《初学集》、《有学集》等。

《初学集》又称《牧斋初学集》凡一百一十卷,其中诗二十卷、文八十卷;又《太祖实录辩证》五卷、《读杜小笺》三卷、《读杜笺》二卷,(两集皆作者亲自编定),是其书体例异于一般诗文集处。该集由钱之门人瞿氏耜刻成于明崇祯十六年癸未九月。诗集别有钱曾的《初学集笺注》二十卷,刻于清初,与瞿本略有出入,词句也互有异同,后有翻刻本。乾隆时书遭禁毁,清末宣统二年,邃汉斋始以明瞿刻本与笺注本两相对勘,作了校订,并加按语,合两本为一,以铅字排印。二十年代,商务印书馆影印明刻《初学集》,列入《四部丛刊》。

《初学集》是钱谦益入清以前的诗文结集,为明亡时之作。其诗在内容上突出表现了对东北边祸的关切(如《寄东江毛总戎》、《和范致能燕山道中绝句八首》之《白沟河》等),也有的诗表现了对宦官和权奸的痛恨(如《九月十一日次固镇驿恭闻泰昌皇帝开遐途次感泣赋挽词》之四、《和范致能燕山道中绝句》之《琉璃河》、《文状元文起》、《昌平州唐罚去华故里》等)和对抗敌将相忠正人物的赞扬。集中的一部分诗是对山水景物的描绘(记游诗),如黄山游诗。另外,颇以风流自赏的钱谦益,当然也不会忘记在诗中描述其与名妓柳如是的交往,凡此种种,可见题材是多样的。在艺术上古近体皆工,并能作百韵以上的排律,继承了杜子美、元稹、白乐天的传统。总论之,其诗七言胜于五言,律体胜于古体,具有雄伟、奇诡、温婉、丽等各种风格。从古乐府到唐宋名家大家,无所不窥,无所不取,无所不舍,终自成一家。

§ 作品特色

在艺术上古近体皆工,并能作百韵以上的排律,继承了杜子美、元稹、白乐天的传统。总论之,其诗七言胜于五言,律体胜于古体,具有雄伟、奇诡、温婉、?丽等各种风格。从古乐府到唐宋名家大家,无所不窥,无所不取,无所不舍,终自成一家。

§  归庄曾说

:“(钱氏于诗)除榛莽,塞经窦,然后诗家始知趋于正道,还之大雅”,实为约言。其古文,在《初学集》中占八十卷,主要内容包括经学的阐说,时政评论,史实考订,文论以及叙跋书札、传记碑志、山水游记、讽刺杂文等,气魄宏伟,局格恢张,如其所写孙承宗(抗清爱国将相)之行状,为明清古文家中仅见的巨制。他为文思追归有光,而规模实过之。黄宗羲称其“主文章坛坫,几与(王世贞)相上下。其叙事必兼议论而恶夫剿袭,词章必贵乎铺叙而贱夫雕巧,可谓堂堂之阵,正正之旗。”其弟子瞿式耜说:“先生之诗,以杜、韩为宗,而出入于香山、樊川、松陵,以迨东坡、放翁、遗山诸家,才气横放,无所不有。忠君忧国,感时叹世,采苓之怀美人,风雨之思君子,饮食燕乐,风怀谑浪,未尝不三致意焉。”

崇仰之情,溢于言表。钱谦益熟悉经史,旁及佛道,可谓通人。其治学“轻经籍,而重内典;弃正史,而取稗官”,著述不遵成法。所有这些,都能从其文中体会到。其著文也,有物有序,远高于后来极力诋毁他的桐城派古文家之作。阎若璩说:“吾从海内读书者游,博而能精,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仅仅得三人焉,曰钱牧斋宗伯也,顾亭林处士及黄南雷(宗羲)而三。”真可谓推崇备至了。集中后十卷为《太祖实录辩证》(五卷)、《读杜小笺》(五卷),体例稍殊,从中亦可了解钱氏考古的独特路径和深厚功力。

由于率先降清,未保晚节,钱谦益一向被看作一个“有才无行”文人的代表,当然我们会想:清朝皇帝该不会也这么看吧。可是事实恰恰相反,下令禁其书的,正是他所投效的新主子。

§ 乾隆观《初学集》

据说,乾隆皇帝看了《初学集》后,题诗一首:“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进退都无据,文章那有光?真堪覆酒■,屡见咏香囊。末路逃禅去,原为孟八郎。”这位“十全皇帝”诗写得可谓平庸,但事实俱在,钱谦益真是百口莫辩。最让他想不到的是,正是他所归附的新主子们,在对他的气节有亏大作文章,看来,朝代是更换了,可是皇帝们要臣子讲气节的传统却依旧,天变了道亦不变。在这里,历史和现实跟钱谦益这一介文人开了个大玩笑。

§ 销毁《初学集》

乾隆皇帝于三十四年六月下令销毁《初学集》,并谕曰:“钱谦益本一有才无行之人,在前明时身跻无仕。及本朝定鼎之初,率先投顺,氵存陟列卿。大节有亏,实不足齿于人类。朕从前序沈德潜所选国朝诗别裁集,曾明斥钱谦益等之非,黜其诗不录,实为千古纲常名教之大关。彼时未经见其全集,尚以为其诗自在,听之可也。今阅其所著《初学集》、《有学集》,荒诞悖谬,其中诋毁本朝之处,不一而足。夫钱谦益果终为明朝守死不变,即以笔墨腾谛,尚在情理之中;而伊既为本朝臣仆,岂得复以从前狂吠之语列入集中?其意不过欲借此以掩其失节之羞,尤为可鄙可耻!钱谦益业已身死骨朽,姑免追究。但此等书籍,悖理犯义,岂可听其留传?必当早为销毁。其令各督抚将《初学》、《有学集》于所属书肆及藏书之家,谕令徼出。至于村塾乡愚,僻处山陬荒谷,并广为晓谕,定限二年之内,尽行缴出,无使稍有存留。钱谦益籍隶江南,其书板必当尚存,且别省有翻刻而售者,俱令将全板一并送京,勿令留遗片简。朕此旨实为世道人心起见,止欲斥弃其书,并非欲查究其事。通逾中外知之。”

§ 详究销毁令

,可以看出许多问题来。表面看来,乾隆皇帝之所以下令禁毁钱书,是因为鄙薄钱谦益的人品,认为他既为明臣,又附清廷,于人臣大节有亏,并“为世道人心起见”,才做出这一决定的。理由真可谓冠冕堂皇了。可事实尽如他所说吗?不错,钱之人品的确有为人不值之处,但真如其所言,为何钱投降之日,要纳降他,并授以高官呢?或曰:为了政治的需要。那么,横加指责其为人,并为“天下人心计,而禁其书”,是不是也出于政治考虑呢?答案是明摆着的。清皇室夺取政权之初,用胡萝卜加枷锁的手段,迫明室旧臣入朝为官,以笼络汉人,巩固王权。而一俟天下太平,皇帝们又要求臣民们对自己忠心不贰,于是,对于像钱谦益这样的人采取鄙视的态度,并且还加上儒家纲常名教的审判,以戒效尤。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命修《清史》者增立《贰臣传》,并下令特列钱谦益名于《贰臣传乙编》,以使其不得与投顺清朝后屡建功业的洪承畴等人相混。这种“卸磨杀驴”的手法是所有的封建统治者惯用的驭臣之术。由此,谁还敢小看那些出身关外骑射游猎民族的满族封建皇帝呢?

§ 人物评价

当然,钱书被禁也不是完全无辜的。所谓集中“诋毁本朝之处,不一而足”,并没有冤枉他。如第四十七卷所载孙承宗行状,以洋洋四万余言,详细叙述了孙承宗赴辽东抗清的事迹,并记下了清军攻城破地以及杀人的史实。更让满族皇帝不能容忍的是,文中多次大不敬地对满洲兵使用“奴”、“虏”、“夷”、“胡”、“腥膻”之类的污蔑性语言,一篇之中,类似处凡上百处。行状中甚至把矛头直指清太祖:“万历四十二年,建州酋努儿哈赤叛,袭抚顺清河。”有人说,乾隆帝之禁钱谦益诗文,是由于他认为钱降清为权宜之计,并不是心甘情愿的,看来不是没道理的。君王之心难测。那么钱谦益本人又怎么想的呢?我们也不好推断。可以肯定的是,当钱老夫子回想他的这一番遭遇之后,恐怕只好叹气和苦笑了。

§ 相关信息

鳞集毛萃

磊落光明

磊落不羁

磊落不凡

磊浪不羁

磊瑰不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3:51:16